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微课引导作用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

2023-03-06甘肃庆阳市西峰区南街小学

小学科学 2023年2期
关键词:微课内容语文

◇张 婕 (甘肃:庆阳市西峰区南街小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政策的不断落实,语文教师应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使其能充分满足学生当前的语文学习需求。而教师顺应时代发展,将微课引入小学语文课堂,不仅是对以往单一教学模式的颠覆,还体现了教师教学理念的创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微课教学的优势,将微课应用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其充分发挥知识拓展、思路引导、情境创设的重要作用,以此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小学语文教学运用微课面临的问题

(一)教师缺乏专业技能

微课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新时代教育政策创新的结果。微课的出现为小学语文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更多的方法和手段,也为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供了资源基础。但教师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不同,在掌握专业操作技能上自然会出现参差不齐的结果。尤其对部分教龄较长的老教师而言,新事物的出现让他们感到力不从心,操作起来困难重重,他们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反倒不如传统的老方法来得便捷高效。教师缺乏专业应用技能,制约了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和推广。

(二)学生缺乏专业指导

小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很强,面对新型的微课教学形式,他们很容易被吸引。但由于受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小学生普遍缺乏较强的自制力,自律性不够。教师在制作微课时,倘若过度依赖微课,对其应用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就容易造成教学目标偏离学习主题,而学生也会因为微课内容过于丰富,抓不到学习重点,反而容易被多样化的微课内容分散了学习注意力,最终导致课堂教学目标无法按计划实现。因此,教师对微课的运用缺乏正确态度,会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缺乏正确的专业指导,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微课的意义

(一)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尽管素质教育理念已推行多年,但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模式过于僵化守旧,教学内容完全照本宣科,等等,导致学生在日复一日的枯燥学习中逐渐失去语文学习积极性,进而制约了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而教师将微课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能借助微课灵活多样的内容传播特性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拓展,另一方面则能利用微课短小精悍的特点对教学模式进行巧妙设计,使其同教学内容完美融合,在丰富学生课外知识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

(二)有利于拓宽学生认知视野

小学生由于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且极易被新鲜事物吸引,导致在课堂学习中注意力不集中,专注力不够。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引入形式新颖的微课,通过将要讲解的教材内容以碎片化的形式展示,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跟着教师的教学思路展开学习,让学生不断感受到语文知识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拓展其语文知识视野。比如在讲解某一较难理解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借助微课的形式向学生拓展该知识点的相关理论背景,以此辅助教师对学生开展专业的教育指导。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快速理解和掌握该难点,还能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语文文化素养打下坚实基础。

(三)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质量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受以往教育理念的影响,更注重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和优美词句的背诵等,忽视学生对语文知识是否真正做到了理解和消化,长此以往,必然会对其后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教师将微课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活动,能够将教材中的知识重难点进行碎片化整合,以微课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认识。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微课延时性的特点,打破课堂教学中的时空限制,将语文知识延伸到课堂外,利用学生的碎片化时间对语文知识进行巩固,最终促进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消化吸收,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微课的方法

(一)运用微课进行课堂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

好的课堂导入,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迅速从散漫的玩耍状态进入严肃的课堂学习中,还能在导入的过程中引发学生对课堂教学主题的思考,使学生对本堂教学内容有初步了解。在过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习惯于以最简单的语言导入方法,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活动,但实际上这种方法有一定缺点。比如,上课铃刚响,学生对课间活动意犹未尽,还在交头接耳或者在思想放空阶段,对教师的话很难立刻产生反应。此时,教师可以借助微课的直观化特点,在课堂活动开始的第一时间就用丰富的视觉语言吸引学生进入趣味化的学习中,使学生在全新的视觉听觉体验中,不由自主地进入对新知识的学习中。

比如在讲解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花钟》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时播放不同花朵开放的场景,并配以舒缓的音乐,以此吸引学生快速将注意力收回到课堂中。播放完毕,教师展示钟表的图片,并提问:“同学们,这张图片上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待学生回答“钟表,能让我们知道时间”后,教师继续发问:“刚刚视频中展示了哪几种花?它们开放的时间一样吗?”以此引导学生进入专心思考中,并在学生回答完毕后,引入这节课的主题:“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也不同,曾经有一位植物学家根据这一特点将不同的花种在一起,做出了‘花的时钟’,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篇课文——《花钟》。”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通过运用微课,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内容中,之后再通过提问勾起学生的好奇心,然后顺理成章地引入课本内容,有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运用微课丰富课堂内容,发散学生思维

受语文教材的限制,有些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习惯于照本宣科,对课堂内容的拓展不够,导致学生在面对难理解的知识内容时,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导致学习效果不佳。教师将微课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借助互联网教学资源,将其同教材内容相融合,能有效弥补课堂教学内容的不足,丰富语文课堂的教学层次。当然,最重要的是教师应通过运用微课,将课本内容有效拓展,并以此为依托设计有利于推动课堂教学进展的问题,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的同时,发散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在理解语文知识的同时学会对其灵活运用。

比如在讲解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芙蓉楼送辛渐》这一课时,教师为学生详细讲解这首古诗,让学生对古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清晰的认识。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同诗人之间的情感共鸣,教师可以将微课运用其中,通过展示王昌龄的生平事迹、人生境遇等,让学生对“一片冰心在玉壶”有更深入的了解。另外,教师还可以运用微课向学生拓展古时候的交通情况、信息传递情况等知识,让学生对友人之间依依惜别之情有更清晰的理解,以此进一步发散学生的语文思维。

(三)运用微课创设教学情境,丰富学生体验

小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思维处于不断变化中,其思维要经历从依赖于形象事物思考到独立识别事物特征进行自主思考的过程。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微课创设语文学习情境,通过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并找到不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完成对课文内容的深度理解和掌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进一步活跃课堂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比如在讲解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母鸡》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阅历,引导学生自由表达,说出自己对母鸡的认识,并与其他学生分享自己经历过的和鸡有关的事。在此基础上,教师带领学生展开对课文的学习。为了充分加深学生对母鸡的认识,教师可以运用微课,将母鸡的“没完没了地叫、欺负鸭子、下蛋后的炫耀”等通过视频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作者字里行间对母鸡的厌恶。之后教师再带领学生学习“现在我改变了心思”之后的内容,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结合微课内容,逐步感受到作者情感的变化,同时体会到母鸡作为“母亲”的负责、辛苦、慈爱、勇敢,最后转变为对母鸡的赞美之情。教师在课后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妈妈,以此体会到母亲对自己无私的爱。

(四)运用微课拓宽阅读视野,提高写作技能

在小学语文科目中,阅读和写作占据重要地位,且在考试中的分值较高。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加强阅读和写作能力,但实际上学生在选择阅读素材或者练习写作的过程中,依然会面临无从下笔的局面。这是因为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没有将所学知识通过阅读和写作贯通起来,对读写技能的掌握缺乏教师专业有效的指导。对此,教师可以运用微课丰富的阅读资源,进一步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将教材知识与阅读紧密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对课文内容、写作技巧等展开精细化分析,使学生真正将教材内容与阅读结合起来,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同时,在课后练习时,教师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所学写作技巧加以练习,提升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以此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五)运用微课加强课后复习,满足个性需求

对任何学习科目而言,课后复习都是加强学生对课堂知识进一步巩固的有效方法。但当前语文教师在安排学生进行课后复习时,往往会统一布置基础的作业,比如默写生字词、背诵优美词句、做随堂测试题等。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加深学生对本堂课内容的记忆,但考虑到学生的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一刀切”的复习方法显然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个性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微课灵活便捷的特点,在加强课后复习时,根据学生的发展特征,制定个性化的课后复习作业。这一方面符合当前“双减”政策的要求,对减轻学生的无效作业负担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则有利于因材施教,使学生真正在符合自身发展的课后复习中对知识有更全面的巩固和掌握。

总而言之,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调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语文认知视野,教师需借助微课的引导作用,将课堂教学效果最大化。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微课进行课堂导入,吸引学生关注、运用微课丰富课堂学习内容,发散学生思维,通过运用微课创设语文情境、丰富学生体验,运用微课拓展学生阅读视野、提高写作技能,运用微课加强课后复习、满足学生个性需求等方法,将微课有效地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微课带领学生突破课堂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进一步活跃课堂学习气氛,使学生在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掌握语文知识,并完成对知识的消化吸收,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高效实现。

猜你喜欢

微课内容语文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主要内容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