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变作业设计策略 助推学生高效学习

2023-03-21甘肃嘉峪关市胜利路小学

小学科学 2023年5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知识点学科

◇郝 静(甘肃:嘉峪关市胜利路小学)

“双减”政策减量不减质,在一定程度上反倒增强了作业的效果。作业形式和内容得到完善,学生的大脑得到解放。“双减”政策下的作业布置与课堂教学的高度结合,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作业取得相应的教学效果,也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自我素质的提升,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真正实现减负增效的教学目的。

一、改变作业设计策略的意义

以往繁杂无意义的作业给学生造成的负担过重,过于机械化的课后习题和重复的体力劳动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却无法获得相匹配的学习效果,导致厌学心理的产生。因此“双减”政策的贯彻落实对作业的优化设计是极具价值的。

(一)推动学生素质发展

改变作业形式,相应减少作业的量并提升作业的质。减少学生的作业负担,同时调动学生学习思考,让学生对于课后作业不再抱有厌恶的心理,能够积极主动完成。同时,对于作业形式的设计,不再局限于书面表达的形式,增加一些课外实践和日常生活难题,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真正地将理论融于实践,并与生活结合。这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激发学生对于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促进学生理论和动手能力两方面的综合发展。此外,作业题目的设置要具有一定的思考深度,而不是知识点的机械重复,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习思考,动脑子,而不仅仅是动手,从而加快学生知识体系的建设,加深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二)助推学生高效学习

传统的作业大多是课后习题或试题本等书面形式。通过“双减”政策的具体实施,改变以前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单一布置作业的形式,教师应当以教材内容为主体并进行拓展,通过知识点的提练和重组,并借助信息技术,对课外内容进行搜寻和作业融入,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小学生特有的心理特质,循序渐进地设置题目。从多个维度进行作业的设计,从简到难,由浅入深,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逐渐进入状态,助推学生高效学习。在完成作业之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完成度和正确率进行检查和评价,对于优秀的作业进行嘉奖,敷衍的作业进行批评,并针对学生掌握不好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和理论加强。

二、改变作业设计策略助推学生高效学习

(一)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自主能动性

数学学科本身的复杂性给数学课堂教学添加了很多困难,数学知识的抽象和数学题目的繁多对于小学生来说很头疼。因此学生大多对于数学缺乏兴趣,没有自主学习的动力。尽管很多学生本身具有极大的数学学习潜力,但是没有内在驱动力,很难积极地参与数学学习。教师如果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能动性,就必须先调动学生对于数学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在作业设计方面,应当更关注作业趣味元素在作业中的体现。由于作业本身的完成形式区别于课堂和日常的问答方式,作业大多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的,凭借自身能力和知识储备,是日常教学中对学生学习程度的考查方式,也正是因为如此,包含对知识点应用的数学作业显得更为复杂和乏味。“双减”政策下,教师可以适当地减少作业的量,提高作业的质,并加入趣味元素,让学生在完成数学作业的同时,体会到乐趣。趣味元素的加入体现了“双减”政策的本质属性:加质减量。这是基于学生的内在需求和外在发展两方面共同考虑整合的,能够有效防止学生因为学科的枯燥乏味而丧失兴趣,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更积极地参与今后的数学学习,寓教于乐,督促学生完成作业。

(二)作业设计中强化应用意识

理论知识仅仅停留在学生的记忆层面,唯有实践和实际应用才能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进行实际内化,将课堂上所学到的数学知识理论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作业设计的最终目的便是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实际应用。但是以往的作业内容大多偏向于机械性、重复性对知识点的记忆,很难锻炼学生自主思考和知识应用的能力,也使得数学作业繁多复杂却收不到应有的效果。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的时候,应当根据学困生的特点,在减少机械性作业的同时,将知识应用的意识融入作业设计。布置题目的时候,可以多联系生活实际,并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教学,从课上课下共同加强学生对于数学的应用意识,积累理论联系实际的技能,逐渐形成自我实践意识。基于作业的实践性,学生也能多思考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将知识真正运用到生活当中,在课堂和实际生活间搭建一座知识的桥梁,真正了解数学学习的作用和知识学习的实际意义,明白学以致用的真正含义,进而增强学习数学的主动性,自发学习数学和完成数学作业。

(三)因人而异,多层次作业设计

由于现今的教学模式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以一对多的方式进行知识内容的传授,因此教学内容大同小异。但是由于小学生认知程度和理解能力存在差异,对于课堂内容的接受程度不一样,这样很容易造成学生之间的学习效果不同,学生之间的学习成绩存在分层。统一的作业形式和作业内容,对于学优生来说,很多都是机械式的重复,因此毫无意义;对于学困生来说,又如同天书,不知从何下手,以至于毫无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可以在作业内容方面进行改变,针对学生的不同特质和接受能力进行作业设计,通过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再针对学生作业的正确和错误之处进行针对性布置,真正了解“双减”政策的内涵并因人而异进行作业的分层次设计。这不仅能够减少作业的量,还能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程度,满足全体学生对于作业效果的需求。针对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他们课后作业的完成状况进行薄弱知识点的复盘和作业布置,但是作业内容需要区分开来:对于学优生,可以减少一些练习基础知识点的题目,而设置相对较难、需要思考的问题,以加强学生的思考能力,锻炼学生的学习思维;对于学困生,可以提高基础练习的占比,让学生对基本知识点有充分了解和掌握,之后再提高难题的占比。层次作业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作业优化,能够帮助全体学生运用和掌握知识,减轻传统同质化、机械性的作业负担,灵活改变作业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四)探索作业设计趣味化

小学生更倾向于学习感兴趣的东西,对于强迫有一定的抵制。而数学的学习一般来说都比较枯燥无味,小学生大多不感兴趣。因此教师应当多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挖掘学生的兴趣所在,基于数学教材的内容主体进行有针对性的作业设计,在课后作业的设计中融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切合学生的需求,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作业的乐趣,从而自发地完成作业。与此同时,教师要增强作业内容的趣味性,可以加入一些探索性质的作业,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展开探索活动,并投入其中,激发学生探索意识。探索作业的加入能够让学生在完成作业之余,合作交流,探索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够激发学生对于知识探索的热情,让学生自发地在课外查找资料并思考,也因此感受到作业的价值。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的过程中,不仅要融入生活元素,让学生对作业内容产生兴趣,更重要的是,把握好作业布置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完成作业后,可以获得相应的教学效果,而不仅仅是单一地完成作业。趣味化探索作业内容的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作业的兴趣,让学生自发地探索课外知识,构建自身的数学知识架构,使得课后作业的效果最大化。

(五)多元化学科互相融合

数学是一门思维性和逻辑性较强的学科,除了数学理论知识点的记忆,更重要的是数学思维的形成和思考问题方式的自我发掘。数学的深度学习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本身具有很大的难度,更何况知识体系和心智发育还未健全的小学生。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进行作业设计的时候,教师要结合比较轻松好玩的学科,比如,美术学科和音乐学科。这些学科由于本身学习的轻松和有趣,广受学生欢迎和喜爱。例如,教师在几何或者数量学习的作业中,可以加入绘画元素,形象化地展现题目,帮助学生理解,也能增强学生的兴趣,让数学作业有艺术气息。与此同时,还可以将数学知识点进行整合和梳理,编写成歌谣,通过歌谣的朗朗上口帮助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点的记忆。在作业布置中,教师还可加入一些音乐元素,使学生将原先对美术和音乐的兴趣转移到数学上。与此同时,多元因素的加入,也会使数学整体上看起来更为活泼有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学科的融合还能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跨学科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跨学科知识互动,让学习变得更生动形象,而再不局限于数学单学科,在高效完成数学作业的同时,更好地进行学科知识点的相互融合,建立跨学科思维,从而实现自身的综合发展。

三、结语

“双减”政策的颁布对作业设计是一个极大的推动,尤其是数学这种需要大量练习的学科。小学数学教师要基于教材内容,针对学生的阶段性特点进行作业内容的优化,因材施教,结合生活进行作业实践,加入趣味化的作业内容,在减轻作业负担的基础上,更好地提升作业的效果,让作业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而是兴趣之源。教师要通过作业,帮助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巩固和实践运用,真正落实“双减”政策。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知识点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超学科”来啦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