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名老中医陈鉴清验方
——平咳汤

2023-01-06

广西中医药 2022年4期
关键词:荆芥验方桔梗

名医验方

【方名】平咳汤

【组方】甘草8 g,五味子9 g,桔梗4 g,白前9 g,紫菀9 g,射干12 g,生姜10 g,大枣9枚(擘),荆芥9 g。

【功效】利肺宣痰,平咳止嗽。

【主治】诸般咳嗽。

【方解】平咳汤选药皆取轻清之品。咳嗽者,其逆气均从喉咙而出,咽喉为其要冲,故本方以甘草、桔梗作为君药和臣药,用量比例为2:1。甘草炙用可以杜绝生痰之源,生用可辅苦寒的桔梗、射干利其咽喉。白前性味苦辛,可以宣降肺气。李东垣治咳嗽以五味子为君,仲景治伤寒每见咳嗽者亦往往加之,所以重用,再佐以荆芥发表祛风、紫菀宣肺化痰,生姜、大枣为使。全方共奏宣肺降逆、疏风平咳、化痰止嗽的功效。

【加减】外感风寒无汗加麻黄6 g、细辛6 g、紫苏叶9 g;有汗则不用麻黄,改用桂枝9~12 g;鼻塞者加葱白4 根。外感风热加黄芩6~9 g、薄荷9 g,或加鱼腥草15~30 g、芦根 15~30 g;咽喉痛者加山豆根或金果榄10 g;声音嘶哑者加蝉蜕6~9 g、千层纸6 g或诃子12 g、金果榄10 g。心咳者加川黄连3 g。肝咳者加柴胡9 g、葶苈子9 g、青皮6 g。脾咳者加桂枝12 g、瓜蒌皮10 g、薤白10 g。肺咳者加北杏仁9 g;属于寒者,无汗加麻黄6 g、细辛6 g,有汗则以桂枝9~12 g 替换麻黄;属于热者加黄芩6 g,喘者加桑白皮12 g,痰多黄稠再加南沙参15 g 或浙贝母6 g;久咳阴虚以川贝母替换浙贝母;便秘则加瓜蒌仁15 g 或鸡蛋花10~15 g;唾血其荆芥用炭,再加侧柏炭6~9 g、藕节15~30 g,并生吃鲜莲藕或冷饮莲藕汁;喘息如水鸡声音加麻黄12 g、细辛6 g;虚者加鹿角胶12 g(烊化);咳唾涎沫加天门冬15 g。胃咳者加法半夏 9~12 g、陈皮 6 g、紫苏叶 9 g,属于热者则用竹茹12~15 g、枇杷叶9 g;舌苔白厚加神曲10 g、砂仁6 g;苔浊腻、便溏加藿香9~12 g、白豆蔻6 g。膀胱咳者加桂枝9~12 g、益智仁9 g、鹿角胶12 g(烊化)。三焦咳者加桂枝12 g、茯苓12 g(其有饮者增量至15~30 g),白术12~15 g、鹿角胶12~18 g(烊化)或加熟附子9 g(先煎)、细辛6 g;舌边如锯齿或淡嫩胖大者加黄芪15~30 g。

验方医案

患者,男,38岁,2003年1月10日初诊,主诉:咳嗽4 月余。患者咳嗽4 月余,咽中如梗,痰黏不爽,日甚夜安,二便自调,舌淡红胀有齿痕,苔白厚,咽喉充血(+++),脉细缓。X 线胸片示心肺膈未见异常。诊断为“肺咳”,乃“秋伤于湿,上逆而咳者”。拟平咳汤加麻黄 6 g、细辛 6 g、百部 9 g、金果榄 15 g。2 剂,每天 1剂,水煎服。

2003 年1 月14 日二诊。患者上症好转,舌淡红而有齿痕,苔白厚,脉濡缓,湿气尚重,守上方去金果榄加紫河车 10 g、薏苡仁 15 g。2 剂,每天 1 剂,水煎服。未再复诊。

猜你喜欢

荆芥验方桔梗
呼吸系病症蜜疗方
常用中药验方
荆芥
夏日不忘荆芥香
荆芥香里夏日爽
荆芥香里夏日爽
天上来信
地狱
千家妙方·我来荐方
“网球肘”的外治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