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作业设计探索

2023-03-21彭秋妮甘肃正宁县北辰小学

小学科学 2023年5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趣味性个性化

◇彭秋妮(甘肃:正宁县北辰小学)

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过程之中,部分教师没有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作业设计以题海战术为主,导致数学作业设计过于简单,学生作业压力较大。久而久之,会打消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数学作业是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再认识,能够起到巩固复习的作用,也能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在“双减”背景下,对于农村小学生,教师设计数学作业的时候,需要与“双减提质”的精神相吻合,引导学生在作业中主动思考与主动探究,形成以少胜多的模式,进一步体现数学作业的价值。

一、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作业量居多

众所周知,小学数学多为基础知识与基础计算,在诸多农村地区,数学教师布置数学作业时,会针对基础性的数学知识设计作业,数学作业量比较多,多为题海战术。这样一来,学生在课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同时作业多为重复性内容,时间一长,学生会产生抵触心理,学习质量也会有所下降,甚至作业量过多还会挤占学生的课余时间,对学生全面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二)作业模式单一

据调查与分析,农村小学数学作业呈现统一性,这是当前值得考虑的问题之一。顾名思义,统一性作业,是指数学教师设计作业的时候,没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也没有从学生个性化角度出发,所设计的作业具有统一性。这种做法具有负面作用,“一刀切”的模式下并未考虑基础较差的学生,也没有考虑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从而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需求,对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造成阻碍。

(三)作业缺乏趣味性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在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快乐作业,要将趣味性融入其中。但是现阶段部分农村教师并未认清这一点,导致作业缺乏趣味性,无法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外,大多数数学作业内容比较单一,重复现象明显,学生每天机械地完成作业,从而出现抗拒心理。另外,因缺乏趣味性,学生将作业视为负担。这不仅不符合“双减”的基本要求,也无法让学生投入数学学习,感悟数学魅力。

(四)作业缺乏深度

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还存在作业缺乏深度的问题。部分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以基础知识为主,仅仅让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简单回顾。这种作业能够满足教学要求,但是无法推动学生的长远发展,而且与核心素养培养理念背道而驰,也无法从学生个性化角度出发,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深度研究与全面拓展。

二、设计个性化作业的重要性

(一)减轻学生的作业压力

如上文所言,在传统模式下,作业数量比较多,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导致课业压力负担加大。要积极落实“双减”政策,实现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优化与创新。这样不仅能够合理地调整数学作业的数量,而且还能以丰富的作业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真正地实现减负的目的。在个性化作业设计过程之中,教师要调整作业的数量,将数量变为质量,转变学生对数学作业的看法,减轻学生的负担与压力,帮助学生在数学的海洋中遨游。

(二)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农村小学中,每一个班平均为40 人,但任课教师只有一位。这种情况下,数学教师没有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进行个性化作业的设计,也无法顾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而“双减”政策的落实,能够有效地改善这一现象。教师要加强对“双减”的认识,并遵循人本理念,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设计个性化作业,并基于学生的差异性展开作业分层设计,让学生在作业中巩固知识,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也能于无形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提高作业的趣味性

毋庸置疑,“双减”背景下,农村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可以提高其趣味性,在循序渐进中促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数学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兴趣、学习现状等不同的角度出发,全面构思,优化题型,将数学作业的内容变得多样且丰富。另外,还能打破传统枯燥且乏味的形式。题目不仅变得具有趣味性,而且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能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开动大脑,进而消除抗拒心理。

三、个性化作业设计探索

(一)设计应用性作业

在“双减”背景下,为进一步实现农村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目标,要依据要求,降低作业的数量,采取多样的方式,以此满足“双减”要求。其中可以设计应用性作业,将作业与学生的生活相互关联,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做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另外,这种作业方式具有开放性,并非仅仅局限于书面作业,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高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并加深对数学的印象,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之中去。比如,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知识之后,数学教师为学生设计应用型作业,让学生在课下时间帮助自己的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用篱笆围出一个梯形的养鸡场,并且在已知篱笆长度的情况下,对其面积进行计算。这种具有应用性的作业方式,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相互关联,在减少书面作业的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好地完成作业,实现个性化发展。

(二)设计分层性作业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统一性的作业会让学生对作业有所抵触,并且也没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导致作业效率不尽如人意。在新时期,农村数学教师要正确认识学生之间的差异,有针对性地设计分层性作业。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加强对学生的调查与分析,将全班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比如,学困生以基础性作业为主,学优生则以拓展性作业为主。如此能够扩大作业的应用范畴,也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需求。此外,在设计分层作业的时候,数学教师还要将作业的开放性充分展现,引导学生从自身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比如,在学习“圆”相关内容之后,教师可以采取分层性作业的方式,将作业划分为基础性与拓展性两个方面,让学生自行选择。基础性作业主要以圆的概念以及基础知识为主,拓展性作业则是在基础概念上实现知识的延伸,让学生深度理解与全面掌握。通过增加作业的层次,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成绩,实现个性化发展。

(三)设计趣味性作业

只有让小学生对作业产生兴趣,才能增强做作业的动力。为此,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为学生设计具有趣味性的作业,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数学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全面分析,并做好作业内容的优化与调整,基于学生角度,从多方面入手,融入兴趣点,引导学生积极完成作业。另外,从属性上分析,小学数学具有逻辑性,在设计作业的时候,可以采取多样化的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可以设计图文并茂的图片作业,或者设计与家长共同完成的亲子作业,这些作业均具有趣味性,可以让学生收获更多的成就感。比如,在学习“图形的运动”知识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七巧板,对课堂上所讲授的内容展开回顾,利用七巧板进行图形的平移或者旋转,然后让学生在方格纸中画出图形运动的位置。这种作业形式具有趣味性,也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促使学生发展数学思维,让学生对图形运动知识有更加全面的认识。或者在学习“方向与位置”知识之后,教师可以设置亲子家庭作业,并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指导学生判断方向与位置,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

(四)设计综合性作业

在传统模式下,教师所设计的作业仅仅局限于教材,以基础性知识为主。在“双减”背景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还要从长远角度进行考虑分析,为学生创设具有综合性的作业,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展开综合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数学作业设计的深度,提高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数学思维。此外,在作业形式上也要实现创新,不仅要以基础知识为主,还要添加更多具有拓展性的内容,让学生随时随地展开思考与分析。比如,在学习“比例”内容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比例进行归纳与统计,然后计算出比例数据。这种作业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展开思考与分析,对比例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综上所述,在“双减”背景下,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要一改传统模式,实现作业设计理念的创新,还要从多个角度出发,为学生创设具有趣味性、综合性、应用性的作业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完成作业,在作业中加强探究,发散数学思维。如此才能真正响应“双减”的号召,真正落实“双减”政策,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进步。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趣味性个性化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