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的“1+3+X”模式探索

2023-02-21樊蓉董小莹

广西教育·A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个性化作业模式探索初中语文

樊蓉 董小莹

【摘要】本文基于事实性知识、方法性知识、价值性知识的知识分类标准,从三个维度探索初中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模式,提出设计“记中学”作业、“做中学”作业、“悟中学”作业等作业类型,突出初中语文作业的趣味性、实践性、综合性、层次性、开放性、生活性等特点。

【关键词】初中语文 个性化作业 模式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31-0076-04

作业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对保证学生学业质量、促进学生学科素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初中语文教师要讲究作业设计策略,优化作业设计方法,通过多样化的作业,帮助学生巩固语文基础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吴刚平教授认为,基础教育各学科都有三种知识,即事实性知识、方法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并且三种知识分别对应三种学习方式,其中事实性知识就是学科类知识,主要通过记忆、理解、再现、判断等方式获得,叫作“记中学”;方法性知识就是学科方法、学习方法,这一类知识主要通过操作、探究、分析、归纳、解释、推理、拓展等方式获得,叫作“做中学”;价值性知识也就是学科意义、学习意义,指的是由价值观念构成的知识系统,这一类知识主要通过体验、反思、取舍、定向、创造等方式获得,叫作“悟中学”。本文将这一理念运用于初中语文作业设计,探索出如图1所示的初中语文个性化作业“1+3+X”设计模式。这里的“1”是指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力为核心,学习力是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的综合体现;“3”指的是作业设计的三个维度,即三种学习方式“记中学”“做中学”“悟中学”;“X”指的是多种多样的作业形式。初中语文个性化作业“1+3+X”设计模式丰富了作业的内容和形式,突出了语文作业的趣味性、实践性、探究性、开放性、层次性、综合性等特点,为教师探索初中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指明了方向。

一、“记中学”作业

初中语文事实性知识需要通过记忆才能掌握,而记忆最大的“敌人”是遗忘。要让学生牢记语文事实性知识,教师可以设计“记中学”作业,让学生通过记忆、理解、再现、判断等方式完成作业,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记中学”作业主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教师设计“记中学”作业,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思考。

(一)优化记默类作业

字音、字形、古詩文默写、文言文翻译等是初中语文基础知识,这些基础知识数量众多、分布零散,学生需要记忆和背诵的内容很多,往往掌握得不够扎实。要牢固掌握语文事实性知识,学生必须多次重复地背诵、抄写,进行重复记忆和机械训练。这样的学习方法形式单一、枯燥乏味,不仅占用学生大量时间,而且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要让学生牢固掌握语文事实性知识,教师可以设计“记忆、默写、批改、订正”一体化作业,帮助学生积累应知应会知识。例如,教师可以在记默字音、字形等作业的基础上,增加自主批改、自主订正环节,丰富作业完成的过程,分散做作业的学习重心。这样,学生不仅要进行记忆和默写,而且要通过自主批改和自主订正,发现知识的缺漏,及时进行补充。如此,语文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积累就变成了查漏补缺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重复训练。

(二)诵读与展示相结合

语文背诵有助于学生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然而一提起背诵,学生就愁眉不展、唉声叹气。其实,语文事实性知识通常以判断、选择、填空的形式出现在考试当中,因此,背诵大量的语文事实性知识还是非常必要的。教师要重视学生对语文事实性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可以通过“诵读+展示”的作业形式激发学生的背诵兴趣。例如,教师要求学生背诵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学生熟练背诵后,可以用电脑软件录制自己背诵经典篇目的视频,将视频发送到信息教学平台。这样,教师可以及时查阅学生背诵课文的情况,同时展示学生的优秀作业,及时进行反馈和跟进。教师优化了学生背诵课文的过程和形式,增加了一个“展示”环节,学生背诵课文时就不会觉得枯燥乏味了。

(三)推送同类错题

为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事实性知识,教师通常会为学生安排一定数量的基础知识作业和基本技能作业,但由于批改和讲评作业不及时,导致长期存在“学生会的还是会的,不会的仍然不会”的学习现象。为帮助学生巩固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基本技能,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教学平台的大数据功能,分析学生完成作业情况,找到学生完成作业过程中的薄弱点,从信息教学平台题库中挑选出相似的题目推送给学生。也就是说,当学生在信息教学平台完成答题点击提交后,由信息教学平台出示评分结果、错题分析,同时推送同类错题,方便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分析出错的原因,还可以做一做同类型题目,达到巩固知识和举一反三的目的。教师也可以运用信息教学平台的统计、催交、批改、解析等功能,及时了解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促进学生的“学”,改进教师的“教”。

二、“做中学”作业

学生完成“记中学”作业是为了同遗忘做斗争,更好地掌握和巩固语文事实性知识。学生之所以会遗忘知识,是因为没有真正地理解它。如果学生能够对语文事实性知识进行整理、分类、比对、归纳,就有可能增强记忆效果。对于有一定难度的语文知识,学生需要经历操作、探究、分析、解释、推理、思辨、拓展等语文实践活动过程,以此加深记忆。基于这种学习方式而设计的作业叫作“做中学”作业。“做中学”作业主要解决“如何学”的问题。教师设计“做中学”作业,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由已知到未知的原则,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习得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路径和方法。

(一)绘制可视化的思维导图

学生学习语文不能仅靠死记硬背和机械重复的训练,重要的是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思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将零散的、点状的知识进行梳理与归纳,构建系统、清晰的可视化知识体系。思维导图是一种表达发散性思维的图形思维工具,它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将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连接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完成语文作业,培养归类、概括和总结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复习“病句及其修改”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分析和概括。比如: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核心知识应当是“病句及其修改”,由此向外发散出与之相关联的知识点是“病句的类型”“病句的修改方法”。每一个关联知识点又可以生发为下一个知识中心,包含了更多的知识点,如“病句的类型”包括“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赘余或残缺”“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病句的修改方法”包括“语感审读法”“语法分析法”“逻辑分析法”。思维导图的知识连接点越多,知识的半径就越大,知识的覆盖面也越大,学生再辅之以图形、色彩,便可以把零散的知识根据一定的逻辑关系构建成一张开放性的知识网络。这样,原本散乱的众多点状知识就变成了结构化、系统化、可视化,可以一“网”打尽知识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可以让学生掌握构建知识体系的方法。

(二)鼓励学生有个性地诵读

学生只有对感兴趣的事物才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索,个体主观能动性才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声情并茂地诵读,可以把无声的文字符号所描写的情景转化为具有声韵的艺术氛围,用声音赋予文字灵性,使人获得思想的启迪和审美的享受,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设计个性化诵读作业,如学生独自诵读、学生合作诵读、制作朗诵试听作品等,有利于学生在诵读文本的基础上生成感悟,产生个性化的理解,深入理解文本内涵。个性化诵读作业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而且可以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三)开展批注式阅读活动

朱光潜先生在《谈读书》中提道:“读书不在多,最重要的是读得彻底。”批注式阅读能够很好地达到这个目的。批注式阅读是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提高阅读水平的一种学习方法。批注式阅读是一种沉浸式的阅读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深入领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和语言美感,提高阅读能力,发展语文核心素养。批注式阅读方法有很多种,比如感想式批注法、点评式批注法、提问式批注法、拓展式批注法等。感想式批注法和点评式批注法主要用来阅读文学名著,提问式批注法和拓展式批注法可以用来阅读文学名著以外的作品。学生运用批注法阅读作品,通过整体感知、联想和想象、质疑拓展等,感受文学语言和人物形象的独特魅力,通过批注表达自己的思考,从中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教师开展批注式阅读活动可以这样做:首先,向学生推荐文学作品,给予学生阅读方法指导;其次,学生阅读作品并完成批注,分享阅读收获;最后,评选“班级阅读之星”,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批注式阅读作业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可以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

三、“悟中学”作业

“做中学”作业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实践探索的乐趣,获得方法论知识,但还是被动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如果能够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唤醒内在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在体验、反思、取舍、创造等活动中进行创造性学习,从学习者转变为研究者,那么就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力。基于学科价值和学习意义培养的作业称之为“悟中学”作业。“悟中学”作业主要解决“创造性学习”的问题,设计“悟中学”作业,教师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去做。

(一)设计“四色”作业

“四色”作业包括独立思考、对比辨析、规律建模、举一反三等4个学习与思考的过程,它是一种全新的作业形式,集学生的自主思考、自主批改、自主归纳、自主拓展于一体,有利于学生快速掌握知识获取的途径和方法,同时根据已学知识、结合已有经验开展创造性学习活动,提高学习能力。“四色”作业要求学生运用四种颜色墨水的笔完成作业,常用的有黑色墨水笔、红色墨水笔、蓝色墨水笔和绿色墨水笔。例如,学生写作业时首先要独立思考,用黑色墨水笔写出答案,然后用红色墨水笔订正答案,接着用蓝色墨水笔总结答题技巧,建构答题模型,最后用绿色墨水笔进行归纳和总结。“四色”作业要求学生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进行深入思考,开展深度学习,强调学习的参与感和体验感。之所以提倡学生用四种不同颜色墨水的笔写作业,是因为颜色具有瞬间感知的特点,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知识内容和学习步骤,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思考模式。学生翻开作业本时,看到的不再是黑压压的文字,而是不同颜色所代表的不同知识内容及学习过程,复习时就能事半功倍。

(二)错题整理作业

学习力包括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当学生的学习方法正确、学习策略得当,并且能够熟练地运用方法进行学习时,学习力就形成了。错题整理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对于错题整理,教师可以用“小题大做”的方式构建如图2所示的“一找五思一做”错题整理模型。“一找”即查找平时作业及测试卷中的高频错题;“五思”即针对高频错题,从5个维度去思考,比如这道题考了什么知识点、如何进行解答、我为什么做错、有没有更好的解题思路、再次遇到这一类题型如何进行解答;“一做”指的是再次做一遍同类变式题,验证解题方法是否适用,举一反三。错题整理作业是用“小题”来“大做”文章,让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实际上是培养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学习品质,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和概括能力,使学生成为研究型学习者。

(三)试题命制作业

提高学生的学习力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毅力、学习创造力和学习转化力,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试题命制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力。例如,教师可以设计“研中学”试题命制作业,让学生从做题者转变为命题者,从命题者的角度审视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而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教师可以按照如图3所示的7个流程设计“研中学”试题命制作业。“研中学”试题命制作业设计流程包括建组、研题、命题、磨题、测试、阅卷、讲评7个环节,学生通过命制试题,不仅获得了成就感,而且能够在命题、阅卷和讲评的过程中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突破学习困境,跳出单一学习者的思维模式,从命题者、阅卷者、学习者、研究者等维度梳理自己的学习过程,改变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力,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研中学”试题命制作业正好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让学生看到学习的过程和结果,不断挑战自我。

(四)设计说题作业

富兰克林说:“告诉我,我会忘记;给我看,我可能记住;让我参与,我才会学会。”学习金字塔理论也告诉我们“教是最好的学”。可见,只有沉浸式、体验式学习才能让学习效果最大化。因此,教师必須思考什么是学习力的关键要素,即“不需要再学习的能力”,也就是可以自己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说题作业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力。说题作业要求学生首先找到作业中的高频错题,研究高频错题涉及的知识点、答题要领、答题步骤以及需要注意的细节,把高频错题学懂弄通,再通过“说题”的方式把他人教会,这样,自己才是真正地学会。这样的学习效果远比教师的说教要有效得多,因此也更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力。为增加说题作业的趣味性,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说题作业录制成视频,给予学生时间和空间,充分地展示自己,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五)“日省对话录”作业

提高学生的学习力,首先要解决学生的学习动力问题,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并建设一个强大的动力系统。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日省对话录”作业,让学生以日记的方式,每日与自己进行“对话”,在“对话”的过程中不断强化自己的优点,利用积极的心理暗示帮助自己克服困难,实现目标。在“日省对话录”作业中,学生可以记录学习语文的收获,可以记录语文学习中的不足,可以记录语文学习的难点,可以记录语文学习的点滴感悟。总之,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有所感悟时,都可以通过文字的形式与自己“待一会儿”,让自己静下心来思考。教师查阅学生的“日省对话录”作业,可以发现学生语文学习的真实情况,体会学生的喜怒哀乐,为学生写下鼓励性的话语,用无声的方式陪伴学生成长。

个性化作业“1+3+X”模式在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中的运用还有很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谨记知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学生遗忘,但是获取知识的路径和方法却是永远不会被忘记的。教师要本着“提高学生学习力”的宗旨,不断拓宽语文作业的广度和深度,做到以“质”取胜,而非以“量”取胜。学生在完成语文作业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知识,而且要通过作业这个媒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形成强大的学习毅力,习得语文学习方法,获得全面、可持续的发展,让学习真正发生。

参考文献

[1]吴刚平.知识分类视野下的记中学、做中学与悟中学[J].全球教育展望,2013(6):10-17.

[2]黄佳琪.追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拔节生长:浅析沉浸式批注阅读的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2(1):131-132.

[3]樊蓉,方圆.信息技术背景下语文课外“四色作业”创新探索[J].广西教育,2016(11):113-116.

猜你喜欢

个性化作业模式探索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初中化学个性化作业设计技巧探微
高校户籍管理模式探索
初中英语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小学英语让学与生的教学模式探析
初中数学个性化作业的设计与评价
高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