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能担当重任的干部就不是新时代的好干部(下)

2023-05-25

创造 2023年4期
关键词:年轻干部斗争党员干部

◆ 木 子

三、必须始终养成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

敢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政治品格,也是我们党始终如一的优良传统。我们党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新时代的干部只有深刻认识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强化斗争精神、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才能真正在新时代的大风大浪中过得硬、在新征程的急难险重中顶得上、在新使命的风险挑战中靠得住,才能可堪大用、能担重任。

(一)我们党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

斗争是我们党战胜一切风险挑战、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建党100 多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实现“三大飞跃”。其背后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具有不畏风险、不惧挑战的强大斗争精神和意志,始终具有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强大斗争自信和底气。

勇于斗争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伟力。鲜明的斗争性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创立和发展的全过程。马克思主义是在革命洪流中诞生的,诞生之初其矛头就直指资产阶级及其剥削制度,在深刻揭示和批判中为人类解放指明了新的道路。马克思指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如果斗争只是在极顺利的成功机会下才着手进行,那么创造世界历史未免就太容易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引下,共产主义者同盟、国际工人协会等革命组织应运而生,巴黎公社革命、十月革命等斗争行动的号角不断吹响。恩格斯曾评价道,“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自此强大的斗争精神就融入了中国共产党的血脉。

勇于斗争源于百年奋斗的宝贵经验。我们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一出生就铭刻着斗争的烙印。1921年7月23日,在白色恐怖的威胁下,我们党的革命先进分子在上海法租界兴业路76 号一座石库门屋子里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在会议上,参会代表们指出,黑暗的政治局面,悲惨的经济生活,腐朽的社会现象,这一切都是易于引起革命爆发的因素,我们要利用这个形势,振奋革命精神,努力把各界人民的革命要求和愿望,引导到革命的轨道。并在此之后,面对反动军阀进行血腥镇压,我们党毅然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结束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团结带领人民艰苦创业,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百废待兴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从改革开放的高速发展到复兴征程的惊天动地,这背后靠的是一代代共产党人敢于担当、英勇斗争,也正是坚持顽强斗争,党的事业才获得发展、赢得胜利。

勇于斗争源于自信自立的历史底气。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党无精神则不兴。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政党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始终屹立不倒、永立潮头。坚持自力更生,依靠自身力量独立自主探索前进道路,是我们党百年伟大奋斗的基本历史经验。从革命战争时期,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到新中国成立后,建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在探索中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再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坚持“摸着石头过河”,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坚定的历史自信、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和强烈的历史责任担当,这也是我们党敢于斗争的精神之源。

(二)斗争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斗争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有矛盾就会有斗争。斗争是事物发展和实践创新的实现形式,体现着矛盾运动的对立统一规律。斗争是永恒的,但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百年变局充满斗争。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些国家持续对我国进行多方面遏制、渗透,不断制造议题和事端,蓄意阻碍和破坏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程,各种敌对势力搞西化分化、“颜色革命”的图谋一刻都没有停止过,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甚嚣尘上,“台独”“港独”等势力暗流涌动,我国面临的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任务更加复杂繁重。核心利益是关系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根本利益,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弃和牺牲。对此,党员干部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始终坚定“四个自信”,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改革攻坚需要斗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和挑战。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在向更高级的形态、更复杂的分工、更合理的结构转型升级,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经济下行将使许多长期积累的风险水落石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社会领域风险的叠加效应、联动效应、放大效应更加明显。改革发展稳定越是向前拓展,传统观念束缚、体制机制障碍、利益固化藩篱等问题就越是更加突出,就越要触及深层矛盾和问题,就越要强化斗争精神,越是敢于涉“深水区”,啃“硬骨头”。

自我革命必须斗争。我们党自身面临的风险是最致命的风险。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清除了党内存在的严重隐患,成效明显,事实反复证明,只要党内不出乱子,我们就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但也要清醒看到,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政治不纯、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一些党员、干部缺乏担当精神,斗争本领不强,实干精神不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仍较突出;铲除腐败滋生土壤任务依然艰巨;等等。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全体党员干部坚持刀刃向内、强化斗争意志、提高斗争本领,经常抓抓经常,同一切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作坚决斗争,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三)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赢得尊严、赢得主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许多时候胜利要通过斗争获得,谁也不会送给我们。没有斗争,哪有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害怕斗争、一味退让,最后肯定要完败!如果我们不保持箭在弦上的备战姿态,就可能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新时代以来,我们党正是靠着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强大精神,善于斗争、把握主动的强大能力,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有效应对了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

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了新时代事业发展新天地。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影响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果敢抉择,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义无反顾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历史性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如期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这当中取得的伟大历史性成就、伟大历史性变革,无一不是斗争的结果。

越是接近伟大目标越需要发扬伟大斗争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至少要伴随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决不能犯战略性、颠覆性错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新时代新征程,必然会遭遇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科技、社会、外部环境、党的建设乃至自然界等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而且越是接近民族复兴伟大目标,风高浪急乃至惊涛骇浪的挑战和考验就越多,更加需要全体党员干部大力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勇于直面使命任务的艰巨性、风险挑战的严峻性、伟大斗争的复杂性,矢志不渝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为谱写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完成好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不懈奋斗。

(四)新时代好干部必须不断强化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在摸爬滚打中增长才干,在层层历练中积累经验”,“要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真正锻造成为烈火真金”。斗争精神、斗争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党员干部必须自觉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

坚定顽强不屈的斗争信念。斗争意识是斗争精神的前提。没有斗争意识,就没有斗争精神,更遑论斗争本领。和平年代不意味着可以告别斗争,平静的海面下往往暗潮汹涌。要时刻绷紧斗争这根弦,准确把握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充分考虑到斗争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艰巨性,把问题想得更深一些、更全一些,时刻做好应对准备,随时准备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决不当圆滑世故的“老好人”,要有点英雄气概,敢于、乐于、习惯于红脸出汗,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让坚持真理、明辨是非、敢于担当的优良作风成为社会常态。

树立敢打必胜的斗争信心。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决定了斗争需要有知难不惧、刚强不屈、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意志。100年来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我们党领导人民从战争走向胜利、从弱小走向强大、从落后走向富强,靠的就是坚韧不拔的斗争意志。理想信念是斗争的力量源泉。没有理想的人是不能指望的。要始终保持对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的清醒认知和执着追求,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意志上的坚定者、斗争上的先行者,矢志不渝为崇高理想而执着奋斗。

保持奋勇无畏的英雄气概。党员干部要有效应对挑战、破解难题,没有斗争魄力是做不到的。要不信邪、不怕鬼,襟怀坦荡、光明磊落,自觉摒除私心杂念,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英雄气概,保持铮铮铁骨,做到真理真话敢讲、歪风邪气敢管、硬事难事敢抓。掌握机动灵活的斗争艺术。要注重善于从政治上研判形势、分析问题,善于从纷繁复杂的局势中找到制约工作、需要突破的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做到先谋于局、后谋于略、略从局出,牢牢把握斗争的主动权。要注重有理有节,判断斗争的阶段和任务,不做无谓的争执与纠缠,做到打“有理之战”“正义之战”。要注重团结合作,寻求最大公约数。加强摸爬滚打的斗争历练。党员干部要克服在重大风险挑战面前的软骨病、恐惧症、无能症,就要到斗争实践中、一线上去真刀真枪地干。要主动在实践中磨砺真本领,敢于将自我革命进行到底,时刻加强自我改造,坚决抵制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自觉同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作坚决斗争。

四、年轻干部要自觉自愿到基层和艰苦环境强筋健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好干部是学出来、干出来的。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历练,既是组织培养优秀年轻干部的重要方式,也是年轻干部茁壮成长的必由途径。

(一)干部成长没有捷径,经风雨才能壮筋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成长是有规律的,年轻干部从参加工作到走向成熟,成长为党和国家的中高级领导干部,需要经过必要的台阶、递进式的历练和培养”,“早熟的果子长不大,拔苗助长易夭折。干部多‘墩墩苗’没有什么坏处,把基础搞扎实了,后面的路才能走得更稳更远”。年轻干部一定要脚踏实地、深入基层、积极历练,绝不能好高骛远,搞自我设计。

宰相起于州部,猛将发于卒伍。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客观规律,如果违背客观规律,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做一些不合时宜、不合逻辑、不合情理的事,往往达不到效果,还适得其反。荀子有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凡事发展进步都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实现的,都需要一个过程、一段时间,从一点一滴、一环一节地积累,积少成多、积微成著。同样,干部成长也有其自身规律,没有人生来就是宰相、将军,凡成大事者,大多都是从基层一步步摔打起来的、锻炼出来的、积累上来的。年轻干部一定要珍惜韶华、不负青春,深入实践、抓紧历练,不断积累、厚积薄发。

只有千锤百炼,才能成为好钢。明代于谦在《石灰吟》中描述,“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石灰石因为有千万次敲击锤打和烈火的焚烧,方能成型;铁矿石因为有千百次淬火铸炼,才会熔铸成好钢。同理,年轻干部成长,就如炼铁成钢,只有反复磨砺,才能成长成才。俗话说,不经历风雨,长不成大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速生树材质疏松,是做不了扁担的,做了就会把扁担挑翻”,干部“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在摸爬滚打中增长才干,在层层历练中积累经验”。年轻干部要积极投身实践多锻炼,让自己在实践的砥砺中增强党性、改进作风、磨炼意识、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增长才干。

刀要在石上磨,人须在事上练。明代大儒王阳明讲:“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人的能力本领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仅仅是从书本里得来的。书本交给我们的是理论和方法,要有真本领,具备真才能,既要读好有字之书,也要读好无字之书。只有通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斗争历练和一事未平、一事又起的实践磨砺,只有多经事、多干事,才能练就担大事、解难事、干成事的真本领。党员干部要自觉从思想上磨炼自己,积极投身到困难矛盾最多的地方去,不断锤炼党性修养,砥砺政治品格。

(二)基层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

基层是事业的大舞台,群众是智慧的蓄水池。深入基层、植根群众,是年轻干部掌握实际情况、培厚群众感情、寻觅创新灵感、提高能力本领的重要途径。

实践出真知,基层是沃土。千尺大树扎根基层,万丈高楼立于坚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基层跑遍、跑深、跑透了,我们的本领就会大起来,只有深入基层了解真实情况,我们的工作才会更有成效”。基层是党员干部了解国情、了解中国社会、向广大群众学习的好课堂,也是党员干部磨砺作风、提高素质的磨刀石。党员干部只有深入基层,脚上沾泥土,心中才会沉淀真感情。清水在于流动,感情在于走动。年轻干部要多往基层一线跑,多穿“草鞋”,蹚泥巴、涉河水,走村串巷,听真言、摸实情,拜群众为师,与群众打成一片,尽可能多地获取最原始、最珍贵的素材,决不能“足不出户”、甘做“井底之蛙”“大家闺秀”。

群众是先生,干部是学生。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党员干部要拜人民为师,甘当小学生。拜人民为师,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群众观,始终正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的智慧与力量。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唯有人民才能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尚书》云:“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年轻干部绝不能因学历高就自视甚高,错摆了“老师”与“学生”的位置。一定要以“空杯”的心理、“小学生”的心态,把群众当作老师,虚心向群众学习,不断从群众身上汲取智慧力量,从而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丰富阅历。

多多接地气,才会有底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干部“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经常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要坚持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倾听基层干部群众所想所急所盼,了解和掌握真实情况”。年轻干部要加快成长,就要沉下基层、深入群众,既要沉得下、沉得深、沉得住,又要用真心、动真情、下真功,在基层复杂多变的实践锻炼中,尽早独当一面,堪当大任。坚信底气来自实力,实力在于接地气、扎牢根,要放下架子、伏下身子、走下车子,多与群众接触,多与群众亲近,多交群众朋友。

(三)温室栽不出万年松,庭院跑不出千里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时代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年轻干部成长,没有受过艰难困苦的砥砺,没有当过几次“热锅上的蚂蚁”,没有接过几回“烫手的山芋”,那永远是温室的花朵,成不了大事。

成功没有偶然,吃苦才能吃香。党章中明确规定,“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是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任何取得的成绩和亮眼的光芒,背后都是默默艰辛的付出。成功的道理有千万条,但如果没有吃苦耐劳的品质、坚忍不拔的意志,一切的道理都没有用。现实中,有的干部不愿吃苦对工作挑肥拣瘦,殊不知,放弃了苦难,也就放弃了进步,把苦难让给了别人,也就把机遇让给了别人。任何人的成长都是苦出来的、拼出来的、熬出来的,任何事的成功都是逼出来的、闯出来的、奋斗出来的。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马克思说过: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只有不畏艰辛,沿着陡峭的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这就启示我们,世上没有爬不到顶的山,只有半途而废的人。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硬生生在雪山草地上走出了一条大道;“两弹一星”、天宫蛟龙从无到有,硬生生杀出一条上天入地的路,靠的都是愿吃天下第一苦的精神。年轻干部要加快成长,就要克服“骄”“娇”二气,敢于把自己放到艰苦环境中锻炼、到吃劲岗位磨砺、到大战大考中检验,多在困难矛盾中磨炼提高,多在风险挑战中历练成才。

苦难面前不退缩,越是艰苦越向前。古人言:“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到艰苦的地方去锻炼,就是干部“增益其所不能”的一种重要途径。年轻干部只有干在实处,才能练在苦处,才能真真正正得到锻炼和培养。要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积极投身到艰苦边远的地方去,到困难最多的一线去,到情况复杂、矛盾集中的岗位去,敢于挑重担、敢于冒风险、敢于涉险滩、敢于攻难关,不断锤炼党性修养,让自己在一线的“磨刀石”上淬铁成钢、脱胎换骨。

(四)自愿受锻炼是品质,自觉去磨砺是境界

美国著名演说家安东尼·罗宾曾说:“塑造你生活的不是偶尔做的一两件事,而是你一贯坚持做的事。”一贯坚持道出了自觉的重要性。年轻干部自愿接受实践的摔打磨砺,愿意服从组织安排到艰苦的地方和环境去工作,这是党性要求,也是应有品质,而始终把党的利益放在首位,自觉地积极地到党和人民事业需要的地方去,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和品格,体现的是格局和境界。

干部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服从是共产党人的基本政治素质。党章明确规定 “四个服从”,是我们党最基本的组织原则和最基本的组织纪律,也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听从组织召唤,服从组织安排,执行组织的决定,到组织最需要的地方去,是党员干部应有的政治品质。对组织绝对服从,既是干部政治思想上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干部的价值体现。年轻干部一定要增强党的意识,自觉接受组织安排和纪律约束,不管被安排到哪里、不管被要求做什么,都应愉快接受、坚决遵守、严格落实。

永葆对党无限深情,始终听党话跟党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人 “要有饮水思源、懂得回报的感恩之心,感恩党和国家,感恩社会和人民”。党员干部成长,个人的素质能力、勤奋努力、实干实绩固然重要,但更离不开党的培养、人民的哺育。爱党是共产党员最朴素的党性修养,年轻干部只有对党怀有深厚的感情,始终把党摆在心头正中,才可能真正一心向党、一切为党,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也才可能自觉自愿到基层和艰苦环境去磨炼、为党发光发热。

(完)

洱海生态走廊 (黄兴能 摄)

猜你喜欢

年轻干部斗争党员干部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年轻干部面对“三重门”
年轻干部要过“一道坎”
朱允炆和叔叔们的斗争(下)
正当防卫正当斗争
年轻干部要做到“五个过硬”
参加座谈会的新任职年轻干部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党员干部要姓“党”
旧政协关于停战问题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