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现状与对策

2023-01-24

武夷学院学报 2022年11期
关键词:危机心理健康心理

王 燕

(福建警察学院 宣传部,福建 福州 350007)

反复持续的疫情、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和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都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呈现出艰难性、特殊性和突发性特点,心理危机干预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升心理危机干预效果,满足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需求是目前高校亟待破解的工作难题。

一、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的新任务

心理危机是指个体遭遇有重大心理影响的事件或境遇,使用现有的心理资源无法有效应对,进而引起认知、情感、躯体或行为等方面的失衡或危险状态[1]。有关研究表明,在疫情期间,15.4%的在校大学生存在抑郁性情绪偏离,6.4%存在强迫—焦虑性情绪障碍[2]。因此,虽当前的疫情逐渐向好,但重大疫情引发的焦虑、不安和恐慌仍增加了心理危机的发生率。为有效化解心理危机,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面临以下新任务。

(一)警惕集群效应,平复学生应激反应

与疫情防控应急状况相比,虽SAS 的得分显著下降,但有焦虑情绪的大学生比例下降幅度不大,仍有20%的大学生感到焦虑[3]。长期处于焦虑状态的大学生容易出现心理应激反应,即个体面对新异的、不可预测的、不可控制的刺激时,或者当危险刺激超出个体承受能力,可能会对个体产生潜在伤害时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反应[4]。处于心理应激状态的学生易出现焦虑症、抑郁症、疑病症等一般性心理问题。并且,这些非理性情绪经“感染”散播易形成集群效应,若不及时发现和干预,集群效应将反过来感染和加剧原本的情绪进而形成恶性循环,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导致恶性事件的发生,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巨大压力。因此,警惕集群效应、降低因疫情引发的心理应激反应仍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高校要正确评估目标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排查出高风险的重点人群,由拥有专业医学知识、丰富咨询经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定向开展心理危机干预,还要加强危险场所的管理和防护,最大限度减少因心理危机造成的生命损失。

(二)强化人本理念,缓解学生心理压抑

为了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许多高校都实行了封闭管理。长期的封闭管理导致大学生的日常活动范围缩小,正常实习、毕业就业、科研出国学习计划被迫暂停,加之外部严峻的就业压力极易让大学生产生压抑消极情绪。另外,疫情改变了正常的沟通模式,造成大学生原有的社会支持系统失灵和不畅,因疫情隔离和阻断所产生的孤独感、无奈感和失控感会进一步激化心理危机发生,因此,封校管理期间的恋爱矛盾、亲子矛盾、同学交往矛盾等人际关系问题将比以往更加突出。由此可知,强化人本理念,缓解封闭管理给学生带来心理压抑是当前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亟待解决的任务之一,各高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危机干预理念,从学生的想法和利益出发,在校园管理和心理危机干预中体现人文关怀,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开展多样化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合理宣泄不良情绪。

(三)重视“疫后”创伤修复,坚定学生战疫信心

心理危机干预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不仅是解决学生当前的心理问题,还要引导培育学生平和心态、回归正常生活。一项针对汶川地震后青少年身心状况的研究结果表明:“地震发生8.5 年后4.75%的青少年有明显的PTSD 症状,29.98%的青少年有明显的抑郁症状。”[5]由此可知,疫情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危害不仅是产生心理应激反应,还可能造成个体回归正常生活后创伤性应激障碍的危害(PTSD 症状),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或是身处疫情重灾地区的学生在“疫” 后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创伤性再体验、回避和麻木、警觉性增高等创伤性应激障碍症状,将严重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因此,重视“疫后”创伤修复,坚定学生战疫信心是未来一段时间内高校心理危机干预须重视的工作任务,高校要实施积极的心理干预手段,帮助大学生走出心理暗示区,以正确的心态去看待疫情,充分发挥心理育人鲜明的教育功能,用疫情防控中彰显的伟大中国精神和涌现的先进典型为生动素材,做好价值引导,坚定学生战疫信心。

二、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现状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心理危机干预是一项具有特殊性的教育工作,各高校虽意识到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诸多不足,导致干预效果不够理想。本文以F 省5 所高校的大学生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为调查对象,了解各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开展情况。本调查向学生发放问卷1005 份,共回收877 份,其中有效问卷833 份,占比94.98%,向教师发放问卷105 份,收回101 份,有效问卷95份,占比94.06%。从回收的有效问卷统计结果来看,存在以下问题。

(一)心理危机干预专业人才匮乏,工作队伍建设不够健全

第一,专业教师配备不到位。调查显示,F 省5 所高校均成立了心理危机干预小组,但仅有7.37%是具有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学历和专业资质的专职教师,其余大部分是辅导员或者思政课教师(详见图1)。由此可知,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的大部分工作仍是由辅导员承担,但大多辅导员缺乏专业的心理咨询技巧和临床经验,在紧急处理心理应激问题上捉襟见肘,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成效不显著。并且,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也有别于普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部分辅导员仍然沿用说教性、说服性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反而进一步拉开与学生的距离,错过最佳的心理疏导时机,容易酿成更严重的心理危机事件。

图1 F 省5 所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队伍结构调查Fig.1 Survey on the structure of 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 work teams in fiv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F Province

第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分工不明确。在“您认为疫情期间心理育人工作有什么变化”的调查中,半数以上的教师表示因作量加大而导致压力有所上升,仅有11.58%教师表示没有变化。目前,大部分的专职教师归编于行政人员,由学生工作处或团委负责管理。疫情防控期间,专职教师除了要进行心理咨询或处理心理危机等专业工作以外,还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处理其他行政类事务,人手不足加之激增的工作量对专职教师的身心健康带来巨大挑战。因此,不明确的分工容易导致部分教师产生职业耗竭感,不利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三,心理危机干预知识培训不到位。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教师每年只参加培训1 次,还有部分教师每年参加培训不到1 次,甚至从未参加(详见图2)。通过对未参加培训的教师开展回访可知,大部分是因为兼职教师没有强制要求必须参加。由此可知,部分高校并未达到《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规定的每年参与不低于40 学时的专业培训,参加至少2 次省级以上主管部门及二级以上心理学专业学术团体召开的学术会议的培训要求,存在心理危机培训工作未落实到位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是教师进一步提高自身素养和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缺乏系统的培训,没有掌握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知识,就无法灵活应对学生心理波动而带来的各种挑战,导致干预效果大打折扣。

图2 疫情期间,F 省5 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情况调查Fig.2 During the epidemic period,the training of teachers i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fiv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F Province was investigated

(二)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不完善,危机处理能力有待提高

第一,心理危机干预预案不完善。心理危机干预预案的制定是心理危机干预的前提,但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对“本校心理危机应急预案评价”的调查中,大部分教师认为心理危机应急预案未结合学校实际、可操作性不强或应急预案形式主义、成效不明显,甚至有20.17%教师表示没有看到过相关预案。因此,部分高校的心理危机干预预案存在照搬上级文件,实操性、有效性不强的问题。另外,在F 省5 所高校中只有3 所高校能在其官网、官微或易班上查到相关预案信息,但这3 所高校的预案中都没有详细制定后期跟踪回访机制,一次性的心理危机干预有效不代表长久有效,学生在干预后复发心理危机的案例比比皆是,缺乏后期跟踪回访制度会极大降低心理危机干预的干预效果。由此可知,部分高校存在心理危机干预预案不完善,对应急预案的编制重视度不够等问题。

第二,心理评估工作没有落实到位。根据“学生参与心理评估的次数”调查显示,超过七成的学生表示只在新生入学阶段有参加过心理评估,小部分表示学生每年或每个学期都有参加,但仍有3.33%的学生表示从未参加甚至不知道有心理评估。由此可知,大部分的学生只在入学阶段参与心理评估,但在疫情防控期间,学生的心理波动较大,若学生的心理评估档案只停留于开学阶段是远远不够的。另外,因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人手不足,部分院系的心理评估是由兼职教师进行筛查评估,评估是预警工作的核心部分,没有相关临床经验的兼职教师极易导致评估结果偏差,不利于后续心理危机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高校要常态化开展心理评估工作,并要着重提升心理评估工作的专业水平。

第三,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合力尚未形成。在“对其他工作领域融入心理危机干预意识的满意度”的调查中,学生对课程、文化和实践等领域比较满意,但是对管理服务领域的满意度较低(详见图3)。可见,部分高校在学生管理方面融入心理危机干预意识较为薄弱,存在“重规则,轻关怀”的问题。另外,5 所高校中仅有1 所高校有与校外专业机构签订长期合作协议,这意味着其余4 所高校还未建立相应的转介机制,高危心理问题的学生只能由父母自行带领前往相关机构就诊,很容易因此延误心理危机干预最佳时间。因此,高校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要与其他工作形成合力,与校外专业的心理服务机建立稳定的转介机制,更好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图3 F 省5 所高校学生对其他工作领域融入心理危机干预意识满意度调查(多选题)Fig.3 Survey of satisfaction of students from fiv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Province F with their awareness of 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 in other fields of work (Multiple Choice)

(三)心理危机干预活动形式单一,干预效果不够理想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效有待提升。在学生对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满意度” 的调查中,只有13.49%、41.27%学生选择非常满意和基本满意,34.12%的学生表示不满意,甚至有11.12%表示非常不满意。由此可知,大部分学生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满意度普遍较低。以普及基础知识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本身带有浓厚的理论色彩,部分教师仍沿用老旧的教学素材,没有进一步挖掘具有时代性、贴近生活的教育内容,加之课堂上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互动,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效仍有待提升。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式有待创新。当前的心理危机干预不再是“救火式”干预,而是追求“常态化”预防,高校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心理健康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弹性。但在“学生对参与心理健康活动积极性”的调查中,只有小部分学生表示非常愿意参加心理健康活动,但是有38.27%的同学表示不愿参加,甚至有21.22%表示非常排斥。对“不愿参加”和“非常排斥”同学的回访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表示目前的心理健康活动形式比较单一,活动效果差。由此可知,部分高校的心理健康活动与学生需求现状不相匹配,创新的教育形式尚待加强。

第三,线上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有待加强。网络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心理危机干预的方式也从线下切换至“云上”。虽然5 所高校都开通心理咨询热线和咨询邮箱,但仅有1 所高校专门开通了设有线上心理咨询功能的心理健康教育公众号。通过对5 所高校的官微、官网、易班、官博等新媒体平台的内容调查可知,涉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较少,更新频率不稳定,且大部分是转载心理科普知识,阅读量和转发量都较低。由此可知,各高校的线上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还有待加强,拓展线上新阵地力度需进一步提升。

三、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实践路径

(一)提高教师“专业力”,建强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队伍

一是提高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队伍专业水平。一方面,要配齐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通过社会公开招聘、培训转岗等方式加大专业人才引进力度,保证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从业数量,提升工作队伍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等途径提高兼职教师的心理危机干预能力,特别是要克服兼职教师在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常见的思政化、说教化倾向,应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对话、倾听、宣泄等手法,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关爱,提升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实效性。

二是明确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任务分工。一方面,高校要打造以专职教师为专业指导,辅导员为主,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辅,高校的行政后勤人员共同参与的“1+3”工作队伍,进一步明确任务分工,让专职心理教师聚焦于专业性工作,减少职业耗竭感。另一方面,可以聘请拥有国家二级或者三级心理咨询师证书的校外专家一起参与心理咨询、评估工作,缓解因人手短缺带来的工作压力。

三是完善心理危机干预培训制度。一方面,要保证专职教师按期完成《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规定的培训时长,鼓励专职教师通过定期专业培训提升业务水平,树立良好的从业道德和职业观念。另一方面,要重视对兼职教师的教育培训,利用寒暑假时间或居家隔离期间,举办心理健康经验分享沙龙会,以案例分析、模拟演练为培训重点,邀请专职教师或其他专家从专业层面进行分析和指导,进一步提高兼职教师自身素养和管理能力。还要要建立健全考核奖惩激励机制,既要考察教师基础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要考察心理健康教育是否取得实效、学生们对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程度,激发心理育人队伍内在动力。

(二)发挥组织“领导力”,完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机制

一是提高重视,完善心理防控预案。一方面,高校要完善工作预案,针对可能突发的疫情状况,制定心理疏导流程,进行多次模拟推演和实战演练,确保第一时间进行危机响应。要完善“领导小组—院系—班级—宿舍—心理健康中心” 五级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做到分级管理、一体联动,形成心理危机干预闭环。另一方面,要完善后期跟踪机制,对高危群体开展准确的心理评估,当心理危机因素降到正常值时,仍要依托与高危群体较为亲密的群体对其保持长期关注,定时更新心理评估情况,防止危机二次爆发。

二是结合实际,优化心理评估机制。一方面,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筛查,高校可以依托大数据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实时精准监测,特别在入学、毕业前、当地有确诊病例等特殊时间段,要及时更新学生的心理动向和波动情况。还要强化对重点群体的心理健康管理,根据不同的预警状态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预防和减少极端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要提升心理评估的专业性,心理危机评估要由有专业、精准的辨析能力专职教师负责开展,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可以依托校外专业机构进行筛查评估,以提升评估工作的准确性。

三是加强联动,形成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合力。一方面,高校要在日常管理服务中突出人文关怀,注重“刚柔相济”。例如,许多学生因疫情无法顺利返校办理毕业手续,高校可以通过“一网通办”服务,简化毕业手续办理,用实际行动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要与校外专业机构形成工作合力,可以通过人员互派、共同培养和课题共建等方式与校外专业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高危学生开辟绿色转介通道,及时转移学生到专业机构就诊,抢占心理危机干预“黄金期”。

(三)加强思想“凝聚力”,丰富心理危机干预活动形式

一是加强思想引领,创新课程内容。一方面,高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和抗击疫情结合起来,充分挖掘心理育人元素,在课程中开设疫情防控教学专题,采用图文并茂、音像结合的形式讲述抗疫的故事,引导学生从战“疫”故事中汲取精神营养,提升心理弹性。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强思想引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大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角度看待疫情,理解每次阶段性的胜利都离不开各行各业群众身体力行的贡献,推动大学生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二是创新活动形式,提升活动成效。一方面,要第一时间准确地向师生公布疫情进展和相关信息,进行心理知识科普,让学生了解疫情、掌握心理防护技巧,消除学生的心理恐慌。另一方面,高校要充分发挥传统优势,继续做强做优“‘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文化节”等品牌活动,依托心理沙龙、房树人绘画体验和素质拓展等深化学生对心理健康的理解。还可以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创新活动形式,组织学生开展环校夜跑、健美操、太极拳等运动,让大学生在运动中得到心灵放松。可以定期开展“宿舍文化节”,举办“宿舍风采大赛”,用良好的宿舍关系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是加强正面宣传,抢占新型阵地。一方面,高校要搭建线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宣传平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专栏,用“vlog+文字”“短视频+故事”“HTML5”等方式发布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心理知识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开通线上心理咨询服务平台,引导学生在线上开展匿名交流,打开心扉、畅所欲言。另一方面,要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运用新媒体的技术水平,进一步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强化舆论导向,及时掌握网上苗头性信息,防止形成网上炒作,引导学生能自觉抵制网络谣言,减少偏激行为产生。

四、结语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呈现出新的特点,高校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也面临新的变化和挑战,高校要认真总结反思当下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存在的不足,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干预机制,创新活动形式,提高心理危机的处置能力,化疫情危机为提升心理危机干预成效的有利时机,培育学生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把高校打造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前沿阵地和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

猜你喜欢

危机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危机”中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