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翼联动”构建初中英语课后作业多元化体系

2023-02-21潘哲菲

广西教育·A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课后作业多元化双减

潘哲菲

【摘要】本文认为通过“教师、学生、家长”三大主体共同参与,形成“三翼联动”,构建科学有效的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体系,有助于真正实现作业“减负提质”的目标。

【关键词】“双减” “三翼联动” 多元化 初中英语 课后作业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31-0093-03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让作业“减量提质”成为当前中小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切实推进作业“减量提质”,首先需要明确作业的本质是什么。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其本质上也是一种学习活动。如何在严格把控作业量的基础上,通过作业提升学生的知识技能、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全面发展,是教师进行作业设计时应考虑的问题。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五个方面对学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而语言技能就包括了听说读写四个技能。在英语学科的四个技能中,听说技能明显属于语言学习的基础,但作业设计却一直停留在训练读写技能上,致使学生无法通过英语作业提升自己的听说技能。由于教师过度注重读写技能的训练,再加上英语作业单一化,因而导致学生的听说能力提升缓慢,同时也容易让学生觉得读写作业枯燥乏味,削弱了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为了突破英语作业设计的困局,本文基于“双减”背景,探索建立教师、学生、家长三大主体联动(“三翼联动”)机制,并以此为抓手,深入探究让课后作业量“减下来”、让学生学习效率“提上去”的初中英语作业多元化体系。

一、当前初中英语课后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层面:不够重视听说作业

当前,英语课型主要分为听说课型和阅读课型。在听说课型中,课堂教学主要侧重于通过一系列任务提升学生的听说技能及日常交际技能,而课后作业一般是与课文相关的语法知识点练习,学生根本无法通过作业巩固和提升听说技能;在阅读课型中,虽然课堂教学内容已经从主要开展词汇、语法教学,转变为要求学生学会运用阅读技能对语篇的主旨、主要内容、作者意图、写作手法、语言修辞等进行深入解读与分析,但是课后作业依然包含了大量的词汇、语法训练,关于文本解读的作业只占少数甚至为零,写作训练也相对较少,导致学生无法从中提升自己的文本解读能力及写作能力。

(二)学生层面:学习水平参差不齐

一般情况下,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理论上,七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英语学习基础,但由于不同的小学对英语学科的重视程度不一样,造成了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且随着学段的提升逐渐变为“两极分化”。最先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是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教师为了方便批改,通常统一布置课后作业。这样的作业往往只能兼顾学生的平均水平,导致学习水平较弱的学生常因作业过难而无法完成、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因作业过于简单而“吃不饱”。

(三)家长层面:监管缺乏有效性

由于课后作业一般在家完成,因此家长对学生完成作业负有监督管理之责。但是,一部分家长对作业的认知依然停留在“教师布置,学生完成,和家长无关”的层面,他们一般只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而忽略了作业的完成质量;一部分家长受自身英语水平的限制,对孩子在完成作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无法解答,只能求助作业软件,最终助长了学生懒于思考的不良习惯。由于家长层面的监管缺乏有效性,因而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往往很难把控。

二、以“三翼联动”构建初中英语作业多元化体系的尝试

构建多元化初中英语作业体系,首先需要明确“多元化”的定义。“多元化”指的是多样化的发展,而“作业多元化”则具体指作业类型多元化、作业层次多元化、作业评价与反馈多元化。“三翼联动”则要求充分发挥教师、学生和家长三大主体在作业多元化的各个层面中的联动作用。其中三大主体的地位并非一成不变,在作业多元化的不同层面中占主导地位的主体会随之变化,其余两大主体起到协同促进的作用,从而达到作业管理最优化。只有将“三翼联动”与“作业多元化”进行动态融合,才能使初中英语作业体系成为一个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最终达成育人目标的长效管理机制。

(一)教师主导,实现作业类型多元化

要实现作业类型多元化,需要教师对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进行深入研究,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学情分析,在严格把控作业量和作业难度的基础上,设计出“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多元化作业。

1.听说作业:重视课堂口语输出,拓展听说能力训练

针对听说作业重视度不足的问题,教师应该以课标为依据,有目的有计划地設计听说作业,可以结合课堂输出部分的情景进行拓展设计,鼓励学生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学习成果。以外研版英语九年级上册Module 1 Unit 1为例,课堂输出的内容是,教师提出一个去景点旅游的寒假计划,将每个学习小组设定为不同的“旅行社”,要求各“旅行社”推出一个简单的旅游方案。任务完成后,各组派一名代表上台介绍本组方案。教师还可以延续这一学习任务,布置小组作业:要求学生完善旅游方案,将其制作成英文宣传单;小组成员都需要熟读熟记宣传单内容,并在下一节课以团队的形式向全班同学宣讲。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听说能力,教师可以借助“口语100”“英语趣配音”“翼课英语”等线上平台布置课文跟读练习,以及与旅游主题相关的配音练习,并完成一次和班级同学的配音比拼。这样的听说作业能充分调动学生团队合作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而口语平台上的朗读功能及配音功能则让学生的听说技能得到针对性的指导,游戏和竞赛等制度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开口说英语的兴趣。

2.读写作业:锻炼阅读技能,在写作中迁移语言运用能力

在布置阅读与写作作业时,教师可以将作业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延续课堂上传授的文本解读的方法,要求学生学会运用阅读技能对新语篇的主旨、主要内容、写作手法、语言修辞等进行深入解读与分析,并根据以上几个方面整理出思维导图。第二部分,依托整理出来的思维导图,形成写作框架,迁移运用进行片段式写作。以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下册Module 6 Unit 2为例。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解读,形成了男主人公David Smith将自己“写作的爱好”发展成自己的事业最后取得成功的阶梯式思维导图,让学生提炼出介绍“我的爱好”的基础写作框架(如图1)。在课后作业中,教师选取了介绍乔安妮·凯瑟琳·罗琳(J. K. Rowling)的写作成功之路的篇章,要求学生运用阅读技能解读文本,然后形成篇章的思维导图,并将课堂上的基础写作框架做进一步补充,形成完善的写作框架(如图2),最后进行“我的爱好养成之路”一文的写作。这样的读写结合作业,有利于锻炼学生的阅读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

(二)学生自主,实现作业层次多元化

作业层次多元化,能为学生提供更大的自主性和选择性。将完成作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既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理念,也符合“双减”政策的要求。以往的分层作业,一般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作业的分层体现了较大的自由度,学生的可选择性增加,但也为作业的完成质量增加了不确定性,最终可能无法达到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目标;二是作业的分层主要依托教师对学生学业水平等级的划分,学生属于被动分层,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加上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可能会导致处于学习等级过渡阶段的学生可能会安于现状。笔者认为,要真正实现作业层次多元化,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学生自主评估自身现阶段英语水平层次

英语作业分层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对自身的学习经历和学业水平十分了解,教师可以把学习分层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主动程度、学习能力、学业水平等情况进行分组。比如:自主学习能力强,具有较强拓展思维,英语水平优秀的学生为A组;英语基础知识掌握能跟上整体进度,但对更深层次的知识理解能力偏弱,需要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为B组;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专注力较弱,英语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为C组。这种分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学生可以根据每一阶段的学业情况调整自己的组别。

2.教师设置分层教学目标和分层作业

在学生自主进行分层后,教师应对每一节课设定三层级教学目标,并针对教学目标设计三个层次的作业。第一层次的作业一般为个人作业,是关于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巩固及应用训练。在听说作业中体现为模仿朗读、配音练习、编写对话等作业,目的是巩固和提升学生基础的听说技能;在阅读与写作课中体现为关于文章所包含的基础词汇、语法运用练习,并要求学生完成回顾课文主要内容的相关练习,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同时为后续的写作任务搭建支架。第二层次的作业一般为小组作业,是对课堂教学输出部分的进一步提炼,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听说作业体现为小组合作的口语演说,阅读与写作作业则体现为制作思维导图、英文简报、手抄报、片段式命题作文、小说续写、编写歌谣等。第三层级的作业一般为个人或小组思考型作业,是基于课文核心主题的延伸性问题,体现为思辨性较强的论题,要求学生选择支持的观点,然后陈述自己的论据,目的是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及评判性思维,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3.家校双向激励,助力学生实现学习层次突破

教师设计分层教学目标及作业后,需要与家长沟通,通过家校双向激励制度助力学生实现学习层次的突破。激励制度可以采取积分制,首先要求学生设定自己学期中段、末段所要达到的积分目标,由家长进行过程性监督,在学期中段及末段进行组内积分排名。A组学生需要完成第一层次、第二层次的作业,如果同时完成第一、第二层次作业即可获得单倍积分,如果完成第三层次的作业即可获得双倍积分;B组学生需要完成第一层次作业,如果完成第二层次的作业即可获得单倍积分,如果完成第三层次作业即可获得双倍积分;C组学生需要完成第一层次的作业,如果完成第二层次的作业即可獲得双倍积分,完成第三层次作业即可获得三倍积分。根据积分情况,最终达成目标的学生可获得学校奖励,同时倡导家长给予学生一定的奖励。此外,在学生自主申请下,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后,可以根据积分情况进行一次分组调整。双向激励制度有助于家校间加强沟通合作,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增进家长对学生的了解,助力学生实现自我突破。

(三)家长介入,实现作业评价与反馈多元化

传统的作业评价与反馈,实施的主体一般是教师。教师每日对作业进行批改、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作业情况。由于家长对作业的内容及评判标准不了解,因此容易与教师之间产生“信息差”,导致教师评价与反馈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经常苦恼于学生的作业经过评价与反馈后还是“一成不变”,家长则对教师反馈的作业情况过度焦虑。为了减少家长对学生作业的焦虑,教师需要进一步优化作业评价与反馈机制,建立以家长为辅助的反向作业评价与反馈机制,从家长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向教师反馈学生的家庭学习情况。比如,让家长以一个星期为周期,对学生在家自主学习、完成作业、作业纠错、错题收集等情况进行评价,然后向教师反馈。家长介入的作业评价与反馈机制,能有效缩小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信息差”,有助于学生找到课后学习的漏洞并及时查漏补缺,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双减”的目标之一是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但这并不意味着单纯的“减量”,其需要建立在“提质”的基础上。利用“三翼联动”构建多元化初中英语作业体系,是“双减”背景下对作业管理体系的一种探索。相信在未来,这一方法能够更加完善,真正帮助学生走出作业的“困境”,助力学生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徐莉华.“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作业分层布置实践[J].学苑教育,2022(4):82-83.

[2]胡耀华,邵森弟.“两控”助“双减”“多翼”筑“五尚”:“双减”背景下的作业管理实践[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22(Z1):99-101.

[3]王玉萍.“双减”背景下有效作业的设计和实施[J].中国教育学刊,2021(S2):207-213.

[4]季祝语.浅谈“双减”背景下的初中英语作业多元化设计[J].校园英语,2022(2):65-67.

猜你喜欢

课后作业多元化双减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精心营造学习氛围 成就语文高效课堂
浅析新课标下学好数学的方法
探究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设计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