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入境游客构建武夷茶文化英语解说动态体系

2023-01-24虞淑贞

武夷学院学报 2022年11期
关键词:武夷山入境受访者

虞淑贞,陈 帅

(1.武夷学院 玉山健康管理学院,福建 武夷山 3 543002;2.华侨大学 旅游学院,福建 泉州 362021)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影响力提升,入境游客人数逐年增加,2019 年入境游客达到4911.36 万人次,国际旅游收入也达到1312 亿美元[1]。但是由于入境游客的“文化求异”心理和在旅游中的“被动式体验”[2],使入境游客的旅游体验一直不佳。

旅游业和茶产业是武夷山市两大产业。2019 年武夷山市全年共接待中外旅游总人数1625.66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59.11 亿元[3],武夷茶文化旅游可以很好地把这两大产业结合并促使武夷山当地的旅游业由较为粗犷的观光型旅游向文化旅游和体验旅游转变[4]。茶文化英语解说有助于入境游客对茶文化的了解,在茶文化的国际传播中的作用不可或缺。国内外学者对茶文化英语解说进行了一定研究。笔者从茶文化英语解说词对入境游客的目的性,自身存在的缺失和改善方向;语言学方面差异性和茶文化英语解说的相关从业者经历方面对茶文化英语解说词的研究现状典型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如表1 所示。

表1 部分学者对茶文化英语解说研究的典型文献归纳Tab.1 Some typical researches on the English interpretation of tea culture by some scholars

由表1 可见,目前学者们对茶文化英语解说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学和茶艺表演等方面。从入境游客的需求方面研究不足。因此,本研究以问卷调查为研究方法,以入境游客为调查对象,以期了解境外游客对武夷茶文化的关注点以及最期待了解的部分,从而构建武夷茶文化英语解说体系。

二、入境游客对茶文化英语解说词的需求调查分析

本文结合行业从业人员的建议,从以下两个拟解决问题出发进行问卷设计、文本分析、以期得到境外游客的具体需求,即入境游客对武夷茶文化的印象、需求以及期待了解茶文化的方式有哪些?入境游客在景区游览、茶园参观、茶叶品饮以及茶产品消费等茶文化体验中,主要想知道哪些内容?

(一)问卷设计

问卷共设计10 题,包含人口变量统计题和基本的饮茶行为6 题,包括“国籍”“饮茶的频率”“是否喜爱饮茶”“经常饮哪种品类的茶”“是否对中国茶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是否了解武夷茶文化”;入境游客对武夷茶文化的需求3 题,包括“如果您去过武夷山,武夷茶文化的哪一部分让您印象深刻”“你最想了解的中国茶文化的哪些方面”“你希望通过什么方式了解茶文化”;以及一道开放式问题,“如果有位茶道大师可以回答你所有问题,你会想问哪些关于武夷茶文化的问题”,如表2 所示。

表2 问卷议题设计Tab.2 The design of questions in the questionnaire

(二)数据收集

项目组于2019 年12 月16 日-2021 年4 月1 日请武夷山英语导游的朋友和武夷山国旅入境部针对曾经到过武夷山旅游的游客发放网络问卷和线下问卷,收集问卷176 份,剔除无效问卷26 份,有效回收率为85.2%。有效样本中受访者均为到访过武夷山的外国游客;受访者中喜爱饮茶并且经常饮茶占比在70%以上;其中以饮用红茶(56%)和绿茶(44%)居多,乌龙茶(32%)次之,黑茶(18%)最少;在茶文化方面,样本中多数受访者喜爱饮茶,且有饮茶习惯,但他们对中国茶文化以及武夷茶文化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三)数据分析

1.描述性统计分析

由表3 可知,在对武夷茶文化的印象方面,受访者大多对武夷茶的起源和历史(45.3%)、茶叶的品种和特征(38.6%)、茶与健康(32%)留有深刻的印象,而对与其国家的茶文化比较(12%)、茶具相关的知识(18.6%)以及茶的相关艺术(20%)的印象较浅。

表3 茶文化需求描述性统计分析Tab.3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ea culture demand

在最想了解茶文化的哪些方面,受访者多数对茶与健康(54.6%)、茶叶的品种和特征(49.3%)、茶的起源和历史(46.7%)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而对茶具相关知识(33.3%)、奉茶仪式(34.6%)、与其他国家茶文化的比较的兴趣较低(34.6%)。

多数受访者表示愿意通过参加茶聚会(56%)、参观博物馆、茶馆和茶园(54.7%)、观看茶文化记录短片(46.7%)的形式来了解茶文化;而对阅读茶文化相关书籍(28%)、参与讲座(33.3%)、进行课堂互动(32%)的形式的参与度较低。

由上述分析可知,受访者对武夷茶的起源和历史、茶与健康、茶的品种和特征留有深刻的印象,且对这三个方面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是因为武夷山有着丰富的茶文化传说和典故,如“晚甘侯”“大红袍”“茶与儒道”,茶与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茶的起源和历史的介绍免不了要顺带提及与茶相关的典故和文化,入境游客为深远的中国文化所折服,留下深刻印象。但受访者普遍对茶的相关艺术,与茶相关的诗词歌赋的印象较浅,与前述入境游客为中国文化所折服相矛盾,这说明英语导游人员的英语解说水平,英语解说词的深度和内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文化的传播,与通俗易懂的茶文化的起源和历史不同,茶的诗词歌赋在对外传达过程中对英语解说词的意韵和涵养的要求更高。而中国茶文化诗词歌赋的那种“意中有,口中无”的意境也是翻译的难点,对英语导游的英语水平是一个挑战,同时对入境游客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品味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所以造成了受访者对武夷山茶的相关艺术的印象较低。另一方面,受访者也普遍对茶与健康、茶的品种和特征有着浓厚的兴趣,已有大量研究证明饮茶对人的身体健康有益,且不同的茶有着不同的功效,如红茶养胃、绿茶降脂、黄茶清热解毒等功效,且由于不同种类的茶所带来的功效不同,所以受访者想通过学习了解不同品种茶的特征,来由此区分。由此可见,茶的健康作用也是入境游客想要深入了解中国茶文化的动机之一。

在期待了解茶文化的方式中,受访者多数期待以参加茶派对、参观博物馆、茶馆和茶园、观看茶文化短片的形式,而对茶文化的书籍、讲座、课堂的参与度较低。茶派对、参观游览茶园往往和轻松愉悦、聊天交流、体验互动和田园风光等这些令人心旷神怡的心情所联系,而书籍、课堂和讲座不难让人联想到枯燥乏味、晦涩难懂、疲惫缠身等词联系在一起。尽管外国友人对中国茶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也需要采用轻松休闲的方式来了解和学习中国茶文化。所以在后续英语茶文化解说词的构建中应注意避免在讲解中出现大量的书面类的描写,让自己的语言更加生动有活力。

2.文本分析

项目组通过开放性问题询问受访者想对茶文化大师求教的武夷茶文化问题收集150 条文本信息进行筛选,去除“No”“I have nothing to say.”无回答内容的文本以及“Can you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Dahongpao?”“What is unique about Wuyi tea?”等回答内容太过宽泛的文本信息,最终保留61 条内容详细的回复作为文本来源,进行文本分析。

结合本文研究目的,由研究者独立参与编码,且均按照如下步骤进行编码,编码流程如下:

(1)将收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初步概念化;

(2)在初步概念化的基础上再次概念化,并进一步抽象化;

(3)将上一步得到的概念化进一步抽象、归纳、提炼

(4)对于未能达成一致的条目,则再次讨论,直至所有文本完成归类达成一致。

通过以上步骤流程,进行整理归纳,具体情况见表4。

由表4 可知,在茶文化史实方面,多数受访者对茶的起源(46.7%)和茶文化的发展历史(40%)有着浓厚的兴趣;在茶叶的种植方面,受访者对茶的种植与采摘(38.4%),制茶工艺(38.4%)、产销量(23.2%)都有着较高的兴趣;在茶的饮用和品尝方面,受访者多对冲泡过程(42.8%)、感官品质(28.6%)和饮用方式(28.6%)有着较强的求知欲;在功效方面,受访者对武夷茶的健康功效(75%)以及其他功效如减肥功效(25%)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在茶叶选择方面,受访者主要对茶的品种区分(28.6%)、品质区分(21.4%)、产地区分(21.4%)、受欢迎度(21.4%)有着浓厚的兴趣。

表4 茶文化需求文本分析Tab.4 Text analysis of tea culture demand

根据开放性问题的编码,归纳出根据项目的不同可以从不同场景构建有差异的武夷茶文化英语解说重点如下:

入境游客普遍对武夷茶的起源和历史有着深刻的印象,对茶与健康、茶的品种与特征、茶的起源和历史这三部分的茶文化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期待了解中国茶文化的方式中,最希望以参加中国的茶聚会、参观博物馆、茶馆和茶园的方式进行。

入境游客在游览茶景点的过程中,武夷茶文化英语解说词应侧重于茶的起源和茶文化的发展历史;在茶园参观过程中,应着重于茶的种植与采摘、制茶工艺和产销量的介绍;在茶水饮用和观看茶艺表演的过程中,对茶叶的冲泡过程、感官品质和饮用方式以及茶的健康功效应是武夷茶文化英语解说词介绍的重点;在茶产品消费过程中,应着重对茶的品种、品质、产地和受欢迎度介绍。

三、针对入境游客的需求点的应对策略

通过分析出的境外游客的需求重点,针对境外游客的需求重点进行茶文化英语解说,项目组成员与部分英语导游进行互动沟通,以及结合当地高校资源,分析出应构建以——“地方高校”“行业协会、企业”“从业人员” 三位一体的武夷茶文化英语解说体系为主,并通过交叉互融的场景——师徒式的学习和单一场景以游客需求为中心进行针对性解说两种体系为辅的动态体系。具体分析如下:

(一)构建“地方高校”“行业协会、企业”“从业人员”三位一体的茶文化英语解说主体系

从地方的宏观层面,项目组结合工作、学习环境以及在本次科研调查中所接触的相关人员的观点认为:可以构建“地方高校”“行业协会、企业”“从业人员”三位一体的茶文化英语解说体系,由地方高校和行业协会、企业进行充分地互动、互通,确定地方茶文化英语所应该的宣传的重点,形成茶文化英语的知识体系。由从业人员在日常接待境外游客的过程中,感知境外游客对茶文化英语的需求,及时向行业协会、企业进行反馈。通过地方高校和行业协会、企业的有效互动,为从业人员提供更加高效的茶文化英语方面的技术支撑,从而提升从业人员茶文化英语的解说和传播的有效性,提高境外游客对武夷茶文化的认知。

(二)构建“师徒式学习”和“单一场景针对性解说”的辅助体系

从茶文化英语解说的微观层面来说,茶文化英语从业者在日常解说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场景和一些具体复杂场景,需要得到及时的解决,这就需要一个比较具体层面的执行提升体系。为此,项目组提炼两种辅助体系来进行完善。

1.单一场景——针对性解说体系

在进行茶景点参观的过程中,英语解说词的笔墨可多侧重于与该景点相关的茶文化的起源与茶文化的发展历史进行介绍,如武夷山大红袍景点,可侧重大红袍名字的由来,结合摩崖石刻介绍武夷茶文化发展历史;在参观或体验茶的种植园或者制作工艺流程时,解说词则需包含茶树种植的选址、采摘茶芽的时节和方式,制茶工艺等,在对萎凋、做青、杀青、揉捻、烘焙等制茶流程进行解说,同时也可对相应流程中对不同茶所需的工艺区别进行介绍;在观看茶艺表演、参观茶馆和品饮茗茶时,关于茶的健康功效以及不同类型茶的功效则是需要讲解的重点,在这一过程中的英语解说词不仅需要涵盖有关茶的功效的专业知识,同时还需注意在讲解过程中不可长篇大论而导致专业性过强,应注意以一种浅显易懂而又包含深度的内容进行叙述;品饮茗茶时,入境游客最为关注如何区分茶叶的品质和茶叶品种的区分,因此,英语解说词应侧重对茶叶品质和品种的介绍,并可根据游客的年龄及喜好适度向游客介绍茶叶的品评含外形、口感等,也可向游客介绍不同茶品的功效,如红茶养胃、乌龙茶降血脂等,以便入境游客更好地根据其需要进行选择购买。

2.交叉互融场景——师徒式学习

在实际带团过程中场景存在着交叉互融的现象,并非严格按照上述的单一的场景进行划分。实际应用中,资深导游员可以运用讲解艺术和技巧融会贯通地结合交叉互融场景进行讲解,让游客更好了解武夷茶文化,新导游则会相对有所欠缺。因此,根据场景的不同,提前由武夷山资深的英语导游做好对不同场景下的英语导游词的构建,尤其是交叉互容的场景,再结合师徒式的学习,既可加强对当地导游的培训,又利于新导游在实际带团中加以灵活运用。

总之,为提高入境游客对茶文化的兴趣和信息获取的有效性,应为入境游客在宏观上构建“地方高校”“行业协会、企业”“从业人员”三位一体的武夷茶文化英语解说主体系,并通过微观上的交叉互融的场景——师徒式的学习和单一场景针对性解说辅助体系相结合的动态体系,从而在理论层面为入境游客提供高质量的茶文化英语解说服务,让入境游客能够更好地了解武夷茶文化,促进武夷茶文化的国际传播。

猜你喜欢

武夷山入境受访者
今天,你休闲了吗?
它们的家园——武夷山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风雨廊桥——武夷山馀庆桥
警查證截獲非法再入境男
非法入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