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提高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023-05-26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县刘堡镇中学朱青山

家长 2023年11期
关键词:教师应写作能力初中语文

□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县刘堡镇中学 朱青山

近年来,随着“双减”、新课程标准等系列教改措施的深入实施,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显著提升。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尤其是作文教学,作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且是一个教学难点,更是存在教学效率不高的现象,直接影响学生写作能力和大语文素养的提升。所以,本文想在重点探讨农村学校如何实施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作文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期望给一线教育工作者创新作文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具体可行的建议。

新课程标准理念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是,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作为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提升作文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及语文综合素养,是需要语文教育工作者重点思考的课题。相比城镇教学改革,不难发现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改革方向和力度还有待加强,作文教学效率偏低的局面未能扭转,仍然存在学生语言组织能力不高、模仿痕迹明显、缺乏创新意识、情感融入不足等,这样不仅影响作文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还不利于学生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表达组织能力的培养,最终会影响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积累。基于此,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应在掌握新课程标准理念的前提下,科学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全面推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和写作能力的提升。

一、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一)作文教学模式陈旧

我国教育形式随经济社会发展不断作出改革,促进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等创新发展。但是绝大部分语文教师未在应试考核中获得良好的表现,往往会选择应用经验丰富的传统教学模式,即让学生阅读优秀范文,紧接着参考优秀范文进行模仿写作。这种作文教学模式优点是可以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照猫画虎写出作文,但缺点是学生的写作能力难以真正提升,且会让学生在写作方面出现千篇一律、同质化等问题,难以真正意义上体现写作教学的效能,且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同时,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长时间进行理论讲解,并没有留足时间给学生让其进行题意解读,导致学生难以明确写作主旨,从而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容易出现跑题的现象。除此之外,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未能加强对教学方法的研究,且忽视了师生互动,导致现用的教学方法难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一定程度上影响作文教学质量。当前,素质教育改革工作已经全面推行多年,但大部分教师仍倾向课堂主导的灌输教育方法,且高度重视理论知识记忆,忽视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锻炼,同时重接受而少创新,影响初中学生写作兴趣的同时,还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

(二)缺乏写作素材

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是局限于语文教材进行教学,且在素材提供时,也是利用以前考试中涉及的作文素材,并没有进行创新,使素材缺乏实用性,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写作创造创新能力的培养。长期下去,学生的写作会出现严重的同质化问题,缺乏新颖性和创新性,而教师在作文点评时,也会因为学生的作品千篇一律而感到枯燥乏味。同时,语文教师在文章讲解过程中,倾向于表层意义的讲解,并没有对文章内涵进行深入解读,从而影响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除此之外,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时,较少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影响学生的知识面不够宽广,从而导致学生脑海里没有写作素材积累,无法进行高质量有创意的写作,进而会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三)教学条件有待改善

农村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从而无法在教育领域投入充足的资金,继而在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往往会弱于城镇地区的学校。长期如此,农村学校普遍缺乏良好的教学条件,难以支撑农村初中教学改革工作高质量进行。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方面,由于缺乏完善的多媒体设施,导致作文教学仍然以传统板书方式为主,难以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的同时,还难以利用网络技术的优势扩展学生的眼界,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写作思维的扩展。此外,在农村基础教育投入持续加大环境中,部分农村初中教学条件明显改善的同时,由于教师信息素养不高的问题,导致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不能大面积推广应用多媒体教学,对作文教学创新发展有一定影响,最终会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提高农村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分析

如前所述,在目前阶段农村初中语文尤其在边远山区作文教学仍然存在困难和问题,作文教学有效性受到影响,也对学生写作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语文教师应结合当地现状,积极探寻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提高作文教学有效性。

(一)落实教改要求,创新作文教学模式

新课程理念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强调建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通过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来建构高效课堂。同时,新课程改革提倡师生教学的有机统一,这要求语文教师与时俱进地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从而适应新课改提出的要求。为此,语文教师在农村进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时,应思想上主动摒弃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思想,要积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学习机会,以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不良局面,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动机,从而能够为高效率完成作文教学任务铺垫良好的氛围,进而有步骤有计划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例如:语文教师可根据所学内容,组织学生展开相关的“小练笔”活动,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想象,有效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和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同时,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将课堂打造成交往、合作、探究及展示的平台,并要求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课堂学习。为此,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主查阅有关写作主题的资料,且要记录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将其反馈出来。随后,语文教师应先为学生答疑,后在教学期间抛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以期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不断拓展作文教学的深度和广度,逐步促进和提高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效性。

(二)注重生活体验,积累写作素材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有机结合语文教学和学生的生活,特别是语文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细节,帮助学生发现生活的多姿多彩。由此可见,在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有机整合生活和作文教学是必要的和重要的。为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多方位观察社会生活中的精彩片段,这样可以在丰富学生生活体验的基础上,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积累更加多样的写作素材,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写作灵感,不断提升作文质量,由此实现提高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以《从生活中学习》教学为例,为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接龙游戏活动的方式进行课程导入,如让学生提前准备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成语,随后要求学生结合准备的成语进行成语接龙,以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效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自然能够为高质量完成作文教学任务创造良好的条件。例如:“犀牛望月—月黑风高—高山流水—水滴石穿”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积累大量的生活素材,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灵感,从而有利于学生作文质量的提升,自然而然能够达成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目标,这对提高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极为有利。

(三)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通常而言,每一位作家在创作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写作风格,但对于农村初中学生来说,并没有形成独特的写作风格,在实际创作过程中,往往是以阅读模仿为主,从而在长期练习写作中形成属于自身的独特写作风格。在文章阅读理解过程中,教师既要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表层含义,又要从作者的写作风格中深刻理解文章的内涵和情感,从而提高文章阅读深度。为此,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领会作者的写作风格,且要让学生模仿作者的写作风格进行写作,这样既可以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文章的内涵和情感,又能够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自身独特的写作风格,并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自然而然实现了提高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目的。例如:语文教师可以阅读推荐活动、读书角等方式,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宜的书籍,让学生在阅读经典作品的过程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以激发学生写作的动机,从而能够在不断的阅读过程中,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由此增加学生写作的深度和广度。此外,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要有感情地引导学生深度理解文章,以便学生在深刻理解文章内涵和情感的基础上,可以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风格,继而让学生模仿文章进行一些简单的创作。

以《沁园春·雪》一课为例,语文教师在讲解之后,可以让学生模仿此诗的创作风格进行写作。在此过程中,教师不得对学生的创作设限,而是要给学生一个相对自由的创作环境进行独立创作,但必须仿照此诗的写作风格进行创作,这样既可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又可以提高作文教学有效性,继而有利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全面发展。

(四)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增强学生写作创新意识

创新是高质量创作的前提和关键。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尊重学生个体性的要求。为此,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高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精心培养学生自主写作的创新意识,使学生能够在写作中展示个人的特别之处,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及时抓住写作灵感并写出作文。以《发挥联想和想象》教学为例,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已经学习的《皇帝的新装》等内容,发挥想象力进行故事改编,或者是进行续写,要求学生融入个人独特的想象,并且字数不得少于200 字。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将课堂主动权下放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由组队讨论,而教师则要时刻发挥引导作用,使学生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顺利地完成作文自主探究学习活动,不断增加课堂张力。在学生创作完成后,教师应首先指导学生进行作文交换,引导学生相互评价同伴之间的作文优缺点,并总结学习别人的创新之处。待学生相互评价后,语文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评价进行总结,同时要基于自身角度对学生作文进行最后的总结及点评。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特别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这个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故事改编,进一步发展了自身学习思维,激发写作灵感的同时,提高学生自由创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此能够助力提高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五)注重网络资源的利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农村初中教学条件有待改善是不争的现实问题。在当前互联网教育环境中,网络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但是,对于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而言,由于受教学条件、教师信息素养等条件的限制,导致网络资源的应用并非十分常见,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知识面的拓展,从而不利于学生进行高质量写作。同时,语文作文教学本身是有趣的,若教师在网络教育环境中仍然使用以板书为主的教学方法,则会降低语文作文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自然会对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语文教师应积极使用网络资源,在拓展学生知识宽度的同时,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最终提升学生的写作深度和广度。

以《到民间采风去》教学为例,语文教师可以直接利用多媒体来展示不同民族的信仰、风俗、婚嫁习俗、禁忌、文化特色等内容,让学生体验生活,并积累生活中的素材,通过此方式,可以营造出良好的作文教学氛围,以建立张力课堂。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课堂采风活动来进行写作,此刻学生由于已经借助多媒体丰富生活体验,则会产生一定的写作灵感,继而能够写出高质量的文章,自然而然有利于提高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语文素养及综合素质的发展。因此,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应深刻认识作文教学的意义,且要从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困境入手,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有效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营造欢快、有趣的课堂氛围,为提高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赋能。

猜你喜欢

教师应写作能力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