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联结策略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探究

2023-02-21苏日亮

广西教育·A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单元整体教学教学设计小学语文

苏日亮

【摘要】本文以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神话单元为例,从联结语文要素、单元主题、学生生活、学习任务四个维度探讨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方法,从中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体悟情感、思维迁移和评价鉴赏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 单元整体教学 神话单元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31-0058-0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语文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结构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现行语文教材围绕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编排各单元课程内容,改变了过去“单元—阅读”或者“主题—阅读”的单元编排方式,形成了一个个单元系统。

联结思维是一种科学的认识方法,单元整体教学上的联结策略是指以教材文本为支点,依托单元学习任务,联结与之相关的语言运用、思维发展、文化传承和审美鉴赏等素材,精心设计语文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体悟情感、思维迁移和评价鉴赏的能力,拓宽课堂教学的外延,引领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单元整体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联结策略?本文以四年级上册神话单元的教学设计和实施为例进行说明。

一、联结语文要素,定位单元教学目标

语文教材以培养学生必备的语文知识、基本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核心,串联起一个个具体的语文要素。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以神话为主题,编排了《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等四篇课文,其中前三篇是精读课文,后一篇是略读课文,现代文和文言文交叉编排,相得益彰。以文体形式组织单元是统编教材的重要特点,除了三年级的童话单元和寓言单元,四、五年级还编排了“现代诗”“民间故事”“说明文”“古典名著”“小说”和“外国文学名著”等六个文体单元。从三年级开始,教材训练目标和语文要素呈现螺旋上升的特点,关于“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语文教材三、四年级的编排规律如表1。

这样的编排和设计,体现了螺旋上升的阶梯特征,同时也实现了教材与教材、文本与文本的无缝衔接。从表1不难看出,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主题鲜明,教学要素清晰,前两个语文要素指向阅读,后一个指向习作。语文要素“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不仅延续与提升了三年级“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的学习要求,还为后续学习本册第七单元的“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四年级“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做好了铺垫,起到了前后联结和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设计本单元整体教学内容时,笔者通过梳理本单元在整个教学序列中的作用和地位,找准定位,联结前后两个语文要素,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站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高度确定让学生“学什么”,对知识能力、语言理解、思维品质目标进行前后联系与整合,适当补充“收集与分享”学习资源,确定本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如表2)。

二、联结人文主题,重构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围绕神话故事的主题进行编排,同时又是独立的个体,每篇课文均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讲述了一个神奇的故事。教学神话文本,教师应准确把握神话故事的文本特征,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神话,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功能。为了落实单元整体教学内容,教师需整体把握单元导语、各篇课文、课后思考练习题、单元习作和语文园地等语文学习素材,紧扣单元人文主题因素,确定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依据学情适当调整、补充、重构整个单元教学,重点解决“怎么学”的问题。笔者对本单元总体教学思路和流程的设计如图1。

在本单元教学中,笔者首先以“学习园地”和“日积月累”两个板块中与神话相关联的词语、古诗学习理解作为切入点,结合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经验,激发学生深入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接着灵活调整单元内容的教学顺序,联结生字词、中国神话故事、外国神话故事的学习,优化教学过程,让学生顺利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神话文体的特点,为顺利开展本单元习作教学作铺垫,以期实现读中促写、读写结合的教学目标;最后通过整合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拓展整本书阅读,让学生对比阅读中外神话,进一步延展语文学习空间与时间,巩固神话单元学习成果,实现“学到什么程度”的课堂学习愿景,把神话故事单元的整体学习过程转变为语文核心素养整体提升的过程。

三、联结学生生活,设计单元教学情境

《2022年版语文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实施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進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单元教学情境不同于上课时创设的教学情境,而是贯穿整个单元教学的情境,它需要联结课程内容、学生生活、语文实践,从而实现内容、学习、生活三者之间的贯通与互动。

本单元由四篇神话和习作“我和  过一天”、语文园地和“快乐读书吧”等几个板块组成,其中《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和《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均来自我国先秦古籍《山海经》,《普罗米修斯》则改写自古希腊神话,情节神奇,想象力丰富。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字词句运用”也围绕“神奇的神话”这一主题引导学生积累词语,交流神话人物形象。“日积月累”呈现了一首与神话有关的古诗——《嫦娥》,“快乐读书吧”中烛龙神的介绍,《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山海经》和《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的阅读推荐,都与神话的神奇息息相关。这些学习内容有引人入胜的故事、个性鲜明的人物、生动有趣的语言,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师应研究教材的编排规律,抓住神话文体特征,品味语言,搭建任务框架,遵循学生的学习逻辑,联结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单元教材内容,落实语文要素;应从“神奇”二字入手,将本单元教学情境确定为“中外神话之旅,感受神话之美”;应以“神奇”为真实情境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将本单元的教材内容进行联结和整合,形成“读神话”“悟神奇”“讲神话”“编故事”四个学习任务群,带领学生品读中外神话,感受神话神奇的想象,感悟神话人物鲜明的个性形象,最后分享阅读成果,讲述神话故事,编写神话习作;应通过任务驱动,贯穿整个单元教学情境。

情境任务一:读神话。让学生对比阅读《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普罗米修斯》,边读边想象画面,把握神话故事的主要内容,联结中外神话的共同特点,感知神话特点;联结阅读文言文《精卫填海》和古诗《嫦娥》,以读促悟,感受神话人物形象,品味古诗文的韵律美。

情境任务二:悟神奇。让学生品读《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普罗米修斯》,以文带文,自主探究,归纳神话语言特点,感受神话的神奇和人物形象的鲜明。

情境任务三:讲神话。延学拓展,让学生开展“寻找身边的神话故事和神话人物”“读读中外神话故事”等活动,借助故事手抄报、神话故事会、神话故事配音等语文实践活动分享与交流阅读成果。

情境任务四:编故事。让学生联结神话人物与习作要求,总结神话特点,学以致用;仿写与编写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四、联结学习任务,落实单元教学评价

《2022年版语文课标》提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改进教师教学,全面落实语文课程目标。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中,教师应依据教情和学情,联结学习任务,选用恰当的评价方式,抓住关键,突出评价重点,丰富评价内容,注重整体评价,加强过程性评价与多元评价,实现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一)细化评价内容

在单元整体教学观念的观照下,教学评价除了关注“做得怎样”,还应该关注“怎么做”的过程,以及单元与篇章、篇章与篇章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加以细化,确定明晰的评价内容和评价要点(如表3)。

教师对表3学习任务“读神话”进行评价时,虽然紧扣的是同一个学习任务,也就是针对单元要素“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评价,但四篇课文的阅读评价内容有所侧重,评价要点和评价角度也不尽相同:《盘古开天地》的关注点是“课文批注的方法及写下批注的感受”;《精卫填海》的关注点是“抓住文本关键词”;《普罗米修斯》的关注点是“圈画关键词句,批注感受”;而略读课文《女娲补天》的关注点是“找关键句,进行想象与补白”。由此可见,评价要求呈递进式螺旋上升的特点。这种细化了的评价内容和评价点贯穿学生的整个语文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学习的有力工具。

(二)注重多种评价

评价是重要的教学导向。单元整体教学的评价,不但要把关注点放在真实的学习任务当中,还应融入本单元的人文主题、语文要素、日积月累、词句段运用、习作、“快乐读书吧”,适时进行综合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及终结性评价等多种评价,以学习评价引领学习目标的达成。如围绕“读神话,悟神奇,讲故事”这个单元大任务,综合评价的项目有读中外神话、讲神话故事、夸神话英雄、写神话(童话)故事等;评价方式可以有“阅读小打卡”、绘制“神话人物排行榜”、制作“中外神话人物卡”、绘制神话故事思维导图、汇报展示等,评价的指标主要有完成学习任务情况、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等。同时,将评价自然嵌入学习过程,让单元整体阅读更具开放性和价值性。例如,在情境任务二“悟神奇”的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对三篇神话进行对比阅读,教师先要求学生阅读《盘古开天地》,用一个恰当的词语给课文中四幅插圖取标题。在学生小组共学交流探究后,师生再一起从“用词准确”“内容贴切”“字数恰当”“情感鲜明”等角度评出“盘古沉睡”“开天辟地”“顶天立地”“化身万物”等最佳标题。然后,教师让学生对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尝试给《精卫填海》和《普罗米修斯》两篇课文补充匹配的插图,并进行合作交流与展示。最后,教师评价学生在阅读、理解、表达、合作等方面的能力。

终结性评价适合用于单元测评,评价项目围绕本单元的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梳理与探究、表达与交流等语文学习任务展开,设计和单元大情境相一致的真实情境。评价内容设计要全面覆盖本单元的知识点,通过做一做、找一找、猜一猜、说一说、画一画、评一评、写一写等评价活动,分层、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与素养。这样的评价可视性、操作性强,能够快速、有效地达成单元学习质量评估目标。

(三)突出多元评价

为了丰富单元整体教学的评价内容,评价设计还应实现评价内容多元化,倡导自我、师生、生生、家长等“四位一体”的多元评价,引导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在平等互助、合作探究中展开深度交流。例如,在本单元情境任务三的延学拓展阅读活动中,对于“神话故事擂台赛”主题阅读评价,教师可以设计如表4所示的学习评价单。

以上评价单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更全面、合理的评价,确保了“故事插台赛”展示汇报的质量。评价客体中引入个人、教师、同学、家长等多方评价,更有助于学生巩固单元学习效果,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情趣化,使学生将对神话故事的学习过程转变为语文核心素养整体提升的过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马益彬.基于语文要素的单元整组教学:以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为例[J].语文建设,2021(8):8-11.

[3]范国强.“1+X”理念下统编教材特殊单元的群文阅读[J].教学与管理,2020(35):32-35.

[4]赖红云.小学高年级语文单元整体作业设计例析[J].广西教育,2023(1):83-86.

猜你喜欢

单元整体教学教学设计小学语文
单元整体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有效性的研究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