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篮球文化发展现状与动力机制

2023-01-05梁东张明

当代体育科技 2022年32期
关键词:篮球运动篮球体育

梁东 张明

(广州新华学院 广东广州 510520)

篮球作为一种深受群众喜爱的、对抗性极强的运动,其体系结构和发展历程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在篮球运动的不断传播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篮球文化,篮球文化的发展对篮球运动的普及和开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1]。在文化不同、背景不同的情况下,我国篮球文化在思想交流和碰撞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差异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和走向。在这种情况下,分析并探寻篮球文化的内容结构和发展现状,能够在充分发挥促进篮球文化发展动力机制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篮球文化的发展和创新[2]。

1 篮球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篮球文化作为篮球运动传播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包含思维方式和制度体系的现象凝结和总称,涉及内容十分广泛。作为体育和文化相互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概念,在对篮球文化进行定义的过程中,既要从文化内涵的角度出发,也要考虑到篮球这一体育运动的独特之处[3]。在对二者深入了解和综合概括的基础上,全面、准确地界定篮球文化的内涵和理念。根据专家学者的研究观念和相关意见,一般可以将篮球文化概括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类型。

从广义上来说,一切与篮球相关的人、事、现象等都属于篮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篮球运动这一基本形式,以及篮球运动参与者在篮球运动的历史实践和发展过程中所创生出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而言,篮球文化是篮球运动过程中所涉及的知识技能以及习俗制度的总称,并且包含了这一过程中所出现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制度和行为文化,是对观看和参与篮球运动的相关人员思想和行为的综合化、成果化的凝结和体现。

自从篮球运动传入中国以来,在本土化、普及化的发展过程中,篮球文化表现出了区域性、社会性以及民族性的发展特点。因此,篮球运动很受人们的青睐,我国的篮球运动已经成为沟通情感、增进交流以及彰显个性的全民化体育运动。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的篮球文化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和精神内涵。

首先,我国篮球文化具有竞技性特点。篮球运动在最初传入中国时,只是单纯地作为一项运动或者游戏。在不同时代的发展背景下,人们在观看和参与的过程中,逐渐催生并形成了本土化的篮球文化[4]。在这一过程中,受到不同运动员以及不同技术风格的影响,篮球文化自然而然地表现出竞争、冲突以及对抗等特点。

其次,我国的篮球文化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社会性。受到地域和民族特征的影响,中美的篮球文化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例如,美国的篮球运动员综合能力较强,身体素质也较为优秀,这种情况下运动员在技术战术的运用过程中一般以单打独斗为主。相比之下,亚洲地区的篮球运动员受到身材、体能等因素的实际影响,在长期的篮球训练和竞赛中形成了较为灵活多变的,以集体配合为主的技术特点[5]。因此,面对篮球运动的快速发展,篮球文化也在创新和变革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区域性、社会性的文化特征。

我国篮球文化呈现出了以中庸、和谐、团队为主的精神内涵,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文化特征影响并制约着篮球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这一情况下,我国篮球文化与美国篮球文化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在实际比赛过程中,美国篮球运动员更加侧重于英雄主义个性的发挥和展现。而我国的篮球文化在竞赛中表现出中庸的精神内涵和文化特点,并且区别于美国篮球运动员侧重于个人英雄主义的彰显和呈现,我国篮球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更加重视团队力量的构建和发挥。

2 我国篮球文化发展历程和现状

2.1 我国篮球文化的发展历程

随着1895 年篮球运动传入中国,人们在参与和传播篮球运动的过程中,促进了篮球文化的发展和创新。篮球运动在传入初期,人们单纯地将其作为一种文化游戏活动。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篮球运动逐渐成为人们锻炼身体,沟通情感的文化活动项目。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篮球运动已经成为一种专门的体育类竞赛项目,并被各类院校纳入体育教学课程之中。在人们重视并喜爱篮球运动的基础上,还催生出了我国本土化的篮球文化[6]。也就是说,篮球文化是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而形成,并且在篮球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普及、发展以及成熟的阶段性特征。

首先,篮球运动在我国传播和普及的初期,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流传,只有一小部分人了解并参与篮球运动。从19世纪90年代传入中国后,篮球运动经历了一个十分缓慢的发展时期。直到1910年,全运会召开并将篮球运动列入男子运动项目中,这才促使篮球运动正式走入社会大众的视野之中。1945 年,抗日战争胜利之后,篮球文化开始在北京、天津以及上海等地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较为全面的普及。

其次,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体育管理制度方面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发展和完善。在这一背景下,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号召,自觉组织和开展体育活动。在政策引导和制度保证下,篮球运动相关的管理机构得到了发展和完善。篮球运动逐渐走进了学校、企业以及各个机构单位,并且成为一项全民化的娱乐健身项目[7]。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修建了各类体育场馆和相关设施,也为篮球运动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物质条件的不断提高,人们能够通过实时的电视转播观看到国内或者国外的各项篮球比赛。人们不断了解并完善相应的篮球规则,并且大量吸收各国的篮球技术战术,进而在强化篮球运动竞技性效果的基础上,也促进了篮球运动艺术性、文化性发展。

最后,CBA职业联赛的创立,不仅培养并推出了一系列的篮球明星,还标志着中国篮球进入了职业化发展的新时期。尤其是以姚明为代表的一批进入NBA职业联赛的运动员的出现,使中国篮球事业开始进入了空前发展的成熟时期。在这一发展时期,我国的篮球事业不仅受到了群众的广泛关注,还开始让世界了解中国篮球运动及其折射出的篮球文化。CBA中的不同球队受到地区和民族文化的影响,也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风格特点,并且不同的队伍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篮球文化。在此背景下,高校间的篮球联赛也得以形成并发展,并且出现了CUBA、CUBS 等多项联赛活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着校园篮球文化的快速发展和成熟。自从CBA 职业联赛成立至今,我国的篮球文化由娱乐化逐渐向职业化发展,并且也受到了社会和市场的关注和重视。因此,我国的篮球文化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状态。

2.2 我国篮球文化的发展现状

随着篮球文化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大众篮球文化呈现出多元化、丰富化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在篮球运动普及化、全民化的发展背景下,人们对于大众篮球赛事的关注度也在逐步提升。篮球运动的场地不再拘泥于体育场馆,包括社区、学校以及单位等各类场所,都为人们提供了相应的篮球场地[8]。在此背景下,篮球运动和篮球赛事逐渐呈现出大众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在满足人们休闲娱乐这一需求的基础上,大众篮球文化也得到了快速的传播和发展。作为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的工具和手段之一,篮球运动在传播和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受到了年轻人的喜爱和追捧,还迎来了许多中老年人的关注和参与。这也彰显着篮球文化逐渐成为全国性的、大众性的文化,并且快速融入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活动之中。

3 促进我国篮球文化发展的具体动力机制

3.1 加强政策引导,落实政策保证

首先,国家要制定并出台相应的篮球文化发展政策,以此来引导和促进篮球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进程。篮球作为提高国民身体水平,增强大众体育素养的运动项目之一,对国家实现全民族素养提高的教育目标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9]。因此,根据影响篮球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国家通过科学合理的政策支持,促进篮球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在这一要求下,我国建立并开设了篮球文化研究中心,体现了我国对篮球运动和篮球文化的高度重视。

其次,根据配套的方针政策,相关部门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制度化、政策化的引导措施,进而对篮球文化的发展和建设提供监督和管理作用。作为普及化、大众化发展程度较高的运动项目,相关部门对篮球运动的政策支持体现在诸多方面。例如,2015年由教育部牵头与NBA进行了体育课程的开发和篮球教师培养的签约工作。在对篮球运动的帮扶和支持过程中,体育教育部门在篮球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主导和监管作用。在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的基础上,切实推动了我国篮球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与此同时,通过正确看待我国篮球文化与其他国家的区别和差异,在加强文化交流和文化融合的基础上,要吸收优秀的文化内涵,进而推动我国篮球文化向国际化发展。

3.2 利用媒体资源,加强宣传引导

为了切实推进篮球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我国需要多角度、多途径地开展篮球文化的宣传和引导工作。篮球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物质、精神以及制度等方面,都是构成篮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推进篮球文化的发展和传播,首先要满足篮球文化的物质建设需求[10]。因此,国家要为篮球运动和篮球赛事构建相应的展出平台,以此来满足篮球文化传播和发展所需要的物质需求。在此基础上,相关部门要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通过构建正确的社会集体舆论和篮球运动风气,在推动大众群体积极参与的基础上,满足篮球文化发展的制度需求。

与此同时,相关部门也要围绕着篮球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的需求,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实推动篮球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包括篮球运动中所涉及的道德、价值观念等因素,都是篮球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个体在观赛或者实际比赛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经过大众认同且遵守的行为准则和习惯,都属于篮球行为文化的组成内容。

篮球艺术文化的发展,与现代化的媒体传播手段和平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篮球艺术文化的形式十分丰富,如篮球书籍、影音作品以及衍生文化等,都需要在结合实际文化载体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化的传媒手段进行传播和推广。因此,相关部门要落实宣传引导,通过组织并开展相应的体育竞赛,在促进观众观看并传播比赛视频的过程中,推动篮球运动和篮球文化的传播。同时,相关部门要积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通过形式多样的篮球文化宣传活动,面向不同身份、不同年龄阶层的受众,以篮球文化专题讲座或者实践活动体验等方式,促进篮球艺术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此外,打造篮球运动体育明星,也是促进篮球文化传播和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从群众对NBA球星的追捧程度可以看出,我国拥有广大的篮球球迷基础。尤其是对于中青年的篮球爱好者而言,通过电视或者现场观看比赛已经成为其参与篮球运动的重要方式之一。新时期背景下,打造篮球明星离不开现代化传媒技术的帮助和支持。通过头条文字、视频剪辑以及直播连线等方式,现代传媒能够大幅度地提高群众对篮球运动员的认同和喜爱之情。进而在“明星效应”的推动下,最大限度促进了篮球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对此,相关机构和部门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传媒手段,通过打造和创造篮球运动专属体育明星,来达到促进篮球文化传播和发展的预期目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通过线上采访、视频记录等方式,展示出真实生动的人物形象,以此来提高大众对球星的亲切感和认同感。球星通过自己所表现出的价值观念,引导受众在参与并观看篮球运动的过程中,能够以健康的、正确的价值观念来约束自身的思想和行为,从而起到正面的、积极的影响作用。尤其是在新兴大众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相关部门和相关机构更要做好舆情引导和监测工作,共同构建篮球文化健康发展的网络环境。

3.3 完善教育体系,发展文化产业

教育作为促进篮球运动和篮球文化发展的根本因素,直接决定着篮球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为了推进篮球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国家相关部门要积极推进篮球运动与教育体系系统的交融和结合。体育作为我国中小学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教育目标和教育方针中的重要组成内容。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由于体育教育的缺失和缺位,社会群众对体育教育有着片面的、错误的认识。随着国家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发展,切实加强体育教育的力度,提高人们对体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已经成为国家教学改革工作的重点内容。

对此,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院校要做好体育教育的管理工作。首先,通过体育和教育工作的深度融合,在提升篮球运动员文化素养的基础上,加强广大群众对篮球运动和篮球文化的认同。其次,在体育和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教育部门和相关院校要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作为一项冲突激励的运动项目,在引导并促进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过程中,必须通过确实有效的体能培养措施和体测考核制度,提高学生的篮球运动水平。最后,教育部门和相关院校要建立健全的政策制度[11],对学生和篮球运动员的行为进行规范性的引导和约束。通过思想引导、素质培养以及行为规范,在全面提高学生或者篮球运动员综合素质的基础上,切实推进篮球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4 结语

目前,我国篮球文化正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其影响因素和动力机制涉及社会经济、社会文化以及教育等多个领域。在多种动力机制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作用过程中,相关人员要针对我国篮球文化的发展现状,综合多方面动力机制和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探索推进我国篮球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实践途径和有效措施。通过做好顶层设计,以加强促进我国篮球文化发展的制度保障,通过现代化媒体平台和学校体育教育系统的引导,帮助篮球运动发展,以切实推进我国篮球文化以及篮球文化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篮球运动篮球体育
幼儿篮球运动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国际篮球运动研究热点与主题演化内容分析
快乐篮球进山乡
鞍山市第五中学篮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我们的“体育梦”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篮球市场推广对篮球运动的促进作用分析①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