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背景下行业特色高校“文管工”复合型经管类人才培养研究

2023-05-09莫忠和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23年3期
关键词:经管类文科特色

郑 辉 莫忠和

天津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天津 300222

1 文献综述

新文科是相对于传统文科而言的,以全球新科技革命、新经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背景,突破传统文科的思维模式,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途径,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推动传统文科的更新升级,从学科导向转向需求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袁凯等[1]以山东大学为例,指出新文科建设的重点是建设通识教育体系2.0 工程、新型人文教育研究中心和享有盛誉的三核人文教育促进机制。樊丽明[2]系统地提出了文科社会发展与改革所倡导的融合、突破、国际化的发展要求。陈越红[3]强调,在智能时代,新文科已成为一种普遍可衡量的“文化资产”,是社会不可分割的资产。我国新文科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探索其理念和策略。

行业特色高校的办学特色主要包括学科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刘献君[4]指出,行业特色高校在建设中要关注高校共性、行业特性,并在两者相“加”中形成自己的个性。许浩等[5]表示,产业高等教育有必要在供给侧进行培养模式变革,以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并指出了在供需视角下油气勘探开发领域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思路。李韬[6]和孙梦鲁等[7]指出复合型人才在就业竞争中更有优势,因为复合型人才基础扎实,知识渊博,基本通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企业也更青睐复合型人才。鉴于此,行业特色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是必然趋势。一方面,随着产业发展越来越趋向于交叉结合,特别是“互联网+”成为产业发展新业态,单一型的人才培养已经不能满足新业态的需求,行业特色高校必须着重推进复合型人才培养。另一方面,行业特色高校要增强主动融合、主动衔接、自主服务行业发展的能力,通过逐步理顺人才培养体制,进一步加强教育体制改革,积极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在近5 年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对于新文科建设开展的研究仅于2021 年立项1 项;关于人才培养的研究,共立项72 项,但多集中于创新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工程人才培养的研究,仅有2 项是关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研究,分别是2019 年关于中职学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以及2021 年关于复合型新中医人才培养的研究。可见对“文管工”(人文素养、管科思维、工科知识)复合型经管类人才培养仍然需要更多的研究。

2 研究内容

2.1 研究对象

本文以新文科背景下行业特色高校“文管工”复合型经管类人才培养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资料和理论研究等方法构建其培养系统并设计培养路径,解决行业特色高校“文管工”复合型经管类人才培养的需求问题。

2.2 研究目标

①厘清行业特色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②提炼新文科背景下行业特色高校“文管工”复合型经管类人才的内涵;③构建新文科背景下行业特色高校“文管工”复合型经管类人才培养系统(图1);④设计新文科背景下行业特色高校“文管工”复合型经管类人才培养路径。

图1 “文管工”复合型经管类人才培养系统

3 行业特色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

对标新文科对复合型人才的新要求,本文选取了几个典型行业特色高校,厘清当前行业特色高校人才培养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3 个方面:一是培养目标同质化,缺乏需求导向。二是知识碎片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本质不是学科数量上的简单叠加,而是打破学科边界和壁垒,有机融合不同学科理论和方法,是知识的“融合剂”而非“添加剂”。三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内在逻辑和外在逻辑失衡。内在逻辑包括知识、能力、素质三维体系,主体、时间、学科三维体系,以及需求、主体、运行机制三维体系;外在逻辑包括行业需求和政策制度体系。目前,二者失衡,无法满足新文科“支撑引领”的要求。

4 “文管工”复合型经管类人才的内涵

为满足各行业对“文管工”复合型经管类人才的需求,依据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需求决定论,丰富新文科背景下行业特色高校“文管工”复合型经管类人才的内涵,即富有培育新时代中国文化的人文素养,具备扎实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实践与管理能力,具有突出的支撑引领产业发展的创新创业能力,能解决复杂问题的新时代人才。

新文科背景下行业特色高校“文管工”复合型经管类人才的培养以多学科交叉的知识体系为基础,围绕核心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来培养,突出专业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与管理能力),厚植人文素养(图2)。

图2 “文管工”复合型经营类人才三维框架

5 “文管工”复合型经管类人才培养系统与培养路径

5.1 构建“文管工”复合型经管类人才培养系统

利用复杂系统理论、霍尔三维结构等,构建“文管工”复合型经管类人才培养系统的各子系统,从行业需求、政策制度体系,知识、能力、素质三维体系,主体、时间、学科三维体系,需求、主体、运行三维体系等出发,分析各子系统内部的作用机制,进而分析外在逻辑与内在逻辑之间的作用机制。依据新文科建设要求,从培养目标、主体建设、知识融合、支撑体系等方面构建行业特色高校“文管工”复合型经管类人才培养系统(图1)。

5.2 设计“文管工”复合型经管类人才培养路径

依托典型行业特色高校数据,构建人才培养系统的因果关系图模型和动力学流图模型(图3),并进行仿真检验,总结不同培育路径的效果。从路径设计、保障机制等方面规划人才培养路径,培养具有专业综合素养、复杂系统思维、创新卓越素养、扎实理论知识基础的跨学科专业型人才、多技能组合型人才、跨系统实践型人才、跨团队合作型人才。

图3 新文科背景下“文管工”复合型经管类人才培养动力学流图模型

6 研究的创新之处

首先,在学术思想方面,首次提出行业特色高校“文管工”复合型经管类人才培养的理念,并结合行业对复合型经管类人才的需求特征,剖析、提炼行业特色高校“文管工”复合型经管类人才内涵,构建其知识、能力、素质三维框架结构。

其次,在学术观点方面,构建行业特色高校“文管工”复合型经管类人才培养系统模型。行业特色高校“文管工”复合型经管类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运用复杂系统理论、霍尔三维结构等理论与方法进行系统建模。同时,强调外在逻辑与内在逻辑的平衡与互动,从而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经管类人才。

最后,在研究方法上,运用系统动力学和协同学对行业特色高校“文管工”复合型经管类人才培养系统及路径进行动态考察。

7 结语

目前交叉融合是各个行业的发展趋势,行业特色高校要走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之路,必须培养符合新时代特征的复合型经管类人才。本文通过剖析新文科背景下“文管工”复合型经管类人才内涵,构建新文科背景下行业特色高校“文管工”复合型经管类人才培养系统,分析外在逻辑与内在逻辑的作用机制,探寻新文科背景下行业特色高校“文管工”复合型经管类人才培养路径,丰富和拓展了传统“文管工”复合型经管类人才的概念和内涵,为人才培养研究提供理论探索,对于促进行业特色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猜你喜欢

经管类文科特色
基于SPOC的经管类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探索
特色种植促增收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中医的特色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豆文科作品
完美的特色党建
孙文科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