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图形与几何课堂增强教学效果

2023-03-06杨天兴甘肃宁县宁江小学

小学科学 2023年2期
关键词:图形教学方式小学生

◇杨天兴 (甘肃:宁县宁江小学)

在新课标改革持续深入进行的大背景下,各个教育阶段、各个不同学科的教师均需在课堂教学效率及效果方面做出响应,以便满足新课标对教育教学提出的诸多新要求,为学生实现可持续的成长及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此过程中,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引入与应用逐渐引起众多教师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其不仅可以为教师提供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也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的课堂学习体验。对于小学数学学科的图形与几何部分课堂教学实践而言,同样如此,该部分知识内容相对抽象,在传统的板书讲授模式下难以有效地帮助小学生认识和理解。因而,教师应在教学中积极引入信息技术,为小学生生动形象地提供这一部分知识内容的教学,助力其通过有效、高效的学习获取相应的数学学科能力。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对于小学数学学科而言,图形与几何部分的课堂教学具有显著的教学难度,需要教师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及效果方面有良好的专业业务素质,能帮助小学生顺利完成该部分知识内容的学习,确保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目前,引入信息技术辅助该部分知识内容的教学实践,已经成为很多数学教师的共识,原因在于信息技术可以在该部分知识内容的教学中发挥显著的促进作用。在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时,需遵循两个基本的应用原则。一方面,教师需遵循维持知识深度的原则,考虑到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小学生显著降低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学习难度,教师需相应地增加这部分知识内容的纵深度,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进行学习。另一方面,教师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尊重并确保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地位,围绕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需求引入和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前提

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应用信息技术时,学校及教师需为信息技术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前提和支撑,才能确保其可以收获符合预期的应用效率及效果。具体而言,学校及教师需确保相关教学设施设备的配备状况良好,教师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应符合新课标要求,学生及教师均应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

(一)良好的信息技术与相关教学设施设备配备状况

在应用信息技术辅助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课堂教学时,最基础的也是最关键的前提在于相关教学设施设备的配备状况如何。在良好的相关教学设施设备配备的有力支撑下,教师可以有效地营造具体且生动的教学情境,通过采用契合小学生认知习惯及认知方式的形式,直观地呈现该部分知识内容,帮助小学生切实掌握该部分知识内容及基础能力。学校应当确保包含计算机、投影仪及电子白板在内的设备数量及其质量相对理想,以便为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展开教学并提升教学效率、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提供保证。

(二)教师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符合新课标要求

引入并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属于一种创新性调整及优化措施,这对教师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辅助图形与几何教学之前,应先审视自身在课堂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方面的实际情况,以便为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奠定基础。具体而言,教师要对新课标改革对小学数学学科课堂教学实践提出的诸多要求有准确把握,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调整及优化,确保自己的课堂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可以为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创造相对有利的基础性条件,而且,应将帮助学生维护自身课堂主体性地位视为调整重点。

(三)学生及教师均具备较为理想的信息素养

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将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教师需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以便在备课阶段及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切实有效地应用各种信息技术。另一方面,应用信息技术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小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和接受图形与几何知识内容,而小学生自身在信息素养方面的表现同样会影响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学校及教师对此需引起足够的关注与重视,助力教师及小学生在信息素养培育方面取得进展,为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创造有利的基础性条件。

三、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实现良好应用的途径

在明确了应用信息技术辅助图形与几何课堂教学实践的具体原则及必要前提之后,教师需再针对自身既有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进行深入分析,立足于分析结论和小学生实际的数学学科知识储备及学习能力表现,采取有效的应用策略,确保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辅助图形与几何课堂教学实践过程。具体而言,教师需在知识内容导入环节优化、图形变换过程演示、当堂教学重点难点内容突破以及帮助学生保持足够的学习兴趣等方面切实地应用信息技术。

(一)应用信息技术辅助课程知识内容导入环节教学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课堂导入环节设计得科学及合理与否十分重要,其会直接影响到小学生对当堂知识内容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在课堂导入环节设计较为科学的情况下,学生可以有效地保持较为充足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信息技术能够以有利于小学生接触和感受的形式进行知识内容呈现,教师应当在课程知识内容导入环节设计中积极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在生动形象的课堂导入环节支持下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可以展示事先通过互联网搜寻到的图片素材,引导学生针对图片进行思考,进而与当堂图形与几何知识内容相联系,为学生深入学习和把握当堂知识内容铺平道路。

(二)应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更直观的图形变化过程演示

就图形与几何内容的课堂教学而言,教师需要面对的一大教学难点在于如何帮助小学生加深对图形变换的认识与理解。教师可以引入并应用信息技术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以生动形象的方式为小学生展示图形变换过程,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原本较为难学的该部分知识内容。比如,在对有关平行四边形的知识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向全班学生进行图形变换过程的有效演示,帮助学生在直观的演示下,把握和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图形变换相关知识内容。

(三)应用信息技术有效突破当堂教学重点难点

在小学数学的诸多知识内容中,图形与几何部分原本就属于重点难点,需要教师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教学效率及效果,以便帮助小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该部分知识内容。小学生大多偏向感性思维,难以理解比较抽象的该部分知识内容,教师需在备课阶段通过互联网搜集相关的图片及视频等教学素材,进而通过课件为小学生直观地呈现原本较为复杂的知识内容。比如,在对平移这部分知识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该部分的重点难点,在初步帮助小学生感受平移过程之后,再针对该部分知识内容深入地进行较为详尽的讲解。

(四)应用信息技术帮助小学生保持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学生对课堂教学环境的感受及对当堂知识内容学习的兴趣的高低,对其学习效果的作用不容忽视,需要教师切实加强引导和帮助,对于在图形与几何部分课堂教学实践中应用信息技术而言也是如此。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时应将帮助小学生保持足够的课堂学习兴趣视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应围绕小学生注意力的保持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比如,在对复杂几何图形面积周长计算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帮助小学生进行实际动手操作,以便为小学生高效地掌握面积周长计算方式助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尤其是在图形与几何内容的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确保课堂教学效率及效果得到有效提升。数学教师对此需始终保持关注与重视,积极探索在图形与几何内容课堂教学实践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具体方式,帮助小学生在保持足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学习和掌握图形与几何内容知识。

猜你喜欢

图形教学方式小学生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分图形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找图形
我是小学生
图形变变变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图形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