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梵音灯影中的大理

2023-05-18杨亦頔

大理文化 2023年4期
关键词:徐霞客大理

杨亦頔

大理素有“妙香佛国”之称,苍洱之间佛寺林立,最多的时候有小寺三千,大寺八百。元朝时期西台御史郭松年在《大理行记》中记载:“此邦之人,西去天竺为近,其俗多尚浮屠法,家无贫富,皆有佛堂,人不以老壮,手不释数珠。”

来大理,在梵音灯影中捕捉一截晨钟低吟。

感通寺

上感通,一定要看看道路两边摆在簸箕里售卖的东西。剥开一半的山竹,铁锅煤炉烧着水,被渡化了的包谷闻着味道也是糯甜的。还有那些不知道摆放了多少年的础石画和扎染裙子,这条路上还能找到十几年前大理的画面。

临近寺门口,松树边上靠着一辆单车,后座架空桶,不知道单车的主人是过路添香火还是随便走走,其实,很多住在大理的人都有一种戒不掉的瘾,上山打水的瘾。而前人曾经这样诗记感通寺的泉水,“水之清冽虽热不解其初,而茶之气味则馥馥袭人”,任是滚烧,水中的魂灵还在,吃感通的水,肚里翻腾口中难拟,这两句却是说透了,穿涉古今,打的竟是一样的水。往返感通打水的人总说生活原该如此,暂且也算是与自己的应和之法。

除了水,感通寺的花也会让人心生欢喜。

明洪武年间,感通寺住持携白马茶树远赴京城朝觐朱元璋,进献时白马嘶鸣茶花盛放。朱元璋念愿中的“吉兆”成了古寺真正的吉兆——住持沿长江还乡,朱元璋亲自抛洒鲜花,并令江行所过各赋一诗送归。轩廊奇馨,一江天葩,200多年后,遍览河山的徐霞客把初遇茶花的惊艳封存在《滇中花木记》中,又让传奇的背影洇湿了大理古寺的青砖。是“马嘶花放”的前一年,明朝三十万大军南征,荡尽元蒙残兵,至此,千年来即离于中原的滇云之地化归一统。问道皆如是,钟鼓震蛮荒,天际微红渐染是皱卷的花瓣,或者是边末陋域履冰之心的具象。重回感通,赭红门前有不知年岁的白茶,还有红焰烧出的破口,后面是酽绿的底色,由茶花启口,透露了一个关乎人间的秘密,墙碑上的刻字,一笑皆春。

出感通寺大云堂,见寂照庵,在史籍中,它始建于明朝初期,后至民国时期经唐继尧主持重建。在抖音里,它是“中国最美尼庵”。

雨中,“寂照庵”那几个字也像是化在纸上的,走近几步,闻到刚刚被风掐下来的花香。院子里种了花,一船多肉植物在从海子边抬上来的废渔船里茂盛生长,木桌上有从山上挖回来晾着来不及收的蕨菜,白墙上写着不浓不淡的偈语:感而遂通,寂静照鉴。

近中午,庵里为香客们提供斋饭,山下的一个面包店每天都会送来两大盘糕点,是免费的,今天的是枣泥核桃蛋糕。

听到寺庵外有人声,是爬山的过来躲雨,不知道是哪个吼了半句“大理三月好风光,蝴蝶泉边好梳妆,阿妹,阿妹……”在苍山、在感通,唱出几调男女情也不会有人讲不合时宜。

坐着小马车下山,偷听着外地游客跟边上朋友讲的话:我觉得大理这个地方很有意思,包容,天主教堂、道观、寺庙什么都有,还有他们的本主。

罗荃岛

水天同色,落星在盘,罗荃岛是手,试探山海,岛上疏漏于时间之外的天镜阁是指甲片在眼角快速刮过,指甲上的半月痕里包藏着历历人事的沉渣。

清代《重修天镜阁梵刹序》记载“天镜阁丛林,罗荃山之胜概也。建自前明,以地占山海之险,境夺天地之秀合观音阁为一兰若,与洱西浩然、上关水月、下关珠海为四大阁,而名之曰天镜,实境界超彼故焉。”此时,洱海四阁中唯一重修的天镜阁就像是一个耸立在罗荃岛中央的坐标,默默指引着我的游迹。

乘坐环海的游船,泊岸的地方离天镜阁还有一段距离,抬头,天镜阁还在高处,眼前有顺路摆放的摊位,售卖着瓷鸟编织画和贝壳小兽。

烟火蒸湿处,来到石崖下,回到明万历年间的一个夜晚,正好是七夕,洱海风平浪静,明月高悬天际,水月交相辉映安然静谧。时任大理通判的章曰慎与友人泛舟洱海,尽兴而归,挥毫泼墨写就《七夕泛洱歌次韵》,后被镌刻在罗荃半岛临水的崖壁上,至今可见。细辨文字,数百年前的古人透露了一个关于历史的细节,汉代司马相如也在此崖上有过题刻,“此水可挡兵十万,昔人空有客三千”。

沿着台阶继续往上,罗荃岛上的寺塔都缀着前字“罗荃”,唐天宝年间,大理南诏政权阁罗凤赐罗荃法师“东崖地”建寺讲经,近几年新筑的寺塔上有罗荃法师“慈悲喜舍”四相。这里又有半截绕不开的故事,前因种种,南诏王之女爱上山中猎人,罗荃身为国师出手阻拦,姻缘拆破者抑或规则捍卫者,不过是因为不同的视角,太纯粹的善和恶仿佛是海上有形无质的云气,经不起阳光和风的推敲。

返回渡口,路尽头立着精巧的楼阁,是本地人叫的太子阁,与太子之身逾城出家的释迦牟尼佛有关。现在,阁上裸身的童子像成了民间求子抱女的寄寓,海风与香烟混合的地方容留着众生平俗的美愿。太子阁旁有碑石,牵引着过路人顶着扑身的海风也要朝阁后望一眼,本地人都知道,这片水域之下躺着一只可怜的“石骡子”。故事的残章,公主和猎人避走苍山玉局峰,罗荃作法降下大雪,猎人盗取罗荃七宝袈裟为妻御寒,被法师蒲团打入洱海变为石骡;公主重病身故化身苍山望夫云,每每现身必是狂风大作,定要吹开海水见到石骡。念行相悖,望夫云成了水上行船的渡劫,海中航道上状如石骡的巨礁也是耕海渔人的生死门,云石无错、海民无辜,耽耽是无法拆解的悖谬。造化悲悯,有人在崖臺上建了阁楼,阁前置“天灯”,是供奉祝祷,更是海上航标,自此海难绝迹。环环相扣,念忘相续,人世上可大可小的成全也能和天地心意相通,山海间或近或远的包容都足以让生灵感念,总要归诸到同一个原点,除心尘、德相佑、臻美善。

无为寺

无为寺,在云南大理苍山兰峰东麓,取义“无为法”,也有寺中碑文:有为无为,有岸无岸,身居龙渊,心达彼岸。牵涉着一段史事,无为寺是宋代大理国民族政权时期王室听经闻法、剃度出家修行和王室子弟习文练武的圣地,其中,22位执政者,有10位于此出家为僧。此外,段氏宗室还有15位王室子弟出家无为寺。《天龙八部》中段誉的原型段和誉,正是出家无为寺。

无为,本身就是一个到不了的地方。

山门、石级、水声,背枕着山门额顶的“回头是岸”,洱海被山间的出枝挑檐裁剪得棱角分明。路上,山上的草木是亂生的,杂草野花睡倒在地上,稍稍让出来一条石台阶就行,偶有横出的花草,也不敢把它踩成脚底下的标本,毕竟主客有别。鸟鸣伴水声,一个间歇一个低浅,也是唱和;天光蘸林风,一个从容一个洒脱,也是问对。寺门前有香杉树,半遮半掩着院墙檐角,零星听到下山人的对话,步道很少有人走,有公路直接通到寺后的停车场,打水的人不算少。走走停停,竟是一段枉路,恰是枉路,最让人惜取。

经过寺宇去后面取水,不自主噤声。青瓦朱墙,院里青竹居多。教习洋弟子功夫的教室一墙之隔供着韦陀,黑板木桌,书本条凳,窗外几步就是大殿的石阶,大殿焚香有声。在墨香中找寻灵泉元杉月桥,也有传说,唐僧取经路过无为寺,在寺外晾晒经书,故有“晒经坡”;也有史轶,元世祖忽必烈南征大理时在附近驻兵,故有“驻跸台”。它们都与无为寺有关,浅尝辄止,不必深究。

走出历史,有人说,寺中一天是从早上5点开始的,很少用电灯,这也是寺规。在斋堂吃早餐,墙上的挂轴我有些看不懂,旁边画上的两个字不能念出来:止语。教室里无课,可能有人泡在阳光里看书,能听见书页摩擦的声音。在无为寺,不是人在打发时间,而是时间在打发人。或者,应该去山下采买些日用品,只是为了日用品,走路下山。从侧门走,会遇到面熟的人,他们在洗衣服,晾在竹竿上的僧衣还在滴水,那些水要不了多久就会被太阳吞了。上山的人和下山的人相视一笑,隐现的寺院挑了眼角,坝子里的田舍把眼眶塞得满满的。

北宋徽宗首开画院,出题“深山藏古寺”命画师作画。山腰寺院、林掩残垣都难切心意,最终的魁选通幅不着古寺,只有层峦清泉,老僧挑水。一担水,煮饭烹茶、洗衣浆衫、柴米话禅,这样的画意,在无为寺有了。

听无为寺的师傅讲,历史上大理罹逢疫病,乡人取泉水煎调香杉叶服下可驱疫消灾。言传无迹,石缝上有一捧杂花,不晓得是谁放的。

悉檀寺

悉檀寺只是遗址。

2019年,读到梁衡先生散文《徐霞客的丛林》,而《徐霞客游记》最终落笔的鸡足山悉檀寺还能找到,我以闲逛的心态走进一个故事的残篇,妄图钻进徐霞客一生中最后的那个“丛林”。那天,我在一个宽大的停车场周围寻找悉檀寺,手机地图定位上的红点像一颗掉在水里的豆子,根本捞不起来。跟景区工作人员问路,从“徐霞客住过的寺院”拉扯到“附近有没有一个和尚的墓”,仍是一无所获。所幸,现实的遗憾在徐霞客游记的文字空间中得到修补,静闻,一个葬在鸡足山的和尚,他就安静地站在那里,成为徐霞客万里遐征的背影中一个不起眼的标注。

明崇祯九年九月,徐霞客一生中最后一次出游,同行的有徐故乡江阴迎福寺莲舟大师的法嗣(徒弟)静闻,《江阴县志》载,静闻禅诵垂廿年,刺血写成《法华经》,愿供鸡足山。行途漫漫,静闻病逝于南宁崇善寺,徐霞客遵其遗愿,背着他的骨骸,送至鸡足山下葬,到悉檀寺那天是崇祯十一年小年的后一天。

用手机地图查看,悉檀寺与静闻和尚墓相距不到两公里。

一切安妥,徐霞客把行李放在悉檀寺,又出游了。数月后,辗转大半个云南的徐霞客又看到了鸡足山下的“灵山一会”石坊。在悉檀寺,也许是彻底的松懈唤醒了身体里积攒已久的瘴毒,他的头脸四肢生出了密密麻麻的疹块,耳足内像是用鲜血饲养了活虫,时时蠕动。

他说,还要走,要去大理取他寄存的衣服和背囊,一并了却苍山、洱海未了之兴。无奈,双足俱废,他再也站不起来了。

崇祯十二年九月十五,《滇游记十三》在鸡足山悉檀寺落笔,自此,游记再无记。

“乐土以居,佳山川以游,二者尝不能兼,唯大理得之。”所幸,这个僻远偏安之地留下过徐霞客的足印;所慰,一方灵秀山水安抚过旅人疲病的身心。

一年后,丽江木氏土司遣人至鸡足山悉檀寺,以车船将重病的徐霞客送归江阴,次年,徐霞客病逝。人事历历,山水情义也是在遗憾中实现了另一种形式的圆满。

猜你喜欢

徐霞客大理
做梦都要去大理
RIGHT TO ROAM
大理好风吹
徐霞客在这棵树下说再见
徐霞客访谈录
想念大理
大理·一九八九
解读“风花雪月”唯大理之最
《徐霞客·游五台山日记》
最美最美的大理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