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伤寒论》第58 条汗吐下内涵探析

2023-01-10赵雅琛王兴伊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脉象条文伤寒论

赵雅琛 王兴伊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科技人文研究院,上海 200120)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58 条)言:“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1]。后世医家多从“汗、吐、下”三法误治的角度解释条文,如张锡驹《伤寒论直解》曰“此论汗吐下三法不可误用也。盖汗吐下三法,皆所以亡血亡津液者也,用之不当,不唯亡血亡津液,而且亡阴亡阳也。用之得宜,虽亡血亡津液而亦能和阴和阳也,故曰阴阳自和者必自愈”[2]。现代学者多焦距于“阴阳自和”四字对其进行引申发挥,如认为该条文论述的是“汗、吐、下,用之得当,是为治病祛邪之法,可以调阴和阳从而治愈疾病”[3],或有认为此处所述乃是机体阴阳和谐,自然调节而病情自愈的情况[4]。往往忽视《伤寒论》文本本义,误解仲景原意。

1 条文考辨

《伤寒论》流传至今存在不同版本,有唐本、康治本、康平本、高继冲本、赵开美本、成无己《注解伤寒论》《金匮玉函经》和敦煌写本S.202《金匮玉函经》古传本。对以上版本中的该条文进行梳理,S.202、康治本、高继冲本和唐本中未见此条,《金匮玉函经》“亡津液”作“无津液”[5]。康平本《伤寒论》[6]与成无己《注解伤寒论》[7]均曰“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脱“亡血”二字。

《脉经》亦收此条,“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无津液而阴阳自和者,必自愈”[8],与《金匮玉函经》相同,将“亡津液”作“无津液”。由此可见,各版本中第58 条内容差异不大。

除“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的条文外,《伤寒论》中另有2 条条文与之意思相似。一条见于《伤寒论·辨脉法》(第13 条),“问曰:病有不战不汗出而解者,何也?答曰:其脉自微,此以曾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以内无津液,此阴阳自和,必自愈,故不战不汗出而解也”[1]。《金匮玉函经》此条言“病有不战复不汗而解者,何也?答曰:其脉自微,此以曾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内无津液,阴阳自和,必自愈,故不战不汗而解也”[5],S.202 中亦有此句“问曰:病有不战不汗出而解者何?答曰:其脉自微弦,此曾以彂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无津液,阴阳自和,自愈,故不战不汗出而解”[9]。高继冲本言:“又病有不战不汗而解者,何也?凡脉自微,此已曾发汗,或吐下,或亡血,内无津液,阴阳自和,必自愈也,故不战不汗而解”[6],与第58 条差异见于该条文言及“其脉自微(弦)”与“内无津液”。另一相似条文见《伤寒论·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无津液,阴阳脉自和者,必自愈”[1],唐本、《金匮玉函经》等版本里的内容与之并无差别。《伤寒论》第13 条内容包含第58 条,“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条文与第58 条仅一字之差,以上各条文皆可作为第58 条条文的异文,以探讨该条文所要表达之意。

根据以上异文主要差异可见3 点:“亡津液”“无津液”“(以)内无津液”;“以(已)曾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若发汗、若吐、若下、无津液”(脱亡血);“阴阳自和”“阴阳脉自和”。下文将就这3 点进行论述。

2 条文误读

2.1 “若”字训解 若,《说文》曰“择菜也,从艸、右。右,手也。一曰杜若,香艸”。可作连词,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选择关系,相当于“或”。魏荔彤《伤寒论本义》言“上三‘若’字作‘或’字看,下一‘若’字作‘倘’字看”[10],认为“汗吐下”三者为治法,前3 个“若”字当作“或”解,为并列义,“亡血”前的“若”表示结果义,解释为“如果”。历来许多关于该条文的解释几乎皆从此意解,如柯琴《伤寒论注》曰“其人亡血亡津液,阴阳安能自和?欲其阴阳自和,必先调其阴阳之所自。阴自亡血,阳自亡津,益血生津,阴阳自和矣”[11],章楠《伤寒论本旨》又言“发汗吐下,则必亡血亡津液,其治不如法,则正伤而余邪留滞,或偏于阳而为热,或偏于阴而为寒,随其寒热而调治之”[12]。但同一句话中“若”字作2 种意思解释有些牵强,赵本《伤寒论》第13 条言“若吐、若下、若亡血,以内无津液”,“以”为连词表顺承关系,“无津液”是前文的结果,“若亡血”的“若”如果还是表结果义,便无法说通。高继冲本第13 条言“若吐下、若亡血,内无津液”,与《金匮玉函经》第13 条“若吐、若下、若亡血,内无津液”虽无“以”字,但“无津液”也同样应是前文所述结果,“若”字便非结果义,而是“或”义。根据《伤寒论》第13 条异文可见,第58 条以及此处“若”字应皆为“或”之义。“若”作“或”义在古籍中并不鲜见,《左传·定公元年》云“若从践土,若从宋,亦唯命”[13],《金匮要略》有“以煖水若酒,服大豆许三四丸”[14]。“若亡血”与前文“若发汗、若吐、若下”是并列关系,而非是与“亡津液”一起为“汗吐下”三法的结果。森立之云:“此条与《辨脉法》相发……下条亦云‘亡津液,则亡血’,是诸失血之谓,而亡津液,总汗吐下亡血之词”[15]。中医医籍中惯用“汗吐下”三者表示治法,与“亡血”并列似乎并不符合语言习惯,但这种用法并不是唯一的,在《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有言“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汤证罢,此为坏病”[1],亦可见“汗”“吐”“下”与某症状并列。

2.2 “亡血”何意“若发汗、若下、若吐、若亡血”显然是并列短语,后文“亡津液”究竟该如何解释,又成为一个争议点。有医家认为,“亡津液”与前文同样是并列关系,“凡病,谓不论中风、伤寒一切病也,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若亡津液,施治得宜,自然愈矣”[16]。亦有认为“亡津液”是前文结果,却在论述过程中仅论“汗吐下”三法而忽视“亡血”,如汪琥曰“凡病,若发汗,若吐下之太过,以致亡津液者,虽其人汗吐下证仍在,不可复行汗吐下之法,姑慢服药,俟其阴阳自和,则气血回复,病必自愈”[12]。在确定“若亡血”与前文为并列关系之后,“若亡血”与“亡津液”到底是什么关系、该如何解释,值得探究。

由赵本、高继冲本以及《金匮玉函经》等中的第13条条文可见,该条“(以)内无津液”,要比第58 条“亡津液”更具体。仲景列该条条文所述乃是指发汗、呕吐、泻下以及失血后,而致体内津液流失的情况。“亡血”指失血之义,森立之曰“亡津液者,谓小便不利也……亡血非啻斥衂,总称自他诸亡血诸证也。如经水适来适断,亦亡血之一端也”[15]。津液是化生血液的主要成分,《灵枢·邪客》曰“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17],同时又可化为汗液排泄于外,故有“血汗同源”之说[18]。正常情况下,津液的排泄主要通过排出尿液和汗液来完成,还有涎、涕、唾、泪等方式。在病理情况下,汗出、呕吐、泻下和失血都会导致津液大量亡失,所谓“夺汗者无血”。条文中“发汗、吐、下、亡血”即是导致“亡/无津液”的原因,而非“汗吐下”导致“亡血亡津液”,亦不是“汗、吐、下、亡血、亡津液”诸5 种并列。如吴仪洛《伤寒分经》言:“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其津液,以致不解,第脉之而阴阳自和者,此津液复生之候,必自愈”[19]。

2.3 阴阳自和 刘渡舟认为第58 条“阴阳自和”乃是指“体内阴阳之气能趋于调和,病就可以自愈”[20]。结合《伤寒论·辨脉法》言“其脉自微,此以曾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以内无津液,此阴阳自和,必自愈”,《伤寒论·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言“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无津液,阴阳脉自和者,必自愈”,可知第58 条“阴阳自和”所指乃是脉象。阴阳指代脉象,在《伤寒论·辨脉法》开篇即有说明“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1],辨明脉之阴阳,对于预测疾病的预后尤其有参考价值[21]。第13 条言及“其脉自微”,在《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见“脉阳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也,汗出多者,为太过也”,有学者认为“误用汗吐下法后出现脉微,患者有阴阳自和之势,疾病向愈”[22],脉自微是自愈病的重要特征之一。仲景亦擅用脉象诊察血液等情况,如“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营气不足,血少故也”[1]。有学者认为,此处阴阳自和具体指“在寸尺部位上的脉是否阴阳脉相等同,若脉象等同则为调和,病愈自愈,不等同则病未愈”[23]。总之,“阴阳自和”乃指脉象而言,后世所说“人体阴阳平衡”之义皆为条文的引申,而非文本本义。

综上,“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非是指“汗吐下”三法误治导致亡血亡津液,亦非指“汗、吐、下、亡血、亡津液”并列5 种情况。“若”皆为“或”、“或者”之义,“亡血”指失血诸证,“阴阳”指脉象而言。该条文乃是认为病后使之发汗、呕吐、泻下以及失血,会导致津液亡失,在脉象自和的情况下,不必过度治疗,患者即可自愈。

3 小结

《伤寒论》第58 条仲景表达之意简洁明了,揭示汗、血、津液之间的关系,并点明疾病预后,并无更多引申之义。中医医理的解读要建立在正确认识文本的基础上,在意思不明确的情况下,重视同本书里相似内容的前后对比和不同版本间同一内容的对比,切不可望文生义,这也是在阅读中医古籍过程中要时刻注意的一点。

猜你喜欢

脉象条文伤寒论
《伤寒论》六经溯源与理论浅析
基于时间序列和时序卷积网络的脉象信号识别研究
A Patient with End-stage Respiratory Failure Gets Recovery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ion by Utiliz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探索脉学的学习方法
论债法在民法典中的编写体例
瞬时波强技术对人迎、寸口脉象研究的意义探讨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条文一则考义
法国拟立法禁止父母打小孩屁股
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条文现象的思考与研究
《伤寒论》恶寒症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