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细节 演绎精彩

2023-03-06江苏句容市河滨路小学

小学科学 2023年2期
关键词:长方形预设细节

◇洪 薛 (江苏:句容市河滨路小学)

管中窥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笔者正是以这样一个“窥豹者”的身份来关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细节、学生学习中的细节和师生互动中的细节,并把这些称为“细节数学”。在对这些“细节数学”的审视和思考中,笔者逐步改变了自己的教学方式并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式,形成教与学的有效方法,提升师生的数学经验、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

教学,本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个过程也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而课堂中的“细节数学”是以师生互动完成数学教学任务为目的,指向教学过程、教学对象和教学行为的总和,具有可观察、可观测的外显特点,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信息反馈方式。因此,运用并处理好“细节数学”具有现实意义。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背景下,教师要聚焦数学学科特点,关注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个性特点,处理好学科知识与核心素养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新性,发挥数学学科的知识价值和育人价值,见微知著,真正以“细节数学”成就数学的细节,演绎数学的精彩。

一、关注细节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灵动而鲜活的教学样态,总是交织于师生互动的细节之中。细节设计、细节教学、细节语言、细节评价,“于细节处见精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关注细节、剖析细节、反思细节,成为研究数学课堂的一个全新视角和崭新空间。

初次关注细节是在一次参加某校“与特级教师同成长”的同课异构的教学活动中,执教的是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一课。青年教师精美的课件、流畅的设计、丰富的语言和启发性的提问都给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看出这节课是精心准备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历着观察—猜测—验证—结论的探索过程。然而,就在验证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时,教师的一个小小举动引起了我的关注:当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时,那位青年教师不停地看表,还不时看一下旁边打印好的教案。这时教师关心的是:给学生研究的时间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教案是经过团队研究、多次演练得出的精华,不能多字也不能少字。一下子,原本精彩的课堂就觉得缺少了一点儿“鲜活”的味道!

再来关注特级教师的课堂,同样是“验证操作”,这些真正“以人为本”的教学大师在巡视的过程中,时而倾听,时而提问,时而对话,时而记录。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捕捉学生的想法,思考学生的需要,概括学生的思考,提炼学生的疑问,为下一步教学做充分的准备。说到这里,已然不言自明,一个小小的细节,可以折射出不同的教育智慧和教育理念。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站在课堂教学的角度,我开始着重对“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两个核心环节的细节进行关注和审视。

(一)关注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中,我们要关注的细节问题主要是教学目标。这里的目标包括目标的制定、目标的实施以及目标的实现。

1.目标的制定

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这是每一位教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教学目标直接指向学生的学习结果,通过一节课目标的制定,明确学生应该学习什么,应该如何学,又该学到什么程度,教师如何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本节课的核心知识、关键能力、情感态度等目标。以目标的制定和教学活动反馈学生学习活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有哪些变化,有哪些提升和成长。

2.目标的实施

—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可操作、可实现?教师在这个细节处理上,应考量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知识基础,要精准把握教学的起点和关键点,引导和鼓励学生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让教学目标的实施有较强的路径和可操作性。

3.目标的实现

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又该如何实现?在关注和设计了具体的教学目标之后,要全方位、多层次考虑实现目标的具体策略、方法和手段。而这些都要基于学生的学情、需求等现实基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态度、能力以及接受的方式、方法,要站在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时代新人和育人使命的高度,开展教学活动,完成教学行为,实现教学目标。

(二)关注教学实施

教学行为是以实施课程内容为主的师生双边互动活动。美国学者布鲁纳认为:教学中要通过引导学生对问题或知识体系展开循序渐进的学习来提高其理解、转换或迁移的能力。因此,落实教学中每一个阶段和环节的行为细节,才能呈现教学的活力和精彩。

1.呈现现实情境

情境有助于学生亲近数学,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更有助于学生深度探究数学知识。缺少了情境,或者脱离了适当的情境,数学教学的效果会大打折扣,甚至让学生不再“亲近”,对数学的学习失去兴趣。呈现数学的现实情境,从现实情境中去感知数学的魅力、探寻数学知识和思考数学的方法,有助于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会说、水辩、会用的核心素养。

2.丰富教学活动

课堂是师生的主阵地,是师生探寻知识的“动力场”,教学活动的丰富与否,直接影响师生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课堂中,运用有效的教学方式,贴近学生“知识的连接点”和“思维的生长点”,通过层次性和发展性的教学活动,有效呈现知识脉络和思维空间,丰富教学活动,提升课堂实效。

3.加强学习指导

数学学习的指导行为在现实中主要包括学生个体学习指导行为和小组合作学习指导行为两种,而具体到每个人的学习行为,又聚焦于数学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落实到具体细节,那就要根据不同学生和不同内容,开展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教师既要有整体性的课堂指导,又要关注不同群体的个性化指导;既要有知识层面的系统性指导,又要有思维层面的层次性指导;更为重要的是,还要关注学生“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并在现实世界中培养学生初步形成适应终身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

二、反思细节

细节是教学过程的“音符”,也是激发创造的源泉。它看似平常,其中却蕴含智慧;它看似简单,其中却孕育深刻;它看似细小,其中却彰显魅力。一个教师如果能课前精心设计好教学内容的每一处细节,捕捉、处理好数学课堂上生成的细节,关注细节,发挥其作用,就能使教学过程具体、丰富而充实,从而让教学过程充满趣味性和创造性,演绎灵动的、充满生命力的数学,成就数学的精彩。

细节是生成的,也是可以预设的。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环节的需要,我们要发挥教育智慧,激发学生的参与和求知欲,通过具有现实意义的情境与活动,营造层层递进、与细节相伴的教学环节。构成课堂的教学细节,有的可成为我们感悟的成功教学,积累实践智慧的范例,有的可成为我们反思教学行为、引发求异思考的节点。

对于教学细节的处理,往往反映的是教师的智慧和眼光。精妙的、生成的、有趣的细节处理,让学生兴趣盎然,让教学美妙生长,让师生共同成长。关注数学教学的细节,重视并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细节,对教学过程进行预设,对教学生成及时把握,都反映出教师的教育智慧。

下面是我校两位数学老师执教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的教学片段。

片段A——

师:对长方形你们有哪些新的认识?

生:我知道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可以用长×宽。

师:真聪明!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长方形的面积计算。

……

片段B——

师:对于长方形你们有哪些了解?

生:我知道长方形的特征是对边平行而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师:是的,这是长方形的特征,你记得很牢固。

生:我知道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是长×宽。

师:是个有意思的认识。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数学书上有介绍,我预习了一下。

师:那你知道长方形的面积计算为什么要用长×宽吗?

生:不知道。

师:这位同学主动学习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可他不明白为什么计算长方形的面积要用长×宽,你们想知道吗?

生齐答:想!

师:下面你能与同桌合作来证明这个为什么吗?

生:能!

第一位教师没有预料到学生会直接说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教师原先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与课堂现状发生了冲突,怎么办?这位教师一带而过,没有及时调控课堂,也没有因势利导,追问学生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来源,失去了较好的教学时机。而第二位老师及时捕捉了学生的信息,随机应变,及时调整了教学预设,把握住了教学细节,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和引导,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数学课堂并非包罗万象,数学教师也并非处处预设、时时预设,但在课堂教学中多一份精心的预设,课堂就有可能多一份精彩的生成,当然也就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多一份“促进”。通过“预设”来促进“生成”,通过“生成”来反馈“预设”。这样,课堂的精彩才会不期而遇,数学的思维才会蓬勃发展,学生的发展才会水到渠成。

三、创新细节

细节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意义及价值,举足轻重。细节虽小,却如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亦能透射出教育的智慧,成功的教学肯定离不开精彩的细节。“细节数学”,不是数学细小环节的堆砌,更不是数学教学中的琐碎拼凑,它是传统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提炼,是现代数学方法和思想的创新,是学生未来数学能力和素养的基础。

(一)以生为本,增加细节预设、生成的成功指数

我们把平时的课堂分为三个层次,即“眼中无生”的课堂、眼中有“人”和“眼中有人又有法”的课堂。在细节预设的课堂中,除了教材解读和学生现状,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品质等因素,充分考虑学生在每节课、每个环节,甚至每次交流中可能出现的状况,并要加以应对。只有这样,教师才可能在自己的课堂上信手拈来,才可能对学生的成长“点石成金”。

(二)以精为本,展现真实、精彩的细节课堂

精彩的教学,不仅来源于教师对数学教育的深入理解,还来源于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精心预设。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善于引导学生探索与思考,善于把握与调控,把数学教学细节作为问题来研究,作为教学资源来开发,作为教学的方式来探讨,引导学生主动、有效学习,呈现真实、生动的数学课堂。

课堂上的一个个细节,见理念、见价值、见境界、见魅力……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教学细节,既是教师教学理念的流露,又是教师教学内涵的表达,更是教师教学风格的呈现。只有把握住了教学细节,我们的数学课堂才会充满张力、充满活力、充满魅力。

猜你喜欢

长方形预设细节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分类数 不出错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巧替换 妙解答
长方形的困惑
细节取胜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
作为预设触发语的重动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