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夏日不忘荆芥香

2019-11-14张坤

侨园 2019年8期
关键词:荆芥不粘锅紫苏

张坤

要说淮北阜阳大平原上夏天老少咸宜的菜是什么?无论是生吃凉扮,还是煮熟熬汤都美味无穷的菜是什么?很多人都会说荆芥。家乡人对荆芥的喜爱那是三言两语说不完的。

荆芥在我们这地方是最普通、最不起眼的菜蔬之一。它在春天撒种,在菜园一角或家门前的旮旯地儿,随意撒下一些,不用怎么照料,过不了多久就长出一片。荆芥绿得不浓不淡,叶子可爱娇俏,舒展的样子如一朵美丽的花。茎笔直,它总是一副欣喜、向上的模样,人见了不觉精神一振,耳目一新。到了晌午,女人们从地里归来,会顺手掐一些荆芥,到家后下好面条,过了冷水,将荆芥在水笼头下冲洗几下,往面条里一撒,放盐、生抽、香油、芝麻油等调料,再拍一根黄瓜搭配,拌好,搅匀,然后一大碗一大碗地捞出,一家人吃得津津有味。荆芥的味道非常不错,每年吃它都感到新鲜,也有一种欣喜在里头。然而,它又是古老的,荆芥是何时被发现我不得而知,反正听老人说,他们的祖祖辈辈就一直食荆芥,到了夏季,如果不吃荆芥就会觉得少了些什么。

我对荆芥有一种特殊的喜爱,特别喜欢荆芥的香味。一到夏天,我几乎顿顿离不开荆芥。吃捞面条,吃凉拌菜,放些荆芥在里面,闻着清香,吃着利口,味微苦,吃后鼻子透气,感觉清爽,这是把荆芥当作配菜和调味品。而单独把荆芥凉拌当菜则是有学问的,就是蒜汁不能提前拌,到吃时再拌,才能够保持荆芥绿叶纯正。荆芥除了生吃,还可以和面汁摊面衣。多了也可以腌着吃,当下饭的小咸菜。如今还有拌面蒸荆芥蒸马齿菜的。荆芥味辛却“好脾气”,任你怎么吃都可以。

有时把荆芥做熟风味更独特,我最爱用荆芥做荆芥煎饼,不过这需要荆芥较多。我先准备好荆芥400克、鸡蛋2个、面粉250克,盐、味精和适量的植物油。制作之前,先将荆芥洗干净,去梗留叶,放入盆中,打入鸡蛋,倒入面粉,添加适量的盐和味精,加适量的水搅拌成稀面糊。摊荆芥饼最好用平底不粘锅,摊出来的煎饼厚薄均匀。制作荆芥饼时,把平底不粘锅放火上,添入适量植物油,用小火加热至感觉不烫手,千万不要等油冒烟,舀一勺面糊倒入锅中,用木铲使面糊均匀地布满锅底,面糊很快凝结成皮,将面皮铲起翻个身,再加点油,稍候即可盛出。看着那青黄翠绿的荆芥煎饼,我往往是还没有等凉可以吃时,就急不可待地下口去咬,结果大多是烫了嘴巴。

翻开古书会发现吃荆芥并不是现在才流行的。古代中原一带很早就有食用荆芥的习惯,宋《本草图经》记载其“辛香可啖,人取作生菜”;元《饮膳正要》有药膳“荆芥粥”;明《三才图会》指其“初生生香可啖,人取作生菜”等。

荆芥的可爱不仅在于它只是一种美食,让人想不到的是它还是一味良药。汉代《神农本草经》就已经将它记录在案。后来李时珍整理前代的本草著作,撰《本草纲目》取它的大名为假苏,假苏就是荆芥。到了宋代,官书《地理志》还说它是关中地区的一味特产和贡品。故而李时珍说:“荆芥原是野生,今为世用,遂多栽莳……初生香辛可啖,人取作生菜。”为了突出荆芥的药用价值,李时珍特意把它从蔬菜类移入芳草类里,记“芳草类五十六种”,包括常见的藿香、紫苏、薄荷、石香葇、荏等。苏与荏,即紫苏和藿香,是芳草家族的一个大类。荆芥全草入药,主治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吐血、痈肿等症。据说,清朝时慈禧太后患上一种怪病,茶饭不思,浑身倦怠,后来吃了荆芥配制的药很快就恢复了健康。用大火炒至焦黑色的荆芥,也叫荊芥炭或黑芥穗。黑芥穗善入血分,有理血止血之功。主治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等。作为一种中草药,其药 用部分为荆芥干燥地上部分,具有解表散风、透疹功效,对过敏性炎症有较好疗效。

猜你喜欢

荆芥不粘锅紫苏
不粘锅不宜长期用 专家建议用两年就得换
有“颜色”的本草植物(上)
荆芥
荆芥香里夏日爽
荆芥香里夏日爽
用好不粘锅,做饭好处多
青青紫苏
青青紫苏
《本草纲目》选读
普通炒锅变不粘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