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建“理趣课堂” 让学习变得简单

2023-03-06于晓红甘肃民乐县金山小学

小学科学 2023年2期
关键词:理趣手段数学教师

◇于晓红 (甘肃:民乐县金山小学)

数学是小学生必学的科目,也是小学生打基础的学科,学好数学是小学生未来学习和快速掌握理化知识的基础。将信息化手段与教学工作相结合,对教师和学生均有突出的意义:借助大数据、多媒体和信息化手段,将抽象难懂的数学以具体的方式加以呈现,可以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简单,消除教师的授课压力,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积极性,助力学生学好数学。

一、信息化教学在小学数学“理趣课堂”创建中的作用

(一)丰富小学数学授课资源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授课过程中,由于应试观念的影响,不少教师过于依赖课本开展教学,这种授课模式和授课资源较为单一,而且整个授课环节枯燥。在这一授课模式下,学生很难集中专注力,无法真正融入课堂学习中,导致授课工作效果难以得到保证。而把信息化手段渗透到授课工作中,能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更多资源。教师可以分析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选择相对合适的授课资源开展授课工作,丰富小学数学授课模式,这对于提高授课工作的有效性具有明显的价值。

(二)形象地呈现授课过程

小学时期的学生年龄通常在13 岁以下,因为年龄、认知等多种条件的限制,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会面临一些困难,对数学中的晦涩定义和概念难以理解和记住,这会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不利影响,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然而,将信息化手段和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授课工作中,可以使小学数学教师借助于发达的多媒体技术,具体直观地呈现数学授课内容,将晦涩的知识形象化,使小学数学授课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

(三)推动授课模式的改进

将信息化手段和高科技渗透到小学数学“理趣课堂”构建中,还可以助力授课模式和策略的创新。在信息化时代下,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图片、音频和视频,实现传统授课策略和现代高科技手段的结合,显著提高小学数学授课效果,也可使小学数学授课过程更具趣味性,实现小学“数学理趣”课堂的建立。

(四)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

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其在小学教育中的普及程度大大提升,除了多见的多媒体授课模式以外,微课也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信息化授课模式。微课在小学数学授课工作中的应用能够突破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诸多弊端,教师能够借助视频对各种知识点全面展开讲解。而且在微课模式下,学生的自学能力也会显著提升,推动学生自觉学习数学知识点,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减轻小学数学教师的授课负担,助力“理趣课堂”的构建。

二、以信息技术创建数学“理趣课堂”

(一)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情境教学

在小学数学授课工作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对重要知识点予以讲解,借助数字化模型塑造有趣、具有吸引力的生活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也提高授课趣味性。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不强,小学数学大纲中的知识点不多,而且相对简单,对信息化手段的使用没有过高的要求。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知识点时,可以灵活借助信息化手段设计生活化的授课情境,使学生能够从周围的事物出发理解相关内容。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凸显授课思路,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钻研兴趣。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数学形成新的看法,将数学理论看成生活的一环,显著提升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提供保障。

例如:在开展人教版小学数学“负数”相关知识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对负数相关内容仔细分析,明确授课重点,并且在备课环节从互联网上搜索和下载相关动画片段。在正式授课时,首先对基本的知识点予以分析和讲解,然后在课堂上播放搜集的视频和动画,让学生在欣赏时留意一年四季温度不同对个体的影响及温度计数值的不同,并且引导学生关注冬天零下的温度,使学生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对负数形成最初印象。在此基础上,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做一些课本中的练习题,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负数定义的理解。在这样的授课形式下,学生能运用自己的经验、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到负数的意义,并能牢固地记住相关知识,为未来的学习提供保障。

又例如:在开展人教版小学数学“分数”有关内容的授课时,教师可以首先讲解基本的理论内容,然后在课堂上播放分西瓜的案例视频:一家人在客厅中吃西瓜。其中,爸爸说:“妈妈和爸爸吃了西瓜的1/3,妹妹吃了西瓜的1/4,哥哥吃了西瓜的1/6。”妹妹说道:“为什么哥哥吃的比我多呢?”妹妹刚说完,爸爸妈妈都笑了。在学生欣赏完视频后,教师可以根据视频中妹妹说的话提出问题:“为什么妹妹认为自己比哥哥吃的西瓜少呢?”借助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促进学生讨论,增强学生的参与度。

(二)借助信息化技术,教学与生活结合

数学知识点和生活具有较大的关联,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意识到数学知识点的作用,以此为基础开展授课工作。若要保证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所收获,提高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点的能力,也可以借助生活化的授课活动以消除传统授课模式存在的不足,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具体而言,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灵活应用信息化手段,将课本中的各章节知识点与生活实际有效结合。信息化手段具有系统性、及时性等优势,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授课工作提供了不小的便利。在具体的授课工作中,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搜集授课资源,开展各种授课活动,构建小学数学“理趣课堂”,也让学生能够了解生活,既加强数学授课工作和生活的联系,也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认知,实现授课目标。

例如在讲解完人教版小学数学“小数的乘法”有关内容之后,小学数学教师可设计课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参加,以此促进学生巩固知识点。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记录家庭每个月的水电消耗总量,同时让学生把每个月的水电消耗总量乘以其单价,确定当月自家水费和电费的总和。借助这种课后实践,学生能够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与此同时,当学生知道自家水费和电费的用量后,教师可以问学生怎样进行节流和实现绿色生活,让学生在课程结束后通过网络搜索各种资料,在各种实践活动中意识到节约资源的作用。在数学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让全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播放PPT 和相关的实践报告,在每个小组汇报完工作后,教师可对各个小组的表现予以评价,并且开展交流,让每个小组的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在这种授课模式中,学生可以把课堂中习得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体会到数学在具体生活中的用途。也让学生在各种丰富的课外实践中领会到探究和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显著强化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能力。

(三)发挥信息技术优势,解决授课难题

小学数学一堂课通常是四十分钟,教师要想实现既定的授课目标,需注重进度安排和精心准备。要想提高每一节数学课的授课质量,教师必须付出努力。在备课环节,教师需仔细研究教材,全面分析教材中的知识,并参考授课大纲对每堂课的授课目标和重难点予以科学安排,这样可以使学生高效习得知识,在听讲过程中可以紧跟教师的节奏,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在分析重难点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这些知识点借助信息化手段予以展示,使学生可以在生动形象、有趣轻松的授课氛围中习得数学知识,学生习得数学知识的效率也会明显提高。

例如,在对人教版小学数学“线与角”的有关知识点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对该章节知识点予以演示,可以把直线相交变为角的步骤形象具体地显现在课堂上。通过对动态演示进行观察,学生能够牢固地掌握线与角的关联,并能知晓其中的含义,将晦涩的内容简单化,为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信息化手段的使用可以帮助小学数学教师化解授课工作中的难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四)通过信息化技术,设计个性化作业

新课改理念不仅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强化,也注重学生数学素养的培育,新课改理念对小学数学教师的授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其多角度评价学生。在信息化时代,小学数学教师需调整观念,抓住机遇,参考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设计个性化作业让学生完成,以提高授课有效性。

例如,在分析和讲解“几何图形面积计算”有关内容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视频,将四段长度一样的线段围成和正四边形,学生可以直观地观看这个过程。然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布置个性化作业:“假设线段是5 厘米,则正四边形的周长是多少?”在播放完视频之后布置相关习题,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就能快速地联想到之前的知识并解答相关题目,不仅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印象,也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可谓一举多得。

三、结语

综上所述,借助信息化手段开展小学数学授课工作能够突破以往授课策略存在的不足,促进小学数学“理趣课堂”的构建。

猜你喜欢

理趣手段数学教师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言近旨远,发人深思——小议诗的“理趣美”
理趣课堂:有意思与有意义
“理趣”是一个怎样的概念
理趣理念的提出与优化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逻辑接续及其表达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