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教学对学生语文读写能力的培养

2023-03-21甘肃天水市秦州区华岐镇中心小学

小学科学 2023年5期
关键词:读写能力写作能力小学生

◇姚 诚(甘肃:天水市秦州区华岐镇中心小学)

从“双减”政策落地再到新课标出台,语文教学正经历着很大变化,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正式颁布,进一步明确语文学科将更加聚焦核心素养培养。作为语文教师,要深研新课标,掌握新课标的改变之处,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把握并践行新理念。小学阶段的语文知识学习,对于打牢与巩固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基础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是一个系统性的学科,且在语文知识学习与语文知识运用中,阅读和写作是紧密连接在一起的,起着互为补充的作用。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读”与“写”能力,将科学信息化教学中的“读写一体化”教学融入其中,可以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知识应用能力及相关素养基础。

一、信息化教学对学生语文读写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学习任何一门语言,都离不开听、说、读、写这四种内容。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运用能力。“听、说、读、写”是层层递进的关系,会“听”才会“说”,会“说”才会“读”,会“读”才会“写”。语文阅读是一个学习词语、修辞手法等知识的过程,而语文写作则是将已掌握的语文知识运用完美展现并表达认知的环节。在传统模式的教学中,很多小学生长时间重点关注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而对语文写作却一直处于“佛系”状态,更无法真正理解语文阅读和写作的互补关系及“读写一体化”的重要性。

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因受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对语文写作教学也不够重视,长此以往,这将无法保障学生的知识储备量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同时,仅仅通过反复的写作训练也未必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语文写作能力,只有将科学的“读写一体化”运用于教学中,才可以降低写作教学难度。科学信息化教学通过把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应用于教学过程中,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网络中广泛的知识素材,让学生的阅读不再局限于文学类而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广泛地汲取各类知识养分,以丰富的语文阅读扩充学生的语文知识接触面,增强其语文书面表达能力,他们才能在语文写作中有话可说,有文可写。

二、信息化教学对学生语文读写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受到认知发展的限制,学生阅读心理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的特点。在学生阅读心理的发展过程中,阅读与写作练习是学生语文能力与综合素养提升的基础和重要渠道。小学语文教师提高对学生认知规律、个体差异等方面的了解,有助于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读写方面的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读写能力的综合提升,还能使学生的学习过程符合其认知发展规律,从而使学生在掌握应用新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又以强烈的成就感促使学生保持对语文的兴趣。顺应学生认知思维发展规律,对其进行符合当前学习特点的读写教学,是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高质高效提升的重要前提。

(二)有助于完善教学环节

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对习得知识进行积累、内化与迁移,会使自身的读写能力得到提升,同时小学生通过模仿进行学习的能力较强。语文教师可以重视这一模仿能力的作用,引导学生对优秀语句、段落进行仿写练习,使学生在模仿练习中提升语文综合素养。然而,当前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在授课时,都会发生阅读与写作脱节现象,从而影响语文教学环节的完整性。在新课改要求下,学生不仅要对语文知识进行机械的输入与存储,还要增强对语文知识的转化。针对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能够使学生将教师讲授的阅读与写作技巧进行输入与存储;之后,学生通过复习对技巧进行消化吸收;最后,在进行阅读写作练习时将所学技巧进行处理与输出。由此,使学生在完整的教学环节中进行语文学习,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迁移、改组与运用,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素养等方面都得到提高。

三、信息化教学对学生语文读写能力培养的方法

(一)借助信息技术设计教学导入

创新化、信息化是现代化素质教育模式中重要的应用手段,智能黑板、云课堂、微视频等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丰富了基础教育的教学方式,使得教育模式焕然一新。教师通过多元化教学导入,多层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转变学生被动学习习惯,是非常必要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更喜欢这种导入性的教学方法,其中生动的故事导入法可以有效地让学生加深印象和知识记忆。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等新型信息技术的应用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自己通过故事发现知识和道理,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在学生刚开始接受教学的时候,通过引导式教学比如情境故事、音频图片等,强化他们对课堂学习的渴望,让其提高兴趣之后再投入知识学习,这样的教学更生动形象、更让人难以忘记。要想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理,让其主动积极思考问题,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种方式非常有效。将智能黑板引入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课堂教学活动中,不仅能促进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建立全面的认识,也有助于小学语文学科趣味化教学情境的创设。

例如,在小学语文教材《桂林山水图》课程中,传统的教学往往只依靠文字和教材图片的描述。而现在,教师可利用智能黑板设计课件,收集与桂林山水有关的图片、视频和音频并应用,还可以使用多彩的阅读视频,创造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环境,优化教学气氛,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感到愉快,兴趣得到增强,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语文阅读课的教学质量也因此得到提高。

(二)创新教学观念

小学语文学习是更加深入地学习国内外文化历史与文学知识,要想有效地将“读写一体化”运用于小学日常语文学科教学中,首先需舍弃或优化原有的、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手段,采取多元化教学手法,展开能够调动学生兴趣及主动性的课堂内容。

例如:将“读写一体化”模式运用于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日常练习中,让学生每周保证一定的文章阅读量以及写作篇数,形成语文感觉、语文环境。在进行小学语文读写教学融合的过程中,重视词句积累,要求小学生积极地、主动地阅读文章,积累名词佳句、修辞手法及写作风格,了解相应文章类型的内容及特点,并在写作中加以运用,进一步巩固语文基础知识。随着“读写一体化”教学的深入,小学生可以对语文知识及文学素养有效掌握,长此以往其语文学科的综合运用能力也将提高,从而进一步提升语文知识能力。

例如在进行《小马过河》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制定相应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驮、棚、意、坊”等生字,并用“愿意”词语进行延伸写小故事,在学习词语过程中积累词语和优美句子,也可训练学生用“既不像……也不像”造句。通过字词积累及造句的练习,有效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及写作能力,进一步加深其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及应用能力。

(三)促进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阅读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来源,无论是教材中优秀的名家名作,还是一些广为流传的课外阅读内容,都是学生欣赏并了解各种文章体裁及表现手法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量的积累,学生可以很容易地了解文章的主要结构及写作思路,从而帮助自身的写作能力得到提升。同时,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保证学生的语言环境,确保学生有一定的文章阅读量,以形成良好的语文语感和语文阅读环境。读物可以是阅读教材中的文章,也可以是课外读物等,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要重视词句积累,要求小学生积极地、主动地阅读文章,积累词语、写作修辞手法等,了解相应的适用语境,并在写作中加以选用,以进一步推动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小学生对语文字词、古诗的积累与掌握肯定会得到加强,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也将有效提高。

(四)丰富写作素材

现代教学模式以其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加入了网络媒体教育,有效地改善了单调的教学环境。在过往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学生作文经常出现“流水账”现象,他们在写作文时经常出现词汇量不足、词不达意等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语文阅读和写作,当学生遇到不易理解的表现手法时,应重点加以讲解,帮助其理解并掌握相关语文知识;还可以适当地教给他们一些学习及答题技巧,提高其学习效率。可以为学生布置写读后感、文章改写等形式的练习,这可以加深其对阅读的理解与感受,提升他们的阅读兴趣、学习自主性以及对知识的渴望。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适当地对学生在写作方面的薄弱点展开强化训练及拓展,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升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效果。通过使用互联网和现代信息技术,学生可以迅速找到他们需要的信息和学习材料。学生接触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写作训练内容也可以不受限制,以让他们充分发挥。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以及表达修饰能力。

综上所述,科学信息化教学对学生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不可或缺。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并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语文,更要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及学习精神,形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及习惯,进而提高语言以及文化素养。语文教师应根据这两者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及强化训练,在应用信息化技术辅助教学的同时进行阅读与写作的穿插教学。通过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进而实现全面提升小学生语文知识素养的教学目的。

猜你喜欢

读写能力写作能力小学生
Your trash for our books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英语学科读写能力培养与思辨能力测评衔接研究
提高小学生读写能力的方法研讨
我是小学生
如何提升海外华裔学生读写能力——以荷兰乌特勒支中文学校青年班教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