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2022-12-31杨海峰

种子科技 2022年19期
关键词:麦种科学合理冬小麦

杨海峰

(山东济宁高新区柳行街道办事处,山东 济宁 272000)

在现代农业经济组成结构中,冬小麦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与人们的饮食结构有直接联系。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冬小麦受到病虫害的影响显著提升,使农民的收入无法得到保障,甚至对于国内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形成了严重负面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当中强调,国家粮食安全是整个社会稳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国内农业事业发展过程中,需要给予冬小麦种植高度重视,并且采取科学的病虫害防治策略,保障冬小麦的高产和高质量。

1 冬小麦种植基本原则

2021 年,青岛小麦总产量再创近15 年新高,达到142.96 万t,较2020 年增加9.54 万t,增长7.15%。就目前来看,小麦是我国粮食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并且整体上以冬小麦为主,在冬小麦种植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1 土壤处理

在冬小麦种植过程中,土壤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小麦生长需要的养分、水分都要从土壤中获取。因此,在冬小麦种植阶段,需要结合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土壤基本特征,做好土壤处理,包含肥料控制、水分管理等工作[1]。

完成冬小麦的播种之后,栽培阶段就需要依据地区的自然环境情况进行土壤处理,避免出现土壤温度过低的情况,从而提高冬小麦的发芽率。因为在土壤温度持续较低的情况下,小麦种子会出现冻伤情况。所以,冬小麦种植需要控制土壤中的含水量。其中,冬小麦在发芽期和出苗期对于水分需求量较高,这一时期需要注意浇水工作,预防干旱,避免影响小麦的产量。在小麦的生长期间,需要科学合理控制好外部影响因素,避免土壤因素对冬小麦生长产生负面影响[2]。

1.2 控制苗间距

苗间距对于小麦的产量会产生直接影响,苗间距不是越大越好或越小越好,而是要将其科学合理地控制在一个范围内,具体距离应结合冬小麦种植地的实际情况设置。

在不同种植地的冬小麦苗间距的控制过程中,可以结合小麦历年的产量、质量等,再加上实地调查和分析[3],使冬小麦具有科学合理的苗间距,有利于小麦发芽和健康生长。

1.3 采取科学合理的管控措施

种植完冬小麦后,需依据实际情况做好相关的后续管理工作,其中之一就是科学合理地对冬小麦的生长、生产进行干预,保障冬小麦的质量和产量。冬小麦在不同生长阶段具有差异性的生长规律,并且需要的养分也不尽相同,在这种情况下,相关种植户需要调查和分析,针对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施肥管理,使得冬小麦不同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得到满足。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采取专业化的技术和先进设备,针对土壤环境、冬小麦生长情况进行数据监测,科学合理地开展种植工作,切勿仅凭传统经验种植[4]。

2 冬小麦的种植方法

2.1 重视种植环境条件检测

冬小麦的高质量、高产量离不开科学合理的施肥、水分和土壤管理,三者中任何一个环节对于冬小麦产量、质量都会形成较大的影响。传统种植户在冬小麦种植过程中之所以出现质量不高、产量不理想等情况,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只重视施肥管理、水分管理和土壤管理中的一个或两个。

在后续的冬小麦种植过程中,需要针对施肥、水分和土壤条件进行科学合理的检测,观察其是否满足冬小麦的生长需求等。例如,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先进的土壤检测设备,检查种植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否达标,磷元素含量是否适宜等[5]。另外,土壤的物理性能同样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包含土壤的深度、通透性和水分含量等。在播种之前,需要进行整地工作,使得冬小麦的种植地保持平整、完整和土壤松软,对后期的播种具有重要作用。

2.2 预先处理麦种

我国人口基数较大,并且冬小麦还承担着一定的出口任务,对于冬小麦产量、质量的要求都比较高。为了方便冬小麦后期的管理和提升产量,在播种之前,需要重视麦种的筛选工作。

尽量选取麦粒较多、颗粒饱满的麦种,同时选择的麦种需要与当地环境、气候等条件相适应,保障冬小麦的质量和产量。除此之外,还需要重视麦种的化学处理,使冬小麦具备良好的抗病虫害能力,保障冬小麦的质量和产量[6]。

2.3 管理工作

首先,选择合适的播种期,为冬小麦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对于冬小麦的生长等方面都具有很大裨益。在冬小麦的播种阶段,需要做到麦种数量合适、种植密度科学合理。在完成麦种的播种后,需要对其进行高质量动态管理,种植前对冬小麦的根系做好透气处理,对于培育品质更好和根系茁壮的麦苗具有重要作用。

其次,冬小麦种植地的土壤温度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需要保证土壤温度合理,必要情况下覆盖黑色薄膜,为冬小麦生长提供良好环境。

再次,在抽穗成熟阶段,需要依据实际情况,针对土壤中的养分、水分进行调节,确保冬小麦的光合作用可以正常进行,既可以预防麦穗发生早衰现象,也有助于提高冬小麦产量。

3 冬小麦的种植技术

3.1 选种技术

在冬小麦的种植过程中,选择种子是重要的一步,属于基础种植技术,对于最终的种植效果会产生直接影响。

目前来看,市场中出售的冬小麦品种较多,冬小麦种植户需要熟悉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异和特征,再结合不同地区的特点进行选择,确保选择的冬小麦品种适应当地的种植环境[7],保障冬小麦的质量和产量。例如,在降水等气候条件正常的条件下,种植户需要选择纯度、精度且具有很好抗病能力的冬小麦品种。在种植户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一年内更换冬小麦品种,避免出现土地抗性,使得冬小麦能够良好生长,实现高产。

3.2 播种

根据冬小麦种植经验来看,播种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对于产量、质量也会产生较大影响。播种时间不宜过早也不宜过晚,需要依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播种时间[8]。冬小麦一般在10 月上旬播种,其中弱春性的冬小麦品种则一般在10 月下旬播种。播种深度以3~5 cm 为宜,即便地区不同、冬小麦品种不同,实际差异也不能过大。如果冬小麦种植过浅,不利于小麦种子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如果种植深度过深,则会出现吊根的情况。因此,种植户需要依据土壤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播种深度,提高麦种的成活率,提升冬小麦的种植质量。

一般情况下,冬小麦的播种量较大。经过实践验证,精良播种方式可以保障冬小麦的产量和质量,该播种方式对于麦种、播种技术要求较高,需要保障播种均匀,能帮助种植户节省成本支出,提高冬小麦种植效益[9],并节省用种量75 kg/hm2,有利于小麦秆更加壮实,提高冬小麦的抗病、抗倒伏能力,提高冬小麦质量和产量。

3.3 耕种技术

冬小麦在耕种方面需要采取轮作播种方式,因为种植地中的营养成分和冬小麦所需的养分都是特定的,如果长期在同一片土地种植冬小麦,很有可能出现小麦质量、产量降低的现象。因此,在冬小麦的种植方面,最好选择轮作的耕种策略,并且科学合理地安排种植次数,优化耕种模式和环境,促使冬小麦和种植地的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10]。

首先,冬小麦种植户需要注重挑选冬小麦种子,选择颗粒较大的小麦种子,同时进行物理和化学筛选。

其次,在冬小麦耕种过程中,需要依照农药的比例要求配制农药,提高种植效益。

再次,在冬小麦耕种时,需要进行土壤预处理工作,土壤不能太干旱也不能太潮湿,必要情况下可以预备一些干土,为种植高质量的冬小麦奠定良好基础。

3.4 灌溉与施肥技术

冬灌是小麦种植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步。对小麦种植者来说,了解小麦冬季灌溉和施肥的时间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地区在冬小麦的种植过程中存在着自然降水分布不均的现象,会影响冬小麦的生长。因此,在冬小麦的种植过程中,需要重视灌溉工作,采取喷灌的方式,既可以提升灌溉的覆盖面积和均匀程度,还可以保护土壤结构,对于冬小麦的质量、产量提升大有裨益。除此之外,冬小麦对于养分的需求较大,由于部分地区的风力较大,需要着重提升冬小麦的抗倒伏能力,提高冬小麦的种植效益[11]。

高质量的冬灌可以有效预防冬小麦枯死病。适当增加土壤水分,还可以消灭一部分害虫,比如,在立冬以后为冬小麦浇灌封冻水。每年冬季开始后,各地的温度有差异,小麦的播种时间和生长速度也不同。由于近年来国内的气温变化程度高、变化频率快,为了提升浇灌的针对性,种植户可以根据土壤特性考虑冬灌。当土壤含水量沙土小于13%~14%、土壤小于16%~17%、黏土低于18%~19%时可进行冬灌。一般来说,因为土壤水分流失较快,冬灌的顺序是先浇灌底部洼地,再灌溉沙地。

3.5 除草技术

在冬小麦的种植过程中,杂草会争夺冬小麦的养分,降低冬小麦的产量和质量,还会影响冬小麦原本的间隙、间隔,过于旺盛的杂草会增加冬小麦的倒伏概率。因此,不同地区需要依据不同的杂草类型,选择合适的化学除草剂,提升冬小麦的产量和质量[12]。

冬小麦除草过程中有多种不利因素,包含地块的冻害程度不同、低温寒流天气频发等,需要了解冬小麦杂草的特点。由于冬小麦的杂草密度大,经过冬前几个月的生长,杂草种类增加、根系发达,春节后没有萌发的杂草会在春季陆续出土,杂草密度更大,与小麦争夺养分。可以选择5%唑啉草酯·炔草酯悬浮剂100 mL或15%氟唑·炔草酯悬浮剂50 mL 兑水25 kg 均匀喷雾,可有效防除看麦娘、日本看麦娘、菵草、硬草、棒头草、黑麦草、野燕麦等麦田主要禾本科杂草。

4 冬小麦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4.1 选择抗病麦种和药剂拌种

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需要重视麦种方面的处理,从根源降低冬小麦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同时,种植户需要对冬小麦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应向其中添加具有防治病虫害的药剂,有效控制病虫害,可以有效控制冬小麦常见的种传、土传病害。另外,种子的药剂处理既可以有效保护麦种,也可以杀灭大部分细菌和地下病虫害,保障冬小麦的质量和产量[13-16]。

4.2 化学防治策略

在冬小麦的生长过程中,需要注重化学防治策略的应用,避免冬小麦减产。在冬小麦播种前,使用50%辛硫酸乳油3000 mL/hm2,将其配制成1∶1000 溶液喷洒冬小麦种植地。还可以将50%辛硫酸乳油200 mL与10 kg 细土搅拌,能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例如,蚜虫是冬小麦生长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害虫,冬小麦种植户可以选择吡虫啉、吡蚜酮、噻虫嗪等药剂防治。针对纹枯病、锈病等常见病害,种植户可以采取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等复合试剂[17-20],防治效果显著。

5 结束语

在冬小麦的种植、生长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同类型的影响因素,种植户需要重视冬小麦种植技术的运用,包含化学除草、灌溉与施肥等,保障冬小麦的质量和产量。另外,冬小麦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病虫害的影响,如果不注重对其进行处理,往往会影响到冬小麦质量,并且导致种植户的效益受到负面影响。因此,在冬小麦种植阶段,需要重视不同病虫害防治技术,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保证冬小麦的质量和产量,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麦种科学合理冬小麦
2022年山西省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意见
冬小麦田N2O通量研究
冬小麦的秘密
不误农时打好冬小麦春管“第一仗”
落麦种
薪酬管理在企业人才激励中发挥的作用
浅谈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前预习有效指导的研究
The Personality of Mumbi in A Grain of Whea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tcolonial Feminist Criticism
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一枚金币 A Gold Co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