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叶用莴苣优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2023-01-04王学贵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4期
关键词:商品性结球莴苣

王学贵

(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山东枣庄 277300)

叶用莴苣即生菜, 为菊科莴苣属一年生或二年生常见速生蔬菜,可生食,富含多种维生素、叶酸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具有活血、利尿之功效,是抗衰、减肥的保健食品。 原产于地中海沿岸, 具有适应性广、生长周期短、见效快、病虫害少、好管理、易栽培等优点,是安全、高效的优质蔬菜。

近年来,由于经济效益好、发展前景广阔,山东省叶用莴苣种植面积逐年递升, 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致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多年实践,本文作者总结了适宜当地叶用莴苣优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要点,旨在为绿色叶用莴苣(以下简称生菜)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1 产地环境

选择前茬为非菊科作物的壤土地块种植, 要求地平、土厚、排灌方便、疏松肥沃。 土壤 pH 在 6~7 之间最为合适,如果土壤pH>7 则可采用多次喷雾硫酸亚铁稀释液的方法来进行降低。

2 栽培条件

随着栽培技术的不断优化, 生菜逐步实现了全年栽培生产,露地种植以早春和晚秋栽培为主。

2.1 温度

生菜是喜凉、耐肥的忌高温蔬菜,适宜生长温度为15~25℃,低于10℃必须采用保护地育苗。如冬、春季低于10℃时使用拱棚、 高温季节采用遮阳网遮阳等手段调控温度,调控温度是生菜优质、高效栽培的关键,更是实现全年栽培生产的关键。

2.2 肥水

生菜忌缺水,喜肥沃、湿润的土壤环境。 栽前需多施有机肥,栽后按需配方施肥,适度高氮、富钾。

3 优选良种

优选丰产、抗病、适应性强、商品性好的优良品种,如奶油生菜、紫叶生菜、凯撒等。 夏、秋季栽培要挑选耐热、耐抽薹的品种。

4 播种育苗

4.1 精耕细作

整地时将土壤耕翻30 cm 左右,整平备用。 要求松土晒垡后耙平、整细,按1.0 m 起畦,畦高25 cm,注意土壤及棚内消毒。

4.2 施足基肥

每亩深施优质腐熟的有机肥3 000 kg、普钙20 kg或重过磷酸钙 10 kg、 钾肥 10~20 kg、NPK 复合肥50 kg 作基肥。

4.3 浸种催芽

在正常条件下,生菜种子发芽率不高,需要催芽处理。 筛选籽粒饱满、无虫害的种子晒干备用。 常用快速催芽方法,①醒种催芽:将种子放入30~36℃水中淘洗,使种子受热均匀,待水温降到35℃以下停止搅拌,浸水 4~6 h 醒种,盖干净湿毛巾,在 16~20℃条件下催芽2~3 d,待种子露芽后备用;②低温催芽: 高温季节, 深井水泡4~6 h, 挂在深井水面上方20 cm经 2~3 d 催芽即可。

5 育苗管理

5.1 苗床准备

栽植1 亩需苗床30 m2。 苗床用优质腐熟农家肥300~600 kg 作基肥,深翻、混匀、整平、耙细。

5.2 苗后管理

种植抱球生菜1 亩地需用种量25~35 g、散叶生菜用种量40~60 g,播种前大水漫灌苗床,等水渗下后将种子拌等量湿细沙土混匀后均匀撒播, 用过筛后的细土覆盖0.5~1.0 cm,并每天淋水1 次。 白天温度控制在 16~20℃,夜间 10℃左右,在 2~3 片真叶时进行分苗,采用分苗床或营养钵分苗[1],间苗、分苗前后要浇水促根保苗。 在育苗期间,夜间温度低于10℃时要注意保温, 随时调节浇水量, 防止湿度过高徒长。 夏季非保护地育苗使用遮阳网,每天淋水1~2 次,充分保持苗床湿润。

5.3 栽前炼苗

春季定植前5~7d, 在气温10℃左右进行适当通风炼苗,以适应露地环境。 冬春栽培可采用大棚+地膜覆盖的方式,白天将温度控制在12~22℃,温度过低时要注意保温,温度高于24℃时应揭膜通风降温,一般情况下可将大棚裙膜敞开[2]。

5.4 移植管理

5.4.1 选壮苗 严格选用5 叶及以上有心壮苗,剔除弱苗、无心苗、病残苗。

5.4.2 定植 高温定植要遮阳, 创造弱光条件提高定植成活率。 散叶生菜育苗 20 d 左右,4~5 叶时即可移植,株行距 15 cm×20 cm,每亩用苗 7 500~8 500 株。结球生菜育苗26~30 d 移植, 栽植株行距18 cm×30 cm, 每亩用苗5 000 株左右。 定植时做到深不埋心、浅不露根、苗心与地平齐。 栽后及时灌水。

6 田间管理

6.1 中耕除草

缓苗中、后期各人工除草1 次,注意松土适度,严防伤根。

6.2 温度管理

分阶段进行温度管控。 棚室栽培,白天温度控制在 12~22℃,夜间 8~10℃。 过高(24℃以上)要通风、降温、排湿,过低要注意保温。 结球生菜生长适温白天18~22℃,夜间 12~15℃,最适宜夜间温度较低、昼夜温差大的环境[3]。 但低于下限温度时要及时采取保温措施,高于24℃则不易结球,超过25℃易出现心叶腐烂、叶苦、口感差等现象。 散叶生菜适应性稍好,对温度要求不高,但是超过30℃则生长停滞、叶片变色干边,商品性降低。

6.3 肥水管理

提倡配方施肥,每生产1 000 kg 生菜,需吸收氮2.5 kg、 磷 1.2 kg、 钾 4.5 kg, 其中结球生菜需钾更多[4]。 推荐使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具有节肥、节水、节约人工、施工方便等优点。 勤施肥水,苗期连续淋水3~4 d, 保持畦面湿润;5 d 后随水追施少量速效氮肥,雨天及时排积水;栽植10 d 后,可以少量多次施肥,每隔15 d 施1 次,中后期禁用人粪、尿等,可用三元复合肥10 kg/亩随水冲施。 生菜需水量大,应根据缓苗后土壤、 天气状况适时浇水, 一般每5~7 d 浇1 次水。 注意: ①防止施氮肥过多, 否则不易结球。②结球期勤浇水,防止缺水导致叶球发育滞缓、商品性变差; 结球生菜中后期忌浇水过量, 防止叶球开裂,影响销售。

生菜缺素会引发叶片发黄等症状, 导致生菜外观等级指标下降,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可施用瑞德络合钙、 硫酸亚铁稀释液或捷农鼎效能量等中微量元素水溶肥补充微量元素, 防止叶片黄化等各种病变,改善生菜的外观品质,提升生菜商品性。 生菜收获前10 d 不要施用任何肥料,以免降低品质。

7 病虫害防治

7.1 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害有灰霉病、霜霉病等,虫害主要为蚜虫。

7.2 防治方法

(1)选用良种,采取培育壮苗、轮作、合理密植、通风降湿等措施提高生菜抗病虫性。

(2)悬挂黄板诱杀蚜虫,在放风口安装防虫网防止害虫侵入。

(3)按照绿色食品生产要求,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霜霉病可用30%恶霉灵1 200~1 500 倍液喷雾防治;灰霉病可用多菌灵、百菌清、多霉灵等轮换用药防治;蚜虫选用低毒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喷雾防治;细菌性病害可用农用链霉素或加瑞农喷雾防治。 施药后必须在安全间隔期后才能上市,并在收获前3 d做好农药残留检测。

8 适时采收

按照上市标准,适时采收,保证生菜品质提升商品性。 散叶生菜在未老化前按需采收;结球生菜一般在结球触摸有实感后收获,口感及品质最佳。 生菜生育期短,定植后 30~50 d 即可采收。 正常情况下散叶生菜的亩产量为1 000~1 500 kg,中、晚熟品种的亩产量为2 500 kg 左右。 采收用的刀具、贮运工具要清洁卫生,以防污染。

9 建档备查

记录农药、肥料等使用情况及生产信息,长期保存备查。

猜你喜欢

商品性结球莴苣
设施结球生菜绿色生产技术
不同肥料在结球生菜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上海地区秋季设施栽培结球生菜品比试验
秋日野餐会
工厂化栽培草菇适宜优质高产菌株的筛选与分析
独山县茄子引种比较试验
莴苣和韭菜
薄皮甜瓜品种比较试验
保护地结球生菜为啥不结球
电影媒介属性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