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小科学衔接探思

2023-03-21蔡云燕福建云霄县和平中心幼儿园

小学科学 2023年5期
关键词:幼小幼儿教师幼儿园

◇蔡云燕(福建:云霄县和平中心幼儿园)

在幼儿园教育工作中,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应注重与小学教育相衔接,并强化教师、家长、小学、幼儿园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以此为基础展开幼儿入学重难点问题探寻,为幼小衔接工作提供参照。同时,幼儿教师也应对幼小教育衔接的重要性有正确了解和认识,在教学活动中合理选择教学方式、设计教学方案,以确保幼小教育衔接工作能够正常、有序进行。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转变是幼儿成长经历中的重要环节,为了让幼儿更好地、更顺利地转变成为小学生,需要教师、家长、园方及小学共同努力,提高幼儿的适应性。小学生活与幼儿园生活存在着较大区别,幼儿步入小学后接触到的事物、生活方式及学习氛围均会发生很大变化,因此,从实际情况出发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科学衔接的重要意义

(一)幼儿方面

在幼儿园教学中强化幼小衔接工作有助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在新时代,为促进幼儿的学习、成长和发展,不仅要求幼儿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还要求其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在幼儿园教育中开展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工作,有助于幼儿对小学生活提前了解,可让其做好融入小学环境的各种准备工作,提高其适应能力。此外,幼儿刚刚从家长的保护下走出来,进入幼儿园开始学习如何融入小集体中,此时他们尚未形成个体意识和正确行为习惯,因此,开展幼儿园教育与教学教育衔接工作,能够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意识与能力。

(二)幼儿园方面

如果幼儿园在幼小教育衔接工作中有突出表现,衔接工作落实到位,就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减少大班幼儿流失现象。许多家长为了能让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多会将其送到相关培训机构,让他们提前接触小学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学衔接。但是,培训机构毕竟脱离教育体系,在衔接工作方面难免存在缺失,容易出现幼小衔接工作不充分现象,导致部分幼儿进入小学后无法适应。因此,应将幼小衔接工作下沉到幼儿园教育中,由幼儿园开展相关主题活动,让园方、教师与家长形成合力,以确保幼小教育衔接工作落实的质量与效果。

(三)家长方面

幼儿家长可以说是幼小教育衔接工作中的关键要素,其配合情况直接决定着幼小衔接教育工作能否顺利落实。家长在幼小衔接教育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可在无形中对幼儿产生极大影响。因此,幼儿家长一定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缓解幼小衔接教育给幼儿造成的心理压力,以确保幼小教育衔接工作的有效进行。同时,家长需对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有正确认识,了解游戏化教学的重要性,这对促进家园之间的交流合作有积极作用。

(四)小学方面

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既包括幼儿教育也包括小学低学段教育,幼小衔接工作同时涉及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因此,小学教师也应参与其中。小学教师参与到幼小衔接教育工作中,有助于让幼儿提前接触小学学习内容,为其小学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小学教师在开展幼小衔接教育过程中,应结合小学内容开展游戏化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此外,小学教师的参与,能够进一步明确幼儿教师幼小衔接教育工作的方向,起到提高幼儿教师教学质量的作用。因此,增强幼儿教师与小学教师的互助互动,可为提升小学教师教育管理质量奠定良好基础。

二、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科学衔接的策略

(一)开展主题活动,丰富学习体验

在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工作中,虽然需要幼儿教师带领幼儿体验小学生活,适应小学的学习方式,但也应切忌“揠苗助长”。教学活动的开展应遵循循序渐进方式,让幼儿在教师带领下由浅入深地接触小学知识,为其日后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幼儿教师可依据幼儿学习需求开设多样化的主题活动,以此丰富幼小衔接教育内容,科学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提升幼小衔接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有效性,为幼儿带来全新体验。幼儿教师通过这种形式开展幼小衔接工作,不仅可避免“揠苗助长”现象出现,还可实现让幼儿提前接触小学知识的教学目的,并可加深幼儿的学习体验,帮助其更好地适应小学学习生活。

例如,为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并适应小学学习生活,幼儿教师可组织幼儿开展“参观小学”的主题活动,让他们在教师带领下进入小学校园,对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有初步了解,并产生期待。在教育实践中,幼儿教师应多了解、分析幼儿的身心发育特征,站在幼儿角度进行方法选择,以提高观念引导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使幼小衔接教育切实起到启发思想、调动兴趣的作用。如在幼小衔接教育中,幼儿园可与小学加强联系,联合举办“幼儿进校园”主题活动,让幼儿在教师引领下,走进小学校园,感受小学校园氛围、体会小学学习生活。在此过程中,幼儿教师应将自身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有效组织活动,合理指导幼儿方面的准备工作。如在主题活动正式开展前,便可在教学活动中有效引导幼儿认知:“小朋友们,大家看到小学的哥哥姐姐时,是不是都有崇拜、羡慕之情呢?在不久之后,大家也都会成为小学生,开始步入小学校园。在正式成为一名小学生之前,大家想不想走进小学校园,体验一下小学生活呢?”教师的引导,能够提高幼儿对活动的期待感,并以积极饱满的状态投入主题活动中。在活动期间,教师应时刻关注幼儿的表现,予以适当引导。如在参观小学校园时,幼儿会对校园的建筑、体育器材、操场设施等产生好奇,这时教师可通过语言讲解的方式,告知幼儿这些陌生事物的名字、作用、用途等,以彰显小学生活的丰富多彩,并告知幼儿,当自己成为小学生后可以在这个操场上进行学习和游戏,让幼儿产生兴趣和向往。活动结束后,幼儿教师可鼓励幼儿用绘画形式将自己参与本次活动的想法和见闻予以展现,并分享给家长和其他幼儿。通过这种形式,能够激发幼儿对小学学习生活的好奇心,引导幼儿进行自主探究和发现,进而提升参观体验,让其从活动中得到更多收获。

(二)统一观念,提高幼小衔接科学性

开展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学教育衔接工作,其目的在于提高幼儿小学生活适应性,便于其良好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培养,减轻其初涉小学生活的窘迫感和紧张感,进而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因此,不管是幼儿教师还是小学教师,都应及时创新自己教学的方式方法,树立科学理念。在幼小教育衔接工作中,教师要坚持“以幼儿为中心”的科学衔接观念。在衔接活动设计中,教师应结合幼儿身心发育特征,考虑幼儿实际学情,以其兴趣爱好为立足点,制定幼小教育衔接计划、内容和实施路径,以促进幼儿更好地适应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期。树立“以幼儿为中心”的科学幼小教学衔接观念,教师可以紧紧抓住以下两点:其一,幼儿教师要对幼儿发展情况密切关注,改变自身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加强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和自理能力,为其更好地融入小学生活打好基础。部分幼儿对陌生环境抱有恐惧心理,因此,教师可通过新媒体设备为幼儿播放小学生活、小学学习、小学环境等视频,激发其对小学的向往之情,消除他们的陌生感。其二,教师应加强与家长沟通,帮助其树立起对幼儿的信任感,并指导家长学会放手,为幼儿提供充足的自主空间,让其积极参与到幼小衔接教育活动中,鼓励他们更快、更主动地适应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提升幼儿的情感体验。

(三)培养良好习惯,提升自理能力

幼儿养成良好习惯,会对其成长与终身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如果幼儿教师想提高幼小衔接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与科学性,那么,重视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则是关键环节,幼儿在良好习惯与正确行为的支撑下,可以更好地适应小学学习生活。此外,幼儿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以降低幼儿进入小学后在生活上的适应难度,能够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上。幼儿在幼儿园获得的生活能力,可在其小学学习生活中发挥作用。

例如,幼儿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将更多注意力放在幼儿自主能力、独立能力的培养上,以使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开展“自己事情自己做”活动,利用小道具锻炼幼儿自主动手能力,逐步培养幼儿自己刷牙、自己洗脸、自己穿衣、自己系鞋带等能力,并引导其养成自己整理玩具、学习用品的习惯。让幼儿能够自主完成生活中的各种小事,为其进入小学后能够顺利适应小学生活打下良好基础。此外,幼儿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参与“找朋友”活动,锻炼幼儿的沟通、交流能力,让他们养成团结协作的良好交往习惯,确保其在进入小学后能够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并找到好朋友,消除孤独感,以有助于幼儿获得长远的进步。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阶段开展启蒙教育,应着力于幼儿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实施路径。教师应根据幼儿实际学情为其提供适时引导和自主活动空间,让其能够自主探索、发现和获得。幼小衔接工作开展应以幼儿为中心,激发幼儿潜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为提高其小学生活适应能力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幼小幼儿教师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欢乐的幼儿园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幼小衔接真正该做什么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爱“上”幼儿园
幼小衔接,学前准备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