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过敏并不总是小毛病

2023-05-30祝戎飞马东霞

家庭医学 2023年7期
关键词:过敏原鼻炎过敏

祝戎飞 马东霞

提到过敏,大家想到的大多是皮疹、瘙痒。确实,这是过敏最常见的表现,但过敏远不止这些不适。过敏反应还可累及到呼吸道、消化道等系统,有时还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等严重致死性反应。

过敏反应也称为变态反应,是指机体在受到同一种过敏原再次刺激后所引起的以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表现的病理性免疫反应。过敏反应只发生在部分人群中,并且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我们把这类容易产生过敏抗体IgE并发生过敏反应倾向的个体称为过敏体质。过敏体质的个体在反复暴露于同一种过敏原后,就可发生过敏反应。引起过敏的常见过敏原包括吸入过敏原(如螨虫、花粉、真菌及动物毛屑等)、食物过敏原(如鱼、虾、鸡蛋及牛奶等)、药物(如青霉素及头孢类药物等)及某些化学物质(如乳胶、甲醛及苯类化合物等)。

过敏反应的发生包含两个阶段:致敏阶段和效应阶段。致敏阶段类似于疾病的潜伏期,这个时候一般无明显症状。在效应阶段,同样的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激活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释放大量炎症因子,引起机体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出现相应部位的过敏症状及体征。从这点上来讲,过敏并不是免疫力低下导致的,而是免疫失衡导致对过敏原的过度反应。正常人的免疫系统对这些过敏原会产生耐受,并不出现临床症状。

由过敏反应引起的一系列疾病,我们称之为过敏性疾病。根据涉及的系统,分为呼吸道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咳嗽等)、消化道过敏性疾病(食物过敏),皮肤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等)等。根据引起过敏性疾病的病因,又可分为吸入物过敏、食物过敏、接触性过敏和注入性过敏等不同类型。不同的过敏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差异较大,但也可能存在一些交叉。

吸入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皮屑引起的气道过敏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是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过敏性症状。上呼吸道症状主要为过敏性鼻炎,常出现阵发性喷嚏、清水样涕、鼻塞和鼻痒。有些患者可伴有嗅觉减退、眼睛痒、咽痒及耳痒。下呼吸道症状主要为过敏性哮喘,如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或者凌晨发作。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常在同一个体中共存。很多研究均提示,过敏性鼻炎是过敏性哮喘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30%的过敏性鼻炎患者会逐步发展形成过敏性哮喘,而80%有常年过敏性哮喘的患者伴有过敏性鼻炎。因此,这些患者同时存在上下呼吸道过敏的症状,在治疗方面需要同时兼顾上下呼吸道。

食物过敏反应受食物过敏原特性、烹调方式及机体免疫状态等因素影响而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主要分为两类:(1)速发型过敏反应,一般在进食半小时左右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口周发红,口唇肿胀,呕吐、腹痛、腹泻,胃肠道出血。有些患者可伴有皮肤症状(如荨麻疹、湿疹)及呼吸道症状(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甚至伴有心血管系统(如心悸、血压下降、四肢厥冷)及神经系统症状(如头晕、头痛、烦躁不安及意识丧失等),极少数患者可出现肌肉及关节疼痛等。(2)迟发型反应,多数在进食数小时至数天后发生,多表现为慢性呕吐、腹胀、腹痛、持续性腹泻、吸收不良、低蛋白血症、消化道出血,症状多样且很多症状非特异性,需要结合病史仔细进行鉴别。

化学物质引起的接触性皮炎,常发生于接触部位,边界鲜明。轻症时局部红斑,淡红至鲜红色,稍有水肿,或有密集丘疹;严重时红斑肿胀明显,可出现较多的丘疹、水疱,甚至大疱,这些疱破裂后出现糜烂、渗液,后形成结痂。可伴有瘙痒,灼热感或肿痛感。严重的患者还可出现发热、畏寒等全身症状。

还有一种相对少见的血清病样反应,由治疗破伤风、狂犬病的马血清抗毒素,以及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引起。皮肤表现主要为全身性大片风团伴瘙痒、荨麻疹样红斑、丘疹及紫癜。严重者可伴有发热、四肢关节痛、紅肿、全身淋巴结肿大及哮喘、腹痛等。

运动也能引起过敏反应。运动诱发过敏反应是一种以运动中或运动后不久出现过敏反应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分为食物依赖性和非食物依赖性。前者又称为食物依赖一运动诱发的过敏反应,国内最常见的引起这种过敏反应的食物是小麦制品,其次是虾;而运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和酒精因素促进其发生发展。后者完全由运动引起,也是我们通常所谓的运动诱发过敏反应。运动诱发过敏反应在不同的运动水平均可发生。剧烈运动如慢跑是最常见的诱因,而轻度活动,如散步也可诱导其发生。其表现在不同患者有很大差异,甚至同一病人每次发作时症状也可不尽相同。运动诱发过敏反应是一种罕见的、危及生命的疾病,其特征是突然发作,多系统受累。前驱症状包括呼吸困难、皮肤发红、全身瘙痒、咳嗽、腹痛和流涕,停止运动后症状通常会得到改善,而持续的运动可能导致全身性荨麻疹、血管性水肿、支气管痉挛和低血压性晕厥等。

过敏性休克是过敏反应较严重的形式,其表现与程度依据机体反应性、抗原摄入量及摄入途径等不同而有较大差别,通常都是突然发生,并且症状严重,需要及时处理,否则会危及生命。这些患者常有明确的过敏原接触史,如一些食物、药物、昆虫毒液等。接触过敏原后,常很快出现过敏的前驱症状,包括皮肤潮红或者一过性皮肤苍白、畏寒、手掌及足底发痒,皮肤及黏膜麻木感。继而可出现各种皮疹,多为风团,严重者可见血管神经性水肿,如鼻和咽喉黏膜水肿、呼吸困难等。也可伴有胸闷、气促、发绀、腹痛、恶心、呕吐等不适。循环系统症状可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甚至可出现意识丧失、昏迷、抽搐。

由上可见,过敏性疾病病因多样,轻重程度差异较大,表现各有特点,并可存在一些交叉症状。对于反复发作的过敏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寻找病因,明确过敏原,尽量做到有效避免。在有明确过敏原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脱敏治疗,减少病情发作,并抑制疾病进展,改善预后。需要强调的是,过敏性疾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多个靶器官和系统可能会同时受累或依次出现过敏症状,因此在管理方面要有整体观念。比如呼吸道过敏症患者需要注意评估皮肤过敏状态,哮喘患者也要重视鼻炎的控制情况,等。另外,一定要及时识别严重过敏反应,在发病的前驱期尽早干预,及时口服抗过敏药物,并在第一时间到附近医院急诊科进行急救处理。

猜你喜欢

过敏原鼻炎过敏
过敏8问
远离『鼻炎闹』 静享黄菊之秋
查出过敏原 预防过敏反应
你应当知道的过敏知识
你对过敏知多少
猪萎缩性鼻炎的防治
中医赶走恼人鼻炎
葱汁治鼻炎
澳大利亚发布强制性过敏原标识问答
面点制品中食源性过敏原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