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植物营养与肥料”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

2023-03-31战秀梅韩晓日杨劲峰罗培宇孙振涛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23年6期
关键词:肥料营养植物

战秀梅,韩晓日,杨劲峰,罗培宇,王 月,李 娜,孙振涛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沈阳 110866)

新时代高等农林教育肩负着前所未有的重要使命。涉农高校是强农兴农的“国之重器”,建设新农科则是振兴高等农林教育的重大战略。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教育部也先后发布了关于高等教育改革的系列文件并推出了系列重大举措:2018年5月提出要全面推行“四新”建设;2019年4月正式发布了《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在此背景下,阐述加强“植物营养与肥料”类课程实践教学建设的必要性、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1 加强“植物营养与肥料”类课程实践教学建设的必要性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是一个实践性、综合性和交叉性很强的专业,而“植物营养与肥料”是该专业最重要的专业领域之一。该领域课程包括4 门专业必修理论课(植物营养学、植物营养与施肥、农业化学研究法、肥料工艺学);5 门实践教学必修课(田间试验设计实习Ⅰ、田间试验设计实习Ⅱ、作物施肥法实习Ⅰ、作物施肥法实习Ⅱ、肥料工艺学实习),这5门实践课构成了“植物营养与肥料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其主要培养学生在作物营养规律、需肥特性、施肥技术、肥料生产工艺及高效利用技术等方面的实践能力。这些课程与农业生产实际结合非常紧密,也是学生毕业后在相关领域就业的重要基础。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的高等农业教育教学必须与农业生产相结合,这样才能为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及推广应用培养出合格的复合应用型农业人才。目前很多高等农业院校都非常重视实践教学环节质量的提升和课程建设,例如吉林农业大学从加强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和教学基地建设等方面来持续推进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1];山西农业大学提出要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2];河北农业大学建设了“教研互动、校企协同、特色鲜明”的综合实践教学平台,其显著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3];西南大学系统构建了“五维三核”的实践育人体系[4];沈阳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非常重视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与改革,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

2 “植物营养与肥料”类实践教学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陈旧

以往在植物营养与肥料类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模式多以“大班集中讲解+走马观花式参观+简单操作”为主,最后学生提交实习报告就算完成实习。单一的模式往往使带队教师难以从传统实践教学的思维方式中跳脱出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宽度和深度,无法让学生通过该类实践课程来加深对生产实际的了解,因此使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力度大打折扣。

2.2 实践教学机会少且内容更新不及时

以往在实习的整个过程中,学生动手机会少、缺少独立思考的环节。另外实习过程中受各种条件限制,采用的技术落后于实际生产,例如有时还采用人工施肥和播种的方式。同时,教师不能引导学生关注产业发展趋势与前景、粮食生产与肥料生产的新技术新工艺,也不能较好地围绕环境生态和粮食安全来挖掘思政教育素材。

2.3 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

实践课程指导教师队伍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师资力量配置严重不足。目前该类实践课程的生师比平均38∶1,导致指导实践教学的教师缺乏时间精力来进行实践能力自我提升和实践内容设计。二是整体上教师自身的实践应用能力较弱。多数教师注重理论研究,忙于日常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接触生产实际的机会较少,对农业生产一线应用的农资产品、施肥技术、农田管理模式等都不熟悉,导致对学生实践环节的指导非常有限。

2.4 成绩考核方式单一

在成绩评定方面,形式比较单一,主要以“实习报告+出勤率”来作为考核指标。然而,这种成绩评定的方式往往导致学生的成绩都比较相近、学生在写报告时存在抄袭现象等问题,教师无法通过实习报告来衡量学生在整个实习过程中的付出和收获,也直接影响了部分学生参加实践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实践能力。

2.5 校内外教学科研资源利用不充分

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是保障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科教融合、协同育人,也是国家倡导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拥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的科研平台,以往利用平台开展的科研项目虽然也有本科生参与,但覆盖面还不足,科研反哺教学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既是国家人才,也是以企业为主导的行业人才,只有全行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建立稳定先进的专业实践基地,才能真正实现推动我国植物营养与肥料行业快速、优质发展。以往在该体系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中,仅《肥料工艺学实习》结合了“新型肥料研制”相关科研项目中的试验,建立了校企联合的实践教学基地,并借助校企联合平台将相关实践内容融入到科研活动中,但学生在企业的实习活动也仅限于参观肥料生产车间、进行简单的仪器设备操作,而没有更深一步的动手实践。

3 与新农科建设相适应的“植物营养与肥料”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

3.1 建立校内和校外共参与的实践教学模式,推进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创新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新理念,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增强学生为产业科技做贡献的使命感和荣誉感。以校内教师面对面现场指导为主,同时邀请植物营养与肥料领域知名专家、行业知名企业负责人通过网络远程指导和报告为辅,通过讲解、学生动手设计试验、全程动手参与、参观企业和村镇、走进农村、听取专家报告、名人(领域内知名专家或企业家)访谈等形式完成整个课程体系的实践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对植物营养与肥料行业的认知水平,培养学农爱农的情怀和投身农业事业的志向,从而适应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需求,达成学生培养的目标。

3.2 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融合,优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近年来,我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科又面临很多新问题:我国农业施肥目标由追求粮食产量转变为追求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双重目标;我国肥料的供需环境不断发生着变化;农业施肥方式不断优化;由于不合理施肥而产生的肥料负面作用屡见不鲜。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作为培养我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科优秀后备人才的摇篮,更应适应时代特色,响应国家需求,秉承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的教育理念,积极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培养能够胜任未来植物营养与肥料领域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任务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围绕“肥料加工生产最新工艺、田间试验方案实施与统计分析、施肥参数确定和提出包括施肥机具、施肥技术和肥料选择在内的推荐施肥方案”这一知识链条,结合植物营养与肥料产业的最新发展趋势,通过课堂理论讲授和实践环节相结合,优化实践课程体系,让学生既动手,更要动脑;带领学生实地规划田间小区,实施田间试验,进行数据统计和试验结果分析,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结合机械施肥技术,实施作物田间施肥法试验,获取田间施肥参数,形成推荐施肥建议;指导学生根据复混肥配方设计要求来制定肥料加工方案,并结合肥料生产工艺流程及加工关键技术,让学生实际操作肥料加工设备,从而使其熟悉肥料生产工艺。

3.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及培养力度,提升实践教学水平

为适应“新农科建设”的发展需求,在目前的实践教学体系中,必须加强建立适应双一流实践课程指导的教师队伍,特别是具有生产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可采取两条途径:一是培养和提升在校在编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鼓励更多青年教师和博士不断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并采取一定的激励机制;二是建立社会兼职指导教师的聘任制度,聘请领域内知名专家和农业企业家,以听报告、实地参观、访谈等形式,让学生有机会与农业、农村和农民企业家近距离接触,建立行业育人机制,发挥榜样作用,从而帮助学生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及对行业的认知度,同时培养学生的“三农”情怀。

3.4 建立“全程化”考核机制,完善评定方式

在对学生的成绩评定中,可根据学生的实习态度、各环节的动手参与度、操作技能、应用专业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程度、实习报告中体现的深度思考能力,来进行“全程化”考核。这种方式加强了过程考核,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据此做出调整,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参与生产实践的激情,还能促进学生高质量完成实习任务,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改变过去单一的以“实习报告+考勤”来评定成绩的方式,采用“实习报告”和“实习表现”两部分进行考核:其中“实习报告”包括日记(10%)、总结(20%)、报告(30%)3 部分内容;“实习表现”包括专业综合实践能力(20%)、交流协作能力(10%)、实习纪律表现(10%)3部分内容。

3.5 科教融合,构建协同育人的实践教学新平台

依托“农业部东北玉米营养与施肥科学观测实验站”国家级科研平台、“棕壤肥力与肥料效应长期定位试验”和“生物炭及秸秆还田系列微区定位实验”基地,建成校内教学实习基地,从而为《田间试验设计实习》课程实践提供支撑。依托建立在“沈阳农业大学海城教学科研实习实训基地”的“地力培育与肥料高效利用”定位试验,开展《作物施肥法实习》学习;与海城市万盈农业有限公司等省内知名农业企业建立联系,并利用公司的资源建立实践教学基地;联合“普天科技”和“富友肥业”等省内知名肥料企业,建立新型肥料生产实践基地,改善《肥料工艺学实习》课程的实践条件。

在“新农科建设”的大背景下,沈阳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于2020年获批了教育部“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经过几年的改革与实践,目前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首先,实践课程内容更加系统,围绕“肥料加工生产、田间试验方案实施与统计分析、施肥参数确定和提出推荐施肥建议”这一知识链条构建了实践课程体系;其次,行业育人、科教融合培养模式效果显现,近3 a获国家级大创立项2项,省级6 项,学生竞赛获得2 项国家奖、3 项省级奖和4 项校级奖,获得10多项优秀本科毕业论文奖励,同时建立了6 个校外教学实习实践基地;最后,激发了教师教学改革和建设的热情,课程体系建设成果显著,5门相关课程获批省或校级一流课。

4 结语

结合“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的行业发展和国家需求,探索符合国家现代植物营养与肥料行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理念,改革实践教学模式,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植物营养与肥料行业的现状,将学生能力培养与实践教学、科研和行业发展有机结合,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三农情怀、较强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创新能力的综合型复合人才,从而为保障国家粮食及生态安全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猜你喜欢

肥料营养植物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2019年3月肥料购、销、存统计
2019年3月肥料购、销、存统计
2018年12月肥料购、销、存统计
这么喝牛奶营养又健康
肥料是否正规 教你快速辨别
营养Q&A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春天最好的“营养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