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实践路径

2023-03-27朱秀玲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23年3期
关键词:课标跨学科冬奥

文|朱秀玲

跨学科学习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2022 年版课标”)在“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部分提出的学习任务群。《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年版)》中明确提出:“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跨学科学习主题如何确立?如何实施跨学科学习?跨学科学习要注意些什么?……

一、确立主题:跨学科学习的基础

2022 年版课标提出跨学科学习的实施,要“围绕学科学习、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开展阅读、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动”。其中,“有意义的话题”就是学习的主题。选择、提炼和确立适合的主题,是开展跨学科学习的基础,主题是不同学科之间建立联系的桥梁。

(一)2022 年版课标关于跨学科学习主题的表述

2022 年版课标对于不同学段跨学科学习的学习内容,做了明确的要求。这些学习内容,就是学习主题提炼的依据。学习内容主要涉及的学习主题可以分为观察记录类、创意设计类、参观体验类、调查研究类四种类型。

不同学段跨学科学习主题的目标应有所不同,相应的学习要求应呈进阶式、螺旋式上升。比如各学段在传统文化学习方面,都有参观体验类主题。第一学段要求学生“留意身边的传统节日、风俗习惯等文化现象,感受和学习生活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要学生能够知晓哪些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有哪些风俗习惯,在过节时感受节日的氛围、习俗等即可。第二学段要求学生“关注传统节日、民俗风情、民间工艺、历史和传说等”,用语言、文字、图画等方式学习语文。而第三学段则要求在参与学校和社区举办的戏曲、书法、篆刻等相关文化活动后,能运用作品、图片、语言、文字、探究等“多种形式分享自己的经验与感受”。由此可见,随着年段递长,学习主题难度有所递进,学习内容有所递加,学习要求有所递增。即使选择同一个主题,年级不同,要求也应是不同的。

(二)统编教材是跨学科主题的主要阵地

2022 年版课标在“课程实施”中,要求教材编写要“落实学习任务群要求……设计有意义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积累和积极探究”。由于现行的统编教材早于2022 年版课标实施,所以,跨学科学习主题没有按课标精神进行编写。即便如此,仍然可以从教材出发,确立跨学科学习主题。

1.直接运用与迭代“升级”

教材中,有些学习要求或课后习题,直接指向跨学科学习。比如四下习作二“我的奇思妙想”: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有一些奇思妙想,想发明一些神奇的东西。你想发明什么?它是什么样子,有哪些功能?把它介绍给大家吧……还可以把你想发明的东西画出来,帮助自己描述。

这一习作要求,直指跨学科写作学习,横跨科学、美术、劳动等多门学科。

另外,统编教材共安排了五个综合性学习单元,分别是三下“中华传统节日”、四下“轻叩诗歌大门”、五下“遨游汉字王国”、六下“奋斗的历程”和“难忘小学生活”。五个综合性学习,就有鲜明的探索主题。这些主题活动暗含着跨学科学习的要求,只要将其“升级”一下,就可以成为跨学科学习主题。

2.素材梳理与创造开发

统编教材的单元人文主题涉及自然、科技、艺术、家国、环境等领域,有些人文主题可以“嫁接”成跨学科学习主题。以四年级为例,可以开发出如下的跨学科学习主题:

对于一些单篇课文,教师也可以进行创造,在教学内容基础上设计跨学科学习主题。只要控制总课时即可。

(三)现实需求是跨学科学习的直接动力

“跨学科学习”学习任务群强调基于现实生活、真实情境和学生的真切需求,以主题学习活动的方式实现课程整合,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因此,日常生活和现实需求是开展跨学科学习的重要来源。

比如“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主题,巧借节气“立秋”,以“成功经营奶茶小铺”为驱动性问题,通过设计“立秋意象(寓意与象征、风俗与诗词)、奶茶制作大揭秘、建起我的小铺、奶茶开卖啦”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和经济学意识……这些跨学科学习主题,在设计、确定的时候,都是基于学生的学习经验、兴趣和能力,从学生成长需要出发,指向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社会生活、身边资源、自我成长等,只要是基于学生的现实需求,都可以选入跨学科学习主题。

二、任务活动:跨学科学习实施的关键

2022 年版课标将“跨学科学习”学习任务群归于拓展型学习任务群的范畴,同样具有各学习任务群的“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三个特点。实施跨学科学习的关键,就要创设情境任务,组织实践探究,开展表现评价。

(一)设置驱动性情境任务

2022 年版课标中,“情境”一词共出现了48 次。在“跨学科学习”学习任务群“教学提示”中提出“要引导学生在广阔的学习和生活情境中学语文、用语文”。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放置在充满情趣的环境中,就能更好地驱动语言文字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下第二单元口语交际《说新闻》中提到,“我国成功举办第24 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我们根据这个内容,设计了以“冰墩墩畅游冬奥”为主题的跨学科口语交际活动。

同学们,2022 年北京冬奥会对每个中国人来说都是重大事件。本届冬奥会“一起向未来”的宣传口号,已成为很多人的理想追求。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北京冬奥会,感受“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体育精神,让我们和吉祥物冰墩墩一起,畅游冬奥,当冬奥会宣传志愿者吧!每个小组长上台抽取任务,而后小组合作完成各项任务。

任务一:诗歌祝福冬奥——用学过的诗歌进行改编或自创诗词,祝贺运动员取得的成绩。

任务二:数字解读冬奥——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解读冬奥,用统计图的形式呈现各国奖牌数。

任务三:实况转播冬奥——用配音解说的方式,播报喜欢的五分钟左右项目视频;或用“视频+配音”的方式,宣传北京冬奥。

任务四:歌舞赞颂冬奥——用歌曲、舞蹈等形式,表演北京冬奥主题歌《一起向未来》,表达赞颂之情。

上述的情境设置,极具时代性;学习任务,聚焦言语实践活动。整个情境任务学习,是基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而凝练的实践活动,是在真实的情境中,立足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多学科融合的跨学科学习。

(二)设置实践性语文活动

2022 年版课标在“课程内容”指出,“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在“跨学科学习”学习任务群中,设计的实践活动,是为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而搭建的学习支架。结合四下第二单元第8 课《千年梦圆在今朝》,整合单元口语交际《说新闻》和习作《我的奇思妙想》内容,教师设计了《我的航天飞天梦》跨学科学习:

学习任务一:问天——我是航天探索者。

活动一:绘制中国航天发展时间轴;活动二:探索航天科学知识清单。

学习任务二:飞天——我是航天播报员。

活动一:观看“天空课堂”视频(选择一个实验进行操作,记录实验经过);活动二:选择新闻热点进行播报;活动三:学唱解读《问天》歌曲。

学习任务三:梦天——我是航天设计师。

活动一:撰写宇宙空间站功能等(围绕习作《我的奇思妙想》进行构思设计);活动二:制作航天小模型。

(三)表现性评价力推任务实现

在2022 年版课标中,提到“表现”一词就有49 处之多。可见,收集和整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表现,是开展教学成效评价的关键。我们可以将此称之为“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一直是很好的教学法,是唯一有可能测量学生需要被测量的方面的方法,通过观察‘所做的’来评价‘能做的’”。2022 年版课标在“跨学科学习”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提示”中指出,“评价主要以学生在各类探究活动中的表现,以及活动过程中完成的方案、海报、调研报告、视频资料等学习成果为依据。”研制高质量的表现性评价量表,就能精准反馈学生在跨学科学习中的结果。

近几年春节,当地政府都在倡导和鼓励大家就地过年。为契合现实需求,结合三下第三单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六下第一单元“民风民俗”人文主题,开发了“我在苏州过大年”为主题的跨学科学习。为此,我们设计了如下的表现性评价量表。

上述的学习活动,就通过可观察到的点、观察记录选项和具体表现的描述,将学生在跨学科学习活动的表现,进行了全方位的评价。

三、坚守跨界:跨学科学习实施的要义

(一)坚守语文王道

“跨学科学习”学习任务群是基于学科的跨界,只有坚持学科立场的跨学科,才是真正的跨学科学习。在“跨学科学习”学习任务群实施过程中,不论内容如何侧重,学科如何融合,都不能改变语文姓语的特点。

比如,我们在开展传统文化专题研修时,围绕“长征精神”主题,推出了语文和数学两节跨学科学习展示课。数学组以《“数”说长征》为题,设计了如下学习任务:

任务一:加法计算长征路程之长;任务二:乘法推理牺牲人数之多;任务三:除法计算长征精神之壮。其中穿插了语文教材上毛泽东的《七律·长征》,配乐播放《长征组歌》。

语文组老师以《“述”说长征》为题,设计了如下学习任务:

任务一:品读律诗,感受长征精神;任务二:解读数据,体会长征艰辛;任务三:讲述故事,赓续长征血脉;任务四:展示书法,欣赏长征作品。其间,用数学乘除法,感悟诗中“远征难”路程之远,结尾配乐播放《七律·长征》。

两节课研究的主题是一致的,但在学习中,都彰显了各自学科特点。数学组用数学的方式和思维,在“计算”中感受伟大的长征精神,实现数学育人;语文老师用“诵读、讲述、评议”等语文的方式,让学生感悟伟大的长征壮举。即使用到了数学和音乐学科教学,也是为语文学习服务的。因此,这两节课跨学科学习,都坚守了各学科的“王道”。开展跨学科学习,就是要改变以前“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的现象,实现“既耕别人田,更肥自己的地”的愿景。

(二)找准跨界连接点

“跨学科学习”学习任务群,从字面上理解,应该是由一个学科构成,兼容涵盖多个学科或不同学科领域,而形成的一种学习方式。它需要教师寻找和确定主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连接点,在适时恰当的跨度中,实现知识的统整。因此,实施语文跨学科学习,首先要跨而有“点”。要立足语文学科,在统筹整个年段、分析单元和课文的基础上,明确所跨学科方向,把握跨的“点”,才能在这一任务群中,提高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提升语言文字运用的水平。其次,要跨而有“度”。既要在学习内容上,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接受能力,还要在学习精力上,考虑学科学习的时间,达到“10%的时间用于跨学科学习”要求,避免贪多求全,让学生受累而无意义。

猜你喜欢

课标跨学科冬奥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冬奥进行时
我们的冬奥
喜迎冬奥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悦住冬奥村,保障展新观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高中生物新旧课标比较——以实验版课标和2017版课标为例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