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牙列缺损患者的咀嚼功能及其并发症分析

2023-02-13赵紫楠天津市河西区河西口腔医院天津300203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年3期
关键词:牙列义齿患牙

赵紫楠(天津市河西区河西口腔医院,天津 300203)

牙列缺损是当前口腔科的一种常见病症,主要由牙周炎、龋坏等因素引发,多是由于缺牙而造成的恒牙牙列不全[1]。牙齿缺失不仅会对患者的咀嚼、辅助发音和外观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对口腔系统甚至消化系统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由于牙列缺损的位置及数目不同,其影响的范围及程度也不尽相同。为恢复因牙齿缺损而导致的口腔功能和口腔系统的健康损伤,一般使用人工替代仪器进行修复。常见的修复方法有固定义齿、可摘局部义齿、覆盖义齿、种植义齿等,每个方法都有自己的具体应用领域(适应证)的优点和不足[2]。牙列修复是牙列缺损的基础治疗方法,目前临床上常见的牙列缺损修复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常规修复,一种是口腔种植修复,本研究将具体分析口腔种植修复治疗对牙列缺损患者的咀嚼功能及其并发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收治的牙列缺损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52例,男性33例,女性19例,年龄区间位于32-71岁,平均年龄(51.23±4.58)岁以及治疗组52例,男性30例,女性22例,年龄区间位于30-70岁,平均年龄(51.53±4.22)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经分析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均有一定程度的牙齿缺失,符合国家规定的牙列缺损的诊疗标准。②意识清楚,无精神类疾病。③心、肝、肾等功能健全。④患者知情同意,均签署了由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制定的研究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修复治疗:修复前先对病人的口腔和周边皮肤进行消毒,然后实施局部喷雾麻醉,使用盐酸利多卡因胶浆(规格10g:0.2g)进行局部麻醉,选择2%胶浆涂抹于患牙部位,去除患牙残留组织。针对需修复的部位由专业医师进行拍片,明确患牙部位,并制订相应的治疗方案。在进行治疗时,先对患牙部位进行局部麻醉并做拔牙处理。自行出院恢复三个月后,再次入院进行第二次修复。观察病人的牙槽愈合情况,如果情况好,可以按照病人的牙齿制作模型,嘱咐并指导病人正确佩戴模型。

治疗组实施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由专业医师对患牙部位进行摄片,以了解其牙齿基本状况,并制订相应的治疗方案。在修复的过程中,与对照组一样,首先实施局部喷雾麻醉,使用盐酸利多卡因胶浆进行局部麻醉,选择2%胶浆涂抹于患牙部位,去除患牙残留组织。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修复手术。利用相应的医疗设备,在牙槽的基础上做L形切口,完全暴露出牙槽骨,然后进行定位与扩孔钻手术,根据预定的直径进行钻孔。在完成以上操作后,根据不同的骨质类型进行植入,D1、D2的骨质可以攻丝,最后进行固定与缝合。术后要按照医生的指示及时口服抗生素,保持口腔卫生,避免局部感染,并及时拆线。在修复过程中,要检查种植体的松动情况,进行X光透射区的X线检查,并积极询问病人的体征。

1.3 观察指标 咀嚼功能:从语言功能、固定程度、舒适度和美观度4项指标进行评分,每项指标均以10分为最高分值,分值与咀嚼功能的好坏程度成正相关关系。

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为牙龈出血、牙齿疼痛、修复体脱落3种并发症,有轻微及以上的症状视为并发症发生。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使用SPSS22.0软件分析,使用表示计量资料并进行t检验,使用%表示计数资料并使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咀嚼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一段时间后,治疗组的咀嚼功能各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咀嚼功能评分比较()

表1 两组咀嚼功能评分比较()

组别 例数 语言功能 固定程度 舒适度 美观度治疗组 52 8.16±1.01 8.41±1.12 8.71±1.03 8.12±1.22对照组 52 6.35±2.49 6.16±1.68 6.19±1.55 6.53±1.98 t-4.857 8.036 9.765 4.930 P-0.001 images/BZ_59_890_539_892_541.png0.001 0.001 0.001

2.2 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一段时间后,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牙列缺失是一种很常见的口腔疾病,根据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临床上牙列缺失占口腔疾病的37%,龋病、牙周病、外伤、颌骨缺损、发育障碍等均可造成牙列缺损,其临床表现为咀嚼功能减退、牙周组织改变、发音功能障碍、颞下颌关节病变等[3]。牙列缺损是指上、下颌牙列中存在数量不等的牙齿缺失,但仍然保留着数量不一的自然牙齿。牙列缺损后很少会产生痛苦,不会造成肢体缺损以及严重的生存困难。也不会像耳鼻缺损等情况而造成毁容的出现,引起严重的精神问题。一般来讲,牙列缺失的患者就医行为遵循“生存”、“无痛”、“健康”、“美”的顺序。牙列缺失的就医行为与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知识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牙齿前部缺损会影响美观,所以患者求诊的欲望会更强烈。但由于缺牙数量较少,且时间较短,无明显不适,所以患者不太想去医院就诊。但口腔医学的研究表明,神经、肌肉、关节、牙齿的咬合是一体的,只要有一处不正常,就会造成其他部位的损伤,牙齿的完整性是保证牙齿健康的第一先决条件[4]。牙齿少了一颗,就会破坏整个牙齿的平衡,从而引起口腔、神经和肌肉系统的功能失调。如果不能对牙列缺失及时地进行修复,不仅会影响到患者的咀嚼能力,还会影响到患者的牙齿美观,而且在缺损状态下长时间的使用还会导致其他牙齿变形等情况的发生。

牙列缺损的修复方式主要有可摘除义齿、固定义齿、种植义齿等,其中固定义齿和可摘除义齿是传统的常规修复方式,牙齿缺损数量少、牙周健康的病人使用固定义齿修复的可能性更大[5]。目前国内外关于可摘除义齿的临床研究很少,常规的牙列修复方法可以很好地进行临床牙列修复,但是在修复时会对邻近的牙齿造成很大的影响,会对患者的骨膜造成更大的伤害,从而导致患者产生刺激疼痛和修复后的牙齿脱落,从而导致治疗的成功率下降,且常规修复固定和义齿修复无法媲美自然生长牙齿,咀嚼、语言等牙齿的基本功能的恢复也不理想,因此常规牙列修复的效果和预后情况并不佳。牙列缺损的修复要综合考虑牙齿缺损的程度、位置、数量、患者全身健康情况等因素,因此,临床上有很多研究建议采用种植修复。种植修复是在牙齿缺损处植入金属钛等义齿,使其与骨组织紧密结合,形成人造牙根。口腔种植修复治疗是一种治疗牙列缺损的新方法,其临床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常规修复的不足,在进行修复治疗时,它使用符合人体牙齿构造的材料,将其植入到缺失的牙床中,可以提高整体的修复效果和美感。从而避免了传统的修复方法对牙齿的损伤[6],可以尽可能地减少对周围牙齿的伤害,保持周围牙齿的健康与清洁,从而提高牙列修复的美感。而且在治疗的时候,患者产生的疼痛感很小,治疗后可以有效减少刺激疼痛和牙龈出血等情况出现,而且还可以提高种植义齿的成功率。口腔种植修复后,牙齿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更好的舒适度,可以使患者的咀嚼功能得到很好地恢复[7]。而且随着种植技术的成熟,这种方法在牙列修复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有应用价值。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咀嚼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口腔种植修复治疗对牙列缺损患者有积极的疗效,能够有效改善咀嚼功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与常规的牙列修复相比,口腔种植修复具有良好的疗效,且术后并发症少,术后的美学满意度高,能够有效改善牙列缺失患者的咀嚼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牙列义齿患牙
用椅旁树脂嵌体/高嵌体在对第二磨牙远中龈下缺损进行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磨牙牙隐裂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保留价值分析
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应用
种植修复与固定义齿修复对牙列缺损的治疗效果对比观察
三种精密附着体在活动义齿中的临床应用
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142例临床体会
老年人活动义齿及固定义齿修复的临床应用
活动义齿与固定义齿在牙周病修复中的疗效对比分析
两种修复方法对已做根管治疗并单端游离缺失前磨牙折裂的影响
53例隐裂牙的综合治疗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