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与指挥家许知俊的相识与相知

2022-12-29徐占海

轻音乐 2022年5期
关键词:指挥家器乐表演者

徐占海

人与人之间的相识到相知,很多时候是偶然又是必然的过程。偶然是“由头儿”,必然是“缘分”,也就是我们平常说到的缘由。我与著名指挥家许知俊的相识是歌剧《钓鱼城》的缘由。一部歌剧对剧院来说,重中之重是对主创人员的选择,包括编剧、作曲、指挥、导演、舞美、灯光、演员等。

与重庆歌剧院原来从未有过合作,选择由笔者担任歌剧《钓鱼城》的作曲,对重庆歌剧院来说,稍有担心也十分正常。在试写了一首咏叹调、几首合唱寄给剧院后,剧院在试唱中,请指挥许知俊提出意见,许知俊指挥(以下简称“许指”)听后以戏剧性、民族性、国际性对两首作品充分肯定。其实那时我们还远隔千里之遥,从未谋面,在音乐中,使我们越过相识与相知过程得到了心知。似乎早已确定,在历史的某一时刻,会使我们有了“由头儿”而相识与相知。

不久与许指在重庆相识了。初见面,他浅浅一笑,瞬间拉近了我们的陌生感。而在排练厅,初听他对笔者作品的理解,油然产生了相见恨晚的情感。音乐是听觉艺术,作曲家写在纸上的曲谱只有通过指挥家(包括表演者)的转换,才能构成艺术的表述。因此,作曲家与指挥家需要沟通,而艺术沟通不能只停留在对谱面的结构把握,还需要对作曲家内心情感的准确认识。而每个作曲家都有其写作个性与写作习惯,比如笔者从来都是C调记谱,并且在谱面上没有太多细致的速度、力度说明,这主要是留给表演者充分发挥的空间,二度创作时不会受到任何束缚,但无形中会给指挥家对作品的理解造成麻烦。当然,也可能使指挥家有更多自由驰骋的扩展空间。我们平常所认识的指挥好与坏的判断评判大概在此。

再扯远一点儿,指挥是表演专业。他需要在舞台上表演“花活儿”,而得到观众的认可。“花活儿”是需要的,但不是必须的。而对音乐的准确把握及对表演者的精准控制,却是指挥家不可避免的“必须必”。

人们常说,歌剧制作是一个复杂的大工程。需要有一部具有音乐性的戏剧结构、冲突、张力、突出的歌剧剧本(可不是话剧及其他)。又需要作曲家准确地把握戏剧张力,抓准人物形象及人物的内心情感。还要写得别太难听的咏叹调(这需要语感、语速、语调、逻辑重音的把握)、稍合理的宣叙调、造势的合唱、有功力的重唱及序曲、过场音乐(又称幕间曲或间奏曲等)。上述只是前期工作,而进入排练阶段可是好大一顿折腾。导演、舞美、灯光、化妆,没有一项轻巧活儿。而最终歌剧呈现的主角儿是指挥家的双手、形体,甚至眼神儿、面部表情,一招一式都可决定一部戏的成败。

因此,判断一个成功的指挥家,除了看他指挥乐队的功夫外,重要的是看他指挥过几部成功的歌剧。指挥歌剧难在哪儿?难在对声、器乐的把握。尤其对整部歌剧的控制力,包括戏剧张力控制、声器乐平衡的控制、节奏速度的控制、人物内心情感的控制。因此,它需要具备戏剧的视野、声器乐成熟的把握及对作曲家谱面的准确认识。

扯得远了点儿,再往回扯一扯。笔者至今只写过四部歌剧《归去来》(《逐月》)《苍原》《雪原》《钓鱼城》。其中三部歌剧《钓鱼城》《雪原》《逐月》是由许知俊指挥。除了相信缘分,笔者更看重他的能力。日常他浅浅的一笑,就好像是一颗定心丸,让作曲家心中有底。而在指挥中,他颇像一头雄狮,震憾而又灵动。

笔者常说的一句话是,作品交给许指,再也不用操心了。说点小秘密,每次接写歌剧,完全是急就章,难免粗糙,但大体上都还听得过去,在这其中许指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当然,每部歌剧获奖,都会不停地感恩,这是大家共同的劳动,而尤其许指是功劳簿的头牌。

和许指相识快十年了,从相识的偶然,到相知的必然。天下大体应该是偶然到必然的“必须必”,即所有的偶然必然是必然。

(朱思博依录音整理)

猜你喜欢

指挥家器乐表演者
嘻哈音乐课:用牙签指挥的奇葩指挥家
中国器乐表演艺术研究的理论建构
媒介视角下中国民族器乐的传播和发展
声乐艺术实践中表演技巧的培养研究
没有绝对的天分,也没有绝对的天才——指挥家陈琳专访
乐师
超级指挥家
手称扑克
2012年龙年网络春晚节目单
聪明的表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