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补阴丸合二至丸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观察

2023-02-13田敏常峥北京市朝阳区八里庄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0002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00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年3期
关键词:气阴肾衰竭肌酐

田敏,常峥(.北京市朝阳区八里庄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00025;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 0000)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指发生于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后期的一种以代谢产物和毒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及某些内分泌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中医药在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保护肾功能、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有独特优势。大量临床研究表明,气阴两虚型是慢性肾衰较为常见的证型[1],本研究应用大补阴丸合二至丸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CRF的临床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自2021年5月-2022年5月北京中医医院肾内科门诊患者。入选标准:①符合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诊断标准;②符合气阴两虚证型的诊断标准;③年龄18-80岁;④未透析的患者。排除标准:①尿毒症终末期;②合并心脏、肝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器质性疾病者;③可能对药物过敏者;④依从性差,完全不能配合者。入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0例,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18-65岁,平均53.6岁;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14例,高血压肾病4例,糖尿病肾病9例,多囊肾3例。对照组30例,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21-66岁,平均54岁;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13例,高血压肾病5例,糖尿病肾病10例,多囊肾2例。两组基线资料均衡,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治疗方法

1.2.1 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 患者采用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高热量、低磷饮食,蛋白质摄入量为0.4-0.6g/kg·d;预防感染;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积极控制血压、血糖水平并使其达标;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纠正贫血。

1.2.2 观察组 在基础治疗上配合大补阴丸合二至丸口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药物组成:生地黄20-30g,炙龟板20-40g,知母6-10g,黄柏6-15g,生黄芪20-50g,当归15-30g,土茯苓20-30g,熟大黄6-15g,炒白术15-30g,女贞子10-15g,旱莲草10-15g,蒲公英10-15g,丹参15-30g。加减:乏力明显者,加炙黄芪30g,红景天30g;阴虚明显者,加熟地30g;阴虚盗汗者,加山茱萸40g,地骨皮20g;大量蛋白尿加用金樱子30g,芡实30g,水蛭3g;出现浮肿者,加茯苓皮30g,大腹皮20g,冬瓜皮30g,桑白皮30g;出现恶心者,加旋覆花30g,代赭石30g,竹茹15g。根据大便情况调整熟大黄用量,以每日排软便2-3次为宜。疗程3个月。

1.2.3 对照组 在基础治疗上加服肾衰宁胶囊,每次2-6粒,每日3次,餐后1h服用,以每日排软便2-3次为宜。疗程3个月。1.3 观察指标 临床症状及Scr、BUN、Upro、血红蛋白水平。

1.4 疗效标准[2]显效:①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②内生肌酐清除率增加≥30%;③血肌酐降低≥30%。以上①项为必备,②、③具备1项即可判定。有效:①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或消失;②内生肌酐清除率增加≥20%;③血肌酐降低≥20%;以上①项为必备,其他具备1项即可判定。无效:不符合显效和有效判定条件者。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评测值为7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3.3%,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实验室指标比较 治疗前组间各项指标差异较小,治疗后两组血清Scr、BUN、Upro和血红蛋白水平均有改善,但Scr、BUN、Upro均以观察组指标参数更低,P<0.05,血红蛋白上升水平以观察组更优,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Scr(umol/L) BUN(mmol/L) 血红蛋白(g/L) Upro(g/24h)观察组 治疗前 30 216.6±87.3 22.1±10.1 98.9±9.4 2.40±0.32治疗后 162.2±65.1#* 14.3±8.4#* 110.7±11.3#* 0.57±0.12#*对照组 治疗前 30 233.1±86.1 21.6±7.1 91.2±20.5 2.38±0.52治疗后 204.7±81.6# 18.6±6.4# 92.6±18.5 2.12 ±0.38

3 讨论

慢性肾衰竭在传统中医记载中没有相应称谓,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分属于“水肿”、“虚劳”、“癃闭”、“淋证”、“关格”、“呕吐”、“腰痛”、“肾劳”、“肾风”等疾病范畴。慢性肾衰竭多因先天不足、房劳多产、饮食不节、情志内伤、感受外邪、劳倦内伤、久病体虚等直接或间接地导致。本病病机复杂,虚实夹杂,寒热互见。虽临床表现各异,但其病机演变总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三焦气化失常、痰浊瘀血内蕴有关。而脾肾不足是其病机关键与根本,脾肾两虚贯穿始终[3]。其中又以气阴两虚型最常见,治疗以大补阴丸合二至丸加减。

大补阴丸出自元代朱震亨之《丹溪心法》,原名“大补丸”,作用为降阴火,补肾水。朱丹溪根据“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理论,阐发虚劳病的病机为阴不足以配阳,水不足以制火,精血亏损,相火熬煎,真阴消烁所致,故拟大补阴丸[4]。该方用知母、龟板、熟地以滋阴填精,救水之源;黄柏清泄下焦之火,以免阴精亏损;方中熟地与龟板的用量较重,足见此方以滋阴培本为主,降火清源为次。适用于阴虚火旺的肾衰患者,症见乏力,腰酸,手足心热,盗汗,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二至丸原载《医方集解》,由女贞子、旱莲草按1∶1的比例组方,具有补益肝肾,滋阴止血的功效[5]。与大补阴丸联用增强滋阴补肾的功效,尤适用于合并慢性肾炎尿血的患者。在以大补阴丸和二至丸为主方的基础上,加入炒白术、生黄芪、炙黄芪、茯苓健脾益气,振奋后天之气,脾肾双补;大黄泻热通腑,排浊祛瘀;水液代谢异常,水湿内停,郁而化热者,可加蒲公英、土茯苓、穿山龙、白花蛇舌草等清热利湿解毒之品;脾肾两虚,气血生化无源,出现贫血者,可加黄芪、当归益气养血;肾病日久,由气及血,肾络痹阻而导致瘀血者,可加葛根、丹参、水蛭等活血化瘀药;水肿者可加桑白皮、大腹皮、茯苓皮利尿消肿;阴虚盗汗者加山萸肉、地骨皮滋阴退热;蛋白尿甚者加青风藤、海风藤、海桐皮;夜尿频,可加金樱子、芡实、桑螵蛸固涩精液;腰痛,可加桑寄生、菟丝子、独活补肝肾、强筋骨。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大补阴丸[6]具有抗炎、调节免疫及降糖的作用,不论对体液免疫还是细胞免疫均具有显著调节作用。大黄可提高血浆渗透压,抑制近曲小管和髓袢升支粗段小管Na+-K+-ATP酶活性,起到延缓肾衰竭的作用。丹参可减轻肾小管间质损伤,减少蛋白尿,减轻肾小球硬化程度,用于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显著。它还能增加肾血流量,并有利尿降脂作用。黄芪通过改善肾脏血流动力学,降低肾小球高滤过状态,抗氧自由基,调节蛋白及脂质代谢,减少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并使受损的肾小球毛细血管及肾小管功能恢复。在某种程度上阻止了肾功能的进一步恶化。

临床观察证实:大补阴丸联合二至丸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CRF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肌酐、尿素氮,提高血红蛋白水平,临床安全性与耐受性良好。可延缓肾衰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气阴肾衰竭肌酐
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肾炎的效果及对肾功能、免疫的影响
肌酐升高就是慢性肾衰吗
肌酐升高有何临床意义?
肌酐-胱抑素C公式在糖尿病肾病超滤过检出中的作用
生脉饮在气阴两虚型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糖网1号方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积血22例
利肠汤在慢性肾衰竭中的临床应用
益肾降浊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观察
血肌酐、胱抑素C、简化MDRD和Le Bricon公式在评估肾移植术后肾功能中的作用
补肺养阴汤治疗气阴两虚兼痰浊停滞型小儿支气管肺炎恢复期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