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智慧课堂 提高教学质量

2023-03-06张惠芝江苏泗洪县人民路小学

小学科学 2023年2期
关键词:桂林山水智慧课文

◇张惠芝 (江苏:泗洪县人民路小学)

在信息化、网络化大发展的背景下,信息化教学这一全新的教学方式,已被广泛运用于中小学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深入思考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如何构建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教师应依据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创设小学语文智慧课堂,科学合理地开展信息化的语文教学,有效地完成语文教学目标与任务,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让学生能够获得全面发展。

一、开展信息化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只有具备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在学习兴趣的引领下,更加深入全面地进行语文学习。而采用信息化方式教学,可生动形象地展现语文知识,充分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教学活动,真正地做到学有所获,在优化语文教学结构、构建语文智慧课堂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以《桂林山水》一课的教学为例。在这篇课文中,虽然作者以优美的文字描写了桂林山水的美丽风光,但是,如果教师仅仅采用课堂讲解的理论式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学生会感到语文学习枯燥乏味,因而缺乏学习兴趣,也不具备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通过课文中平面化的文字学习,是难以感悟桂林山水“奇”“秀”“险”之美的。而以信息化方式教学,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桂林山水的美丽风光,通过动态化的影音结合视频,学生能够对桂林山水获得直观化的感受。他们可将课文中描写的桂林山水的“虚景”,与视频中展现的“实景”融合进行学习。教师再扮演“导游”,带着由学生扮演的“游客”一同游览桂林山水。“导游”会指着视频当中的桂林山水景物,向“游客”们逐一介绍,使学生能够将课文中所描写的桂林山水景物与视频中的桂林山水景物进行对比学习,从而将平面化的静态景物与立体化的动态景物相互融合。这样,就能够真正地建构语文智慧课堂,通过生动形象地展现语文知识,体现出语文教学的知识性与趣味性,充分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语文学习中。因此,通过这样的信息化教学方式,可让学生融情入景地进行语文学习,更加深入全面地学习和掌握课文知识内容。

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真正做到以情动人

在信息技术背景下进行小学语文智慧课堂的建构,语文教师可依据语文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学习心理特点、语文学习水平,创设一个良好的语文教学情境,让学生融入教学情境中进行体验式的学习。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可拓展想象空间,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并能够借助于教学情境与语文内容和作者进行深层次的思想交流,获得情感共鸣,使学生能够自主思考与自主学习,并在理解的前提下,更好地进行语文学习。

以教学《老人与海鸥》一课为例。这篇课文的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写老人与海鸥之间“人鸥情深”的真挚情感故事。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教师可应用信息化教学的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频。此时,学生可一面观看教学视频,一面聆听课文内容,将影音视频与课文知识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通过看视频、听课文的方式进行同步学习,有利于其更好地理解与记忆课文知识。同时,通过观看教学视频中游客们来到翠湖公园自发地给“海鸥老人”的雕像献花,并通过聆听课文中人们追思“海鸥老人”的描写,学生可以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作者在文章中所展现的“海鸥老人”的“人鸥情深”,以及人们对“海鸥老人”的崇敬之情。通过以信息技术的方式建构语文智慧课堂,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真正做到以情动人,可让学生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作者所展现的真挚情感,并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学生在把握课文蕴含的真挚情感的基础上,能够更好地学习与掌握课文的主题内容与思想情感,教师则可在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的前提下,获得最佳的语文教学效果。

三、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要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建构语文智慧课堂,教师就应巧妙地将信息技术渗透于语文课堂教学中,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进行融入式的学习。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可轻松地进行学习,同时也更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信息技术建构语文智慧课堂,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进行深度的语文知识学习。

例如,在教学《难忘的泼水节》一课时,学生由于大都没有到云南西双版纳旅游过,因此对泼水节缺乏了解。如果教师直接按照课文内容进行理论式的讲解,学生会感到难以理解相关的知识内容,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以影音结合的方式展现语文课文知识,让学生通过观看教学视频,仿佛置身于美丽的西双版纳,从而构建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进行融入式的语文学习。当多媒体视频播放傣族小伙敲击傣家的象脚鼓聚合到泼水节的场地时,教师同步以范读的方式伴读课文中的描写:“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当多媒体视频播放西双版纳各地凤凰花绽放的景色时,教师可相应地朗读课文中的描写:“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当多媒体视频播放龙舟竞相驶过江面的景象时,教师可适时地朗读“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学生通过这样的融入式学习,能够真正地体会到“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热爱周总理”的真正内涵。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深切地感悟到为什么课文标题叫“难忘的泼水节”,这是因为敬爱的周总理与边疆各族人民共同欢度泼水节,人民永远会记得敬爱的周总理关心边疆各族人民的场景,充分体现出边疆各族人民“难忘泼水节”的幸福欢乐的真挚情感。

四、应用信息化教学剧,使学生获得学习体验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剧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式。而应用信息化教学剧,能够让信息化的教学剧更加接近真实生活,让学生通过教学剧身临其境地学习,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有利于其深入地理解与掌握语文知识内容。

例如,在教学《桂花雨》一课时,为创设信息化的教学剧,首先,教师可指导学生依据教学内容编撰教学剧剧本,并组织学生利用一些生活废旧物资制作道具,搭建一个教学剧舞台场景。其次,在教学剧演出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江南桂花香》的歌曲,并播放江南地区乡下桂花绽放的美丽景致。这时,几个学生扮演的小孩子来到舞台上,他们在桂花树下快乐地追逐打闹。小孩子用力地摇动桂花树,此时,金黄色的桂花纷纷坠落在大地上,仿佛是盛开的桂花展现出落英缤纷的桂花雨。孩子们的身上满是桂花,大地铺上了一层薄薄的金黄色的毛毯。这时,孩子们说道:这桂花可香呢,整个村子都是桂花的香味。接下来舞台上的场景一转,在多媒体视频中传来了海浪的声音,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母亲和她的女儿一同来到海岸边,女儿手中还捧着一大束桂花。在教学剧演出完毕后,教师再安排学生朗读课文,引导他们将朗读课文所获得的感悟与观看教学剧的感悟相互融合,从而得出自己的学习见解。通过这样的信息化教学剧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体验,使学生在动态化的学习情境中,能够在学习与掌握课文主题内容的前提下,提炼与升华课文中所蕴含的丰富内涵。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要高效合理地开展语文教学,可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建构语文智慧课堂,以影音结合的方式,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信息化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通过语文智慧课堂,进行融情入景的学习,有效地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其语文核心素养,让学生能够获得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桂林山水智慧课文
桂林山水桂林人
秀甲天下之桂林山水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桂林山水里:那千年不灭的漓江渔火
轻轻松松聊汉语——桂林山水甲天下
背课文
有智慧的羊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