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X”证书制度下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课证融通路径的探索

2022-12-31李美琳欧阳国强廖艳芳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课证保健证书

李美琳,欧阳国强,廖艳芳,黄 菊,郭 飏

(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4)

1993年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即“双证书”制度。二十多年的实践证明“双证书”制度的实施对于增强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加强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的联系意义重大。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双证书”制度暴露出覆盖面不够、不能全面反应市场需求等问题。2019年1月,职教20条明确提出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1+X”证书制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一项重要制度设计,而“1+X”证书制度的核心在于课证融通。

1 “1+X”制度下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推进课证融通的意义

1.1 有助于培养养老行业需要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课证融通可以实现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有机融合,提升校企师资互训互聘的力度,企业真正地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使专业技能的学习与时代所需的岗位技能要求一致,让学生能够成为集品德、知识、人文、创新、技能五个方面的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1.2 有助于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的教师对教学的把控

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是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而新兴的专业,缺乏专业规范化教材。教师在教学上处于摸索的阶段,“1+X”制度给予了教师教学指引。课证融通有助于教师真正掌握技术技能的内涵,在教学中发掘学生学习技术技能的潜能,将主线设置为“养老人才+证书教育”,将课程体系和课程资源建设作为载体,以胜任“1+X”证书的教学。

1.3 有利于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拓展就业本领

参加“X”证书培训与考试可以让学生真正接受到最新的、岗位最需的技能。通过获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学生的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1]。

2 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推进课证融通路径的探索

2.1 重构课程体系

课程是教学的基本载体,课程资源是教学的重要依托。职业院校应自觉承担起“1+X”证书课程体系建设的重任,加大课程资源开发,加快现有课程体系的调整和优化,为“1+X”证书制度试点提供坚强的资源保障[2]。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参照国家高等职业学校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教学标准,结合老年照护师(养老护理员)、失智老年人照护师、健康管理师、助理社工师、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结合本校学生具体情况,重构了课程体系,调整专业核心课程为“老年照护”“老年健康管理”“老年人综合能力评估”“老年康复保健指导”“老年活动策划组织”“老年人沟通技巧训练”“养老机构运营管理”。

2.2 组建结构合理的联合课程团队

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作为新兴专业,全国2016年第一次招生,且目前没有本科院校设有此专业。目前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的教师大部分为护理学、临床医学院专业毕业,在教学过程中有时过多强调医学相关知识。而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就业单位为医养结合型医院、养老企业,主要工作为老年人功能评定、日常照护、健康管理与保健指导、老年社会工作、养老机构运营管理、老年产品服务等,工作内容与医疗相关,但就业单位、服务内容、服务人群与临床工作有着很大区别。

为了更好的落实“1+X”的教学,所有担任“1+X”教学的校内专任教师均需要熟练掌握课程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领会职业技能等级考证的要求,能熟练完成常用的职业技能操作,同时应具备较丰富的教学经验。目前担任“1+X”教学的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比为83.33%。学校重视“1+X”的师资培训,支持校内专任教师参加“X”证书相关培训,目前获得的相关证书有“老年照护师”考评员、“养老护理员”考评员、“老年人能力评估”师资、“老年人康体指导”师资等证书。同时专任教师每年需要通过暑期临床时间锻炼或者国培、省培等形式进行企业实践,掌握养老行业最新动态,实时更新岗位核心任务,从而更好地胜任“X”教学。

另外,学校与省内外多家影响力较大的医养结合型医院、养老企业合作,并聘请了养老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特聘教授,组成了联合课程团队,完成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的四个共建,即人才培养方案的共建、课程体系的优化和共建、教学团队的组织共建、实训基地的共建[3]。目前校内专任教师与校外兼职教师的比例为1∶1。“老年社会工作”“老年人综合能力评估”“老年照护”等“X”课程由校内外教师共同承担。

为了契合我国职业教育理念,学校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与湖南普亲老龄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了订单班,开展了“1+1+1”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与传统培养模式的区别在于第二个“1”,即学生入学第二学年到校企合作且具备教学条件及资质的养老企业进行学习,实现学校与医养结合型医院、养老企业互相交替式教学。

2.3 制定学分转换机制

学分银行是介于课程和证书之间的“转换器”,能够有效实现二者的融合贯通,是“1+X”证书制度实施的前提,也是确保其取得既定效果的关键[4]。教育部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在2020年12月发布了《关于开展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学习成果转换工作的公告》,要求试点单位要制定本单位的学习成果转换办法,学校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也积极响应。对于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取得的部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定了“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课程学分认定与转换办法,学生取得“X”证书可认定为相应学分或免考相关课程实训,从而提高学生参与培训、考证的积极性。

3 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课证融通的成效

通过超星泛雅平台课堂活动情况统计,学生对“X”证书相关的课程学习积极性提高,课程综合成绩合格率均超过92%;本校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2018级、2019级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均能较快适应工作岗位需求,得到企业、机构以及服务人群的一致好评;在2020年市级护理员技能大赛中,学生首次出战,获得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优胜奖1人;目前2018级学生已毕业,就业率达96.6%,对口就业率92.1%,远高出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平均水平。

4 结 语

高职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是当前养老服务行业重要的人才培养场所。为了培养行业需求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需要在“1+X”证书制度下进行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的课证融通。对课程建设进行合理的规划,加强校企合作,组建联合课程团队,制定学分转换机制,让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培训,具有充足的实践机会,真正掌握最新的、岗位最需的技能,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毕业后能满足养老服务行业与老龄产业的需求。

猜你喜欢

课证保健证书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WJCI 收录证书
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原画设计“课证融通”课程体系构建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证融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