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动式教学模式在成人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分析

2022-12-29任珍珍

轻音乐 2022年5期
关键词:互动式专业课程成人

任珍珍

成人音乐教育是成人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的重要渠道,也是新时代“立德树人”教育教学目标下,社会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建设的基本方式。而互动互助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模式,可以利用多种网络信息传播技术,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认知、音乐素养及学习状况,从声乐理论、独唱或合唱、钢琴或小提琴演奏、表演伴奏等方面着手,遵循理论知识讲解、实践技能演练、探索创新的音乐课堂教学流程,开展成人学生专业音乐内容的启发、开发与指导教育,真正完成音乐教育的多元交互、情境交融教学。

一、互动式教学的概念及主要内容

互动式教学的重中之重在于“互动”,包括教育者与学习者、教育者与网络教学内容、学习者与网络教学内容之间的互动交流,也可以称之为自我互动、人际互动和社会互动。相比于传统“灌输讲授式”的理论知识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主要依据教育学、心理学等指导思想,从不同年级、不同班级,以及不同学生学习状况的角度出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创设多边互动的课堂教学环境,使教学、学习双方在线下课堂或线上网络平台中平等交流,激发学生参与专业课程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探索性,以保证达成基础理论知识、实践演练教学效果提升的发展目标[1]。

现阶段各院校专业课程的互动式教学,通常包含问题导入、主题探讨、情境创设、实践案例分析、师生交互、应用反馈等执行流程,这种课堂教学流程的主题明确、条理清楚、教学方法多样化,可以围绕每单元或每节课的重难点内容,进行具体理论知识、实践案例的深入探讨。

(一)问题导入。这是互动式教学的重要实施方式之一,在课程教育开始前,提出与本节课相关的新问题,随后引导学生展开问题思考,带着问题深入到专业课程的教学、学习过程中,最后由教师对面临的问题进行精心设计、分析与解答。

(二)主题探讨、情境创设。情境教学主要以某一课堂主题为重点,由教师扮演专业理论知识的讲授者、引导者和指导者,对学生展开学段导入、单元导入、课堂导入的规范教学。如教师通过利用肢体语言、叙述语言以及多媒体软件、PPT课件等网络化教育手段,进行学科课程基本内容、实践演示案例的呈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自主学习、问题探究的积极性,加强与学生不同思想认知、问题观点碰撞交融,从而加快互动式教学向更加深广的层次发展[2]。

(三)实践案例分析。互动式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案例,不仅包含专业教材中的案例内容,还会引入一系列课外实践案例,抓住每单元的重难点、热点,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践案例的学习、问题探究之中,对涉及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实践内容作出深入分析,将多元化理论知识讲解融入典型案例教学中,才能真正达到理论与案例相融合的教学目的。

(四)多元主体交互与反馈。传统“讲授式”理论课堂教学,教师往往通过语言、眼神和表情等,与学生展开亲密的互动交流。而互动式教学则是通过多媒体软件、网络在线教育平台等,加强不同学生的在线问题交流、一对一教学指导,及时获取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学习的反馈信息,以此为依据调整讲课节奏、教学内容,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展开交互探究、思索创新的学习。

二、互动式教学在成人音乐课程教育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一)培养学生音乐课程学习的主体意识、积极性

互动式成人音乐课程教育中,教师只是作为整个课堂教学的引导者、指导者,而学生则处于音乐理论与实践内容学习的中心地位。为保证成人音乐教与学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师从基础声乐理论、独唱或合唱作品、钢琴演奏、小提琴演奏、表演伴奏等内容整合出发,依托《音乐基础理论》《西方音乐史导学》《中国音乐简史》《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和声学教程》等教材,展开不同心理认知、音乐基础学生的全方位教育,包括学科声乐理论、音乐作品演唱、乐器演奏等的引导式教学。

通过利用多媒体软件、PPT课件等网络手段,在课堂中进行乐曲播放,由学生自主参与到创作内容、艺术表达技巧的学习之中,激发学生参与音乐欣赏、剖析与创编的积极性,进而使其逐渐掌握音乐专业理论知识、表演实践技能,完成对某一音乐作品的演唱或演奏活动。

(二)提升学生音乐课理论学习、实践表演能力

互动式教育引入到音乐专业课堂教学中,通常提供更加多元化、动态化的教育内容,依据不同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心理接受能力,以及基础专业理论与实践内容的学习状况,对不同音乐作品中存在的多种声乐理论、动态表现要素,进行分类式的启发、引导教学。如部分成人院校音乐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音色、音调、音域等本身声乐素质,选择恰当的歌曲、钢琴曲、小提琴曲等音乐作品,创设符合学生接受习惯的音乐课堂情境,先引入某一音乐的前奏,再通过音乐问题导入、主题探讨等方式,与学生一道开展歌曲演唱、乐器伴奏表演的学习。或者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通过为其提供课内表演、课外演出的机会,推进学生音乐理论联系实践的表演能力、应用能力的提升。

(三)培养学生音乐学习的交际能力、思想道德素养

不同成人院校所开展的音乐专业课程,其主要目的不仅在于基础声乐理论的教学,更重要的是通过多种声乐理论知识、演唱或表演实践教育,塑造学生过硬的心理素质,以及音乐交际能力、高尚的思想道德素养。但现阶段教师对成人学生音乐思想内容的教育,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理论说教,而是针对音乐歌唱作品、音乐剧目或乐器演奏选段中,所包含的思想价值观,进行音乐文化内涵、艺术审美与情感表达的阐释[3]。而这一过程中多媒体教学软件、网络在线教学平台的运用,以及师生之间广泛的互动交流、问题探讨,有助于学生音乐审美理念、思想道德素养培养,以及提高学生对外音乐表演过程中的交际能力。

三、我国不同院校成人音乐课程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以学生为主体的音乐教育发展目标

多数教师在不同音乐专业课程教学中,往往采取以教材大纲为指导的方案,进行基础音乐理论知识、音乐实践案例等设置,对成人学生开展“灌输讲授式”的课堂教育教学。这一传统音乐课程教育教学的实施,不仅忽视了不同学生思想认知、音乐素养及学习情况的差异,也缺乏系统化教学情境、教学流程、师生互动交流等环节的设计,大大降低了广大成人学生参与声乐理论、歌曲演唱、乐器演奏学习的积极性[4]。而且大部分学生对音乐课程内容的认知、理解,与社会行业或企业的专业技能需求相脱节,过于理论化、空泛化音乐课程内容的组织与教学,不但会影响学生音乐理论知识、表演实践学习任务的达成,也制约着学生音乐表达能力、综合实践能力的养成与发展。

(二)音乐课程教育内容、教学方式的单一陈旧

不同音乐专业所涉及的课程教材、教育方向,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这一情况下成人院校教师开展的专业音乐教育教学活动,并未根据课程教学方向、学生学习差异,做出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改革创新。首先在成人音乐课堂教育内容的设置方面,依旧围绕《基本乐理通用》《音乐鉴赏》《西方音乐史导学》《中国音乐简史》《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等教材,进行课内音乐发展历程、声乐理论知识内容的教学,缺少简谱读法、视唱练耳、音乐演唱、乐器演奏等具体音乐表达的教育,这表明教师更注重专业音乐理论的讲授,忽视音乐演唱、乐器演奏的社会化人才培养。

其次,对于成人音乐课程教学方式的组织设计,高校教师仍然借助于多媒体软件、PPT课件等网络设备,教师很少为学生分派某一音乐作品鉴赏、歌曲演唱、乐器演奏的学习任务,也较少为学生提供课堂实践训练的机会,因此不利于成人学生音乐理论内容学习、职业技能发展。

(三)音乐课程的网络化、实践交互教学有待完善

成人院校音乐专业课程教学的网络化发展,通常局限于网络PPT课件的搜集、整合与展示,而很少引入慕课、微课等网络在线交互式教育平台,将文字、图像、视频及音频要素进行组织,制作成重难点突出、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也缺少教学资源下载、学生情况上传页面,缺乏与广大成人学生交流的互动端口,只能通过线下课堂语言、眼神的方式,与部分表现积极的学生展开讨论,容易受到时间、空间及位置等客观因素的限制。

之后从不同音乐专业课的实践教学方面来看,教师在课堂中向学生演示音乐作品演唱、器乐演奏的方式,同时辅以旁白进行知识内容的讲解,但缺少课外多样化教学资源引入,也并未设置慕课、微课、翻转课堂、SPOC在线教育等交互式平台,整个音乐教学情境的程式化、形式化问题严重。

四、互动式教学模式在成人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一)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音乐课程教学目标

成人学生在音乐专业课程中的感悟、探究学习,决定着基础音乐理论知识、演唱或演奏实践教育的最终效果。因而根据不同学生心理认知、学习情况及音乐素养的差异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进行课内教材知识内容、课外教学资源的整合,对学生展开西方音乐史、中国民族音乐,以及音乐作品鉴赏、钢琴&小提琴、手风琴演奏基础的教学,激发学生参与音乐课理论与实践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基础音乐理论知识掌握、实践表演技能、探究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创设问题导向的成人音乐课程教学情境

音乐专业课程情境创设,需要在传统“灌输讲授式”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引入慕课、微课、翻转课堂、SPOC在线教育等交互式平台,对现有的课内外教学资源进行搜集,利用PPT课件、在线视频录制设备,展开网络在线教育课程的制作、上传。如多数教师可以针对某一音乐教学(学习)的主题,设置问题导向的成人音乐课教学情境,以作曲家冼星海《黄河大合唱》教学为例,可以提出“该歌曲分为几个乐章,每个乐章的音乐创作理念、创作手法是什么”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对其中涉及的声乐理论、演奏乐器进行学习,讲解黄河两岸的历史文化、革命故事,深化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认知、理解和艺术表现力[5]。

(三)创新成人音乐课程教育内容、教学方式

不同院校成人音乐课程教育内容、教学方式的编排,应从音乐课教材知识结构体系的角度出发,加强基础理论知识、演唱或实践案例等内容的整理。首先在成人音乐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方面,可以根据思维导图、图解分析的指导,搜集与每单元、每节课相关的课内外知识内容,开展声乐简谱认知、视唱练耳、音乐演唱和乐器演奏的讲授式教学[6]。之后借助于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的网络在线教育平台,将学生分为多个学习小组,加强网络中图像、视频等多媒体教学的呈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堂实践表演、课下演出机会,与其进行广泛的网络互动交流,对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探讨、解决,从而帮助学生声乐理论、歌唱与演奏能力、音乐鉴赏力等综合素质培养与发展。

结 语

普通成人院校音乐专业课程的教育,是面向全体社会学生群体的音乐教学活动,通常包含课堂音乐理论知识讲解、音乐作品赏析、乐器演奏实践、音乐艺术演出等教学内容,存在系统性强、知识面覆盖面广、兼容性强方面的特征。因此在成人音乐教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可以利用慕课、微课、翻转课堂、SPOC在线教育等交互式平台,以及对课外丰富的音乐理论知识、实践应用案例教学资源进行组织,面向不同层次的成人学生,开展循序渐进的引导式、指导式音乐课程教育,包括在线视频演示、课堂问题讨论交流等,对音乐课堂教学情境、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进行优化与管理,保证学生在参与社会音乐实践表演的市场竞争力。

注释:

[1]张 薇.研究生互动式教学模式探究——以钢琴教学为例[J].北方音乐,2016(21):117.

[2]王韫斐.互动式教学模式在音乐鉴赏课中的应用[J].戏剧之家,2017(08):247.

[3]沈佳文.基于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声乐教学研究[J].北方音乐,2017(20):147.

[4]向文静.关于高师音乐专业学生视唱练耳教学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中国民族博览,2016(11):66—67.

[5]杨 晨.论新课标下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即兴创编能力的培养[J].音乐创作,2017(01):188—189.

[6]张晓娜,白云峰.以职业为导向的高师音乐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研究[J].音乐生活,2020(09):89—90.

猜你喜欢

互动式专业课程成人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初中美术课堂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
养大成人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摭谈初中英语课堂互动式教学策略
成人不自在
Prezi云存储互动式《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与数据分析
成人学习能力研究反思