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era公司推出公布智能油田6个成功案例

2023-01-10郭永峰

中国石油企业 2022年6期
关键词:壳牌气井油井

美国加州最大油气生产商之一的Aera公司专家,日前在中东SPE会议上回顾了全球油气生产商近20年来智能油田建设成功案例。

第一个案例是2002年,壳牌(Shell)公司所属多家服务商参与名为“智能油田商业价值”项目。该项目实现了油田远程控制、油藏监控、RTO(废气处理设备),以及协作工作环境(CWE)与旋转设备监测。项目利用主流技术,包括智能油气井、四维地震、VMS(虚拟监控平台)、集成生产模型和协作工作环境(CWE)。壳牌是智能油田建设领先者,目前已在全球建立起59个智能油气田。该公司使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对实时数据进行采集和监控,并实行了跨地区、跨学科协作,实现了油田生产最优化。

第二个案例是2005年,巴西Caratinga深海油田“梭鱼”智能油田项目。该项目作业者为巴西石油公司(Petrobras),服务商为美国哈里伯顿公司。该项目包括34个生产监控项目,以及对以中轻质油海上注水油田进行油井优化。在智能工作程序中,包括日常油井运行报告、试井测试、资产可用性、KPI(绩效指标)、虚拟流体多相计量。智能程序纳入各种先进技术,例如油田油井工作流程管理,面向油田服务体系的工艺流程等。此外,项目还随时生成实时关键性能指标,用以增强生产监控力度,以及实施优化方法,最终达到提高油田生产效益目的。

第三个案例是2008年,壳牌公司英国北海分公司与西非分公司联合发起的“提高油气预测准确性及改善气井开采配置和自动生成KPI(关键绩效指标)”项目。该项目已在2个含中轻质油的油田的50口气体举升井实施。具体做法是实时进行油气产量配置,并且自动化生成每日生产报告。操作系统自动生成油井工作流程,自动打印每日运行报告、KPI(关键绩效指标)、虚拟多相流体计量,以及连续地面与地层油气开采配置。作业者利用VMS(虚拟监控平台)获得更高的油气产层配置系数精度。

第四个案例是2009年,在俄罗斯西伯利亚西部油田,壳牌与俄罗斯油气生产商合资公司—Salym石油公司发起的智能油田项目。该项目名为“Salym石油公司油井和油藏管理”项目。智能技术涉及石油开采“电潜泵人工举升”(ESP)监测,“二次采油”注水优化。至项目结束时,实现油田ESP(电潜泵)监控与井控,以及优化注水流程监测。油田开发商利用VMS(虚拟监控平台)技术、IFM(油田集成管理)技术,以及EOR(提高采收率)技术,获得巨大收益。最终缩短了ESP(电潜泵)行程,电潜泵无故障运行时间由过去的605天,增至650天。2010年节约电潜泵运行成本250万美元,运营商开采效率提高33%,并且大大减少计划外非生产时间。

第五个案例是2011年,在加拿大埃伯塔省北部陆上重油油田开展的一个智能油田项目,名为“10年智能油田建设的经验总结与汲取教训”。作业者为壳牌公司。该项目规模为120口重油井现场全方位监测,以及重油黏度API8条件下的优化开采。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智能系统自动完成油井日常运营报告、试井测试、工作现场的资产可用性、KPI(绩效指标)、虚拟多相流体计量,以及实时重油开采优化。

技术人员应用主流数字模拟技术,在所有油井的VMS(虚拟监控平台)都可以实现连续、动态,或者基于异常情况的重油开采管理。控制过程中实施现场设备实时约束,以及在正常工作流程之下,对所控制设备进行监视与优化。此重油油田最终实现持续8%的开采效益。

第六个案例是2011年,马来西亚海上油田的智能项目,该项目是壳牌沙捞越分公司开展的多元化气田项目,名为“实时优化综合天然气开采系统,以及海上平台的油井与设备的实时监测和优化模型”。

壳牌沙捞越分公司项目包括RTO(废气处理设备),涉及网状布局,整体开采天然气气井与设备,总数超过100口井,跨越40个海上生产平台,并且连接多家天然气生产服务商的共享服务合同区间(PSC)。智能项目包含1000多个可控生产变量,以及相应的关联优化目标和约束条件。生产平台人员制定的开发与管理,以及持续优化生产流程,对生产平台实施有效地管理。管理范围包括天然气生产资产的选用、每日平台生产目标的制定、气井预测产量与实际产量的综合监控,以及气井生产的凝析油或天然气延期开采。

此智能项目的实施成果,是通过使用各种主流智能技术,例如VMS(虚拟监控平台)技术,对生产平台及气井进行连续、动态、基于异常或特殊情况的监视,以及对液态凝析油生产流程的优化,致使天然气平台开采效益增加5%。

猜你喜欢

壳牌气井油井
一种应用于高含硫气井的智能取垢器系统设计
气井用水合物自生热解堵剂解堵效果数值模拟
油井遭袭
面向剩余油挖潜的单油井控制区域划分方法研究
基于STM32F207的便携式气井出砂监测仪设计
气井出砂动态监测技术研究
壳牌首次在英国推出电动汽车充电服务
壳牌V—Power能效燃油登陆成都
抽油井杆管防偏磨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壳牌的创新与合作帮助汽车动力总成系统节能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