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乡村振兴组织动能的路径研究*

2023-03-23中共玉溪市委党校马淑艳孙玉梅陈静

区域治理 2023年5期
关键词:党组织基层

中共玉溪市委党校 马淑艳,孙玉梅,陈静

乡村发展环境的不断变化催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创新开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基层党建创新先后经历的党组织规范设置、党组织能力提升、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以及党组织组织力增强四个阶段。在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应当承担更大的历史使命,提升其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是适应新要求的应有之义。

一、新时代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玉溪实践

组织力事关基层党组织内部建设水平,以及领导农村各项事业的协调、健康、有序发展的本领,是推动我国基层党组织治理能力适应新时代发展改革要求的核心内容。从党建设视角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力聚焦于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决策部署的能力,既是思想的引领,也是事业的推动。在实践探索中,玉溪市从事关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高度,实施多项举措,切实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一)组织能力再强化

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必须以肌体建强作为突破口。一是聚焦支部规范化建设,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划分12类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标准,从优化组织设置、管理教育好党员、开展组织活动等方面入手,建强肌体,让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逐村建立议事决策清单,加强“三资”管理,规范执行“小微权力清单”。通过发挥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作用,从严管理基层党组织。二是选优配强村级班子。实现“强班子”带村是推动乡村组织振兴的基础要求。玉溪市抓住村级组织换届的关键节点,把村党组织书记、主任“一肩挑”比例提升到99.9%,大专以上学历达46.4%,村“两委”成员平均年龄43.3岁,全面实现年轻干部全覆盖、年龄学历“一降一升”的目标,打造乡村振兴“火车头”。三是全面推行村级组织大岗位制。出台大岗位制提质增效二十条措施,推行定职、定岗、定责、定酬“四定”工作法,即:核定职数,推进交叉任职,每个村按7—9人核定职数,精简村“两委”成员;核定岗位,整合治保主任、民政信息员等31个岗位,设置“正职”“副职”“委员”三类岗位,分工负责村级事务,精简“几大员”;核定职责,“一村一策”制定分工方案和责任清单,做到分工合理、职责清晰、人岗相适;核定报酬,村干部“正职”“副职”“委员”月均补贴分别为5000元、4000元、3000元,建立了一贯到底、精简高效的村级组织运行机制。四是注重提升党员质量。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关、质量关,扎实抓好发展党员工作,高质量完成发展党员指导性计划指标任务。建立健全发展党员执纪执法部门政审联审机制,明确审查项目清单和责任单位,建立“五支队伍”信息库,掌控进度、精准推进。

(二)推进人才保障组织化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通过组织保障,不断加强人才的培养、回引、储备。一是建立健全立体化培训体系。采取市级示范、县级兜底方式,围绕农村党建、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主题内容,组织“万名党组织书记大轮训”,开办基层党组织书记讲坛,开展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推动实战练兵、干事创业;实施“兴玉社工”人才计划,动员45岁以下符合条件的村(社区)干部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服务群众水平;建立岗位对口指导机制,常态化开展联系指导、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帮助大岗位人员掌握业务技能、适应岗位要求。二是选好、用好一线工作队。制定干部“明职责、担使命”和驻村工作队履职尽责两个工作方案,以鲜明的用人导向引领干部担当作为;向重点村选派干部驻村工作,帮助强组织、兴产业、抓治理、优服务;向湖泊流域的乡镇、村选派干部,履行乡村振兴和湖泊保护治理双重职责,把最优兵力集结在乡村振兴第一线。三是回引优秀人才聚合力。实施农村优秀人才回引计划,摸排致富带头人、外出经商务工人员等优秀人才,吸纳进入村“两委”班子。实施“金种子”培养和高素质农民培育两项工程,储备村级后备力量;外引专家人才添智力。深化“百名专家扶百村”行动,搭建高校帮扶县区平台,多名专家人才挂钩联系帮扶村,把优质的项目资金和科研成果投入到乡村振兴第一线。

(三)推进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组织化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农村的经济结构、组织结构、治理机构等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对基层党组织提出了新的挑战。从基层党组织的发展推动力、群众号召力建设出发,必须推进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组织化。一是形成利益联结机制。在产业发展中,为解决利益主体的需求,各级党组织要作为“核心力量”,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起来,解决带动力的问题。比如,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解决农民资源进入的问题,培育专业大户加强引领和吸引力,引进龙头企业实现市场化运作方式等。同时,以不同的资源入股、资产增值、劳动力创收等方式,把经营主体与群众拧成一股绳。二是壮大集体经济增实力。实施村集体经济“消薄强村”行动,创新开展折股量化、村庄经营、服务创收等可复制、稳收益的8种发展模式,明确10条扶持政策,“一村一策”制定发展计划推动集体经济“多元发展”,全市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大幅提升。三是深化利用各类组织开展群众工作的机制。村(社区)建立起党组织领导下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密切协作及各类组织共同发挥作用的村级运行机制,把打破了多年来村级组织分散的岗位设置和以往的管理模式。通过“法定”程序把村“两委”以兼任的形式“嵌入”到共青团、妇联、集体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实现组织的再联动,使群众聚集到组织中,以此增强干事创业的合力。四是提升发挥智慧党建优势效能。开展“智慧党建可视化调度指挥中心”建设,把现场调度、分析研判、考核督导、决策指挥集于一体,凝聚治理的合力;构建起省市县三级贯通的可视化调度指挥体系和省市县乡村五级联通的远程随机调研体系,推动“一屏知全域、一网管全局”智慧治理模式的实践探索。

二、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面临的问题

重视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基层组织力是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为完成法定职责而蕴含的生命力,从组织内部而言必须发展教育管理监督党员,通过开展党内活动,完成党组织的内部有序治理同时,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贯穿于宣传、凝聚、服务群众中,推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党组织要强化组织力,还必须解决几方面的问题。一是乡村党组织体系不够健全。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有纵横向的牢固引领体系作为基础。目前在体系建设中,党小组是引领能力较弱的一环,必须从组织设置、工作覆盖、能力提升方面不断加强创新。二是基层党组织引导培育发展特色产业的能力仍然较弱。特色产业的发展关乎乡村振兴的成色,基层党组织必须有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敏锐,着力解决乡村产业结构零、散、乱的问题,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产业兴旺的突破口,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优质特色产业。三是基层党组织在持续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中的作用有待提升。乡村要振兴,村集体经济一定要发展。基层党组织是引领村民形成利益共同体的主心骨,从政策宣传到落实都必须要“身入”和“心入”,因此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要有扎实的作风、敢闯敢试的精神和强大的执行力才能做到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推动事业发展。

三、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对策

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必须从组织的内生动力和机制保障上进行不断地挖掘和健全,进而在推动乡村振兴中贯穿党建引领,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精准施策,凝聚社会建设合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一)健全乡村党组织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特别强调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提升,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也指出组织体系建设,从一定程度就是延伸组织力的建设。组织体系建设必须从纵、横向两个维度,实现组织体系的再组织。一是纵向的维度,自上而下的组织要纵向到底。从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楼栋党小组(村民小组党支部),一直延伸到党员中心户(党员联系户)是垂直组织的延伸,把方针政策的落实直接到群众。二是横向的维度,各领域党组织的互联互通。截至2021年6月5日,全党基层组织有486.4万个,但更多的是“静态”的,相互间横向的联系比起纵向联系仍显较少。横向联系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要创新方向。因此,通过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党四级联动的躯干,把横向的组织连接起来,以街道(乡镇)为1,以各级各类的党建主体为N,以“1+N”的形式形成一个街道(乡镇)的大工委体制+各级各类的党建主体,通过联席会议,委员会议等一系列的形式,进行党建资源的交流、沟通,使体制内外,条块之间的党建资源,打破壁垒的束缚,能够自由的流通起来,盘活党建资源,推进乡村振兴。三是实现纵横向的资源共享。以属地的基层组织为枢纽来推动横向的组织联系,通过基层组织的横向联系,再加上自上而下的纵向党建,形成了一个纵向、横向互动的一个组织网络,把各类组织给动员起来,达到党建工作联抓、人才队伍联育、工程项目联推、协调机制联建、精神文明联促,实现基层党组织的发展推动力、群众动员力等。

(二)强化基层党组织功能

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基层党组织和村党组织功能的规定来看,村党组织的功能呈现出从强化服务功能到强化整体功能再到突出政治功能、强化整体功能的变迁。这一变化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成为领导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一是扩权赋能,加强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目前,基层治理的主要弊端在于条块分割,上下权责不对称、属地权小责大,乡镇属地发现的重大问题往往只能依靠上级政府职能部门解决,从而产生了乡镇无权办事,想做做不了、想管管不了的治理困境,因此,要以放权作为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难题的突破口,有序向基层下放管理权限,切实保证基层事在基层办。二是加强党员、群众的再组织。通过各种活动、形式把党员凝聚起来,比如功能型党小组的划分,“链上”先锋的培养。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带动广大群众融入乡村振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党建联席会、问题调处会、院坝恳谈会等多种形式,搭建各类共商共建共治平台,凝聚起群团组织、共建单位、村民等多方力量,满足人民对乡村生活服务的多元需求。三是加强“双覆盖”建设。通过定职、定岗、定责、定酬,提升村干部管理的规范性和专业化水平。把村(社区)以往零散的机构、分散的力量归结到党组织,实行岗位分工负责制、坐班制,探索出了村级党组织领导下的新型治理模式。通过夯实工作落实举措、强化日常管理和考核评价,推动村干部在岗尽责、在岗作为,扣紧了村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形成“比学赶超、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三)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

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党建工作容易虚化,如何脱虚向实,很重要的一个就是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组织要有组织的责任清单,组织里的每一个人也都要有责任清单,清单制定要科学,才能便于管理,监督,也才会有成效。一是深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大岗位”制改革。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党组织是领导核心,只有深挖党建潜力、发挥领导作用、坚持群众导向,才能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不仅要把“大岗位”制作为解决基层选人留人难、职业认同感不高、基层治理能力偏弱等共性问题的突破口,还必须在此基础上把基层党建创新发展的动力机制构建起来,从信仰、制度、利益三个层面进行系统设置,让党建引领有动力、有支撑、有成效。二是落实责任清单,推动村干部履职担当。严格执行干部分工方案和岗位职责清单公示公开和审批备案制度。每名大岗位人员结合岗位职责、任务提出履职承诺,明确完成时限,按月、按季、按年兑现相应承诺,履职践诺情况定期在村(居)务公开栏进行公示,纳入年底“双述双评”重要内容,通过晒成绩、比作为,推动村干部扛实责任、比学赶超。三是把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作为“一把手”工程,健全领导和工作机构。压实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政治责任,推行千名领导挂千村、重点指标专项调度等措施,通过市级领导挂乡联村抓示范,开展“头雁领航·红旗联创”行动,培育乡村振兴示范点,推动责任上肩、措施到位、工作提质,使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比如,玉溪市基层党建“四级联创”推进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实施。县(市、区)、乡村(街道)、村(社区)、村(居)民小组,四级联创,在农村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为主题,在城市以抓党建促基层治理为主线,划定责任,党建与中心工作同谋划同考核。

相关链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它的特征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乡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猜你喜欢

党组织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清华党组织公开
基层在线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基层减负年”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基层减负并非无度
如何以创先争优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