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瑞巴林与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对比

2023-02-13林良强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人民医院广东阳江5295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年3期
关键词:普瑞喷丁加巴

林良强(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人民医院,广东 阳江 529500)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是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于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可持续1个月以上甚至数年,患者往往难以忍受,极易出现睡眠障碍,导致生活质量不断下降[1-2]。目前药物治疗是缓解PHN患者疼痛的主要方法,普瑞巴林、加巴喷丁为常用药物,镇痛效果较为理想[3]。然而PHN是一种顽固性疼痛,单用药物治疗很难达到理想镇痛效果。神经阻滞作为微创介入治疗方式,具有创伤小、安全有效等优势,能够达到迅速镇痛的效果[4]。为提高镇痛效果,临床可采用药物联合神经阻滞抵抗PHN,但采用何种药物效果最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基于此,本研究对比普瑞巴林与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治疗PHN对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PHN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PHN诊断标准[5];疼痛呈持续性、顽固性,疼痛时间>1个月,疼痛评分>4分;自愿参与试验者。排除标准:存在恶性疾病者;心肝肾等功能不全者;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者;易过敏体质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男27例,女15例;年龄37-74岁,平均年龄(56.42±7.20)岁;病程1-8个月,平均病程(4.06±1.48)个月;疼痛部位:臂丛神经5例,三叉神经9例,肋间神经15例,腰骶神经13例。观察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7.56±7.38)岁;病程1-10个月,平均病程(5.11±1.62)个月;疼痛部位:臂丛神经6例,三叉神经10例,肋间神经16例,腰骶神经1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神经阻滞治疗,依据患者疱疹疼痛部位确定受损神经、皮肤痛点,进行标记并注入神经阻滞药物: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规格10ml:100mg)10ml+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规格1ml:40mg)1ml+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5-10ml/次,注射完毕后观察15min,患者无明显不适后方可离开,每周1次。

对照组另给予加巴喷丁胶囊(规格0.1g)治疗,口服,首日剂量0.1g,每8h用药1次;次日0.2g,每8h用药1次;之后剂量维持0.3g/d,每8h用药1次。

观察组另给予普瑞巴林胶囊(规格75mg)治疗,口服,前3日剂量75mg,每12h用药1次;之后剂量维持150mg/次,每12h用药1次。

两组患者均治疗6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6周后疼痛评分、睡眠及生活质量,并进行安全性评价。①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法(VAS)评估,用一条标有0-10数字的直尺,0分代表无痛,10分代表最痛,数字越大疼痛越剧烈。②睡眠及生活质量:采用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进行评估,ISI量表共7个项目,总分0-28分,评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DLQI量表共10个问题,采用4级(0-3分)计分法,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差。③安全性:统计患者用药期间眩晕、嗜睡、恶心呕吐、步态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疼痛程度 治疗前,两组VA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6周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对比(,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对比(,分)

组别(n=42) 治疗前 治疗6周后 t P对照组 7.34±0.76 2.46±0.85 27.737 0.000观察组 7.51±0.63 1.31±0.59 46.552 0.000 t 1.116 7.203 P 0.268 0.000

2.2 睡眠及生活质量 治疗前,两组ISI、DLQI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6周后,观察组ISI、DLQI评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ISI、DLQI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ISI、DLQI评分对比(,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aP<0.05。

组别(n=42) ISI DLQI治疗前 治疗6周后 治疗前 治疗6周后对照组 15.86±4.17 12.89±3.45a 19.30±4.24 11.61±3.06a观察组 16.33±3.81 10.62±3.51a 20.27±4.55 7.35±2.84a t 0.539 2.989 1.011 6.613 P 0.591 0.004 0.315 0.000

2.3 安全性 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率对比[n(%)]

3 讨论

PHN的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清楚,有研究指出,带状疱疹会导致神经损伤,进而导致钠、钙离子通道变化,产生大量异常的动作电位,诱发神经病理性疼痛[6]。目前尚无根治PHN的特效药物,临床治疗目标在于控制疼痛。神经阻滞治疗是利用穿刺针在引发神经痛的相关组织处作小切口,注射阻滞药物作用于神经末梢,能够切断神经传导通路,阻断疼痛信号传导,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7]。但单用神经阻滞治疗PHN的镇痛效果尚不能达到预期,临床还需采用药物强化治疗效果。

普瑞巴林、加巴喷丁均能够与钙离子通道的α2-δ亚基结合,发挥神经镇痛的效果[8]。本研究观察组治疗6周后VAS、ISI、DLQI评分明显降低。究其原因,加巴喷丁是治疗PHN的一线药物,不受血脑屏障限制,具有良好的中枢性神经阻滞作用,进入人体内后可迅速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有效治疗PHN。然而相关研究表明,加巴喷丁治疗PHN患者疼痛缓解率能达到50%的比例仅有30%左右,镇痛效果欠佳[9]。且患者容易对加巴喷丁产生耐药性,长期服用容易引起嗜睡、恶心等不良反应,影响药物的镇痛效果[10]。普瑞巴林治疗PHN的作用机制主要是占领中枢神经系统相应的位点,即与电压门控钙通道的α2-δ亚基结合,调节神经末梢Ca2+内流,减少突触后膜谷氨酸、多巴胺、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的释放,并能够抑制神经元兴奋性,协同抑制疼痛信号的传导,缓解患者疼痛。同时,普瑞巴林能够在应激相关环路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引起的肌肉紧张和睡眠障碍,调节慢波睡眠,减少患者夜间觉醒,提高睡眠及生活质量。普瑞巴林的生物活性比加巴喷丁要强,用量较小,能够减轻药物毒副作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研究样本量较小,未来还需增加试验例数,进一步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以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综上所述,普瑞巴林联合神经阻滞治疗PHN的疗效优于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神经痛,促进睡眠及生活质量提升,且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普瑞喷丁加巴
普瑞巴林在骨科手术多模式镇痛中的应用进展
卡马西平与加巴喷丁对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价值比较
印度 圣母节
依巴斯汀联合加巴喷丁治疗老年性瘙痒症的效果观察
早期应用加巴喷丁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效果
气相色谱法测定普瑞巴林原料药中有机溶剂残留量
云南普瑞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及师宗现代医院简介
跳舞的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