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亲子关系像一场轮回

2023-03-18陈一竹

人人健康 2023年4期
关键词:意志开学恐惧

■陈一竹

近日,各地大中小学陆续开学。不少和孩子们相爱相杀纠缠多日的家长,终于迎来了“曙光”。曾经以为离别是一个带着伤感的词语,但在某些时候,其实带着一丝如释重负的意味。放假这些日子,孩子因为学习走神、偷吃零食不好好吃饭、不爱练琴、乱丢玩具天天挨批评。不仅孩子烦躁委屈,做父母的心里也不好过。前几天孩子知道要开学了,问我,妈妈,我去上幼儿园的时候你会想我吗?我嘴上说,肯定会想你。实际上,我很不厚道地在心里长舒了一口气,终于不用每日鸡飞狗跳啦。

我回想自己上大学的那些日子,基本上一年回一次家。刚到家的时候,父母嘘寒问暖,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我,觉得家里真是人间天堂。半个月后,关爱就转变成了各种嫌弃,一会儿被嫌弃晚睡晚起,一会儿被嫌弃在家待着好吃懒做,让人不禁怀疑自己是不是亲生的。假期,真是对亲子关系的重大考验。小时候,暗恨父母老管着自己,可是自己当了家长,又情不自禁地重蹈覆辙,真是矛盾得很。造成种种冲突的原因,也许是因为亲子共处同一个空间,有着生活习惯的差异和代际冲突。

为什么成年人会按照自己的意志去管理孩子呢?有教育学专家认为,其背后其实隐藏着恐惧和不信任。当人恐惧时,就会倾向于去把握住某种东西,以此获得安全感。于是,恐惧越多,对孩子的要求就越多。不少家长试图把孩子打造成听话、用功、考高分的“机器”,而孩子则希望自己能被当作有情绪、感受和独立意志的“人”来对待,矛盾就此产生。每一次摩擦背后都是父母的良苦用心,是对孩子健康和未来的担心。“我都是为了你好。”像这样的话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常常听到,为人父母后,在面对孩子的质疑时,我有的时候也会将这句话脱口而出。人生难道真是一场循环?

最近我也在反思。有时我对孩子的关心是通过口不择言、唠叨说教、抱怨指责来表达的,这导致了孩子的反感和叛逆。孩子想得到接纳和喜欢,而不是指责和嫌弃。有的时候不正面硬杠,反而能化险为夷。当然,也并不是一味隐忍,压抑情绪,有针锋相对也有相互之间的理解与包容,才有利于亲情的反省与修复。

有一年春节上映的电影《 妈》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讲述了一对母子啼笑皆非的旅程。即便已经步入中年的儿子,在母亲面前仍然像个孩子,已然要接受种种批评。儿子,在年岁的增长中开始嫌弃母亲的无理取闹,固执己见,还要一个人跑去俄罗斯。这难道不是一场轮回吗,嫌弃孩子,再被孩子嫌弃,也许是为人父母逃不开的命运轮回。

亲子关系是非常复杂的一个命题,夹杂着无私的爱、包容、冲突.....我们是否真正学会了如何去面对亲子之间的爱呢?在我看来,爱是彼此尊重不是彼此缠绕,爱是有边界意识,爱是把对方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爱是让对方做自己,而不是让对方成为你所想象的一个符号。正像诗人海桑在《给我的孩子》这首诗中写的一段文字:你不是我的希望,不是的/你是你自己的希望/我那些没能实现的梦想还是我的/与你无关,就让它们与你无关吧/你何妨做一个全新的梦/那梦里,不必有我/我是一件正在老去的事物/却仍不准备献给你我的一生/这是我的固执/然而我爱你,我的孩子/我爱你,仅此而已。

主编信箱:rrj k365@126.com倾听您的声音

猜你喜欢

意志开学恐惧
动物的“自由意志”
开学了(2)
住校记:她在梦里表达恐惧
恐惧更奇怪
恐惧
恐惧的对立面
《西厢记》中的理性意志与自由意志
自由意志的神经基础
3000m跑,锺练耐力和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