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

2023-03-21岑继伟贵州望谟县大观镇中心幼儿园

小学科学 2023年5期
关键词:幼小幼儿教师科学

◇岑继伟(贵州:望谟县大观镇中心幼儿园)

幼儿的探究能力,简单地说就是幼儿在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综合使用不同方法能力的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幼儿具有基础的研究能力,他们基本上就拥有找到答案和掌握知识的方法和能力,换句话说,当幼儿具有了科学探究能力,他们就可以实现自主学习,这对于幼儿以后的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对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仍然存在许多缺陷,往往只注重培养的结果而忽略了过程,教师的教学内容过度依赖于教材,且较少为幼儿提供实践活动,活动形式也过于单一。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严重阻碍了幼儿自身科学能力的发展,当幼儿过渡到小学阶段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现在,国家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因此,教师应改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一、幼小衔接的意义

对于学生来说,幼小衔接是他们教育生涯中的第一个衔接环节,也是十分重要的衔接环节。如果衔接成功,他们以后的学习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如果衔接失败,将会影响其以后的学习,所以衔接的成功与否都会直接影响到幼儿未来的发展。幼小衔接问题一直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整体,它们之间既有阶段性,也有连续性。其中,连续性要求幼儿园的教育与小学的教育相连接,让幼儿通过在幼儿园受到的教育,为进入小学教育做出铺垫,打下坚实的基础。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对幼儿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转折,他们需要对陌生的环境重新加以适应。

二、幼小衔接背景下幼儿探究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过于注重培养结果

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过程十分重要,教师不能仅仅重视培养结果,还要重视培养过程,结果和过程应同样重视。要注重激发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引导他们自发地进行学习,这样便可以保证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培养自身的科学探究能力。同时,教师要深刻地意识到,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要精心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二)教学缺少创新

为幼儿解惑,是幼儿教师的神圣天职,教师所选择的教学内容,也就是幼儿所要学习的内容,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幼儿的学习成效。然而,许多教师在对幼儿开展科学教育的时候,往往只是倾向于物质科学领域,对于其他领域的内容,则讲解得比较少,因为教师下意识地觉得物质科学领域对幼儿来说比较重要。然而实际上,不论是哪一个领域,对学生的重要性都是不可忽视的。教师之所以倾向于物质科学领域,也是因为这一领域的主要来源就是课本中的内容,教师据此方便直接将这些内容传授给幼儿,导致幼儿缺少自己的创新和思考,从而无法很好地培养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进而导致相应专业素养的缺乏。

(三)培养形式单一

很多幼儿教师仍秉承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在课堂上他们往往只是将自己理解的内容讲解给幼儿听,忽视了幼儿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而且,幼儿园也没有对培养形式加以重视,只是空泛地强调教师要对幼儿展开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但并没有为教师进行培训,导致教师的培养方式过于单一。幼儿刚刚接触世界,对周围的事物存在着天生的新鲜感和好奇心,总是喜欢摸一摸这个,碰一碰那个。所以,开展幼儿科学教育的主要方式就是实践活动,要让幼儿通过亲身感受培养自身的科学探究能力,但是幼儿园中缺乏相应的实践活动,使得其不能真正有效地发挥出教育的作用,也就不能真正培养出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例如,幼儿教师在为幼儿上课的时候,没有精心设计教学方案进行教学,只是根据教材为幼儿读一遍,却不关注幼儿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吸收情况。有些幼儿教师为了防止幼儿受伤,不允许他们开展实践活动,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三、幼儿衔接背景下幼儿探究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制定合理的目标

教师在制定相关课程的教学目标时一定要考虑幼儿的认知能力,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幼儿在思考和探究的过程中,必须以实际的物体为指引,因为他们对很多事物的了解程度并不高。所以,幼儿教师要想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就一定要让他们观看实际的物体,教师设计出来的教学目标也一定要与幼儿当前的认知能力相契合。此外,科学衔接课程的教学目标还要考虑到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很愿意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如果让幼儿学习的是他们不感兴趣的内容,幼儿就很容易在课堂上走神儿。在幼小衔接阶段,幼儿如果能够在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对科学产生兴趣,他们以后步入小学阶段进行学习就会容易得多。幼儿培养出了自身的科学探究能力,当他们遇到难题时,就不会出现畏惧心理,而会努力利用自身所学知识进行解答。由此可见,在幼小衔接阶段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的。

(二)确定探究教育内容

就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而言,教师制定合理的科学探究教育内容十分重要,如果制定出的内容合理科学,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幼儿发展自身的能力。要想充分实施幼小衔接阶段的科学教育活动,教师就必须将各个领域的科学内容全部加以有机整合,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幼儿科学知识的发展,也可以提高科学教育活动的趣味性,提升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时候,还应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实际条件和认知水平,保证幼儿在上课的过程中全神贯注认真参与,集中注意力,不会出现走神儿的情况,并以此合理制定出科学教育目标。当然,所选择的科学教育内容也必须与幼儿的年龄特征相符合,与他们的生活体验相结合,这样,幼儿在进行科学学习时也会始终保持热情,不会感觉很难,不会担心自己学不会,而会感觉很有趣,愿意主动地进行探究学习。

(三)运用探究教学方法

当今时代,人们格外注重幼儿的全方位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了保障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就一定要重视幼小衔接阶段的科学教育。教师不仅要考虑到幼儿当前的认知水平,还要考虑到将来幼儿的思维发育,将两者有机结合对处于幼小衔接阶段的幼儿进行教学,将会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幼小衔接阶段的幼儿正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因此,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幼儿的学习效果,就一定要采用他们感兴趣的方式,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自发地进行自主实验和探究,提升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

(四)提高家长的重视程度

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与时俱进进行了相应的创新,但是许多幼儿家长对孩子所持的发展观还是比较传统的,他们往往只想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下意识地比较排斥孩子的全方位发展。对此,教师就需与幼儿家长加强沟通,更新家长的教育理念,让他们的观念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家长对科学教育的误解和排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如果家长也重视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幼儿自身的科学探究能力就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例如,学校要多组织开展家长见面会活动,向他们宣传讲解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并促进教师和家长之间的积极沟通和交流,以此提升家长对科学教育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并向他们介绍有效的家庭科学教育方式。这样,幼儿不仅在学校中可以接受到科学教育,回到家中,也可以在家长的指导监督下发展自身的科学探究能力。

(五)关注幼小科学教育的连续性

如果幼小衔接科学教育的内容发生重复,就可能导致幼儿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降低,上课不认真听讲,完成科学任务和实验也是应付了事,这样会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困难。相反,如果幼儿在幼儿园所接受到的相关科学教育较少,没有有效培养起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幼儿上小学之后就会跟不上教师的讲课进度,同样也会对学习科学知识不感兴趣,学习效果也会很差。因此,幼儿教师在幼小衔接阶段一定要重视科学教育的连续性和系统性,保证幼儿在上了小学之后,在幼儿园所学知识可以与小学所学科学知识内容相互衔接,从而降低其学习科学知识的难度。减轻幼儿的学习压力,将会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小学的学习节奏和方式,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培养幼小衔接阶段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对于他们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幼儿园、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共同提高对幼儿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以此制定出合理的科学教育内容和目标。幼儿教师在开展教育活动的时候,也要注意使用科学的教育方式,保证幼小衔接阶段对幼儿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幼小幼儿教师科学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幼小衔接真正该做什么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幼小衔接,学前准备知多少
科学拔牙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