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抗联歌曲的时代价值

2022-12-29吴吟音

轻音乐 2022年5期
关键词:填词抗联抗日

吴吟音

东北抗联歌曲作为宣传抗战思想的重要艺术形式,主要赞颂了东北抗日联军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爱国精神,鼓舞了广大群众参与抗日斗争的决心,在宣扬人们抗日思想的同时,极大地振奋了战士们的斗志,是抗日期间东北人民广为传唱的主要歌唱形式。其歌词明亮强劲,文字质朴直白,极富爆发力。歌曲旋律优美流畅,朗朗上口,极具感召力,并有着深厚的东北地方文化特色底蕴。不可否认的是,抗联歌曲在兼具歌曲艺术共性的同时,还带有强烈的特殊文化气息,它是抗日战争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重要见证者,传递了抗联将士抗日救国的坚定信念,是东北人民抗日到底的呐喊,这种强大的精神意念不但鼓舞着东北抗日战士,更激励着全国抗日战士的必胜决心,是人们抗日奋战的重要精神养料。

一、东北抗联歌曲

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爆发,面对日本蓄意发动的侵华战争,中国吹响了抗日战争的号角。在此背景下,东北抗联歌曲也应运而生,并根据战争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发展,是回响在东北抗日战场上空的英雄赞歌。回顾东北抗联歌曲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是东北抗联歌曲产生与初步发展阶段。“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率先侵占沈阳,次年东北全境沦陷。面对失守的家园,在日军残暴的奴役下,东北民众纷纷拿起武器,自发组建东北抗日义勇军来抗击日本侵略者,抗日战争就此打响。东北抗联歌曲也在这些此起彼伏的抗日运动中应运而生,而这些救亡运动也为抗联歌曲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1931年至1932年3月,是东北抗联歌曲创作的初期阶段。该阶段的抗联歌曲主要控诉了日本侵略者的残忍暴行,并讲述了东北同胞流离失所的流亡生活,其中传唱度较高的歌曲有《妈妈不要哭》《九一八事变歌》《民国二十年》等;在东北成立第一个抗日救亡组织后,全国各地的爱国志士相继奔赴东北,深入各地积极宣扬抗日救亡的主张,并大力组建东北抗日义勇军,有效地带动了东北地区的抗日运动,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东北人们的爱国之情,自此,东北抗联歌曲也得以在东北广为流传。其中流传度较高的歌曲有著名的经典之作《大刀进行曲》以及《东北本是好地方》等。

二是抗联歌曲快速发展阶段。1933年,在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提出的政治主张下,根据在东北建立民族统一战线的指示精神,赵尚志、杨靖宇、周宝中等人深入到东北农村,贯彻落实这一重要的指示精神,并相继组建抗日游击队伍,为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将东北地区的抗日战争推进了新高潮。在此前所未有的政治背景下,东北抗联歌曲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高潮阶段,并在之后的抗日斗争中,成为东北民众抗日斗争的重要精神食粮,始终是人们在战场厮杀中高唱的振奋旋律,直至抗战胜利的最后一刻。其中,该时期较具代表性的歌曲有:杨靖宇创作的《四季游击歌》、李兆麟和战友们创作的《露营之歌》《保卫白山黑水》等。

三是抗联歌曲复起阶段。[1]1940年,杨靖宇在吉林濛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抗联歌曲也随之进入了低谷。在日军的大力“讨伐”和叛徒的出卖之下,抗联歌曲也因残酷的政治环境而被迫停滞发展。而后,随着全国抗日斗争的深入发展,抗联歌曲也逐步摆脱了低迷的创作状态,进入了复起时期。其中舞台剧《麦城升天》一经问世便取得了巨大反响,自此,抗联歌曲也迈上了复苏和发展的新台阶。

二、东北抗联歌曲的艺术特征

东北抗联歌曲创作于东北抗日战争时期,主要由抗联战士在行军途中来进行创作,对此不论是抗联歌曲的情感上,还是在格调上都带有鲜明的抗战意识,而这也为抗联歌曲赋予了浓烈的战争气息。

(一)东北抗联歌曲的体裁特征

抗联歌曲取材广泛丰富,音乐体裁也多彩多样。但抗联歌曲不论是在音乐体裁的选取上,还是在题材的收集上都带有强烈的战争意味,这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对抗战胜利的期望。经过梳理,我们可以将抗联歌曲大致划分为以下几种体裁形式:一是进行曲。进行曲节奏鲜明,具有较强的指令性,能够有力的传递出歌曲的坚定之感,因此,进行曲也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抗联歌曲体裁,歌曲《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东北抗日联军军歌》《抗联教导队歌》等都是这一音乐体裁。此类歌曲号召力极强,能够极大地鼓舞抗日将士,给予人们浴血奋战的拼搏力量。二是叙事曲。此类抗联歌曲主要描绘了东北民众在抗战时期的艰辛生活,并以讲述故事的方式来向人们传递抗日思想。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歌曲有《提起九一八》《联合起来上战场》《投奔抗联扛起枪》等。三是抒情曲。此体裁主要表达了抗联战士丰富细腻的内心情感,赞扬了战士抗日的英雄事迹,并抒发了人们对牺牲将领的悲悼之情,其间也不乏描绘狱中残酷生活的歌曲。这类革命抒情类抗联歌曲也十分丰富,较具代表性的歌曲有《送长征》《铁窗日记》《狱中书》《永不忘英雄杨靖宇》《赞列宁》等。

(二)东北抗联歌曲的创作特征

受历史条件局限性的影响,我国东北抗联队伍中几乎没有专业的音乐工作者,因而在抗联歌曲中,大部分都是由人们在已有曲调上填词完成的,仅有少部分是人们自编自创的歌曲。

1.名曲填词。填词类的歌曲在抗联歌曲中较为常见,其中多以借用国内外名曲来进行填词。李兆麟等同志创作的歌曲《露营之歌》,便是在古曲《落花》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填词后的歌曲结构紧凑、语言直白,表露了抗联战士抗击日寇的必胜信念;杨靖宇以《十八省地理历史》曲调为基础所改编的歌曲《四季游击》,旋律明亮简洁,充分地发挥了原曲的多段体优势,巧妙地编入了游击的气候特征和地理环境,同时还点明了作战的有利条件,并成为抗联战士宣传战术的有效形式,其朗朗上口的旋律也广泛的流传于战士之间。除了以国内著名歌曲来进行填词创作以外,还有部分抗联歌曲由外国歌曲填词而成,其中《中华民族联合起来》便是由朝鲜歌曲《最后的决战》填词创作而成的,除此之外,还有《中韩民众联合抗日歌》《抗敌歌》《誓死不当亡国奴》以及《上前线歌》等歌曲。

2.民歌填词。除上述创作形式以外,民歌填词也是抗联歌曲较为常见的创作形式之一。该部分歌曲在创作上多会选用人们所喜闻乐见的民间曲调,如此不但能发挥出抗联歌曲的抗日斗争作用,其熟悉的旋律还更便于大众传唱。其中,《问答歌》便是在东北二人转曲牌【文嗨嗨】的基础上填词而成的抗联歌曲。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抗联歌曲由我国原民间音乐曲调填词而成,除了对个别细节做了简单调整以外,极大地保留了原曲的音乐风格,使歌曲流畅的旋律仍极具地方民族色彩。

3.当人们在抗联歌曲创作的过程中,没有找到恰当的曲调来借用时,抗联战士们便会亲自进行旋律创作,尽管此类歌曲在整个抗联歌曲中的占比极小,但仍备受广大抗联战士的喜爱,时刻鼓舞着奋勇杀敌的战士们。其中,歌曲《东北抗联第一路军军歌》便是由杨靖宇作词、韩仁和谱曲的优秀作品,尽管该作品较为简短,但仍展示了抗联战士的阳刚之气,极具军歌雄壮的音乐特征。

(三)东北抗联歌曲的旋律特征

通过对东北抗联歌曲的深入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东北抗联歌曲在旋律上的鲜明特点。其旋律明快简洁,几乎不存在缠绵忧伤的旋律,音乐号召力极强。曲式结构则多以二段体、分节歌为主,主要采用二拍节奏,并以大调和民族的宫、徽调式为主调式。

三、抗联歌曲的文化价值

(一)抗联歌曲中的民族文化自信心

抗联歌曲既是东北抗联文化的重要艺术形式,也是中国革命文化的优秀成果,其歌词朴实真挚,生动的描绘了人们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奴役生活,形象的再现了抗联战士奋勇杀敌的残酷场面,在讴歌了抗联英雄斗争事迹的同时,真挚的表露了人们保家卫国、抗击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以及不畏生死的牺牲精神。也正是这些宝贵的精神,造就了我们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这一优秀的革命文化是红船精神的另一种延续,是西柏坡精神的进一步发展,是延安精神的深层次体现,更是中华民族昂扬阔步的底气与不竭动力。新的历史时期下,我们不忘初心肩负使命,而东北抗联精神正是我们战胜困难的强大精神动力。回顾中华民族的抗日斗争历程,我们可以欣赏到许多丰富的优秀抗日文化作品,而东北抗联歌曲却以以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复杂的地域环境、特殊的创作身份、丰富的创作内容、庞大的创作数量成为中华抗日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2]

(二)抗联歌曲对东北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扬

东北抗联歌曲之所以能够广为流传,还与其独特的音乐创作风格密切相关,抗联歌曲多采用民歌小调这一音乐形式,因而深受东北人民的喜爱。在日本侵略者的不断重压下,抗联战士以自身熟悉的民歌音调为载体,通过轻松的方式痛斥了日本侵略者的残忍暴行,传颂了东北人民坚定地抗日爱国思想,并在日伪高压的文化侵略下,有效的推动了东北民族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而抗联文化也因其历久弥鲜的特点而更为鲜活,使【祭腔调】【句句双】等传统曲牌得以在今天仍被广为传唱。

(三)东北抗联歌词中的重要文学价值

抗日战争时期,抗联战士们在行军途中创作了大量的优秀革命歌曲,得以流传至今的就高达数百余首,而抗联各军的主要领导人不但是队伍的指挥者,还是这其中许多歌曲的创作者。这些优秀的抗联歌曲既浓缩了战士们无畏的革命精神,也刻画了真实的抗日战斗场面,在饱含革命浪漫主义色彩的同时,又散发着无尽的革命现实主义气息。它们追随着抗联战士的脚步,始终伴随在抗联战士的周围,它们在战士们的口中徘徊、在战士们的耳边回荡,是激励战士们保家卫国、拼死搏杀的强大精神支柱。许多抗联战士昂头高唱着抗联歌曲刺穿敌人的胸膛、无畏被押赴刑场。这些嘹亮的旋律是春雷,唤醒被奴役的劳苦大众,这些高亢的歌声是号角,引领着人们端起战斗武器。人们在振奋人心的歌曲中燃起熊熊的抗日之火,在质朴的歌词中道尽了侵略者的残暴,抗联歌曲在控诉日本侵略者的同时,赞颂了抗联战士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抗联歌曲以其高扬的爱国主义旋律,更是在中国文学史上写了下的夺彩篇章。[3]

(四)抗联歌曲的爱国主义教育价值

在建党100周年之际,根据我党爱国主义教育这一重要理念,东北地区应积极发挥本地的抗联文化优势。我们可以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充分地发挥出抗联歌曲的红色文化底蕴,既可以通过传唱抗联歌曲的形式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也可以依托抗联革命文化,来大力开发本地的红色旅游项目,充分地释放出文化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今天,随着文化事业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逐步意识到传承革命文化对中华民族发展的积极作用,而抗联文化作为革命文化精神的重要形式,也得到了极大地重视。在抗联老战士们的倡议下,东北抗日联军精神宣传队于2002年8月成立,这个由退休老干部组成的宣传队伍,常以传唱抗联歌曲的形式来宣传东北抗联精神,并常年向青少年群体传递东北抗联队伍的爱国主义精神,以人们所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讲述抗联故事、演唱抗联歌曲。随着大型革命历史报告剧《长白英魂》的成功上演,该剧不但内容丰富,还涵盖了多种形式的音乐艺术体裁,同时人们可以在紧凑的剧情发展中,欣赏到《抗联一路军军歌》《抗日联军真英勇》《松花江上》等精心编排的抗联歌曲。这既是音乐工作者对抗联歌曲的一次深度挖掘,也是对东北抗联歌曲的传承与发展。

结 语

东北抗联歌曲作为我国东北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历史产物,不但详实地记录了东北抗联战士的真情实感,还紧随战士们的战斗步伐,在歌颂东北抗联战士顽强拼搏精神的同时,还向民众传递了抗日到底的坚定信念。东北抗联歌曲,以其平实的语言、生动的故事以及形象的音乐语言,深刻地描绘了东北抗日战场的残酷,这一历史性的音乐形式不但极大地鼓舞了抗联战士的卫国斗志,还在中国音乐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注释:

[1]李红娟.东北抗联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8.

[2]黄雅婧.近现代红色歌曲的政治与音乐关系研究[J].当代音乐,2018(07):125—127.

[3]朱廷丽.高校音乐教学实践中的红色精神传承研究——以《长征组歌》为例[J].当代音乐,2019(12):13—15.

猜你喜欢

填词抗联抗日
抗日小英雄杨杨
东北抗联精神赓续传承的价值意蕴
抗日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弘扬抗联精神 加强党性修养
痛悼抗联老战士李敏
填词莫忘“词中对”
Section B
抗日英烈马威龙
Step 4
爷爷的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