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育人指向的高质量作业体系

2023-05-20王秀伶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附属实验学校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建构高质量育人

王秀伶 _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附属实验学校

作业是教育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教师要牢牢把握作业的功能与本质,建构高质量的作业体系,真正实现减负、提质、增效。

1.通盘谋划,整体建构作业体系

作业应以单元为基本单位进行整体设计,并结合作业各要素统筹考虑,架构各课时作业,最后通过作业评价进行作业的反馈与诊断,促进单元目标的达成,促进育人功能的实现。

作业体系建构思路图

2.单元分解,明确课时学习目标

首先,教师要对单元进行整体分析,确定单元的“四基”“四能”及其核心素养和育人价值。单元可以是教材中的自然单元,也可以是教师重新建构的单元,如核心概念、关键能力或实践探究等。其次,教师要明确单元学习目标,进而梳理课时学习目标。通过梳理课时内容,建构单元整体结构,将单元目标分解到具体课时中。

3.要素统筹,设计结构化课时作业

结构决定功能,作业功能的发挥离不开科学合理的作业结构。课时作业的设计要统筹各结构要素,确保作业的内容、类型、特征、难度、时间等科学适切。当课时作业能够最大限度地涵盖全部结构要素时,才有可能成为一份高质量作业;反之,则说明作业设计在某些方面存在缺陷。例如,作业类型中只有“基础巩固类”,则无法起到提升的效果;作业特征中没有“层次性”,则无法满足不同学力学生的个性需求。

4.分层自选,订制个性化作业

学生的学力不同,对作业的需求就不同。作业设计要体现个性化,让不同学力的学生都能在作业中获得成就感。具体而言,作业的难度要分层,作业的内容要丰富,同时,学生还要拥有自主选择作业的权利。个性化作业通过满足学生的差异化需求,激发学生写作业的热情与学习兴趣。

5.评价反馈,形成循环式作业改进

作业评价是建构高质量作业体系的重要一环。为此,我们依据评价结果,诊断作业设计的问题,形成“设计实施—评价反馈—调整完善—再设计再实施”的循环过程。此外,作业评价的根本目的是检测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因此,作业评价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多维度、多层面的评价,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学习、实现自我发展,帮助教师精准掌握学生学习效果,及时调整作业设计、改进教学内容、进行个性辅导等。作业评价与反馈的过程不仅体现了作业设计的系统性、关联性、闭环性,还体现了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教学情况,真正实现教学评一致性。■

猜你喜欢

建构高质量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