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2例孕晚期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检验结果及临床意义

2023-02-13蹇小乐长沙市中医医院湖南长沙410001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年3期
关键词:纤溶抗凝血小板

蹇小乐(长沙市中医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1)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女性的常见并发症,具有发病率高、危害性大等特点,主要是指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轻度、重度)与子痫,是造成孕产妇与胎儿病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常在妊娠20周后出现,常表现为水肿、蛋白尿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可诱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继而威胁母婴生命安全[1]。目前,临床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研究表明其发病与凝血、纤溶平衡失调等因素造成的血液高凝状态(即血栓前状态)有密切关系,而有效的指标检测,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确诊、治疗方案拟定、改善母婴预后等有显著的作用[2]。而有研究证实,凝血功能与血小板参数检测可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确诊提供可靠参考[3]。鉴于此,为进一步探究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检验的应用效果,本研究以我院2020年6月-2022年1月收治的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展开具体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20年6月-2022年1月收治的92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为研究组,均符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4]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年龄22-38岁,平均(28.85±2.35)岁;孕周27-38周,平均(33.55±2.12)周;文化水平:高中及以下、大专及以上分别为56例、36例。并选取同时期的健康晚期妊娠者60例为妊晚组,年龄21-38岁,平均(38.66±2.36)岁;孕周32-38周,平均(33.85±2.13)周;文化水平:高中及以下、大专及以上分别为37例、23例。选取同时期健康孕龄非孕妇女72例为对照组,年龄23-39岁,平均(38.74±2.34)岁;文化水平:高中及以下、大专及以上分别为45例、27例。三组上述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签署知情协议书,符合医学伦理委员会标准,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均获取研究对象意愿,自愿配合完成实验;②神志清醒、思维正常,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③相关检查及个人资料等病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糖尿病、慢性高血压、肾脏功能不全等疾病者;②既往血液流变病史者;③合并重要脏器功能缺损者;④患有神经中枢异常、智力损伤者;⑤存在听力损伤、发音不畅等沟通障碍者;⑥不愿暴露病历资料,或资料丢失、缺损者。

1.2 方法

1.2.1 仪器 真空抗凝试管(含0.109mol/L枸橼酸钠0.2ml)、血凝仪(型号:CS5100;厂家:日本希森美康集团)、配套试剂(厂家:德国西门子股份公司)、抗凝管(含0.2ml乙二胺四乙酸二钾)、血细胞仪(型号:BC6900;厂家:中国迈瑞医疗国际股份有限公司)、配套试剂(厂家:日本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1.2.2 方法 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2ml,存储于真空抗凝试管中,充分混匀后,采用3000r/min速度离心,10min后分离血浆,以血凝仪测定凝血指标;再取空腹静脉血2ml,储存于抗凝管中,血细胞仪测定血小板参数,均严格遵循说明书操作。

1.3 观察指标 记录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以均数±标准差()描述计量资料,t检验,P<0.05表示差异明显。

2 结果

2.1 两组血小板参数比较 妊晚组PLT、PDW与P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2.772、3.987、2.205,P<0.05);研究组MPV高于对照组,而PLT、PDW与PCT水平低于对照组(t=6.836、2.980、10.719、3.831,P<0.05);研究组MPV高于妊晚组,PDW与PCT水平低于妊晚组(t=5.723、5.769,P<0.05),三组MPV、PLT、PDW与PCT水平比较,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小板参数比较()

表1 两组血小板参数比较()

注:妊晚组与对照组比较,a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bP<0.05;研究组与妊晚组比较,cP<0.05。(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

组别 例数 MPV(fL) PLT(×109/L) PDW(%) PCT(%)对照组 72 10.11±1.03 208.45±22.53 20.77±1.23 0.14±0.06妊晚组 60 10.21±1.11 197.55±22.45a 19.55±1.34a 0.12±0.04a研究组 92 11.23±1.05bc 197.88±22.55b 18.62±1.33bc 0.11±0.04b F 27.998 5.520 56.881 8.203 P 0.000 0.005 0.000 0.000

2.2 两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妊晚组APTT、PT、AT-Ⅲ低于对照组,FIB高于对照组(t=5.142、12.374、5.209、11.152,P<0.05);研究组APTT、PT、AT-Ⅲ低于对照组,FIB高于对照组(t=3.807、19.746、7.032、186.34,P<0.05);研究组PT低于妊晚组,FIB高于妊晚组(t=7.063、6.330,P<0.05),三组APTT、FIB、AT-Ⅲ与PT比较,差异明显(P<0.05),三组TT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表2 两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注:妊晚组与对照组比较,a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bP<0.05;研究组与妊晚组比较,cP<0.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lB,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抗凝血酶-Ⅲ:AT-Ⅲ)。

组别 例数 APTT(s) FIB(g/L) PT(s) TT(s) AT-Ⅲ(%)对照组 72 28.56±3.24 2.71±0.4313.21±0.4616.52±1.2197.66±12.32妊晚组 60 25.66±3.21a3.66±0.45a12.22±0.56a16.62±1.1686.55±12.06a研究组 92 26.41±3.22b4.21±0.44bc11.62±0.52bc16.71±1.1384.22±12.01b F 15.046 236.554 194.897 0.593 26.723 P 0.000 0.000 0.000 0.584 0.000

3 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较为常见,若未得到有效处理,对母婴安全有严重的负面影响[5]。正常情况下,人体抗凝系统始终保持动态平衡状态,很难发生出血,也不会形成血栓[6]。在正常妊娠时,尤其是孕晚期,存在生理性高凝状态,各种凝血因素与FIB增多,且孕妇随着自身各项系统变化,其纤溶系统的活性增强,故晚期妊娠的凝血、纤溶之间保持较高水平的动态平衡[7]。妊娠期高血压时,其凝血系统活性因子功能增强,抗凝因子活性降低,纤溶亢进,故导致凝血、纤溶系统失去动态平衡,继而诱发妊娠期高血压,威胁患者生命安全[8]。因此,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凝血功能、血小板参数等指标进行检查,可有效预防突发症状发生。

PT是检查体内外源性凝血功能是否正常的重要指标,可准确表达FIB、凝血酶原及凝血因子含量情况,而APTT可反映体内凝血因子的凝血功能,而在本研究结果中,研究组、妊晚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妊娠期妇女的凝血因子增加,处于高凝状态,而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凝血因子增加明显,处于血栓前状态[9]。TT指在血浆中加入标准化的凝血酶后血液凝固的时间,若时间延长,表明纤维蛋白原减少,血液中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增高,但三组TT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三组女性TT基本一致。FIB为纤溶系统功能检测指标,其含量与凝血酶活性有密切关系,FIB含量升高,则表明存在血栓形成可能[10]。本研究结果中,研究组FI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妊晚组(P<0.05),表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FIB含量增高明显。因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受胎盘缺血等因素影响,滋养叶碎片进入血液微循环,经肺循环时溶解,从而释放了大量组织凝血活酶,造成血管内凝血,且继发性纤溶活动被启动,加速了子宫内膜的再生与修复,其FIB水平提升[11]。AT-Ⅲ为抗凝因子,可有效抑制凝血酶因子、纤溶酶及血小板聚集等情况,在体内抗凝活性的占比较高,本研究结果中,研究组AT-Ⅲ水平明显降低,因患者内皮细胞受损,使内、外源凝血被激活,促使大量凝血酶生存,导致胎盘进一步缺血、缺氧,使大量破碎绒毛滋养叶细胞在母体循环并溶解,使大量凝血活酶释放,继而造成凝血功能障碍,证实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形成血栓的可能性更大[12]。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多伴有胎盘缺血、缺氧等情况,导致某些组织坏死,促使血小板激活因子释放,其活化功能增强,故形成血栓的可能性较大[13]。研究结果证实,研究组MPV、PDW水平与对照组、妊晚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表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血小板参数变化更明显。分析原因,患者小动脉痉挛症状可造成血液动力学改变,减少前列腺环素分泌,增加血栓素A2分泌,有效增强血小板聚集。MPV可准确反映患者巨核细胞增生、血小板生成情况,且PDW水平表示血小板体积大小差异,故外周血血小板减少时,可造成大量新生血小板分泌,而新生血小板的体积较大,致密颗粒较多,聚集、粘附等功能活动增强,导致MPV及PDW水平增高[14]。

综上所述,凝血功能与血小板参数会随着产妇孕周增加而增强,抗凝血功能降低,高凝状态下可有效维持胎盘完整性,对产后迅速止血有显著效果。但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凝血系统的各种凝血因子功能增强,血小板活化程度增高,继而导致产妇凝血系统与纤溶系统失去平衡,若不及时治疗,极易导致部分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严重并发症,继而威胁母婴安全。因此动态监测妊娠期凝血功能与血小板参数等指标,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期确诊、预防有重要意义,从而改善产妇分娩结局,保障母婴安全,值得大范围推广。

猜你喜欢

纤溶抗凝血小板
过敏性紫癜儿童凝血纤溶系统异常与早期肾损伤的相关性
纤维蛋白原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术后出血患者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的应用价值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Mutually Beneficial
蒙药治疗干燥综合征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中药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研究进展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凝血纤溶系统标志物在脑动静脉中的变化
纤溶系统分子标志物在妊娠高血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Fas FasL 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