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名师教学个性与共性的比较研究

2023-02-21朱冬莹戴红稳

广西教育·A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同课异构比较

朱冬莹 戴红稳

【摘要】童话是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重要文体。本文通过比较鱼利明和柳华华同课异构《蜘蛛开店》一课教学,探析两位教师的教学个性和共性,揭示他们在遵循教学共性的基础上张扬教学個性,使教学共性与个性交相辉映的教学规律。

【关键词】《蜘蛛开店》 小学语文课例 教学个性 教学共性 比较 同课异构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31-0053-05

童话是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重要文体。《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语文课标》)对第一学段“阅读与鉴赏”提出要求,让学生“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并在附录2“关于课内外读物的建议”中,把童话阅读排在了第一位。童话在小学语文第一学段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弗洛伊德曾把童话故事的解释和“梦的解析”联系起来,认为成人在潜意识中的意愿和冲动可以以梦的形式安全地表达出来,而童话故事则为儿童提供了一种能够安全地宣泄消极情绪的如梦一般的情境。下面,我们从小学语文教学名师鱼利明和柳华华执教二年级下册《蜘蛛开店》的课例出发,通过分析他们的教学个性与共性,探讨童话文本的教学价值,总结归纳两位名师的教学风格。

一、《蜘蛛开店》教材分析及课例介绍

(一)教材分析

1.文本内容与形式

《蜘蛛开店》是童话文体。课文讲述了一只蜘蛛因无聊而开办纺织店打发时间,三次换招牌“卖口罩”“卖围巾”“卖袜子”的经过。故事赋予蜘蛛人格,想象丰富,趣味性十足。文章采用复沓结构,回环跌宕,情节一波三折。语言准确生动,风趣幽默,充满童心童趣。作者鲁冰把蜘蛛置身于系列矛盾冲突中,以蜘蛛通过不断变化应对各种困难又难以真正克服困难的尴尬处境,增强了故事的戏剧性与可读性。

2.在教材中的定位

语文教材从一年级上册开始,有梯度有层次地安排了“借助图画读故事→借助提示复述故事→借助提示讲述故事”(见表1)的讲故事阅读训练,要求教师不断增强学生讲故事的能力。

《蜘蛛开店》是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0课课文。该单元以“改变”为人文主题:第1篇《大象的耳朵》写大象想法在不断改变;第2篇《蜘蛛开店》主要写蜘蛛开店三次换招牌的改变;第3篇《青蛙卖泥塘》写青蛙卖泥塘的过程中想法的不断改变。第2篇《蜘蛛开店》在本单元讲故事这一训练点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经过上一课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借助图片讲故事的方法,因此,在《蜘蛛开店》的课后练习题中便提出了“根据示意图讲一讲这个故事”的训练要求。同时,在教材《蜘蛛开店》的文本中还提供了蜘蛛卖口罩、卖围巾、卖袜子的三幅插图。因此,教师在第1课时可先引导学生看图讲故事,让学生复习上一课看图讲故事的方法,同时熟悉课文的主要内容,分别讲好三幅插图中的故事情节;第2课时再引导学生借助示意图完整讲述蜘蛛开店的故事,为后一篇课文要求学生“说一说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的故事讲述奠定基础。

3.教学目标

就《蜘蛛开店》一课的教学目标而言,大多数教师将其设置为下面4个目标:(1)会认“店”“蹲”“寂”等15个生字,会写“店”“决”等9个生字;(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蜘蛛开店三换招牌的情感变化,感受故事中各种角色特点,明白各种动物的不同特点;(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准确生动的语句;(4)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能借助提示复述和讲述故事。其中的目标(1)属于基础知识积累,目标(2)(3)为目标(4)打基础。教师只有明确了4个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层次递进。

(二)课例介绍

1.执教课例的背景

鱼利明是新疆乌鲁木齐市小学语文教研员,市小语会会长,新疆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全国小学语文“十大青年名师”。柳华华来自贵州省遵义市老城小学,是全国小学语文“十大青年名师”、贵州省特级教师。他们于2019年参加全国小学语文“回望新文化精神气韵,展现一百年语文求索”名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暨第九届国际儿童阅读高峰论坛,同课异构《蜘蛛开店》。鱼利明是学者型教师,擅长将教育理论融入教学实践;柳华华教学经验丰富,在阅读教学方面颇有独特见解。两位名师执教的《蜘蛛开店》既注重语言文字理解与运用训练,又从不同角度展示了童话教学尤为重要的“教故事”“读故事”“讲故事”三个方面的内容。

2.教学基本流程

两位名师执教《蜘蛛开店》一课,教学目标大体一致(以教故事、读故事、讲故事训练学生言语表达,引导学生学习在生活中如何应对各种“变化”),教学流程不同(见表2),侧重点也不同。

二、鱼利明与柳华华教学个性与共性比较分析

(一)教学个性不同

教学个性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及做法中所体现的鲜明的个性特点。鱼利明和柳华华执教《蜘蛛开店》前,都有自己对教学内容的个性化理解,对达成教学目标也各有策略,共同点是均以活动为载体生成个性化课堂。正因为教师拥有不同的教学个性,即使同教一篇童话课文,也能展现出不同的个性风采。下面我们从教故事、读故事、讲故事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1.教故事

(1)鱼利明:三部曲,动情—入情—移情

鱼利明重视学生在阅读鉴赏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设计了“情绪感染(动情)—感情的激起和深化(入情)—产生共鸣(移情)”三个阶段。鱼利明在课前趣味谈话中,通过对话情境引领学生走进童话,奏响第一部“动情”的乐章。紧接着,他解释“寂寞”这一词语的意思,联系生活提问学生,唤起学生生活经历中类似的情感体验,使学生顺利进入故事情境,从而奏响了第二部“入情”的交响曲。最后,他引导学生以蜘蛛的身份复述课文,提醒学生要表现出与作者、与故事人物一致的情感倾向,让学生通过“说”来完成“表现”,目的是让学生从“说”中实现读者与作者、与故事人物的情感迁移,从而奏响了第三部“移情”的共鸣曲(见表3)。

(2)柳华华:三连问,梯度思考贯穿始终

教学提问是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主问题”(起着“主导”和“支撑”作用的问题)发问。柳华华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三连问“为什么开店?”“卖什么商品?”“来了哪些顾客?”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地理解文本。学生解决了这三个主问题,自然能流畅、完整地复述课文。柳华华设置的主问题不但整合了教学内容,而且贯通了学生的思考,深化了学生对文本的认识和理解。(见表4)

2.读故事

(1)鱼利明:声情并茂,借助表情符号朗读

鱼利明善于运用学生喜欢且熟悉的表情符号,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段落(见图1)。借助“欢迎”“震惊”“发晕”等直观且形象的表情符号,学生对蜘蛛卖口罩、卖围巾、卖袜子的心情起伏有了准确的把握,随之用朗读的声调、节奏、语速的变化很好地表现了文本的情感内容。表情符号与故事内容完美结合,这样的课堂教学颇有创意。

(2)柳华华:释放天性,创编叫卖吆喝场景

在范读、引读、问读的基础上,柳华华让学生自主演绎吆喝叫卖“卖东西咯,卖东西咯”,以小商贩招揽生意的现场感把学生带入交易情境。柳华华没有被静态的文字所禁锢,她善于利用文本释放学生的天性,创编叫卖吆喝的场景,既激发了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又很好地体现了童话的趣味性和虚构性特点,使学生的表演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锻炼和提升(见表5)。

3.讲故事

(1)鱼利明:妙用词串讲述,搭建表达支架

词串是教师将形式比较整齐、词义相关的一组词语放在一起,使学生便于理解和运用。笔者记录了鱼利明在执教《蜘蛛开店》一课时所使用的词串(见表6)。他让学生在复述和讲述故事时,反复使用这些词串。由于本课的生字新词在词串中多次显现,这便在无形中强化了学生对生字新词的理解,自然增强了学生的识记能力。教师用给定的词串搭建表达支架,让学生讲述故事,不仅降低了学生讲故事的难度,而且提升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和思维能力。

(2)柳华华:巧用思维导图,搭建文本脉络

思维导图用于阅读教学,既能促进教师对阅读内容的整合和创新,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柳华华每到教学关键处,均以思維导图做引领(见图2)。这样的教学,不仅思路清晰,而且故事的脉络尤为分明,有助于学生厘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沉浸在童话的世界里;容易抓住文本重点和学习的难点,加深对语言文字的阅读感悟。

(二)教学共性一致

教学共性指教学应遵循的基本模式和一般规律。同一门学科、同一类文体、同一个学段、同一篇课文,教学会有一些质的规定性。鱼利明和柳华华两位名师执教的童话《蜘蛛开店》在组织、引领学习活动时,既彰显了教师的教学个性,又突出了共同的教学价值追求。

1.抓好识字教学,打好语文学习基础

识字是第一学段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柳华华和鱼利明在执教《蜘蛛开店》时均重视识字教学,并采用多种识字方法进行教学(见表7)。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鱼利明的文字复现法和柳华华的字理教学法都有特色。鱼利明将课文中需要识记的生字不断地在课件上出现,让学生在复述故事情节时无形中加深对生词的记忆与理解;柳华华在讲解“顾”字时,从汉字的演变中引导学生抓形旁,理解字义。两位名师都注重识字教学,让学生打好母语学习的根基,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传承中华汉字文化。

2.巧用朗读品悟,打开理解文本之门

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具有童真童趣的童话,更需要学生通过朗读理解文本的内容,品悟故事中蕴含的情感。此外,朗读对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统计,鱼利明和柳华华两位名师在各自的执教中,指导学生以多种形式朗读的次数分别有36次、39次之多,采用的朗读方式有7—10种(见表8),可见两位名师对朗读教学的重视。两位名师还重视体现朗读的层次性,从读准读通到读出感情,从初读细读到精读研读,由泛至精,由浅至深,把朗读贯穿教学始终,完美执行了语文课标对朗读教学的要求,落实了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感的任务。

3.突出文体特点,引领感悟童话之美

童话故事依据儿童心理特点编写,借虚构想象中的人物、拟人夸张的手法、完整曲折的情节反映生活,让儿童受到教育。鱼利明和柳华华两位名师均有文体意识,均依照“教故事、读故事、讲故事”的线索展开教学,引领学生逐渐感悟童话叙事之美、想象之美。鱼利明牢牢抓住复沓结构、段落反复的特点,通过“动情—入情—移情”三部曲,有节奏地推进故事情节;柳华华通过“为什么开店?”“卖什么商品?”“来了哪些顾客?”三连问,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把握故事情节。鱼利明借助“欢迎”“震惊”“发晕”等表情符号,让学生想象蜘蛛心情的大起大落;柳华华引领学生模拟蜘蛛吆喝叫卖,感受童话人物的虚幻性。鱼利明让学生扮演蜘蛛的角色复述故事;柳华华让学生采访蜘蛛,让其说说开店的故事(见表9)。

4.注重搭桥引路,拓展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分内之事。课内习得阅读方法,课外迁移运用,方可提升阅读能力。在学生创造性复述故事后,鱼利明因势利导推荐了8本与《蜘蛛开店》相似题材的童话《怪兽小商店》《小小百货商店》《熊猫百货商店》等,还播放了被拍成动画片的《熊猫百货商店》片段,并提出问题:“小熊猫的百货商店8点营业,又会有哪些顾客呢?”问题意味深长,旨在引发学生思考,从而结束了课堂教学。在以采访形式引导学生讲故事后,柳华华推荐了作者鲁冰的《小河马变大桥》《小鸟快飞》《蚯蚓的日记》等6本童话书,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童话阅读的乐趣。两位名师善于将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拓展延伸,向学生推荐了富有童心童趣的童话故事书,丰富学生的阅读量,有效落实了“1+X”语文阅读教学理念。

(三)教学个性与共性交相辉映

语文教学有一定的教学规律,这就是教学共性;课堂教学中的具体教法因人而异,这就是教学个性。共性是对规律的遵循,个性是对具体情况和个体的尊重。教学共性既是教师个体经过长期实践的经验概括与总结,又是教学个性产生和发展的基础。鱼利明和柳华华执教的《蜘蛛开店》既完美展现了教学共性,又很好地张扬了各自的教学个性。

1.把握学科方向,体现教学共性

教学共性,就语文学科来说,是这门学科教学特有的规定性要求。鱼利明和柳华华把精力放在对学科教学共性的遵循上。他们关注语文学科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听说读写、字词句段篇),关注语文学科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课堂组织者、引导者,学生学习合作者),关注语文学科教学文体和教学年段,等等。就《蜘蛛开店》一课教学而言,他们聚焦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展现了共同的教学价值追求。第一,定位的教学目标、教学流程大致相同。第二,突出识字教学和重视朗读指导。第三,具有鲜明的文体意识。第四,注重拓展学生阅读量。

尽管以上四大教学共性已经很好地体现了学科方向,但是如果教师只重视教学共性而缺失教学个性,就容易使语文课堂教学程序化、模式化,导致语文教学失去特有的魅力。鱼利明和柳华华深知这一点,完美地将这些共性知识依附于教师的教学个性去进行传达和表现,从而使课堂教学既充实又富有个性。

2.采用独创方法,张扬教学个性

因为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审美性、多义性,加之教师对文本理解也打上主观烙印,语文教学自然带有教师的个性化倾向。鱼利明和柳华华在理解教材的深度、处理教材的角度、教学流程的设计等方面都张扬了教学个性。就《蜘蛛开店》教学流程来说,鱼利明以角色介入创设教学情境,重组教材:创设情景(动情)→走进情景(入情)→复述情节(移情),唤起学生类似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体会文本蕴含的情感。柳华华整合教材内容,以思考为主线:为什么开店→卖什么商品→来了哪些顾客,打通学生对文本的认识与理解。

教师的兴趣爱好、个性气质、知识素养、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不尽相同,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习惯、知识基础不尽相同,鱼利明和柳华华在运用教学手段和采取教学方法方面充分彰显了教学个性。在朗读指导上,鱼利明创意设计了“欢迎”“震惊”“发晕”等形象直观的表情符号,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蜘蛛情感的起伏变化,助推学生触摸文本的感情走向;柳华华在范读、引读、问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演绎吆喝叫卖,引导学生在一声声“卖东西咯,卖东西咯”吆喝中体验招揽生意的现场感。接地气的教学手段,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故事环节,鱼利明妙用字符串词,构造表达支架;柳华华巧用思维导图,疏通文本脉络。他们的做法不同,达成的效果却一样——既强化词语运用,又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认识。

鱼利明和柳华华均以自己的个性进行教学组织和课堂教学再创造。他们的教学个性是教学经验总结,是教学风格展示。一个无个性的教师,培养不出有个性的学生。他们执教《蜘蛛开店》一课所展示的四大教学共性,正是通过各自教学个性完美表现出来的结果。

教学共性是教学常规的立足点、出发点。教学个性是教学创新的生发点、增色点。完美的语文教学应该是在遵循教学共性的基础上,淋漓尽致地展示自己的教学个性。教学共性存在于教学个性之中,教学个性可以丰富教学共性,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无教学个性则无教学共性。语文教师应在遵循教学基本规范、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施个性化教學,进而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薄伟英.谈低年级童话作品的特点及教学[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1997(3):23-39.

[3]余映潮.论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J].语文教学通讯(初中版),2003(5):4-7.

[4]杨岳忠.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读写算,2022(6):13-15.

[5]孙火丽.以生为本,点亮语文课堂:浅谈阅读教学中如何做到以生为本[J].语文建设,2015(14):10-11.

[6]陈玉军.在共性的基础上打造个性化的语文课堂[J].中学语文教学,2016(4):10-11.

[7]熊仁山.语文教学的共性与个性[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16):33.

[8]程红兵.语文老师如何做到个性与共性的统一[J].中学语文教学,2016(4):4-6.

猜你喜欢

同课异构比较
从同课异构看高中历史学考教学难度的控制
同课异构理念在美术课堂中的认识
浅谈同课异构在人文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与中国宋元时期绘画题材的思维方式比较
电影《千年之恋·源氏物语》与《源氏物语千年之谜》的比较
同曲异调共流芳
中日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比较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较研究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
基于多元与开放的同课异构教研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