APP下载

来自蚊子的申诉:我们不会传播艾滋病

2023-05-30蔡晓峰

家庭医学 2023年7期
关键词:口器共用注射器

蔡晓峰

夏天来了,又到了我们蚊子大军猖狂肆虐的季节。作为四害之一,我们可不是浪得虚名。哪里有人类,哪里就有我们,一定要搞得他们鸡犬不宁,随机奉送上疟疾、乙型脑炎、登革热、基孔肯雅热、丝虫病、黄热病、寨卡病毒病等厚礼,以表心意。

可万万没想到,会有很那么多的人,借机黑我们,鼓吹艾滋病也是蚊子传播的,这个锅我们肯定不背!

据潜伏在疾控中心一线的蚊子兄弟们透露,最近那里关于蚊子和艾滋病的咨询电话已是热火朝天:“医生,被蚊子叮咬,不就和共用注射器注射吸毒一样嘛,也会传播艾滋病的吧?”“医生,我刚在传染病医院看病,不知道怎么就在医院被蚊子叮了。如果蚊子前面刚吸了一个艾滋病人的血,接着又来咬了我,那我岂不是很危险!”

幸好,我们一线兄弟们机智地偷听到了艾滋病防控专家们不厌其烦地给求询者做出的客观公正解答,掌握到了下面的一手证据。

众所周知,艾滋病主要通过性行为、血液及母婴传播,不会通过空气及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如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咳嗽、打喷嚏、一起喝茶、共同进餐、共用办公用具、共用马桶、共用手机、一起游泳、一起睡觉等,都不会传播艾滋病。

作为血液途径传染的一种经典案例,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是很多人所熟知的。可是大家把我们蚊子也视作一个小小的、会飞行的注射器,把我们正常的叮咬进食视作注射吸毒,可是太冤枉了啊!

你们也许不知道吧:那些瘾君子们因为经济拮据,会使用同一个注射器依次注射毒品。在注射前往往要先回抽一下,看到有血液回流入针管了,确保扎到血管里,才会推注毒品。因此就存在前一個人的血液回流并残留在注射器里,之后又随着毒品被推注到后面其他人的血管中。

我们蚊子的口器可比注射器智能多了,有食道管和唾液腺管两条互不相通但分工明确的管道。在吸血前,我们先从唾液腺管里吐出唾液,作为消化酶腐蚀皮肤表层并起到润滑作用,然后食道管跟进刺入毛细血管吸血。开始划重点了:我们只是单向的吸血,血吸入后就不会再吐出,更不可能回注入到人体内。人类的血液比黄金还贵,我们冒着生命的危险,好不容易才能搞到那么一点,怎么可能还回去呢!

与登革病毒、乙脑病毒、寨卡病毒、疟原虫等病原体相比,艾滋病病毒实在是太弱了。前面那几个随随便便就能在我们蚊子体内生长、发育和增殖;当我们叮咬人体时,它们还会机智地随着我们吐出的唾液进入人体血液循环免费旅游。

艾滋病病毒只能存活在人的血液中,离开了人体很容易死亡。它在外界环境中适应性很差,56℃30分钟时间就能杀灭它;温度越高,生存时间越短。许多化学物质很容易杀灭它,20%酒精、2.5%漂白粉液只要5分钟浸泡,就可以完全杀灭它。

艾滋病病毒在我们蚊子体内既不会发育,也不会繁殖。如果我们真的吸了艾滋病病人的血,里面的艾滋病病毒只会乖乖地随着血液进入到我们的胃里,作为食物被消化了。我们的胃液和人体的胃酸一样,可以让艾滋病病毒很快失活,然后被完全彻底杀灭。

题外话,我们蚊子有的时候也是很懒的。但凡我们吸饱了血,肯定就会躲在人类找不到的阴暗角落,美美地消化美食,或者去找个异性繁衍后代。做这些事至少要1~2天,等血液全部消化完了,后代培育好了,我们才会再次出击猎食。

很多时候,我们要吸点人血还真是不容易。碰到那些警惕性高的人,无法一次性吸个饱,只能辗转挪移,从多个人身上化缘才能填饱肚子。此时,我们的口器上面的确有可能残留着一点点不同人的血液。

不过科学家们早已明确,任何病原体致病都需要达到一定数量。也有研究人员测算过了,我们口器上残留的血液量仅有0.00004毫升,实在是微乎其微。照此计算,要在艾滋病病人与健康者之间反复叮咬2800次,才有理论上让健康者感染上艾滋病的可能。这么苦逼的搬运差事,换谁都不愿意去做呀。而且我们蚊子也不像蚂蚁或蜜蜂那么团结,无法联系上几千甚至上万个兄弟去攻击同一目标。

全世界目前报告的HIV感染者将近4000万,每一例感染者都会接受专业的流行病学调查,查找分析感染的途径和原因,迄今为止没有发现一例是被蚊子叮咬而传染上的。不管是在蚊子生存活动猖獗的国家和地区,还是在非洲等艾滋病高发的国家和地区,结果都一样。

专家们也无奈地透露,虽然他们宣传了很多年,人们对艾滋病核心知识知晓率有了大幅度提升,可其中就是有这么一道题“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吗”,回答正确率永远是最低的,甚至都不到50%。

猜你喜欢

口器共用注射器
去蜱虫小妙招
GSM-R网络新设共用设备入网实施方案研究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按摩注射器
地球上大部分动物的嘴都不是上下开合的
北京地铁1号线四惠试车线多线共用解决方案
同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