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目标的幼小衔接探思

2023-03-06夏艳萍贵州遵义市播州区新民镇金龙幼儿园

小学科学 2023年2期
关键词:幼小入学教学活动

◇夏艳萍 (贵州:遵义市播州区新民镇金龙幼儿园)

一、幼小衔接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园不重视幼小衔接工作

现在幼儿园的管理比较松散,很多幼儿园没有很好地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有些幼儿园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只是单纯地按照小学课堂内容来进行教学,忽视了幼小衔接工作。一些公办园和民办园对学前教育阶段幼儿的管理不是很严格,他们在招生时只看幼儿年龄是否达到入学要求。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上一个好一点的幼儿园,提前报读了相关的补习班,这样就造成了家长和孩子一起去学习,但是很多家长并不知道这些补习班对孩子来说是否有帮助,也不知道如何正确地进行幼小衔接工作。目前我国幼儿园教学主要以游戏教学为主,而大多数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自理能力,他们不会出现注意力分散、爱玩、做小动作等现象。因此老师在课堂上应该多进行提问、鼓励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自信心。有些老师认为“幼小衔接”就是教小朋友拼音、计算等,并没有从本质上认识到幼小衔接工作重要性。有些教师认为“小学与学前教育阶段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阶段”。有些家长认为幼儿园与小学相比教学时间更长、教学内容更多、教学环境更加宽松、教育方式更多样等;另外还有些家长认为“小学”与“幼儿园”相比较而言没有那么严格了。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会受到社会大众的影响;在开展幼小衔接活动时不能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来开展,也没有对一年级小学生进行提前学习辅导。还有一些教师在课堂上只是一味地按照教材来教小学生知识;在教育活动中没有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教具与游戏材料等。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很好地进行课堂管理、组织教学活动;也没有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教育和学习能力培养等,这就造成了学校和家长之间无法形成良性的沟通交流机制。此外,有些家长还认为小学课程内容更加有趣、知识传授得更加生动活泼;而一些幼儿园教师认为小学教育教学方法过于死板、教学内容过于枯燥乏味等。

(二)教师没有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我们应该意识到,幼儿在进入小学后,会有更多的学习任务和内容,如果教师不重视幼小衔接工作,不仅会使幼儿产生压力,而且会影响教学质量,不利于其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第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好课程调整工作。虽然很多小学都开设了幼小衔接课程,但很多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没有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例如: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发现学生掌握的知识不全面;在数学游戏活动中发现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不够深刻;在科学课上观察发现学生对于科学现象没有认真分析和研究。第二,教师要注重自身的学习培训工作。小学教师应该注重小学教育与幼儿教育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例如: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一些小游戏、儿歌等方式进行教学或启发孩子学习;通过游戏活动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通过儿歌故事来培养孩子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通过看图学拼音、认字写字等方式增强孩子对文字意思的理解以及汉字书写能力等等。第三,要做好幼小衔接课程调整工作。例如:小学1~2年级学生没有必要过早学习拼音以及识字写字等内容,可以将教学内容分为阅读类故事、数字类游戏活动、认字和写字类游戏活动等。

(三)家长不能正确对待幼小衔接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在幼小衔接阶段,教师要注重对家长的引导。太过于关注小学入学考试,会造成家长过度焦虑、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业问题。为了让孩子进入更好的小学,家长要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同时,也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做入学准备工作,比如提前预习课文、熟悉家庭作业内容等。教师在小学入学阶段应该和家长积极沟通,比如:学生学习中出现了什么问题?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应该如何处理?通过有效地沟通,将学生面临的问题进行反馈与交流,帮助学生及时调整状态和方法。

二、核心素养目标下的幼小衔接探思

(一)从入学前适应到入学后适应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幼儿在入学前应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如果幼儿无法在入学前顺利地适应幼儿园的学习与生活,则会对学习产生负面影响。学前儿童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活动来获得直接经验,而不是通过具体的、抽象的认知过程。如果孩子无法在入学前得到足够的教育,那么他就很可能会在学校和班级中遇到一些困难与挑战,这些困难和挑战最终会阻碍孩子的学习。因此,对小学新生而言,他们更有必要了解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学习方式上的不同。此外,如果儿童在入学前没有能得到足够的归属感、爱和安全感,他们可能无法很好地融入小学生活。因此,儿童入学前获得足够归属感、爱和安全感是帮助孩子度过这一时期非常重要的因素。

(二)做好教学和学习方面的衔接工作

小学教育主要是对一年级儿童进行入学教育,在教学内容上强调从零开始,以识字写字、阅读理解为基础,并注重幼儿学习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幼小衔接阶段,幼儿园教师应通过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为幼儿进入小学学习做好准备。在课堂教学方面,教师可以从兴趣培养、学习习惯养成以及与小学教师的合作等方面入手做好幼儿入学前适应小学生活的准备工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对学校生活充满了好奇和向往。小学教师应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另外,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一些小游戏、小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对小学生活的兴趣。

(三)幼小教师沟通注重教学活动设计

通过了解学情,可以使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幼儿园教师要在与小学教师密切合作、充分了解幼儿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制定幼小衔接教学活动方案。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家访、家长见面会、个别谈话等方式,了解儿童的生活状态与学习情况,以便更好地开展幼小衔接工作。例如:通过家访或家长见面会,了解儿童入园前的生活状态(包括身体健康)及家庭情况与心理状态;通过个别谈话等方式,了解儿童的学习兴趣与态度、同伴关系、适应能力等学习问题。幼儿园教师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制定教学活动方案。比如:有的幼儿由于对幼儿园生活的不适应而不愿意上幼儿园;或者有的幼儿因害怕与人交流而不愿去幼儿园;也有部分幼儿因对自己的行为没有信心而出现自卑等问题,这些都是儿童发展过程中常见的现象。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儿童所表现出来的这些问题设计教学活动,采取游戏性教学、操作性教学与引导性教学相结合等方法开展好幼小衔接工作。

(四)加强家园沟通共同关注幼儿发展

幼儿在进入小学之前,都会有一定的适应期。家长要加强对幼儿入小学前的适应能力、入学心理准备等方面的关注,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同时,家长要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认真地与老师、同伴交往。幼儿园教师应对家长进行适当指导,让其在日常教育和教学中能够更好地与孩子互动、沟通。此外,家长还应主动配合教师对幼儿开展教学工作,在家中也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幼儿园应定期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学习、生活情况;家长也要积极配合教师参与幼儿园开展的各种活动。总之,就是要建立起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衔接的双向联动机制,以保证儿童顺利进入小学环境中来。

(五)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

儿童进入小学后,教师要鼓励和帮助儿童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的学习差异,在生活中逐步建立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习惯。在入学前对孩子进行幼小衔接的教育,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是教师应重视儿童自身的发展,在教学活动中多与孩子进行互动交流,帮助他们理解学习内容,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二是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引导孩子与同伴之间进行合作、互助、分享。教师要帮助孩子发现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学习差异,帮助他们了解他人的想法,鼓励儿童积极与其他小朋友分享自己发现的问题。

(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生活即教育”,儿童社会生活实践能力是他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生活经验的能力。生活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学习也是在与他人共同开展社会生活中完成,因此,让儿童学会生存、学习和发展社会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儿童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经验的过程。而“生存”则需要我们每个人不断地去学习,让儿童获得在这个世界上生存所需要的技能、经验。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幼儿园教师可以在日常活动中组织开展幼儿与同伴共同完成一项任务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到小区参加公益劳动、到敬老院参加服务劳动等,使幼儿通过参与家务劳动、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来提升自我意识和认知;并利用社区环境中设置的角色扮演游戏、“我为小区做件好事”“我为社区献一份爱心”以及家长开放日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七)提高教师幼小衔接专业素养

我国已有多项研究表明,儿童入学前适应能力的发展受到家长和教师的影响。教师专业素养是学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对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具有重要影响。我国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学习方式、评价方法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这为幼小衔接研究带来了挑战,因此,需要加强幼小衔接理论和实践的研究。首先,幼儿期是儿童学习兴趣、学习品质、自信心形成和人格发展以及生活自理能力等重要成长阶段,教师应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身心发展规律。其次,教师应了解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关注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并将其作为教学活动目标;在设计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儿童个体差异及兴趣爱好;在设计活动过程中要注意与幼儿游戏紧密结合。

三、结语

儿童对小学生活有美好的向往,教师在幼小衔接阶段更应关注儿童对学习的兴趣、能力与品质培养,在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生活,促进儿童在不同环境中学习、生活和游戏,发展学生多种能力。幼小衔接应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将游戏和角色扮演等作为幼儿学习生活中重要的学习方式,幼儿园教师则是引导者。

猜你喜欢

幼小入学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推广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提倡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真正该做什么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入学面试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幼小衔接,学前准备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