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类选择性必修课课程群建设探赜

2023-03-01孔金

关键词:选修课思政课

收稿日期:2023-09-24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学科(专业)拔尖人才学术资助项目(gxbjZD2022133);安徽省提质培优“高校思政理论课创新团队”培育项目(2022TZPY007);滁州职业技术学院“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项目(2021cxtd02)

作者简介:孔金(1973-  ),男,安徽定远人,滁州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

DOI:10.13685/j.cnki.abc. 000720

摘  要:習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的教育工作,尤其强调史实教育及其他课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以此为方向和遵循,中办、国办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要求高校构建思政课“必修课+选修课”的课程体系。思政类选修课是必修课的拓展和补充,是对必修课的强化和细化,实现路径可以是:提高思想认识,优化思政类选修课的规划和设置;加强教学攻坚,提升思政类选修课的质量和水平;改进教学方法,发挥思政类选修课的优势和作用。

关键词:思政课;选择性必修课程;选修课;课程侧重点;教学攻坚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23)04-0068-05

中办、国办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构建思政理论课“必修课+选修课”的课程体系,认为高校思政理论课选修课应重点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且明确课程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宪法法律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模块。教育部等十部门在《关于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的通知》里特别强调,要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群建设。这为高校思政理论课建设尤其是思政类选择性必修课程群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一、基于“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思路,厘清思政类

选修课课程群建设的学理依据

思政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具有强烈而鲜明的意识形态性特点,有明确的政治立场和教学制度安排。在新时代,高校思政理论课的主要任务就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高校思政理论课作为大学课程体系的根基,是“使人成为人”的课程。办好高校思政理论课要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看待,“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思政类课程承载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是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互动的中介,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关键因素”[1]。因此,高校思政理论课课程建

设需要有“高、精、尖”的理念和目标。[2]同时,课程建设需要考虑课程外部和内部的关系和连接,课程外部关系是指基于人类生活图景的认知结构,思政类课程则表现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当人们一旦做到了某个知识领域归结为一个有自身调整性质的结构时,人们就感到已经掌握了这个体系的内在发动机了。”[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知识学习应包含信息、理解、技能、价值观和态度。[4]课程内部关系即是指在确立教育目标的基础上围绕课程定位、课程标准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规划和设计好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需要指出的是,各课程还存在着“是什么”“为什么”的陈述性知识,和“怎么做”“做什么”的程序性知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延续关系中,必然会存在一个由核心到边际的功能发挥的课程图谱,即思政必修课—思政选修课—公共通识课—专业课。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政理论课建设就是要凸显“必修课+选修课”之间的逻辑关联。选修课是必修课的延伸课,是对必修课的细节补充和深入挖掘。两者之间要建立对话沟通机制,使其彼此借鉴、相互支撑,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从鸦片战争讲述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帮助大学生深刻认识“四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人民的选择。如果大学生不甚了解党史、国史,将会很难得出此判断。正如马克思所言:“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5]

思政类选修课是高校思政理论课课程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思政理论课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主导,帮助大学生掌握必要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进而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当前,高校思政必修课的显著特点就是课程内容的综合性特征比较突出,虽然基本上满足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需要,但也只是总括和凝练了诸如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心理、伦理和法律法规等多门学科的知识,缺乏必要的知识铺垫和厚度。大学生思想认识上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和迷茫,解决这些疑难困惑有时也用到各学科的理论释惑解疑。此外,各学科都有各自独特的学科语言、思维方式和方法,必修课缺乏具体化和细实性,不能包打全场和一切。因此,基于必修课的选修课,在当好“配角”情况下,也要遵循思政理论课的共性教育目标,综合考虑本门课程的价值观念、必备知识、思维方法和核心素养,形成结构化的版块体系。结构化版块体系包括掌握必备知识,能够运用课程语言规范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以及运用该课程的思维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按照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具有一定知识的人在特定的环境里,通过反思性监控,在行动中赋予其意义,从而建构规则,达到形塑自我的目的。循着结构化理论的视角,新时代的思政理论课则需要让大学生认清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理解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气壮山河的过程,铸魂育人。同样,在伯格的社会化理论中,人的成长是通过一个个体不断地把客观化的现实世界“内部化”其意识之中的过程,从而自觉地或不自觉地扩展自己的有意义的世界,让自己的世界和外在的这个世界充满了意义[6]。在此理论的烛照下,新时代的思政理论课应把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深刻含义和使命担当的意义告知于学生,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教育,让学生明白“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同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7]。

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实现思政理论课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有机互动和共同建设。作为高校思政理论课的延伸课,选修课要遵循基础和表征、系统和提升相结合的原则。选修课不仅应表现为在时间纵轴上的丰富,更会是在内涵横轴上的拓展。在时间纵轴上,高校思政类选修课建设要及时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经验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经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最新研究进展融入课程中,增强学生使命担当,引导学生矢志不渝地听党话跟党走,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博大精深,涉及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各个领域,涉及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科技、军事、党建等各个方面,不下大气力、不下苦功夫是难以掌握真谛、融会贯通的。”[8] 在内涵横轴上,至于思政类选修课如何设定的问题,按照《意见》的思路,应当以史为立足点。习近平总书记曾对此旗帜鲜明地指出:“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9]如“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课程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纵向比较将党的历史置于近现代中国走向独立、强大的逻辑演进之中,使大学生能够全景式地看清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的历史征程中历经挫折、磨难,肩负起使命担当,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由此让大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激发出强大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进而认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信仰。再向外拓展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著选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法律法规、国家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等。

二、着眼于培养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

时代新人”,把握思政类选修课课程群

建设的张力所在

“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压力大,挑战多,学校不是象牙塔,不是桃花源,是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前沿阵地。”[10]。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高校思政理论课既要发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又要面对各种来势汹涌思潮的挑战,廓清学生思想迷雾、校准价值航向。作为立德树人“第一课”的思政理论课任重道远。

时代发展和教育目标是高校思政理论课建设的逻辑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需要我们紧紧把握时代特点向学生阐明“四个选择”在中国场域和世界场域下的真理性和客观性,使学生自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由两个层面的内容构成的,一个层面意指,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第二个层面意指,马克思主义的信仰。”[11]课程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素质提升。专业课程可以促使学生具备智力、技能的“人力素质”,而思政课则可使学生拥有何种价值观和怎样发展的“人本素质”。在此一背景下,我们要区分下思政理论课必修和选修课的“张力”何在。思政理论课必修课对宏观层面各领域的揭示为选修课提供了理论指导,也提供了认识思考的视角和工具。同时,思政类选修课也为必修课提供了新鲜的案例和厚重的经验。不过,现实中也存在這样的问题:首先,在学科和课程建设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各二级学科与“思政课”的课程设置不是一一对应,相应地培养的教师也和思想政治教育没有直接关系,课程建设必须建立在具有良好师资队伍的基础上。其次,思政理论课教材几乎是隔几年才更新版本,不能做到与时俱进,需要及时补充与丰富。新时代思政理论课教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宣传,而是着眼于培养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远大目标,要管长远、管根本的。具体而言,从发展战略的角度看,高校思政理论课要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泛的国际视野和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课程群建设上做出总体设计和整体推进;从人才培养的角度看,高校思政理论课要下好立德树人的先手棋,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出建设者和接班人。从工作落实的角度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引导大学生树立“四个正确认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发挥“主导”和“主体”作用,搞好“教”与“学”的协作关系。回顾高校思政理论课建设发展的历程,从“85方案”“98方案”“05方案”到新时代的“基本要求”,逐渐确定为四门必修课(本科)和一门“形策”课。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重点是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其主要内容是基础理论和相关知识的教学。[12]“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13]客观地说,当前的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确实成为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但现实情况是,思政理论课教育目标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上层次尚不是很清晰。在宏观上,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此前提下,思政理论课整体属于中观,应该是理想信念教育,培养能堪任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于是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机械地理解各门课程标准而不敢越雷池一步,“各自为政”地自说自话,导致微观教学过程中抓所谓的知识点教学,搞成“句读式”碎片化静止性教学,出现了重教书轻育人的倾向。再者,课程建设关键在教师,尤其是教师的教学理念。愿意开设选修课的教师一般来说是比较积极和负责任的,同时也有较好的政治觉悟,但往往又会存在居高临下、自以为是的状况,即存在所谓的“知识遮蔽”的情况,同时,受限于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整体语境一度也使相关课程建设受到了遮蔽。在准备课程时会出现自我感觉良好,无视学生的存在,只是简单地以教师为中心假想“不懂”的学生为“无知”且“无意知”,行使课程建设的“霸权”。有调查显示, “教师居高临下的过度说教”占43.14%,“课程内容缺乏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针对性”占52.94%[14],显而易见,思政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亲和力明显不足。需要注意的是,现今的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课有较为常见的偏见和短视,比较典型的事例就是“标题党”,浏览下标题就认为知晓是什么内容了,且不说“低头族”的问题了。师生之间经常会出现,一个对“why”问题的解释却成为用来回答“what”的答案,思政理论课面临着“难问题”的“解释鸿沟”,双方经验地把“what it is like to be”当作“我们已然知晓”。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因此而大打折扣。

在保证思政理论课必修课教学稳定的前提下,重视选修课的建设。通常意义上说,必修课程基本上是按照教学计划等规定必须学习的课程,一般以水平分类,侧重于共同的知识、技能、素质的形成。选修课程则是按照个性或兴趣由学生自主选择,侧重于拓宽学生视野、发展学生个性等。至于谈到要重视选修课,主要体现在教学管理上,目前,思政类选修课的现状是,对于思政类选修课缺乏应有的重视和支持,表现为在课程开设上没有总体谋划、在教学内容选择上没有论证和规范、在资源配备上没有优先保障、在质量监控上没有流程和标准,造成思政类选修课学分少、上课时间基本都是在晚上或周末,且课程设置随意强。既无学科的系统性,又缺乏必要的责任把关,基本处于无序状态。对课程建设也缺乏必要的监督和考核,不少课程多年一个样,基本未变或更新。基于以上情况,高校思政类选修课应做出以下变革,即坚持“内容为王”,由抓知识点的教学转变为课程必备知识的教学;由注重碎片化的知识呈现转变为课程知识的结构化教学;由专注文本的灌输转变为注重有真实典型情境化的教学。

实践证明,思政理论课选修课的开设既有效缓解了必修课课时紧张、教学内容繁多的矛盾,同时使思政理论课走出了以往狭窄的空间,在教学内容拓展、知识与信息含量增加、思想理论深入等方面都有了非常大的变化,为学生展示了一个既有历史文化内涵又体现时代特色的新知识体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课程,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的人格和知识结构。[15]

三、立足于“四个服务”的办学方向,形成

思政类选修课课程群建设的向心合力

思政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课程体系建设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理所应当成为高校思想理论课教学的关键所在。思政类选修课围绕“四个服务”,既要在课程设置、教学攻坚、方法改进上有别于必修课,同时也要优化设置、提升质量、发挥作用。思政类选修课教学效果的检验标准应该是学生是否建构起了思政类选修课各门课程的结构化知识体系,能够娴熟地运用该门课程语言规范地表达思想,或运用相应的知识、思维方法在真实情境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一)提高思想认识,优化思政类选修课的规划和设置

高校要高度重视思政类选修课的建设和优化。可根据学校现有的师资水平和教师学术兴趣等情况,围绕课程定位和开设的目标、意义及相关的标准、大纲等,对思政理论课选修课作一个长远的开发愿景预设和整体方案安排,统筹规划。在此基础上,进行顶层设计。在建立起课程方案、教学管理、检查评估等有效监督机制和提供师资培训、资源配置等制度性保证的同时,制定具体行动计划。一要做到和思政理论课必修课有必要的对接和区分。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主线,面对着不同的课程实际,解决好课程建设的内部和外部关系。选修课要根据本门课程的特点深入挖掘鲜活的中国伟大实践丰富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二要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课程的根本,教学内容是课程建设永恒的主题。现今的大学生是一个身心较为成熟、知识掌握较多且具有一定思想和判断能力的群体,他们的生活图景就是处在中国正在走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的场域中。要把思政类课程内容与现实情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其建构起生活的意义,从而形成稳固的认知结构和行动规则。三要建立思政类课程公选课课程库,提高课程质量。为保证课程的稳定性和完备性,建立课程库能克服“因人设课,人走课停”的现象,同时也为更好地评选和更新课程内容有个较好的前提基础。

(二)加强教学攻坚,提升思政类选修课的质量和水平

思政類选修课的关键在教师,教师的素养水平影响课程群建设的高度、宽度和深度。选修课是必修课的有益补充,是基于关联学科对知识的纵向和横向整合和拓展,而不是对必修课的堆砌和重复。一言以蔽之,思政类选修课要以教师较强的综合能力为依托,统整各学科知识,并具备创新能力,在课程群建设中做出成绩。一要有更高的政治站位,想清楚“为谁教、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当前中国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各种思潮和思想观念碰撞冲突,尤其是网络环境下,各种观点立场层出不穷,思政课教师要站稳脚跟,把握思政课的政治属性和意识形态性,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立德树人。二要坚持思政类选修课的特殊定位,即把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价值取向,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立德树人,不仅要讲政治、讲信仰,还要讲思维方式、讲智慧。”[16]要准确实现选修课的课程定位,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提出该门课程的本质问题或概念,融静止性、碎片化的文本教育为大概念、大问题的结构化教育。这既是实现必修课和选修课区分和连接的一个标准,也是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之处。选修课课程要将中国发展大势对个人生活的影响作为现实基点,增加针对性增强亲和力,解蔽教师“知识霸权”的“过度说教”,消解学生对思政类选修课的偏见和短视。三要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前提下进行教学内容设计,联系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置身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将思政理论课逻辑化、泛理性化的知识传授“嵌入”学生个体日常生活中使之感性化和生活化。“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17]坚持以教学效果为落脚点、以现实问题为切入点、以深入的理论分析为基本途径、以体现层次性作为支撑点的思路,解决思政理论课大而全、重点不突出的问题,增加新颖性、理论性,提高层次性,减少重复性,讲求实效性,注重时效性。

(三)改进教学方法,发挥思政类选修课的优势和作用

思政类选修课群建设应注重教材内容的情境化呈现,通过创设典型性、复杂性、新颖性和结构良性的教学方案或实践场景,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通过多种关联活动找寻规律,或在信息复杂的情境下对冗余或隐藏的信息能够给予准确的甄别,并关注学生学习的语言规范性和逻辑严谨性。一是本着“知识—思想—方法”的逻辑进路和教学理念开展教学设计,紧紧抓住思政理论课意识形态性强的特点,立足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新要求,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将本门选修课程的知识体系、关键能力、思维方法和综合素质在复杂的真实问题情境中进行总体设计和通盘筹划。凡是涉及陈述性知识的,一般采用具有代表性、具有教学可操作性的熟悉情境,而且结构良好,以此激发学生认知的兴趣性和学习的积极性;凡是涉及程序性知识的,一般采用学生未经历过的,或真实世界新出现的情境,结构开放,引导学生探究隐藏在程序性知识背后的陈述性知识。二是以基于议题式教学活动的课堂模拟呈现,即“课程内容活动化”。“交往实践本质上具有生成性,它不仅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构造,而且生成新的意义图景,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具有建构性。”[18]采取自制微视频、自制动画、编排小短剧、情景剧、调研报告、读后感、观后感、心得体会和文艺创作作品等高阶认知策略引导学生多途径多角度探究,以期在范例分析、观点展示中深化理解、提高认识、拓宽视野、锻炼思维。三是注重课程教学情境化呈现。“事件与场所密切相关,通过场所中的事件的再现创造出特定的场景及空间的意义。”[19]课程学习的核心目标是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创设真实情境成为关键。创设的情境应该具有典型性、切合性、新颖性、复杂程度不等和结构不良性不同的特点。思政理论课选修课教学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在情境中设置带有冲突性、理论性强的、有争议性的话题或现象供学生思考,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明确行为目标、明晰约束条件提出解决方案,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将人生目标定位于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高度上。

参考文献:

[1]熊建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研究导论[J].思想理论研究,2007(7):74.

[2]刘建军.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高、精、尖”[J].思想教育研究,2018(4):88.

[3]皮亚杰.结构主义[M].倪连生,王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2.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文科,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8.

[6]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68.

[7]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5-01(2).

[8]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2).

[9]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更好走向未来 交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答卷[N].人民日报,2013-06-27(1).

[10]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9-03-18(1).

[1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5.

[12]顾钰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6.

[13]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2).

[14]梁純雪,圭依凡.课程体系重构:基于增强思政理论课针对性和亲和力的调查和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8(11):66-67.

[15]冯尚春,王迎春.高校课程群建设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延伸课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8):58-59.

[16]邱仁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理论阐释[J].思想教育研究,2018(4):110.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

[18]罗洪铁,周琪.文化环境: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新视界[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3):94.

[19]岳华.当代德国城市公共空间之市民性的表述[J].同济大学学报,2013(6):58.

An exploration of selective compulsory course group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cienc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ong Jin

(School of Marxism, Ch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Chuzhou 239000)

Abstract: Taking this as the direction and following, Several Opinions on Deepening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 Schools in the New Era jointly issued by the Central Office and the State Office requir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build a curriculum system of “compulsory courses plus elective course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ctives are the expansion and supplement of compulsory courses, and the strengthening and refinement of compulsory courses. The realization path can be as follows: improve ideological understanding, optimize the planning and sett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ctives, strengthen teaching,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leve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ctive courses, improve the teaching method,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and function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ctive courses.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Optional compulsory courses; Electives; Curriculum focus; Teaching breakthrough

猜你喜欢

选修课思政课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三线”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启示——以四川工商学院教改为例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高等院校艺术类学生中管弦乐的选修教学
基于构建双语环境下的多样化选修课理论及实践
高校开设普拉提选修课的意义探析
关于光学与现代生活通识教育选修课的几点思考
高职英语视听说选修课多元考核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