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期导读

2023-03-22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活化研究进展肝癌

肝癌是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隐匿,不易诊断,早期通常没有症状或者症状不典型。当患者感受到明显不适,也就是临床症状非常明显的时候,病情大多已进入中晚期。这也是预防和治疗肝癌的关键障碍。因此,寻找有效的肝癌早期标志分子迫在眉睫。本期“医学新进展”栏目中由赣南医学院姚宝乐等作者撰写的《TCF7L2 及经典Wnt 信号通路在肝癌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一文,就转录因子7 样蛋白2(transcription factor 7 like 2,TCF7L2)及经典的Wnt 信号通路在肝癌中特异性作用展开综述。TCF7L2 是经典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的转录因子,β-catenin 结合并活化TCF7L2,被激活的TCF7L2 直接决定了该通路产生的效应。通常情况下,处于非增殖期的健康肝细胞的β-catenin功能处于抑制状态,因此TCF7L2未被活化。异常活化的TCF7L2依赖促进下游肝损伤因子及肝癌诱导因子的表达提供适于肝癌细胞生成的内环境。在肝癌细胞中,TCF7L2促进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导致癌症发展。TCF7L2的功能依赖于背景环境,不同的组织或细胞内环境对其基因序列和基因剪切体形式有较大影响,活跃的TCF7L2 结构域是其驱动肝损伤及肝癌的重要支撑,TCF7L2 可能是肝癌诊断及治疗的潜在重要靶点。

烙灸作为宁夏少数民族医学中一种极具特色治的疗手段,其具有悠久的历史,起源于祖国医学化脓灸、发泡灸,其操作较为简单,安全实用,具有“简、便、验、廉”的操作特点。本疗法已经有1 000 多年的临床应用,包括在内科、外科、伤科、眼科、皮肤科等许多学科的应用,其具有温经散寒、软坚散结、祛腐生肌作用。临床能够治疗痹证,还可治疗瘰疬、痈疽、顽癣、腱鞘囊肿、血丝虫病和象皮腿。这些年随着国家对民族医学的重视,烙灸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疗效。本期“医学新进展”中由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杨丽娜等作者撰写的《烙灸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一文,将近年相关临床研究文献进行综述。认为烙灸疗法其独具风格、疗效显著,临床应用广泛,深受患者的信任,但目前烙灸的操作方法、流程及效果评价没有统一标准,其相关的机制研究仍不够全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以期为烙灸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活化研究进展肝癌
无Sn-Pd活化法制备PANI/Cu导电织物
MiRNA-145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生姜对亚硝胺合成及体内代谢活化的抑制作用
小学生活化写作教学思考
离子束抛光研究进展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独脚金的研究进展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Rab27A和Rab27B在4种不同人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
microRNA在肝癌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