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颈癌前病变患者行阴道镜下LEEP+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的作用观察

2023-02-13鲍君山东省兰陵县妇幼保健院山东临沂2777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年3期
关键词:阴道镜亚群干扰素

鲍君(山东省兰陵县妇幼保健院,山东 临沂 277700)

宫颈癌前病变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是宫颈上皮内的病变,又被称为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属于宫颈癌的过渡期[1-2]。宫颈癌前病变的患者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仅仅伴有白带增多,或白带出血和性生活后阴道出现少量血液等现象,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对患者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影响。有研究认为[3],宫颈癌前病变最常见的诱因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约90%的宫颈癌前病变存在HPV的感染。若不及时干预治疗,随着病情的演变,就会导致宫颈癌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安全。因此,为改善患者的预后,及时、有效地治疗宫颈癌前病变、控制HPV感染、预防宫颈癌的发生,是临床上至关重要的课题[4]。基于此,为了研究阴道镜下LEEP、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给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带来的临床效果,该文选取2021年4月-2022年7月该院收治的110例患有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分组并进行研究,对比其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110例患有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妇产科学》[5]中对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标准,伴有白带出血、慢性宫颈炎等临床症状;②经B超、实验室检查确诊宫颈癌前病变的患者;③CIN分级为Ⅰ-Ⅲ级;④患者年龄在22周岁以上;⑤有性生活史;⑥患者已知晓该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排除标准:①年龄小于22周岁的患者;②合并其他妇科疾病;③伴严重子宫、卵巢等恶性肿瘤的患者;④合并严重心脑血管、肝、肾功能病变的患者;⑤伴有子宫切除病史的患者;⑥妊娠期、哺乳期的患者;⑦严重精神障碍、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对照组(55例):年龄30-40岁,平均年龄(35.56±4.44)岁;病程1-3年,平均病程(1.62±0.31)年;产次1-3次,平均产次(1.56±0.39)次;其中,CINⅠ级20例,CINⅡ级20例,CINⅢ级15例。观察组(55例):年龄28-39岁,平均(32.12±3.45)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56±0.45)年;产次1-3次,平均产次(1.45±0.31)次;其中,CINⅠ级20例,CINⅡ级15例,CINⅢ级2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对照组行阴道镜下LEEP治疗,具体操作如下:①完善相关辅助检查,手术时间确定在患者月经结束3-7天后,术前一周需禁止性生活。术前3天采用碘伏进行阴道擦洗。②术前排空膀胱,患者手术时,需采用膀胱截石位,暴露患者宫颈部、外阴部,采用碘伏对患者外阴部、宫颈口等部位进行消毒,最后采用1%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进行局部麻醉;③麻醉后,采用窥阴镜暴露患者宫颈部,并用碘伏进行充分消毒,标出宫颈表面的病灶范围,在阴道镜下观察患者病灶的性质、范围、大小。选择高频电波刀(上海沪通电子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63250392)切除病变部位和下方的宫颈组织,环形电极的直径可根据患者的病变组织范围、厚度来选择,切除的病变组织范围包括病变的位置、转化区周围2-3厘米的正常组织,12-25毫米的深度,切割时需保持标本的完整。切除工作完成后进行电凝止血,将切除的病灶送检处理。术后予以患者抗感染治疗,嘱患者卧床休息,保持外阴的清洁干净,且两周内禁盆浴、性生活。

(2)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给予患者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进行治疗,术前每晚进行使用。清洁会阴后,患者仰卧位,屈起双膝,将药物置于阴道后穹隆。一次一片,睡前使用,连续治疗一个月,经期需停药。患者月经结束3-7天后行阴道镜下LEEP治疗后,继续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一次一片,睡前使用,连续治疗一个月,经期需停药。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若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宫颈光滑无异常即为显效;若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病灶缩小,即为有效;若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变,病灶依旧,即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取患者静脉血,测定患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③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水平。取患者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测定CD4+、CD8+的水平,并计算CD4+/CD8+。

④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的相关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阴道流液时间。

⑤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腰骶疼痛消失时间、分泌物过多消失时间以及血性白带的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效49例,有效4例;对照组显效41例,有效6例;观察组总有效率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IL-10均高于治疗前,CRP、TNF-α低于治疗前,组间对比,观察组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n=55) CRP(g/L) IL-10(μg/L) TNF-α(μ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2.74±7.46 16.45±2.95* 59.28±9.12 65.53±9.23* 13.42±2.69 7.53±1.71*观察组 32.65±7.53 9.01±1.75* 60.25±9.13 74.14±9.12* 13.52±2.71 4.02±1.01*t 0.0630 16.0864 0.5574 4.9210 0.1942 13.1072 P 0.9499 0.0000 0.5784 0.0000 0.8464 0.0000

2.3 两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T细胞亚群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CD4+、CD4+/CD8+均高于治疗前,而CD8+在治疗后低于治疗前,组间对比,观察组T细胞亚群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表3 两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n=55) CD4+(%) CD8+(%) CD4+/CD8+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1.11±3.45 37.55±5.67* 31.55±3.54 26.56±2.18* 1.01±0.18 1.57±0.43*观察组 30.98±3.46 41.73±6.78* 31.14±3.34 22.45±2.45* 1.03±0.17 1.21±0.22*t 0.1973 3.5074 0.6248 9.2944 0.5991 5.5275 P 0.8440 0.0007 0.5335 0.0000 0.5504 0.0000

2.4 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的比较 组间对比,观察组围术期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的比较()

表4 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的比较()

组别(n=55) 术中出血量(mL) 切口愈合时间(d) 阴道流液时间(d)对照组 21.11±2.45 6.55±1.07 12.55±2.54观察组 10.98±1.46 4.73±0.78 8.64±1.34 t 26.3412 10.1935 10.0973 P 0.0000 0.0000 0.0000

2.5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的比较 组间对比,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的比较(,d)

表5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的比较(,d)

组别(n=55) 腰骶疼痛消失时间分泌物过多消失时间血性白带消失时间 住院时间对照组 7.11±1.56 8.23±2.24 8.33±2.11 7.11±1.66观察组 5.23±1.07 5.25±1.66 5.26±1.22 4.23±0.78 t 7.3704 7.9268 9.3413 11.6452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3 讨论

现如今,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癌症筛查的深入,使得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及时发现宫颈癌前病变[6]。宫颈癌前病变属于有癌变倾向,但是不能诊断成为原位癌的宫颈部异常增殖性的病变。该病具有发展为恶性肿瘤的潜能,具有一定的可逆性[7]。其病因主要与HPV持续感染有关,高危型HPV感染可以导致抑癌基因的失活,通过生物学效应,对局部免疫功能产生抑制作用,进而导致HPV感染持续发展[8-9]。与此同时,致使被感染的细胞过度增生,引起宫颈上皮内病变。因此,及时清除病灶、HPV病毒,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抵抗力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临床上治疗宫颈癌前病变常采用阴道镜下子宫颈环形电离术(LEEP)进行治疗。阴道镜下LEEP是一项微创技术,将高频电波作用到机体组织内,组织细胞经过抗吸收电波以后产生高热量,在高热的作用下细胞内的水分被蒸发,致使组织变性、坏死,达到电凝和切割的效果[10-11]。该种治疗技术能够大范围的切除病变组织,并作用到组织深部。低功率的电圈不会对正常组织造成破坏,在切除病灶的同时,还能电凝、止血。相较于传统电刀,阴道镜下LEEP对周围组织的创伤小,手术时间较短,治疗时疼痛感较小,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2]。但是单纯采用阴道镜下LEEP不能彻底清除病灶组织,手术可能会遗留一部分病灶组织,也会遗留HPV感染病毒的残留,导致病情反复,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故临床治疗宫颈癌前病变需采取联合治疗的方式。重组人干扰素α2b是一种干扰素制剂,被广泛应用于妇科疾病当中。该药物具有广谱抗病毒的作用,主要是因为其能够提高外周血液、吞噬细胞中单核细胞的活性,进而增强抗病毒的功能。同时,还能抑制细胞的增殖。通过在宫颈、阴道后穹隆处的溶解进入到血液循环,与病灶表面的干扰素受体结合,抑制HPV感染病毒的复制,并针对人乳头瘤病毒进行治疗,清除病毒的感染[13]。并对免疫功能进行调控,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减少病毒的感染。除此之外,重组人干扰素α2b还能调节机体雌孕激素的分泌,加快创面的愈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阴道流液的时间。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45%,说明阴道镜下LEEP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双重的阻断作用,提高对感染病毒的清除率。宫颈癌前病变的发展和局部或全身的免疫功能有关,T淋巴细胞亚群是机体免疫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检测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正常情况下,亚群之间相互拮抗,维持平衡[14]。而由于病毒感染的影响,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异常,使患者CD4+、CD8+、比值水平失衡,导致疾病的发生。观察组T细胞亚群水平均优于对照组,说明阴道镜下LEEP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能够有效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15]。而观察组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均优于对照组,说明联合治疗能有效抑制炎症因子水平,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由于患者阴道镜下LEEP术后需要一到两个月的恢复时间,在这个阶段,由于切口的感染、切口组织的结痂脱落、毛细血管的断裂等影响,常导致患者出现阴道流液、腰骶疼痛、分泌物过多、血性白带等情况,影响患者后期治疗,而观察组围术期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说明阴道镜下LEEP与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保证围手术期的安全。

综上所述,阴道镜下LEEP与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治疗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的疗效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阴道镜亚群干扰素
Ⅰ型干扰素抗HIV作用的研究进展▲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术的护理配合及健康教育
不同类型转化区对阴道镜诊断的影响
什么情况下需要做阴道镜检查
阴道镜检查在异常细胞组织学中的必要性
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在恶性肿瘤中的价值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干扰素α-1b治疗成人麻疹疗效初步观察
肝靶向干扰素对小鼠免疫毒性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