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4种方法,让你真正看见孩子

2023-05-19张娜裴呈祥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23年5期
关键词:张娜消极情绪共情

张娜 裴呈祥

张娜

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美国杨百翰大学教育学院联合培养博士,曾任美国杨百翰大学积极情绪和人格促进中心研究助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访问学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完善反思功能,父母才能真正看见孩子,并在孩子受挫时给予理解和支持。

工作了一天,疲惫地回到家,我开始忙着洗菜做饭,孩子却在身旁跑来跑去。我烦躁地吼他:“妈妈忙着呢,你别添乱,快出去!”被赶出厨房后,孩子号啕大哭。

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孩子已经一天没有见我了,只是想和我凑在一起说说话。我们往往急于解决眼前的事情,却忽视了孩子的感受。

这让我想到美国心理学家斯雷德教授(Arietta Slade)提出的反思功能理论。这里的反思功能是指我们能够感知此刻自己和孩子的情绪情感,并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的感受、想法、情绪,意识到自己的情绪情感对孩子情绪情感的影响,以此控制、调节自己情绪与行为的能力。

也就是说,父母发现孩子内心的真实感受,愿意为孩子改变自己的行为,这是一种真正的换位思考与感同身受。它要求我们在与孩子共情的同时,对自身情绪进行认知、调节,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

孩子小时候,受限于语言和认知能力,可能无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情绪;长大后,又会因为自尊心,经常隐藏自己的情绪,让我们捉摸不透。这时,低反思功能的父母会将自己认为孩子有的感受与想法当作孩子自己的,从而对孩子的态度、行为产生曲解,并做出错误的行为。这种错误的理解与反馈会增加孩子的消极情绪。尤其当孩子遭遇挫败时,本就容易产生自我怀疑,再遇上父母的错误反馈,情况更加不容乐观。长此以往,孩子便会将父母的感受视为自己的感受,导致自我的缺失。

而具备高反思功能的父母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设想如果把自己放在孩子面临的情境中会怎么样。他们会试着去理解孩子的行为,体谅孩子的感情,给予其身体安抚和精神支持,帮助孩子渡过难关。

孩子考试失败时,具备高反思功能的父母会去想如果自己考试失败,希望被如何对待,便会由原来的生气、指责变成安慰、鼓励。孩子遭遇挫折时,首先需要的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精神上的支持。父母的爱与包容是孩子迎接困难挑战的勇气与底气。当孩子被父母敏感地照顾、支持时,他的反思功能也在增強,更加愿意去体谅别人,与其共情。

那么作为父母,我们该如何在育儿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反思功能呢?具体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

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人。他有自己的想法与感受,可以与我们不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区分自己的感受与孩子的感受。对孩子的感受与行为充满好奇。好奇的目的不是为了“治”孩子,而是带着好奇走进孩子的世界,从“心”出发与孩子共情,找到其行为背后的原因,给予支持。用孩子的视角看待他的行为。我们与孩子的争吵往往来源于“我认为”。给孩子表达自己的机会,了解孩子的经历,体会他的情感。此外,还可以回想自己儿时的经历,学会释怀。不断觉察自己的情感与行为是否对孩子产生了积极影响。通过记亲子日记的形式,既可以记录自己与孩子的对话与互动,也可以让孩子参与进来一同记录。

反思功能不仅可以让我们在家庭养育中看见孩子,与孩子感同身受,实现亲子间的有效沟通,还能缓解育儿中的消极情绪,提高自己的容忍能力。

猜你喜欢

张娜消极情绪共情
动作不可少(下)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静心
动作不能少(上)
测试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凝心固本 引智聚力 创新开拓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帮孩子化解消极情绪的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