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提问内容 完善提问技巧

2023-03-21马占云甘肃积石山县吹麻滩镇前庄小学

小学科学 2023年5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笔者素养

◇马占云(甘肃:积石山县吹麻滩镇前庄小学)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育,要求我们既重视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又要关注学生的学科素养培养。有效的课堂提问在这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更具有显著的优势,而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小学生更好地面对今后的数学学习。为此,笔者结合自身教育教学经验及相关学者对课堂提问的研究,立足于当前所面对的3~4年级学情,就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数学课堂的提问策略,分别从提问内容、提问技巧及提问素养等方面进行思考。

一、立足学情,优化提问内容

一般来说,绝大多数小学数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都会设计并提出诸多的数学问题。但根据笔者的日常观察发现,很多数学问题处于低效甚至无效状态,不仅无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且会耗费师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若“是不是”“对不对”之类无效的问题充斥于小学数学课堂,除了浪费宝贵时间外,也会降低问题本该具有的启发引导等作用。当然,也有部分教师会提出很多有深度或思考价值的数学问题,但除了个别学生有能力解决外,事实上,就笔者所在的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来说,绝大多数学生不具备相应的知识或能力去应对。这会极大地挫伤他们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即使面对符合其当前认知和理解水平的问题,也可能会采取应付消极的态度。这无论是对于数学的学习还是学生素养的培养而言,都是不可取的。鉴于这种情况,笔者建议本地区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可从如下三个方面优化课堂提问内容。

一是遵循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具体来说,其一是数学问题的内容设计,应以当前学生的思维认知为基础。3~4年级的小学生尚处于思维由简单到复杂的过渡阶段,但求知欲比较强烈。这使得他们能够进行较为简单的逻辑推理,且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还需要具体事物支撑其分析和理解,这是因为3~4年级的学生仍然以直观思维为主。为此,在设计数学问题时,我们需要借助直观形象的事物以便于学生理解。如,在讲述面积单位的相关内容时,需要我们具体地呈现正方形这一基本图形,并以正方形为基础,逐步帮助学生界定面积单位及其与长度单位间的关系。其二是数学问题应有助于学生思维的良性发展。根据笔者的观察,小学3~4年级的学生,主要以感性认识为主,自主思考的意识和能力相对而言比较欠缺,难以将数学知识和思想通过自我消化吸收,上升为理性认识。因此需要教师及时恰当地启发和引导,而有效的课堂提问在此过程中能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和明确地进行思考,而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的课堂问题更有助于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理解新的数学内容。例如,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内容,我们可借助此前学生已掌握的一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知识,设计问题,让学生在回顾此前内容的基础上,猜测或者设想两位数间应该如何相乘,然后在比较过程中深化对一位数与两位数相乘及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认识。

二是关注提问内容的实效性。无效与低效问题是本地区很多小学数学课堂普遍存在的现象。减少这种现象的关键,就是紧密结合学情、教学目标及学生状态,设计更加具体形象和更有针对性的问题,让教师的每一次发问都带有明确清晰的目的和指向。如,在讲述“认识四边形”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设计如下几个问题: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各种物体,然后指出哪些是四边形;让学生通过观察整理出的四边形物体,回答四边形应有几条边和几个角;让学生尝试画一些四边形。通过这样明确的问题指向,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四边形的含义与特征,且有助于其分析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三是提问内容应与数学学科特征紧密相连。记忆、运算及思维推理是小学数学所具有的显著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数学问题时,一方面要注意各个问题间的相互衔接,另一方面根据3~4年级小学生的认识水平,多设计一些与运算步骤及方法相关的问题,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厘清思路,更为清晰准确地面对相关的数学问题。久而久之,学生便能够逐步建构起相关的数学模型,实现举一反三的良好教学效果。

二、注重方法,完善提问技巧

近几年来,为了提升备课质量,笔者所在学校也积极地尝试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笔者发现,即使面对同样的问题,不同的教师却呈现出不同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这与教师的提问方式或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为此,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及反思,建议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完善数学课堂的提问技巧。

一是努力创设和谐轻松的教学环境,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课堂问题的价值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学生是否积极地参与。但部分小学生由于羞涩、胆怯等因素不敢回答问题,极大地影响了数学问题作用的发挥。为此,需要数学教师在平时构建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中营造宽松自由的授课氛围,努力给学生创设一种积极和谐轻松的学习和交流环境,让学生敢于、乐于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需要补充强调的是,3~4年级的学生虽然有着很强的表现欲,但自尊心同样很强,因此需要细心呵护其自信心,充分肯定其积极表现。特别是在学生回答出现错误的时候,更需要肯定其回答问题的勇气和答案或思维中的闪光点。

二是丰富问题类型,注重生活类问题。简单低层次的问题往往不能有效地实现学生能力的提升,过于抽象的问题则无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二者都会造成学生疲惫厌倦的学习状态。而丰富多样化的问题类型则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诸如评价类、综合类以及生活类问题等,都可以运用于数学提问过程。生活情境类的问题是笔者经常采用的类型,主要是由于生活间情境类的问题能缩短数学知识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减轻其认知负担,且能显著地提升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涉及购物问题、烙饼问题、追击问题、相遇问题等问题时,笔者往往从现实中的场景入手,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再如,在讲述长度及重量单位等内容时,笔者也经常让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入手进行思考,例如,一颗/一袋核桃的重量是多少?从学校到自己家的距离大概是多少?等。换言之,生活情境类的问题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逐步掌握相关数学知识,且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观察和分析现实中的数学问题,增强其问题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是注重提问对象的均衡性。日常教学中,部分数学教师的提问往往只针对或者只提问部分学生,而忽略大多数学生,这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因此,无论是前期问题的设计还是课堂提问,我们都需要尽可能地兼顾所有的学生。不同层次的问题提问不同水平的学生,尽可能提升所有学生的参与度,满足更多学生的数学学习获得感。

四是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及回答时间。相对而言,3~4年级学生的课堂反应、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等方面都相对较弱,若教师在提问时急于求成,往往会适得其反。因此,在提出数学问题后,我们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在学生回答时,给予更多的耐心,让学生能够尽可能全面完整地表达对问题的见解。这既有助于我们了解学生真实的想法,又能更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及时且必要的指导,帮助学生深化对相关问题和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三、关注能力,提升提问素养

根据上文的分析我们看到,无论是提问的内容还是提问的技巧,都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充分地发挥主导作用,而教师专业能力和提问水平的高低则会直接影响呈现的效果。为此,笔者建议小学数学教师可积极通过以下途径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尤其是提问素养:一是借助网络等手段,观摩优秀教师的授课视频,学习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提问技巧,并注重日常与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交流,不断优化提问内容;二是注重自我反思,不断积累,积极地内省反思有助于找到自身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诸如撰写教学笔记或者反思日志等,都是值得尝试的方式;三是结合实践,注重教研。时代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提升教学能力的同时,也应该逐步提升个人的教研水平,以教研促进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因此笔者建议,可用心留意自己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的各种问题,并积极地通过撰写论文、课题研究等方式,尝试解决包括课堂提问在内的各种问题,在总结自身经验的过程中,不断地丰富自身专业知识和能力,使自己能够更好地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和使命。

总之,课堂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小学数学教师结合当前的学情需要,不断地优化提问内容、完善提问技巧,在积极提升自我专业素养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数学知识,并助推其逻辑思维能力和素养的发展,为其今后的学习和成长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笔者素养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老师,别走……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