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野蘑菇有引发致命性疾病风险

2023-05-30罗照着

家庭医学 2023年7期
关键词:免疫性蘑菇肝炎

罗照着

借助于媒体的宣传,人们知道吃了毒蘑菇会急性中毒,严重威胁生命;但却很少有人能明确地分辨毒蘑菇。其实,一般人认为无毒的野生蘑菇,人吃了也会潜在引发致命性疾病的危险。

据《中国医学论坛报》报道,美国一位63岁的妇女,经常在外出郊游时,采摘野生蘑菇带回家食用。近期开始有轻度疲劳感,一个月后出现黄疸,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病因未明的肝炎;两个月后因进行性黄疸、嗜睡和意识混乱,被转入耶鲁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被诊断为Ⅰ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进行了一系列抢救治疗。但患者病情急剧恶化,发生难治性休克、乳酸性酸中毒、低血糖、凝血障碍和肾衰竭,于入院后72小时死亡。

耶鲁大学几所附属医院的消化疾病专家和相关学者,根据该患者既往生活、身体与疾病史,以及此次发病情况、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诊治经过和尸体解剖等详细资料,进行研究讨论,认为可能与进食野生蘑菇中毒有关。Ⅰ型自身免疫性肝炎通常起病较隐蔽,病程较慢,但有9%~25%的患者表现为急性病程。本例患者虽然表现为急性病程,但也许既往已经存在慢性病变,因为活检病理中发现了慢性炎症及纤维化病变。然而在发病6个月前,患者的肝功能及白蛋白等常规实验室检查记录均正常。患者无吸烟、饮酒史及长期用药史,无家族肝脏疾病史,但该患者有常年自己采摘野生蘑菇在冰箱中存放、食用的经历。回顾此次就是在采摘食用野生蘑菇后发病。那么,蘑菇内的抗原与肝抗原间是否有可能存在交叉激活,导致患者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发生或激化呢?专家认为这种可能性很难排除,而且以往临床上已有毒蘑菇中毒引起AIH(慢性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病例报告。因而,有学者推测认为,毒物最终能改变一些肝细胞蛋白的结构,通过分子拟态机制触发自身抗体的产生,引起AIH(慢性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发展和持续。该患者即属于这种情况。

在我国,春季和春夏之交,雨水较充足,是蘑菇生长旺季,许多老百姓有上山采摘野生蘑菇食用的习惯,全国各地野生蘑菇中毒的事件屡有发生。有些人急性中毒后,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腹痛、神情恍惚、视力不清、昏迷等症状,严重损害健康甚至失去生命。还有些人食用后会经历潜伏期、胃肠炎期、假愈期、内脏损害期等几个阶段,发展到肝损伤阶段后死亡率高达90%。媒体对食用自采野生蘑菇中毒事件早有陆续报道。如2003年湖南省耒阳市大和乡村民,有3户11人因吃野蘑菇中毒发病,其中死亡4人;城步苗族自治县食用野蘑菇中毒12人中,8人死亡。国家卫健委曾发布食品卫生预警公告,提醒公众不要采摘、购买和食用野生蘑菇,各级相关部门亦采取过相应预防措施。但全国各地仍连续发生居民因吃野生蘑菇中毒的事件。这说明,广大群众对采食野生蘑菇的危害性仍未引起足够重视。

目前,不少人认为,“只要有經验辨认,不吃毒蘑菇,就不会有事”。然而,野生蘑菇到底有毒无毒,肉眼难以区分。民间传言“色彩鲜艳的有毒、不鲜艳的无毒”“毒蘑菇煮大蒜变黑”等说法都无科学依据。仅凭一般常识和经验,根本不能分辨蘑菇是否有毒,只有通过专业真菌分类才能辨识。因此,凡野生蘑菇,最好都不要随意采摘食用。

笔者提醒大家注意,一旦有人误食野生蘑菇中毒,要尽快送医院救治。因每种蘑菇的毒素各不相同,病人到医院就诊时要带着保留的样品让诊疗者参考,准确判断中毒类型,有针对性地用药和其他有效手段治疗。病人在未到医院救治前,要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释盐水,把手指伸入咽部催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对已发生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肝炎型患者在“假愈期”仍应采取保肝等一系列措施。

猜你喜欢

免疫性蘑菇肝炎
《世界肝炎日》
从扶正祛邪法探讨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的防治
世界肝炎日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Atg5和Atg7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战胜肝炎,沿需努力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蘑菇
蘑菇伞
Fas FasL 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