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死的胡杨

2023-02-18霍玉东

文学港 2023年12期
关键词:北庭回纥德宗

霍玉东

陷落的城头上, 是一组苍茫着白发的饥黄面孔。 他们形同死而不倒的胡杨, 从头到脚, 血迹斑斑, 在殷红的夕阳浸泡下, 如沐血浴……自从我参观了库车市出土的古钱币, 并了解千年前那个悲怆的故事后, 我的脑海里, 就不断叠现这个血浴的画面。

库车市, 古称龟兹, 也是大唐安西都护府治所地。 20 世纪, 中国考古队在那里挖掘出了 “大历元宝” “建中通宝” 等古钱币。 这可不是一般的古钱币。 经专家鉴定, 那是大唐安西都护府的守军, 在龟兹自铸的钱币。 守军自铸钱币, 可以说是空前绝后, 中国历史上仅此一例。

安西守军为什么要铸造钱币? 其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尘封历史的背后, 隐藏的是一段震撼人心的历史。

公元751 年, 高仙芝长途奔袭, 发动了与阿拉伯人对决的怛逻斯之战。 虽以唐军的失败告终, 但盛唐时期的恢复能力是惊人的, 此战后仅仅过了两年,安西将领封常清再度出动远征大军, 进攻受吐蕃控制的大勃律, 结果是 “大破之, 受降而还”。 这说明, 安西都护府的实力已经大体恢复。 因此, 公元753年前后, 正是大唐经营西域的全盛时期。

“渔阳鼙鼓动地来, 惊破霓裳羽衣曲。” 随着公元755 年的一声山崩地裂,给唐王朝带来毁灭性打击的安史之乱爆发, 安西都护府与阿拉伯人再次一较长短的实力也被彻底摧毁了。

安史叛军自幽州南下, 席卷着大唐江山。 潼关的失陷, 使长安城门户大开, 李唐王室不得不仓皇逃往蜀地避难。 马嵬驿兵变后, 太子李亨继位。 此时的唐王朝, 内地早已无兵可调用。 为了平定叛乱, 刚刚登基的唐肃宗, 不得不远调驻守西域的唐军回师平叛。 因此, 守卫西域的安西、 北庭都护府和守卫河西的节度使, 在接到皇命后, 迅速将属下的军队大批调往内地勤王平叛。

安史之乱后的次年, 高仙芝以副统帅之职出征讨逆, 前线失利。 他退守潼关, 欲暂避敌锋, 以利于阻止叛军西进长安。 但由于宦官边令诚的诬陷, 遂致身死。 纵观高仙芝的一生,几乎是大唐帝国由盛转衰的缩影, 小勃律之战是巅峰, 怛罗斯之战是转折, 潼关保卫战成为谢幕之战, 尤其可惜的是, 一代名将没有牺牲在战场上, 却死在了小人的屠刀下, 无不令人扼腕痛惜!

这不仅是高仙芝个人的悲哀, 更是大唐帝国的悲哀! 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 从根本上摧毁了大唐的统治和稳定基础, 导致从西汉起就不断发展前进的中国国势, 尤其是军事力量,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这不仅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而且对后世中国, 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首先, 中原势力从中亚和西域黯然淡出。曾有观点将此归咎于高仙芝怛逻斯之战的失败, 白寿彝先生甚至认为, 即使唐军获得怛逻斯之战的胜利, 安史之乱造成的唐朝国势一溃千里, 注定也会让中原势力退出中亚和西域。其实是因为安史之乱, 阿拉伯帝国的势力才得以乘虚进入中亚。

其次, 中原王朝从此丧失了以往 “开疆拓土、 饮马北海” 的强悍国防思想。 从后来的历史看, 高仙芝是最后一位在异域有进取和冒险精神的强悍国防行动者。 此后的中原王朝, 失去了尖锐的锋芒, 中国人的尚武之风也一落千丈。

第三, 安史之乱造成了河西和西域驻防空虚。 河西和西域驻军大批内调, 虽然为安史之乱的平定发挥了巨大作用, 但也使唐朝在西域和河西的防御能力, 大为削弱。

青藏高原上的吐蕃早已觊觎河西走廊, 只是无奈唐朝长期屯驻重兵防守, 才无法得手。此时, 驻防空虚, 正是天赐良机。

公元763 年年初, 吐蕃举全部之兵, 从雪域高原上奔腾而下, 很快攻占了沟通中原和西域的战略咽喉——河西走廊, 致使河西大部分地区沦陷。 同年十月, 吐蕃军长驱直入, 进逼长安。 唐代宗仓皇逃往陕州, 吐蕃占领长安,立李承宏为皇帝。 当时, 唐将郭子仪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 广设疑兵, 吓阻敌军。 吐蕃不知虚实, 据长安十余日后退走。 由于河西失陷,广袤的西域开始被隔绝, 失去了和中原朝廷的联系。 公元766 年, 随着三位河西节度使杨志烈、 杨休明以及来瑱的相继战死, 河西走廊尽失于吐蕃之手。

此后, 在作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太子李适及郭子仪等人的大力反击下, 吐蕃也停止了侵唐的脚步。 风雨飘摇的唐王朝, 总算度过了危机。

转眼到了公元781 年, 这是唐德宗李适即位的第二年。 这年夏日, 雄心勃勃的德宗正在主持一个朝议。

朝堂之上, 西域使者带来了一条消息, 让李适和众大臣不禁潸然落泪。

原来是并未改旗易帜, 那里仍然飘扬着大唐龙旗!

根据使者陈述, 在西域与唐廷失联十五年之久的这个时期里, 不论是安西都护还是北庭都护, 他们从没有想过放弃, 全体将士在死守唐朝西域飞地的同时, 坚持不懈地派使者与朝廷联系。 怎奈西域与长安相隔万水千山, 又有吐蕃截击, 派出的一批批西域使者都是泥牛入海, 杳无音信。 直到后来这批使者通过巧借“回纥道”, 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 才最终给唐廷带来了意料之外的惊喜。

所谓回纥道, 主要是因为西域大批边军内调, 安西、 北庭都护孤军坚守期间, 骨力裴罗建立的回纥汗国取代突厥, 成了漠北草原上的共主。 此后, 回纥汗国的势力迅速西延到北庭, 并抢占了葛逻禄部的地盘。 由于吐蕃入侵阻隔了西域与中原的交通, 这时唐在西域的守军与长安的联络, 不得不改道由回纥控制的更远、 更险的道路前往长安。

唐德宗李适在万千感慨之余, 下诏把西域守将破格连提七级, 任命郭昕为安西大都护,加封武威郡王, 李元忠为北庭都护。

郭昕是名将郭子仪的亲侄儿, 于公元765年受伯父推荐, 前往西域任职。 刚到任一年,吐蕃就急攻河西走廊, 切断了西域与唐朝的联系。 郭昕积极与镇守北庭的李元忠联合, 誓死坚守安西四镇。 当郭昕与朝廷取得了联络后,朝野上下皆被其 “舍身报国” 的精神感动。 德宗的封赏除了是对郭昕功劳的肯定外, 也是郭氏家族的莫大荣耀。 可以想见, 郭昕当时誓死捍卫大唐王朝的雄心是多么强烈! 为此, 他铸造钱币, 以此向德宗和大唐表示忠心, 同时也是让西域军民明白, 大唐并没有放弃西域, 借机鼓舞全军士气, 安抚人心。

此时的唐王朝刚刚从安史之乱中走出, 内有藩镇割据, 外有吐蕃虎视眈眈, 德宗除了精神鼓励法, 哪有余力支持西域?

其实, 这位德宗皇帝颇有其祖玄宗李隆基的遗风, 两人的经历也有一些相似之处。 比如, 唐玄宗是一个非常有壮志雄心的人, 前期励精图治, 开创了大唐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 后因宠信奸臣和杨贵妃, 酿成安史之乱,不得不逃亡蜀地; 唐德宗李适前期也颇具大唐雄心, 成功扭转唐对吐蕃的战略劣势, 为 “元和中兴” 创造了条件, 后期宠信宋氏五姐妹,由于在削藩问题上操之过急, 引发了朱泚于公元783 年发动的 “泾原兵变”, 只好出逃奉天(今陕西乾县)。

朱泚叛乱时, 一度占领了长安。 唐德宗曾向吐蕃求援, 吐蕃借机索要唐在西域的安西、北庭都护所辖之地。 唐德宗平叛心切, 未多加思考就答应了吐蕃的要求。 不过, 德宗很快就醒悟后悔起来。 好在吐蕃并没有真正参与平叛, 唐朝完全是凭自己的力量剿灭叛军的, 当然不会把安西、 北庭交割给吐蕃。 德宗甚至还派遣使者前往西域宣示决心, 给孤守那里的将士们撑腰打气。

吐蕃早就对大唐的北庭、 安西有觊觎之心, 如今, 眼见煮熟的鸭子又飞了, 岂肯甘心?

正当此时, 葛逻禄部又从背后向大唐捅了刀子。 原因是怛逻斯之战, 唐军被葛逻禄捅了刀子大败, 阿拉伯默许了他的地盘, 现在却又被回纥侵占了。 回纥此时正与唐朝交好, 公元788 年, 唐朝与回纥和亲, 以德宗李适第八女咸安公主, 下嫁回纥可汗, 同时改回纥为 “回鹘”, 意即将与大鸟一样在漠北的天空翱翔。

公元789 年, 葛逻禄部引来吐蕃, 组成联军进攻已附属于回鹘的北庭, 结果回鹘军大败, 他们各取所需, 葛逻禄拿回了属于自己的领地, 吐蕃则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北庭。

此时, 郭昕所坚守的安西四镇, 完全暴露在吐蕃的攻势之下。

公元790 年, 于阗失陷;

公元803 年, 大漠重镇西州陷落;

公元808 年, 是一个暴雪漫天的冬天, 也是大唐王朝西域戍边史上, 最为悲壮的时刻。安西都护府所在地龟兹, 可谓万里守孤城, 开门白发兵。 坚守城堡上最后的唐军将士, 早已在吐蕃的围困下弹尽粮绝。 白发苍苍的郭昕将军, 慨然拔剑高呼, 震天的喊杀声里, 面黄肌瘦的唐兵们手持兵器, 与登上城头的吐蕃军进行了最后的浴血肉搏, 全数壮烈殉难, 无一人投降。

郭昕也因此被后世尊为 “铁血郡王”。

千年后, 中国考古队挖掘出的 “大历元宝” “建中通宝” 等那一枚枚古钱币, 浓缩着的, 正是大唐绝域的万千白发老兵浴血孤守的悲怆身影和对朝廷的一片赤胆忠心!

猜你喜欢

北庭回纥德宗
怨回纥·茶煮红英疾
5-8世纪的北庭佛教*
回纥汗国初期与唐朝关系变化探析
边塞诗歌与北庭历史文化
唐朝回纥“化俗”政策研究——以德宗时期为重点
中唐宰相:文官不爱钱的典范
一句良言导致的滥杀
北庭故城非李卫公所筑——清稿本《新疆四道志》订误
唐德宗:当优秀CEO遇上糊涂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